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福利经济理论,第十二章福利经济理论,福利经济理论依据不同的社会福利标准对现实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判断,确定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其目的是评价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及其结果的优劣,并研究如何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因此,福利经济理论要求建立一套衡量社会福利的标准,以平等和效率作为其始终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2,福利经济学研究一般均衡模型的条件即经济社会达到最优的条件,考察产品生产的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效率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条件,从而对一个经济的运行及其结果的好坏做出评价,并做出应该如何改善社会福利的结论。显然,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必然要求商品生产的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生产的商品在消费者之间实现最佳分配。,第一节帕累托最优与竞争性均衡,3,一、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帕累托认为,个人从消费商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效用或福利是可以衡量的,而且不同个人所获得的效用量是可以相互比较的。对于,A,、,B,两种情况,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优于,B,。这种衡量社会福利能否被改善的标准,称为,帕累托标准,。按照帕累托标准所作的改进叫,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指经济社会达到这样的状态:不管经济发生何种变化,不再可能使一个人福利增加的同时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时,整个社会的福利就达到了最大。,4,经济效率或帕累托最优的边际条件,消费者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必须在交换契约曲线上,因此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必须在生产契约曲线上,因此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整个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5,二、竞争性均衡与经济效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结论是:任何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由一套竞争价格机制来实现。,要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整个经济就必须是完全竞争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说明一个经济体系是有经济效率的,故经济分析将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等同。,6,第二节社会福利及其政策标准,一、效用可能性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简单经济中处于帕累托最优时两个消费者不同的效用组合,即在给定的效用水平上两者最大效用组合点的轨迹。效用可能性曲线又称,效用可能性边界,。,7,将消费者,A,与,B,的无差异曲线不同切点所表示的效用组合予以排列,则可以使交换契约线转换成效用契约曲线,这样就推导出一条表示两消费者,A,、,B,的效用可能性曲线。,图,12-1,效用可能性曲线,O,U,A,C,效用可能性曲线,U,B,B,*,B,4,A,*,D,E,F,G,A,2,B,3,A,3,B,2,A,4,Z,8,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看作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所以社会福利是所有个人福利总和的函数。以效用水平表示个人的福利,则社会福利就是个人福利的函数。假设社会中共有,n,人,社会福利函数,W,可以记作:,W,f,(U,1,U,2,U,n,),假定社会中共有,A,、,B,两个人,这时的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写成:,W,f,(U,A,U,B,),二、社会福利函数与社会福利最大化,9,对于不同的社会福利水平,W,1,、,W,2,、,、,W,n,,可以得出一系列的等福利曲线,等福利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区别在于:效用可能性曲线是消费者在分配某一既定数量,产品时可能得到的各种效用组合;而表示社会福利函数关系的等福利曲线则表示不同的效用组合可以达到的社会福利水平。,W,2,W,1,W,3,图,12-2,社会福利最大化,O,U,A,效用可能性曲线,U,B,B,*,A,*,E,A,0,B,0,C,D,10,社会福利最大化,由于等福利曲线有无数条,总会有一条等福利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在图,12-2,中是等福利线取,W,2,与效用可能性曲线,B,*,A,*,相切于,E,点,经济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且由于,E,点同时位于效用可能性曲线上,即表明它又是满足帕累托最优的点,因此,E,点既是经济上有效率的,又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所以这一点被称作“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11,阿罗不可能定理,社会福利函数的形成是一种社会选择过程: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结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民主制度的社会选择方式有投票和市场机制两种,经济决策往往采用市场的方法,政治决策则多采用投票的方式。,但阿罗认为,投票的方式并不能把个人偏好次序综合为社会偏好次序。采用投票方式往往会出现一种循环选择情况,无法确定社会偏好的顺序。,三、阿罗不可能定理和次佳理论,12,下表是表示投票结果的例子,假定,A,、,B,、,C,三人对,x,、,y,、,z,三种备选方案进行投票,以选择他们各自对这三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A,、,B,、,C,三人的个人偏好如下:,A,的偏好:,xyz,;,B,的偏好:,yzx,;,C,的偏好:,zxy,。,在投票中,任何最初被决定的选择都有可能被另一种选择所击败,没有达到任何均衡的结果。这一现象被称作,投票悖论,。,13,下投票悖论说明,如果每个人的偏好不同,通过任意加总这些偏好而得到结果可能是不相容的。