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方慕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10,月,23,日,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1,目录,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目录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2,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网络,课件,静态网络课程,基于,Web1.0,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基于,Web2.0,参与式网络课程,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网络静态网络课程基于Web1.0教学平,3,1.,网络课件(,V0.5,),用于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包括讲解型、演示型、练习型、实验型课件等。,技术特点: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技术实现个性化开发。但课件之间无法跳转链接,很难共享数据库及公共功能。,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1.网络课件(V0.5)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4,2.,静态网络课程(,V1.0,),从课程资源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将课程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包括课程导学、学习内容、学习测评等主要教学资源。,技术特点:主要使用静态网页技术进行开发,版式设计灵活,满足课程资源个性化呈现需求,并可单机版运行,便于打包下发和制作光盘版。支持人机交互但缺乏人人交互功能及用户使用记录,课程资源后期更新与修改也比较困难。,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2.静态网络课程(V1.0)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5,3.,基于平台的网络课程(,V1.5,),从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实现导学、资源学习、协作学习、教学交互、学习评价、学习管理等教学基本环节。,技术特点:平台功能提供用户管理、论坛交流、在线测试等,资源动态发布、统一管理,栏目可动态更新。支持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但无法满足课程结构及呈现的个性化需求,不支持用户参与平台管理及资源发布。,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3.基于平台的网络课程(V1.5)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6,4.,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V2.0,),实现学、测、考教学一体化整合,侧重于导学及网上交流等环节,重点关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技术特点:模块化平台结构兼容性好,参与式及所见即所得的平台管理界面,支持用户直接参与管理资源。各种工具支持深度人机、人人交互,并可提供详细的用户行为记录。但较难实现课程界面的个性化呈现,参与式的平台管理增加了保证安全性的难度。,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4.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V2.0)一、网络课程的发展,7,功能对比,版本,V0.5,V1.0,V1.5,V2.0,界面设计个性化,支持,支持,不支持,部分支持,方便教师更新,不支持,不支持,部分支持,支持,单机版,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栏目贯通,不支持,部分支持,支持,支持,交互性,部分支持,部分支持,部分支持,支持,行为统计,不支持,不支持,部分支持,支持,题库,不支持,不支持,部分支持,支持,评价反馈,不支持,不支持,部分支持,支持,一、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功能对比版本V0.5V1.0 V1.5V2.0 界面设计个性,8,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文本,视频,音频,动画,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文本,9,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文本,(,HTML WORD TXT PPT FlashPaper PDF,),描述: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功能:文字呈现,特点:使用方便、更新快捷,开发成本低,容量小,网络传输速度快。表现力较差,不直观。,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文本(HTML WORD T,10,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视频,(,WMV,ASF RM FLV,),描述:采用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播放视频教材,功能:教师讲课、操作演示、案例展示,特点:表现力较强,直观展示知识,学生容易接受。开发成本较高,容量大,网络传输速度慢。,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视频(WMV ASF RM FL,11,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音频(,WMA MP3 RA,),描述:采用下载或在线播放的形式,功能:教师讲解,特点:表现力较弱。开发成本较低,容量小,网络传输速度快。学生可将音频教材放入手机、,MP3,机中随时听讲。,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音频(WMA MP3 RA),12,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动画(,FLASH,),描述:可在线播放,可交互的,Flash,动画,功能:实验演示、内容形象展示,特点:表现力强,能直观展示知识,具有交互功能,容量小,网络传输速度较快,兼容性好。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较长。,二、网上教学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动画(FLASH),13,Web2.0,的技术特点与理念,更加支持个性化学习,更加支持协作学习,更加支持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加支持师生、生生深度交互,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Web2.0的技术特点与理念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14,基于,Web2.0,的主要应用软件,Moodle/Sakai,开源教学平台,模块化:教师组织在线教学时就象搭积木一样简单,面向对象:教师可以自主更新资源,学生可以参与资源建设,动态学习环境:支持多种教学策略,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基于Web2.0的主要应用软件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15,主要应用工具,Wiki,多人协作写作,Blog,Rss,community conversation,社区交流,presentation sharing,讲义共享,e-portfolio,电子学档,web conference,网络会议,virtual school,虚拟校园,brain storm/mind map,头脑风暴或者思维导图,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主要应用工具 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16,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型:,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结合、系统学习与选择性学习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设计,学习管理和帮助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17,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的内涵,:,学习资源除传统意义的文本资源、图形资源、视频资源外,还包括所有的教学活动,如论坛讨论、作业评价、自检自测、小组活动等形成的动态资源。