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中考知识导航,中考考点精讲,目 录,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中考知识导航中考考点精讲目 录,中考知识导航,课标链接,课标,链接,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领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核心素,养链接,本单元通过列举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实例、描述法治中国和法治政府的建设,说明各领域、各层级公共机构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及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侧重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和法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中考知识导航课标链接课标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复习ppt课件9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必备核心观点,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3.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备核心观点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7.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8.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考考点精讲,考点梳理,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关联考点,监督权P6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64、根本政治制度P69、合理利用网络P42,素材推荐,选举人大代表;依法信访;拨打市长热线反映问题;参加价格听证会;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政协委员调研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梳理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关联考点监督权P6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P303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1)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3)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4)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意愿得到充分反映,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P33),(1)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2.如何正确认识我,(1),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2),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3.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P34),4.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P3435),(1)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3.人民民,通过网络发表言论;通过网络参政议政;通过网络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通过网络参与立法;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和见解。,5.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P35),通过网络发表言论;通过网络参政议政;通过网络关注国家,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P35),民主制度,内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1),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3),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内涵、必要性及要求。,(P38),二、参与民主生活,(1)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P3840),形式,地位,方式(途径),要求,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P3840)形式地位方式(,形式,地位,方式(途径),要求,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信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评议政府等,依法行使监督权;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形式地位方式(途径)要求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2)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3.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行使监督权)的意义。,(P40),(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4)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P41),(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1)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能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塑造现代公民。,(3)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5.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P4142),(1)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1)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4)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公民应怎样培养民主意识?,(P42),(1)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6.,此观点是错误的。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是指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来实现民主权利。其范围要比“参政”范围广;在我国,“参政”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相对应的;同时,人民政协也有参政议政的职能。,参与民主生活就是“参政”。,误区点拨,此观点是错误的。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是指公民依照法律法,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关联考点,法律的特征P37、一般违法与犯罪P48、宪法P58、公平正义P78,素材推荐,扫黑除恶行动;整治“高空抛物”;新法新规施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关联考点法律的特征P37、一般违法与犯罪,(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4)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一、夯实法治基础,1.,法治,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选择走法治道路?),(P4447),(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一、夯实法治基础,(1)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的作用,),(2)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法治的要求,。,(P4546),(1)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内容:,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及内容。,(P4849),(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3.全面,(1)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2)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3)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4)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要求),(P4950),(1)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权威,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5.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1)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二、凝聚法治共识,1.政府和人民的关系。,(P51),(1)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1),含义:,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地位:,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3),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2.法治政府的含义、地位及目标。,(P5152),(1)含义: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1),重要性:,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P52),(1)重要性: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1),对政府的要求:,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