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 二 章,脊柱疾病的分类与检查法,第一节 脊柱疾病的分类,目的:为诊断效劳,建立分析条理、诊断线索,一、按发病部位分类:,1.,脊柱源性疾病:,特点:固定压痛点;功能障碍。,1,骨性:脊椎、椎间关节。,2,软组织:椎间盘、韧带、肌肉与筋膜。,2.,非脊柱源性疾病:,特点:广泛压痛点且不固定;无功能障碍。,包括内脏、血管、神经及内分泌疾病;,精神性疾病、原因不明性疾病。,二、按疾病性质分类:,损伤急性、慢性;炎症;,畸形先天性;肿瘤;,代谢性疾病。,三、按椎管结构分类:,椎管内;椎管外。,第二节 脊柱疾病的病史特点,一、主诉自觉病症:,包括部位;病症;发病时间。,如:1.颈部疼痛伴左上肢麻痛3个月,2.腰部疼痛,活动受限3天,1.,疼痛:,1,放射痛:患处疼痛并连带四肢末梢疼痛。,为神经根刺激症。,2,自发痛:安静时疼痛。,损伤早期、炎症、肿瘤、神经痛。,3,活动痛:活动时疼痛,伴功能障碍。,关节痛、肌痉挛等。,4,酸 痛:慢性病变、疲劳所致。,2.畸形:分结构性、功能性。,侧凸、驼背、隆起或肿块、,僵直、不对称等。,3.感觉、运动异常:,1感觉过敏、迟钝、消失。,分平面性和区域定位性。,2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腱反射亢进或减弱;肌肉萎缩;,运动协调障碍。,二、发病特点:,突然发病,发病时间明确。,缓慢发病,无明确发病时间,,逐渐形成并进展。,反复发病,病变有间歇性,,时轻时重。,三、“伤与“病病因特点:,1.外来因素:关系直接为“伤;,关系间接诱因为“病。,无间隔时间为“伤;,有间隔时间为“病。,2.病情趋势:由重到轻为“伤;,由轻到重为“病。,第三节 临床检查法,检查的内容与顺序:,形态、功能、疼痛、专项鉴别。,一、形态:,暴露范围,颈椎至骶椎。,体表标志,C2,:第,1,个棘突。,C7,:颈下部隆起。,T7,:肩胛下角连线。,L4,:髂嵴连线。,1.前凸:生理前曲减小、消失、后凸反张。,生理前曲加大。,2.后凸:角状、弧状。,3.侧凸:原发性或继发性大小不同;,结构性或功能性,与体位变化有无关系。,4.旋转:肋骨胸廓、肩胛不对称。,二、功能:,1.正常活动范围:,颈椎前屈、后伸3545寰枕较大;,侧屈45;,旋转6080寰枢较大。,胸椎较小的旋转为主。,腰椎前屈90,含髋关节活动,以腰骶关节为主;,后伸、侧屈、旋转30。,2.功能改变的描述:,正常、轻度受限、明显受限、消失强直。,3.检查要点:,1注意各节段活动的幅度、特点,及其它关节代偿。,2结合疼痛病症判别病情,结构或功能性、骨关节或软组织。,3小儿结合特殊专项检查。,三、疼痛:,1.,压痛点:,1,直接压痛:触压部位出现疼痛。,浅压痛:即指压痛,提示软组织病变。,深压痛:即掌压痛,提示脊椎或关节,病变。,2,间接压痛:触压部位以外的区域出现疼痛。,椎间关节活动引起,提示脊椎,或关节病变。,2.疼痛性质:,1放射痛:脊神经前支受刺激,其支配区产生与,病变部位相关连的疼痛。,2反射痛:脊神经后支或返支受刺激,除支配区,产生疼痛外,还可反映到同一节段前,支的支配区出现疼痛。反之亦然。,3牵涉痛:内脏病变通过交感神经引起相应脊髓,节段兴奋,其支配区出现疼痛感觉。,属于特殊的反射痛,4局灶痛:脊柱周围软组织内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局部疼痛。,四、专项鉴别检查:,1.,鉴别椎管内外病变:,坐位摸趾屈颈试验;,俯卧持续髋后伸试验;,胸腹垫枕挤压试验。,2.,鉴别腰骶关节与骶髂关节病变:,坐、立位弯腰试验;,仰卧屈膝、屈髋试验;,斜攀试验;,姚曼氏试验;,盖斯林氏试验。,3.常用颈、腰椎检查法:,旋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屈颈试验;颈区加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直腿抬高试验;,仰卧挺腹试验;“4字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4.,神经根性痛、丛性痛、干性痛的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