经济学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根据

上传人:沧海****B 文档编号:252561460 上传时间:2024-11-17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34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根据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经济学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根据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经济学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根据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2019/2/3,#,2024/11/17,1,第一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一、绝对优势论,(一)绝对优势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英国自,18,世纪后中叶开始进入产业革命,,“,世界工厂,”,地位已经确立并获得巩固,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在这种状况下,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便成为英国经济发展和阻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一大障碍。这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便要求实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政策。他们要求其他国家供给英国粮食、原料和市场,而由英国向他们提供工业制造品。因此,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重商主义时代所制定的一些外贸政策和措施。,2024/11/17,2,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处在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时期,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2024/11/17,3,(二)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因此,斯密这个理论也称为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Advantage,)。,2024/11/17,4,(三)绝对优势论,斯密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由于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所以,他的分工理论又叫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ur,)或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Cost,)。,2024/11/17,5,(四)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解释,国际分工前 国际分工后,X,产品,Y,产品,X,产品,Y,产品,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吨,),甲国,1121 3300,乙国,2111 0033,世界,3232 3333,亚当,斯密说过,,“,任何东西的真实价格是获得它的辛劳和麻烦,”,。,2024/11/17,6,(五)简评,1,、科学性,研究领域的扩展:从流通转到生产,历史进步作用:用自由贸易思想取代重商主义的管制贸易思想,“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非科学性,交换引起分工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能回答下述的难题,:,一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不存在绝对优势,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2024/11/17,7,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二、比较利益论,(一)比较利益说的产生,2024/11/17,8,(二)比较利益说的主要内容,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择其轻,2024/11/17,9,(二)比较利益说的数学分析,国际分工前,国际分工后,X,产品,Y,产品,X,产品,Y,产品,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甲国,1121,3300,乙国,6141,00102.5,世界,7262,33102.5,2024/11/17,10,(三)对比较利益说的评价,1,比较利益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因此,比较成本理论在,19,世纪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2,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永恒的,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他认为现存社会制度是当然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自然的永恒的现象,企图把工业国家的理论模式扩大到所有国家、所有社会。,2024/11/17,11,比较利益陷阱,?,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化的,如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国际贸易结构,势必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2024/11/17,12,3,比较利益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成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它所揭示的贸易,各国 所取得的利益是短期的得益,这个静态的短期利益往往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发生矛盾,4,比较成本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实际上,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条件等都对国际分工有重要的影响。,2024/11/17,13,三,.,要素禀赋论,1919,年和,1933,年分别由瑞典经济学家,Hechscher,和其学生,Ohlin,提出,.1933,年,俄林发表名著,域际和国际贸易,俄林认为就某项工作而言,有些人的能力比另一些人强,不同的天资使一些人适合于做某项工作,另一些人适合于做他项工作。即使每个人的天赋才能都一样,长期从事一种职业或少数几种职业比每个人为自己生产全部产品更有利。,俄林指出:,“,地区同个人一样,在生产各种物品的便利条件方面,禀赋的差别也很大,原因之一是生产要素的供应有所不同。某一地区可能富于铁砂和煤,但只有少量的小麦耕地,而另一地区麦地很多,但缺少矿物资源的供应。显然,前者较适宜于生产铁砂,而后者适于种植小麦。因此,某一地区生产要素的供给比例决定了该地区适合于什么样的产业。,”,2024/11/17,14,三,.,要素禀赋论,H-O,理论,的基本观点为,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例如,美国的,甲商品是,3,美元,乙商品是,5,美元,;,英国的甲 商品 是,5,美元,乙商品是,3,两国商品价格比例是,:,甲,3:5,5:3,乙,美元,这时两国间存在比较利益,.,若甲,.,乙两商品在美国和英国两国内价格之比是,1:3,和,3:9,是否有,国际贸易发生?,2024/11/17,15,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生产要素有,?,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由此,俄林的结论是,:,一国出口的应是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2024/11/17,16,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费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则反对这一学说。他们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劳动价值理论。,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仅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消耗差异,而且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等一些最基本要素来解释贸易分工的基础和贸易的格局。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理论,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格局,具有普遍性实际意义。,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赫,-,俄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更为深入和全面。,对赫,-,俄学说的评价:,2024/11/17,17,其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在各国对外贸易竞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结合构成的价格,对一国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要素比例说来反对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抹煞了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区别,使比较成本理论庸俗化了。李嘉图还以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其理论,而赫,-,俄学说则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剥削体系,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都是剥削收入。而俄林却认为它们都是正当的收入,每一类收入都代表着收入者对全部产品的“贡献”。他认为,地租是符合于土壤的自然肥性的,工资是符合劳动生产率的,利润是符合资本的生产率的。,2024/11/17,18,第二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或叫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Vassily W,Leontief,),由于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投入,-,产出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等。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确信无疑,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的,2024/11/17,19,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的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俄原理相反,。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并掀起了一个验证和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由此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活跃,产生了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说,产业内贸易理论等许多新理论,.,2024/11/17,20,.,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互相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在,50,年代,大部分贸易还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到了,60,年代以后,这种格局逐级改变,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部分,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赫,-,俄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他们认为,从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前者是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后者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2024/11/17,21,原因在于,:,知识和科学技术逐级在生产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相当一,部分产业减轻了甚至摆脱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要素配置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的形成和发展,它使部门间或产业间的专业化,转向部门内部或产业内部成为必要和可能,这种以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内部专业化,构成了新的国际分工的主导模式,.,产业内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具体来看,每个产业部门内,由于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牌号,.,设计装潢等的不同,甚至每种产品在其中每一方面都有细微差别,这就使各国之间需要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