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经济学说史,第十一章 新古典厂商理论的挑战与修正,经济学说史第十一章 新古典厂商理论的挑战与修正,1,第一节 最大化厂商模型面临的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由马歇尔打下基础,经过希克斯、张伯伦和琼罗宾逊等人的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各类厂商都会把产量和价格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基本原则,决定在利润最大化的水平上。,第一节 最大化厂商模型面临的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由马,2,最大化理论前提与现实的距离,新古典厂商理论中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建立,需要一系列前提:,企业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业主型企业,经济生活中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企业对市场的需求情况是确知的,对成本情况也是明白无误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概括了全部企业内容,企业内部的组织活动具有充分的效率,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价值只是投入品数量的函数,投入产出间存在确定的单一关系,最大化理论前提与现实的距离新古典厂商理论中利润最大化模型的建,3,来自实践的挑战,英国经济学家霍尔和希契在1939年牛津经济学文献上发表了一个通过实地调查得到的报告,指出所调查的38家厂商中有30家的价格决定或多或少是根据“完全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可容许的利润);最主要的理由是厂商考虑的是长期利润而不是眼前利润,也不清楚消费者的偏好,无法了解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曲线。,美国莱斯特1946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工资就业问题上边际分析的缺点一文,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决定就业量时市场需求远比工资率重要,而对工资和工资变动并不敏感,与新古典厂商理论认为就业量决定于工人边际生产力和工资率相等的看法大相径庭。,来自实践的挑战英国经济学家霍尔和希契在1939年牛津经济学,4,来自理论的挑战,新古典厂商理论关于利润最大化的模型适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的业主型企业,针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情况,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企业经营目标的理论:,1、销售总收益最大化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1959年发表的商业行为、价值与增长一书中提出,典型的寡头垄断厂商的目标是在获取某一“最低”限度利润水平的约束下,实现销售量(总收益)最大化,来自理论的挑战新古典厂商理论关于利润最大化的模型适用于所有权,5,来自理论的挑战,2、增长最大化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彭罗斯1959年在企业增长理论一文、马里斯1964年在经理型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差不多相同的理论,认为厂商经理们的目标可被假定为是追求“增长的最大化”,3、效用最大化模型,威廉姆森1964年在自由支配行为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管理目标中提出一个非利润最大化模型,经理们管理企业的目的是使他们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经理们的效用又是“职工人数、报酬和可自由处置的利润”的函数,来自理论的挑战2、增长最大化模型,6,来自理论的挑战,鲍莫尔的销售量最大化模式、马里斯的增长最大化模式和威廉姆森的效用最大化模式,从管理者角度看都可以归入管理者企业论这一类模式,这类企业论以管理者权力至上为依据,认为企业经营目标是使管理效益最大化而不是股东利润最大化,还有一类被称为行为派企业论,也是在批判传统厂商理论的利润最大化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企业从事的不是最大化行为,而是次优化行为,来自理论的挑战鲍莫尔的销售量最大化模式、马里斯的增长最大化模,7,第二节 行为派企业论与非最大化理论,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1916-2001)从怀疑个人理性这一角度对新古典的最大化厂商理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经济学家们给经济人赋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荒谬理性。这种经济人有一种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使其总是能够在他所面临的备选方案当中做出抉择;他总是完全了解有哪些备选的替代方案;他为择善而从所进行的计算,不受任何复杂性的限制;对他来说概率计算既不可畏,也不神秘但同具有血肉之躯的人的真实行为(或可能行为),看不出有多大关系。”,第二节 行为派企业论与非最大化理论赫伯特A西蒙(Herb,8,西蒙的“有限理性”与“令人满意”,具有血肉之躯的人的真实行为,不可能建立在完全理性基础上,而只能建立在“有限理性”基础上,考虑到活动者信息处理能力限度内的理性,人们不具备求得“最优化”的条件和能力,只能尽力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满意的利润水平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设定的,西蒙的“有限理性”与“令人满意”具有血肉之躯的人的真实行为,,9,塞尔特和马奇的行为派理论,塞尔特和马奇1956年在经济科学季刊上合作发表了供方垄断理论中的组织要素一文,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西蒙的理论,企业行为的次优化的产生,在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中不同集团的目标冲突,厂商实际上是不同群体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结合而成的联合体,其中股东、经理、员工是最重要的三个主体,抱负水平是某一行为主体对某一目标所渴望达到的水平,并且当前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厂商过去所达到或实现的抱负水平。