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的探讨课件

上传人:嘀**** 文档编号:250686368 上传时间:2024-11-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的探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的探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的探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的探讨,扬州市渔政管理站,饶炜,长江流域,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和经济发展的重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一、长江水生动物的现状,长江流域内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我国特有鱼类162种,长江特有鱼类142种,长江流域共有淡水鱼类37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达氏鲟,中华鲟,白鳍豚,江豚,胭脂鱼,白鲟,1980,1986,1990,1994,2005,现在,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单位:头,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长江濒危水生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长江大熊猫”-白鳍豚,作为长江鲸类里面的旗舰种,它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流域的环保现状,也反映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现状。白鳍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二、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濒危程度不断加重的原因,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方面的严重威胁,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域荒漠化日趋明显。具体有三大因素导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濒危程度不断加重。,(一)过度捕捞造成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二)水域污染导致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三)人类活动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及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一)过度捕捞造成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长江流域拥有各类渔船万余艘,专业捕捞渔民万人,兼业渔民余万人,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承受能力,直接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日益衰退,而电毒炸鱼等非法作业方式的使用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衰退趋势。,长江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产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4亿尾。,长江捕捞产量已降到10万吨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近年所捕获的鱼中,2.5千克以上的仅占2.2%。,长江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产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4亿尾。,(二)水域污染导致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过量排放,在长江形成长达公里的岸边污染带,。,42%,工业污水、城市污水的过量排放及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造成饵料生物大量死亡,部分水生生物产卵和索饵场所被破坏,水生生物得不到有效补充,致使水域生产力不断下降,水生生物总量减少,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每年排入长江中的污水及工业废物达250亿吨,占全国污水排量的42%,水电工程建设,围湖造田,采砂作业,疏浚航道,人类活动,(三)人类活动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及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近年来长江流域开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在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人类活动改变了长江原有地质形态和水系分布,破坏了长江各类水生生物的栖息场所及生态环境,造成长江水生生物洄游通道被人为切断,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索饵、产卵等重要栖息繁衍场所不断丧失,严重威胁到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生存条件,对长江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明显。,三、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为保护长江珍稀水生动物资源,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一)建立健全制度。,(二)建设自然保护区。,(三)推动驯养繁殖及增殖放流工作。,(一)建立健全制度。,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标志中国的濒危物种保护走上法制轨道。2002年起,长江流域全面实行禁渔期制度,云南省德钦县以下至葛洲坝以上水域,每年2月日12时月30日12时;葛洲坝以下至长江口水域,每年月日12时月30日12时。禁渔期内禁止一切捕捞作业,有效养护了长江水生野生动物资源。2006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确定了“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和“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三项重大行动。,(二)建设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物种种群及其栖息地的最佳形式。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设自然保护区,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仍在增长,。,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个,总面积为14822.6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有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三)推动驯养繁殖及增殖放流工作。,近年来,农业部组织沿长江各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开展了中华鲟、达氏鲟和胭脂鱼等珍稀水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和增殖放流工作。,1983年起,2005年起,2007年,起,中华鲟苗种,700多万尾,胭脂鱼,25万尾,达氏鲟苗种,2000尾,四、进一步开展保护措施的探讨,保护濒危动物是一项耗资巨大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舆论的综合手段来完成。,(一)建设更合理的自然保护区,我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但是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严格意义的保护区,我们应区分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与广义的自然保护地,发展一个由不同保护目的、不同保护程度、合理布局的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体系。,生物,资源,生物,物种,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二)开展驯养繁殖,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濒危动物资源,防止或延缓,有关物种的灭绝,减少对野生种群,的猎捕压力,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实施再引进,工程提供种源,重建或壮大有关,物种的野生种群,开展驯养繁殖,(三)实施再引进工程,发展和壮大野生种群,在某个物种曾经分布但现已灭绝的地区,再引入该物种的活体用于建立新的种群,向某物种现存的极小的野生种群补充新的活体,以充实该野生种群并促进其发展壮大,再引进工程是保护、壮大极度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四)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种群数量的消长,分布区的变迁,为国家制定有关保护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资源监测,开展科学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用,濒危动物,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是保护和持续利用濒危动物的必要步骤,(五)提高法律保护地位,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或限制商业性开发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濒危动物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保护管理的难度也会不断加大,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濒危动物保护管理和经营利用行为。,对于那些目前尚未濒危但开发利用强度很高的一般保护动物,需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限制对其野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对于那些市场需求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濒危动物,需要适当地提高其保护级别,禁止或限制开发利用野外资源,鼓励开展驯养繁殖活动,对于濒危程度较高的种类,需要国家和社会扶持开展驯养繁殖活动,禁止对野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关经营利用活动仅限于人工繁殖的后代,(六)开展国际合作,引进资金及先进的经验、技术和设备,濒危动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财产,其保护管理更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濒危动物保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设备和保护管理方法还很落后,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向有关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在一定范围内,离开了国际合作,有些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就难以开展,有些种类的濒危动物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七)其它需探讨的方面,人工增殖放流是一项希望与风险并存的措施,因为在增加种群数量的同时,也存在影响或改变遗传结构与种质的危险。因此,对于绝大部分物种来说,自然种群的保护是物种保护的主要内容,增殖放流只能作为一项辅助措施。,对人工增殖,放流的探讨,禁渔制度期间的监测资料显示,三个月的禁渔对资源保护有一定效果,起码保护了产卵期的亲鱼。但是,禁渔期结束以后,渔民又会变本加厉地作业,大量的幼鱼还是会被捕捞。近年来,长江99.58%的青鱼、96.25%的草鱼都是出生后仅生长半年左右的当年幼鱼。因此,禁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鱼保护的问题。现在渔民捕不到大鱼,渔业产量相对就低。与其这样,不如实行彻底的禁渔,长江至少需要彻底禁渔10年,才能实现资源的养护与修复。,对禁渔期,保护的探讨,渔业资源保护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作,各部门要互相协调。我觉得这个体制有一定的问题,现在的管理部门是渔政部门,渔政执法人员的实际经费只有一半是国家财政拨付,另一半靠收费、罚款。客观上造成渔政部门依赖违规捕捞的现实,直接导致监管效果不理想。,对渔政监管体系的探讨,长江流域横跨中国,长江流域的濒危物种是中国濒危物种的一个缩影。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们与我们人类是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保护濒危生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长江水生动物的保护与发展为国运所系,任重道远。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善待长江水生动物,珍惜长江水生动物,保护长江水生动物,让长江永葆健康,让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必将为此而不懈努力。,世博会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宣传,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