,学习资源的组织,:,采取知识模块化分割的方式,把学习内容细化为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便于学生利用零星时间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资源设计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18,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的多元化设计:,以文本资源为主线索呈现各知识点的学习内容,通过热字、超链接的形式,将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文本、音视频、动画等学习素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多元化设计。,。,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资源设计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19,学习资源设计,动态学习资源的设计,:,主题讨论、小组协作完成作业、互评价等学习活动及形考作业,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资源。,WIKI,论坛,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资源设计WIKI论坛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20,系统性学习路径,选择性学习路径,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设计,系统,性,学习与选择性学习结合,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系统性学习路径选择性学习路径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设计三、基于W,21,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设计,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1.,学习时间建议的设计,2.,面授课堂的内容的设计,通过学习时间建议,指导学生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起来,由对系统讲授转变为对网上学习的引导,以及重难点辅导,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设计通过学习时间建议,指导学生将线上学习与,22,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设计,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浏览学习资源,参加协作学习,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设计浏览学习资源参加协作学习三、基于Web,23,学习管理和帮助设计,设计关键教学环节,设计学习过程记录内容,设计帮助内容、形式、功能,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管理和帮助设计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24,学习评价设计,学习评价与内容学习过程结合,网上学习活动与形成性考核作业结合,测验、论坛、互动评价、在线作业等多种评价形式,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评价设计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25,课程团队,大教研室机制课程团队模型,:,实现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平台上完成教与学的全过程,组建包含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班主任、课程管理员和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六类角色的课程团队,在一个平台上协同开展课程的设计、制作、实施,评测、服务和管理,。,团队组成,课程教学工作流程,工作机制,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团队,26,团队组成,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团队组成,27,工作流程,在一个平台上协同开展课程的设计、制作、实施,评测、服务和管理。,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工作流程,28,工作机制,利用以下几种运行和管理机制来保障课程团队顺利有序的运转。,中心教研组分片监控、定期总结,团队成员网上教学数据全面跟踪,定期问卷调查和不定期学生访谈,监控结果公开透明,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工作机制,29,学习,支持服务,助学,促学,人员,技术,流程,导学,内容,导学,助学,促学,内容,导学,助学,促学,保障,人员,技术,流程,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学习支持服务助学促学人员技术流程导学内容内容保障,30,导学服务,导学服务,课程导学、单元章节导学、知识点学习建议三个层次的导学。,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导学服务导学服务 课程导学、单元章节导学、知,31,助学服务,助学服务,课业助学服务,学生在完成形考作业时遇到问题或困难,需要得到教师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参加学习活动时发表观点、见解,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响应和分析,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非课业助学服务,服务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和有效性。,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助学服务助学服务,32,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获得帮助的方式依次为电子邮件(,60%,)、,QQ,(,55%,)、短信(,47.5%,)、课程交流园地留言(,40%,)、帮助文档(,35%,)、电话(,25%,)。,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获得帮助的方式依次为电子邮件(60,33,促学服务,督促式促学,引导式促学,参与共建式促学,过程监控及成绩查询,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促学服务过程监控及成绩查询,34,技术应用,用户参与式技术模型,:,由数据资源层、平台核心层、应用参与层和用户访问层组成,,包括,一站式学习平台和支持用户参与管理课程的各种工具,。,三、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施,参与式技术模型,用户访问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核心层,应用参与层,交互参与工具层,提供支持服务和团队协作,自由组合实现多种教学策略,信息推送,Wiki,博客,互评价,聊天室,QQ,短信息,邮件,应用系统层,学习资源,静态资源,动态资源,系统管理,评价与反馈,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自我评测,课程定制与管理,用户管理,行为记录,技术应用参与式技术模型用户访问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核心层应用参与,35,一站式学习平台:支持多种用户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与管理,个性化课程定制,动态资源发布,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