,管理层确定一个合理的厂商目标,并尽可能使之与各群体目标的冲突最小化,塞尔特和马奇的行为派理论塞尔特和马奇1956年在经济科学季,10,塞尔特和马奇的行为派理论,有限理性和令人满意的两大原则决定了厂商根据确定的目标努力实现一种适度、合理、长远的利润,厂商的整体目标与各种利益群体目标相矛盾时,冲突极可能爆发,但实际情况说明大多数企业一般而言还是有较好的稳定性的,因为各群体与厂商事先签署的合同或契约限制了各方自由行动的可选择性,塞尔特和马奇的厂商理论还特别注意到现代企业中最高管理层的一些卓越的管理技术,即通过货币支出、附属支出、酬劳支出、顺序考虑需求和分散决策等手段来消除化解冲突。,塞尔特和马奇的行为派理论有限理性和令人满意的两大原则决定了厂,11,第三节 X效率理论,X效率通常也称X(低)效率,X(低)效率是和市场配置(低)效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市场配置效率也就是社会经济资源经过市场价格机制配置到各个经济部门的效率,新古典理论实际上是假定企业内部总是有效率的,即排除了企业内部出现低效率的可能性,然而非配置效率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20世纪3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非配置效率不仅存在而且非常重要;这种现象在大企业,尤其是垄断性大企业中更为严重,第三节 X效率理论X效率通常也称X(低)效率,X(低)效率是,12,新古典理论的对立物X效率理论,以莱本斯坦(Harvey Leibenstein,1922-1994)为代表的一部分经济学家构造了一种以X(低)效率概念为核心的新理论来解释非配置低效率现象,就是作为新古典理论对立物出现的X效率理论,如果仅仅考虑企业理论,则非配置(低)效率也就是企业内部的(低)效率,X效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种理论中所讲的效率,不是帕累托最优意义上的效率,而是指由于企业内部成员的动机和行为带来的“组织效率”。,新古典理论的对立物X效率理论以莱本斯坦(Harvey L,13,X效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传统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当作基本决策实体或行为人,实际上基本决策实体和行为人是构成家庭和企业的个人,X效率理论把作为基本决策单位的个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整套理论,这套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只有个人才有思想和行为,个人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只具有选择的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作为代理人的雇员和作为委托人的企业主在目标和利益上并不总是一致的,个人并不总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应反应,劳动合同是不完全的,不可能事先规定雇员的努力水平,X效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传统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当作基本,14,X效率理论与新古典厂商理论,X效率理论对新古典厂商理论所作挑战与修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新古典厂商理论关于企业内部总是有效率的假定是不真实、不正确的,2、既然企业内部可能出现X低效率,那么新古典厂商理论把企业当作是单纯由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也是不真实、不正确的,3、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量和价格决定的边际原则事实上是不存在的,X效率理论与新古典厂商理论X效率理论对新古典厂商理论所作挑战,15,第四节 几点评论,1、新古典厂商理论关于按边际分析追求最大利润的模式,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分析,也是对市场经济中厂商活动的宗旨和目标的揭示,这和厂商在实际经营中能否按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做并不矛盾,2、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后,掌握企业经营实权的经理层确实可能不按股东利益和要求办事,而会有自己的效用函数;企业经营目标多元化,但这些目标从根本上与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目标并不矛盾,都要受到这一基本目标制约;销售额最大化模型、增长最大化模型以及经理效用最大化模型都是经济学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情况对新古典厂商理论模型的补充、发展和完善,第四节 几点评论1、新古典厂商理论关于按边际分析追求最大利润,16,第四节 几点评论,3、在市场经济实践中,企业按完全理性进行决策是绝无仅有的,但“有限理性”和“令人满意”与“完全理性”和“最大化”并不是对立的;新古典理论中的“完全理性”和“最大化”是理论上的一种抽象,也是企业经营决策追求的一种目标和方向,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为追求“尽量最好”,4、相比之下,x低效率理论确实是击中了新古典厂商理论的一些痛处;新古典传统理论只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但非配置效率是不容抹杀的客观事实,第四节 几点评论3、在市场经济实践中,企业按完全理性进行决策,1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