,表,12-1,投票悖论举例,z,x,通过,y,z,通过,x,y,通过,c,投,z,c,投,z,c,投,x,b,投,z,b,投,y,b,投,y,a,投,x,a,投,y,a,投,x,对,x,与,z,投票,对,y,与,z,投票,对,x,与,y,投票,14,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个人偏好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加总成为表达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一种这样的社会选择机制:不仅能够把个人对,N,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换成社会偏好次序,同时又能准确地表达社会各个成员的个人偏好。这被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因此,阿罗也得出以个人效用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函数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结论。,15,次佳理论,次佳理论,认为,帕累托最优的所有条件不能被满足时,尽可能多地满足部分条件,不一定会增加社会福利,即不一定使社会福利达到次佳状态。,比如,政府当局有能力冲破一些垄断组织,尽量使经济社会满足帕累托最优,但结果不一定使社会福利增加。,W,2,W,1,W,3,图,12-3,社会福利的次佳理论,O,U,A,U,B,B,*,A,*,E,A,0,B,0,C,D,M,M,P,16,四、社会福利的政策标准,一项政策能否提高社会福利,主要有下列四种不同的标准:帕累托标准;卡尔多和希克斯的补偿原则;西托夫斯基检验福利的“双重标准”;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17,第三节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一、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是累计的家庭百分比与相应累计的收入百分比的组合点轨迹。,表,12-2,家庭累计收入份额的数据举例,100%,45%,100%,收入最高的,20%,E,55%,25%,80%,收入次高的,20%,D,30%,15%,60%,收入中等的,20%,C,15%,10%,40%,收入次低的,20%,B,5%,5%,20%,收入最低的,20%,A,累计百分比,百分比,累计百分比,百分比,收入,家庭,行标,18,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可以通过图,12-4,予以说明。如果收入平等地分配给每个家庭,就得到图中的绝对平均线,即,直线,OE,。绝对平均线表明的是:累计家庭百分比得到与该百分比数值一样的累计收入百分比。,图,12-4,收入不平等与洛伦茨曲线,O,100%,累计的家庭百分比,绝对平均线,C,20%,60%,40%,80%,100%,20%,60%,40%,80%,累计的收入百分比,E,A,B,D,洛伦茨曲线,S,1,S,2,F,19,基尼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可以导出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用,S,1,表示图,12-4,中绝对平均线到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用,S,2,表示洛伦茨曲线右边的面积,基尼系数用,G,表示,则有:,基尼系数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说明,S,1,的面积越小,洛伦茨曲线离绝对平均线越近,这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越平等。,20,基尼系数说明的是一个经济体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但并不能说明该经济体内部总收入在各类家庭中的分配比例。也就是说,不同的洛伦茨曲线,所面临的基尼系数却有可能是相同的,如图,12-5,所示。,图,12-5,不同的洛伦茨曲线与相同的基尼系数,O,100%,累计的家庭百分比,绝对平均线,20%,60%,40%,80%,100%,20%,60%,40%,80%,累计的收入百分比,E,D,洛伦茨曲线,C,A,B,21,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少数富有的家庭的收入份额上升,多数家庭得到的收入份额在下降。高收入阶层受益是因为迅速的技术变革增加了教育的收益,而低收入阶层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熟练劳动工资下降和国际流动与竞争的加剧。,一般讲,一个家庭的收入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即,资源价格、资源禀赋和选择,。前两个因素是由市场和历史决定的,后一因素是由个人决定的。,22,二、收入再分配,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引起收入的不平等,因此社会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依靠政府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以实现公平的目标。政府可用的调节手段很多,主要有所得税制度、收入维持计划和补贴性服务等。,所得税分为累进税、累退税和比例税。,收入维持计划是直接支付(以现金、劳务或实物)给收入分配最低层的人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计划,主要有社会保障计划、失业津贴、福利计划三种类型。,23,三、平等与效率,平等标准,持平等标准的人认为,应该将社会所有的产品在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做绝对平均的分配,每个社会的成员得到相同的产品和劳务(亦即相同的收入)。,如图,12-6,所示,效用均等必然要求在该曲线上选择,C,点,以便使,A,和,B,能享受均等的效用。,24,W,1,图,12-6,平等与效率的不同标准,O,U,A,U,B,B,*,A,*,E,A,1,B,1,C,D,L,45,25,最大中的最小标准,最大中的最小标准,在一个处于初始状态下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知道未来的变化究竟会使其状况变好还是变坏。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回避风险的人们宁可选择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变化中处于平均状态的分配。,如图,12-6,所示,只有当可达到的平等分配低于,D,点时,不平等的分配才是可取的。根据劳尔斯的理论,位于,D,点和,C,点之间的平等分配都优越于,E,点,因为它们使出于最坏状态下的,E,点的状况得到改善。,26,功利主义标准,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就是使社会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按照这一标准,社会应该选择在图,12-6,中的,E,点以使在效用可能性边界约束下达到最大化。,效率或禀赋标准,持禀赋标准的人认为,一个人对于其自身努力所得到的成果应具有当然的权利,他们用要素禀赋和要素定价理论给分配以道德上的支持。,2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