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代文化常识,赵胜利,古代文化常识 赵胜利,1,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称谓,2,称呼习惯,称呼,几种情况,举例,直称姓名,自称 厌称或自作介绍,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于后谄,称对方的字 号 斋名 谥号 官名 籍贯 为官之地 有时或几项兼称。,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和尊敬。,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称对方为“公”“君”“吾子”,专门表示尊敬或表示近亲的称谓。,吾子淹久于弊邑。,庶子(小人)鲰生(浅陋无知的人)黔首(贱称百姓),鄙视对方,唉!庶子不足与谋,称对方为“卿”,早期古人对人的敬称,后多用君主对臣下的称呼,卿欲何往?,加“令”“仁”“贤”,表尊敬客气,贤弟 仁兄 令堂,称呼习惯称呼 几种情况 举例 直称姓名自称 厌称或自作介绍,3,由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所确定的称谓 1谦称称自己,人物身份,谦称,举例,国君,寡人 朕,子自称日“朕”寡人无疾,王侯,孤,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一般人,仆 不才 不佞 愚 鄙人 敝人,恢维宇宙,斯吾之鄙人愿也,妇女,妾,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指自己家人,加“家”“舍”,家兄 舍弟,由人物身份,人物关系所确定的称谓 1谦称称自己 人物身份,4,2敬称称别人,人物身份,敬称,举例,国君,陛下 皇上 大王,已死的皇帝(庙号),汉高祖 宋太祖,老师,子 夫子 师 先生,子墨子;夫子何哂由也,官或尊长,公 君 足下 丈人 大人,愿足下更虑之 公为我献之,2敬称称别人 人物身份 敬称举例国君 陛下 皇上 大王已死,5,3其他,人物关系,称谓,举例,称平辈,尔;汝,而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射乎?,称晚辈,小子 小生,小生乃欲相吏邪?,称去世的长辈,加“先”字,先妣,表叔侄关系,加“从”字,求太监后,得二从子,3其他 人物关系称谓举例称平辈尔;汝而安敢轻吾射 汝亦知,6,各年龄段称呼,序号,称呼,年龄,序号,称呼,年龄,1,襁褓,不满周岁,10,弱冠,男子二十,2,黄口,婴儿,11,而立之年,三十岁,3,孩提,二三岁,12,不惑之年,四十岁,4,始龀,七八岁,13,知天命之年,五十岁,5,垂髫,幼年,14,耳顺(花甲),六十岁,6,总髻总角,幼年 童年,15,古稀之年,七十岁,7,总发束发,童年 少年,16,耄耋之年,八九十岁,8,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17,期颐之年,百岁,9,及笄之年,十五岁(为成年),各年龄段称呼序号称呼年龄序号称呼年龄1襁褓不满周岁10弱冠男,7,二、历法,纪年法,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二、历法 纪年法,8,纪月法,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纪月法,9,纪日法,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纪日法,10,(4)纪时法,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4)纪时法,11,十二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日出,朝食,隅中,日中,日仄,晡时,日夕,十二地支,戍,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二十四时,19-21,21-23,23-1,1 -3,3 -5,5 -7,7 -9,9 -11,11-13,13-15,15-17,17-19,五更,20-22,22-24,24-2,2 -4,4 -6,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十二时辰黄昏 人定夜半鸡鸣平旦日出朝食隅中日中日仄晡时日夕十,12,节气,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 称,春节,。,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5七夕:七月初为女儿节,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巧”的习俗。,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是节气的起点。如“淳熙丙申至日(此处指冬至)”。,节气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 称春节。,13,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14,职官,六部:,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型、工、六部。部首长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州、郡、道、路、府、省,:”州“为,行政区划,,历代数目不同,上古说九州,汉时十三州,三国十八州,唐三百多州。大洲又称”府”。汉时,州设刺史,又改称州牧,为军政最高长官;宋代州的长官 为“知州”,都由朝臣担任。“郡”,,行政区,域名,秦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隋唐时改郡为州,郡长官为郡守,汉时称太守,后来作为知府或刺史的别称。”道“,唐代始设的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代的州;宋时改”道“为”路“,清回复为”道”,属省管,比州,府大。唐代“府”隶属于“道”,宋隶属于“路”。省本事中央官署名,指,中书省,,后来成为行政区名。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职官 六部: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型、,15,职官,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车右、陪乘。,曹,: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刺史:,汉分全国为十三州,布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县令之权,与秦御史监郡相似,也称州政牧后成为掌一州大权的长官。,国子监,:,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或称国学或称太学,设,祭酒,一人,,司业,二人。,将军,:武官名。先秦以卿统率军队,故卿亦称将军。,郎:,帝王侍卫官的通称。执掌护卫配从,是皇帝的近臣。有议郎、中郎、郎中、外郎、侍郎等各种名称。,职官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车右、陪乘。,16,职官,御史:,先秦为在君主左右掌文书档案,记录等事的官。,秦汉,以后开始有弹劾纠察过失之权。,左右拾遗,:唐,武则天,时置,负责进谏,荐举。唐代,门下省,称左省,中书省称右省,故属于门下省者,称左补阙,左拾遗;属于中书省者,称右补阙,右拾遗。,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枢密,其后握权之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涉朝政甚至废立君主。,庖厨,:师。夏代有庖正之官执掌王的膳食。,卿,:古代高级官员与爵位之称。有上卿,亚卿,少卿,九卿之名。,职官御史:先秦为在君主左右掌文书档案,记录等事的官。秦汉以后,17,职官,三老:,秦时乡一级的所置乡官,掌管教化。,三闾大夫,:楚官,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屈原,曾任此职。,司马:,治军最高长官,一般称,大司马,。,太常,:九卿之一,秦代称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太史,:掌撰文修史及天文历法,祭祀典籍管理的官。,太守,:战国各诸侯在边地置郡,其长官称守尊称太守又称二千石,隋朝称刺史,宋改设知州,明清称知府。,亭长:,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 邻接地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秦汉时为地方基层行政区划,约十里一亭,设亭长,掌管缉拿盗贼并管旅宿及治理民事。,县令,:县的行政长官,也称县长,知县,。其下设县丞,协助县令,掌办事、文书、仓谷、监狱。,职官三老:秦时乡一级的所置乡官,掌管教化。,18,地理,赤县,、神州,代称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国”则是古代诸侯王的封域。,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指中国。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地理 赤县、神州 代称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19,地理,中原、塞外、,江表,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全流域。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江南岸,苏南,、,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统治。,都、鄙、邑,周时四县为都,夏制十为都;“都”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组织之一,五百家为鄙,也指小邑,又指边远地方。,两都、,三都,、两京、五京,东汉洛阳为东都,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合称“两都”;加上“,南都,”宛,合称“三都”。东汉洛阳、长安又称两京;宋代则以开封、洛阳为两京;明以后称北京、南京为两京。唐代有五京:,东京,、北京、南京、西京、中京。,地理中原、塞外、江表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20,地理,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古称“蓟”,又称“燕京”。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古都,明时始称西安,古称长安。洛阳为九朝名都。南京,秦汉时称“秣陵”,,孙吴,时称建业,晋称,建康,,南唐时称,金陵,,,朱元璋,改称,应天府,,清代称江宁府,,太平军,称天京,另有“,石头城,”“白下”之称,为 六代古都。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京,,宋称东京。杭州古称,钱塘,,又称,临安,。,姑苏,、维扬、京口,今,苏州,别称“姑苏”;,扬州,别称“维扬”“,江都,”;,镇江,古称“京口”。,地理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古称“,21,科举,校,、序、庠、学、国子监,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贡举、察举、制举,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