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优质ppt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52550243 上传时间:2024-11-17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47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优质ppt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优质ppt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优质ppt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1,课标定位,素养解读,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明确中外文化交流产生的重大影响,(2),观察本课教材中的图片,立足于时空观念,分析不同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和影响,(3),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通过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培养家国情怀,课标定位素养解读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2,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传入,角度,表现,历,程,开始,传入,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日趋,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由盛,转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角度表现历开始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3,角度,表现,影,响,总体,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学,艺术,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和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建筑,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角度表现影总体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4,2,.,西学东,渐,时间,背景,表现,明末,清初,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传播,内容,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重大,影响,明末,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2.西学东渐 时间背景表现明末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传播,5,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理学著作万国舆图职方外纪等。,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四大发明只是对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提示(1)云冈石窟露天大佛:袒胸露肩、高鼻大耳的形象,实际上反映了印度及中亚佛教的造像艺术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译书机构: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通过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培养家国情怀,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材料只是反映了个别人的观点,不能称之为共识,故A项错误,”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影响:中国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学习层次出现了由“器物”到“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留学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对选拔幼童进行教育的内容是“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这是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肄习西学”,没有涉及其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排除A项;幼童学习内容虽然涉及中西方的文化,但是派他们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幼童学习的内容可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留学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时间,背景,表现,19,世,纪中,后期,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传播,渠道,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留学教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译书机构,: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重大,影响,传播内容变化,:,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政治运动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6,时间,背景,表现,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民主科学,思想传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间背景表现20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民,7,图片说史,阅读教材第,9,页的三幅图片,你认为它们各自如何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得以发展,?,提示,(1),云冈石窟露天大佛,:,袒胸露肩、高鼻大耳的形象,实际上反映了印度及中亚佛教的造像艺术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2),利玛窦和徐光启,:,图中的利玛窦身穿儒服,体现了西方传教士通过顺应中国习俗进行传教的特点。,图片说史阅读教材第9页的三幅图片,你认为它们各自如何体现了中,8,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方向,角度,表现,东亚,文化,圈,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方向角度表现东亚汉字公元前4世纪,9,方向,角度,表现,东亚,文化,圈,制度,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移民,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方向角度表现东亚制度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实,10,方向,角度,表现,中学,西传,四大,发明,外传,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中国,热,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方向角度表现中学四大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11,知识拓展,教材第,11,页的,“,历史纵横,”,从哪几个方面突出了唐文化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影响,?,你还知道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1),饮茶、服饰、体育、节日等。,(2),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儒学和文学,书法、建筑等艺术,医学,以及佛教文化等对日本等周边国家影响也非常深远。,知识拓展教材第11页的“历史纵横”从哪几个方面突出了唐文化对,1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中国古代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嬗变,史料实证,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他与,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合译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奠定了我国近代数学的基础。其著作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该书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1629,年,徐光启监督编纂崇祯历书,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意见,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中国古代和近代,13,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材料二,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材料二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14,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读史技巧,材料一中的,主要叙述了徐光启的主要科技成就,;,主要指出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在当时的中国未引起重视。材料二中的,主要阐释了文化与文化间的吸收与排斥,其实质是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主要阐释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的文化的吸收特征及由此决定的吸收时间及吸收程度的不同。,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主要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接受西学,“,三种层次,”,的,并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的原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读史技巧材料一中的主要叙述了徐光启,1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提示,(1),特点,:,涉及领域广,;,注重经验总结,;,实用性强,(,或指导农业生产,或体现农业文明特征,);,融合中西方科学文化。,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缺乏对科学的迫切追求,;,理学思想的束缚,限制了人们的视野,;,自然科学缺乏理论性,难以向近代科学转型,;,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氛围,知识分子鄙视科学研究,;,君主专制的强化,等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提示(1)特点:涉及领域广;注重经验,1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2),历程,: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主要吸收西学中的物质层面,进行器物救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主要吸收西学中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进行制度救国,;,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主要吸收西方精神层次的民主与科学,进行文化救国。,原因,:,追求真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