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的粮食战略,粮食危机因何爆发?,危机有哪些表现?,是谁在与人争粮?,面对危机,中国该怎样应对?,一、世界粮食危机的现状,粮价飞涨,出口限制,饥民增加,骚乱频发,粮价飞涨,据测算,2005年2008年全球粮价整体上涨83%;小麦上涨了181%。使全球一亿多人陷入饥饿。,2006年世界粮食上涨了9%;2007年上涨23%;2008年第一季度上涨92%,其中小麦上涨了130%,玉米38%,大米超过100%。,出口限制,印度,限制玉米出口,禁止面粉出口,马来西亚,未经许可出口面粉等属于犯罪,越南,大米出口量减少1/4,从450降到350万吨,柬埔寨,除政府机构外,所有私营部门禁止出口大米,埃及,实施短期的大米出口禁令,俄罗斯,小麦出口07加征10%出口税,08到40%,阿根廷,07年11月开始,大幅提高出口关税,但国内供应仍然紧缺,不得不考虑再次提高关税,中国,取消粮食及粉制品13%的出口退税;粮食和粮食制品加征出口关税;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制粉实施出口配额,饥民增加,骚乱频发,2007-2008年,海地、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埃及、印尼、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塞内加尔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粮价上涨引发示威游行,甚至引发流血冲突。,2006年以来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特点:,第一,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次贷危机并发,影响更深,范围更广;,第二,天灾与人祸并存,人祸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并有新的发展;,第三,旧的世界经济秩序被进一步强化,粮食危机由“偶发”变为“常态”。,二、世界性粮食危机的成因,表层原因:,供给减少 需求增加,深层原因:,粮食能源化粮食金融化粮食政治化,根本原因:,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一)表层原因:供求变化,供给减少,供给减少:土地减少,供给减少:天灾频发,需求增加,需求增加:人口增加,需求增加:饮食变化,供求是导致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吗?,粮食危机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危机吗?,粮食危机,不,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危机:,例1:中国和非洲,撒哈拉非洲:粮食安全亮起红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非洲】,例2:世界性的粮食浪费,穷国和富国都存在粮食浪费现象:,富 国,消费:超市-冰箱-垃圾箱,约占50%【英美为例】,1/2沙拉,1/3面包,1/4水果,1/5蔬菜,穷 国,田间管理、运输、仓储,约占35%,很多地方人均消耗的,粮食热量,不足FAO公布数量的,一半,结论:粮食危机不是生产能力的危机。,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了粮食危机呢?,(二)深层原因,原因一:粮食能源化,结论一:“富人”的汽车吃掉了“穷人”的面包。,原因二:粮食金融化,结论二:“穷人”的谷物变成“富人”的股票。,原因三:粮食武器化/政治化,管仲三策兴齐,美国的粮食武器:,“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亨利基辛格,美国粮食武器的核心:,自由 援助,【鼓吹贸易自由】 【有条件的援助】,粮食武器的实例:,南斯拉夫铁托政府,中国建国后的封锁,印度改变入侵越南,智力萨尔瓦多政府,日本进口美国大豆,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墨西哥货币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结论三:“养人”的粮食变成“杀人”的武器。,所以,世界性粮食危机,不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危机,而是粮食分配方式的危机。,归根结底,是现行的国际经济体系造成的危机。,(三)根本原因,现行的国际经济体系:,以资本主义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金融资本垄断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以资本主义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金融资本垄断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三、中国粮食安全与中国粮食挑战,世界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战略,(一)世界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存在影响,但影响不大,(二)中国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质的规定,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三是保障人们对粮食的购买力。,粮食安全量的规定,1.不低于95%的自给率;,2.不低于18%的储备率;,3.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千克;,4.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8亿亩;,5.粮食耕种面积不低于15.6亿亩。,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第一,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状态。,*人 口,*城 市 化,*饮食结构,*生态治理,*畜 牧 业,第二,粮食供给受多种因素制约,提高供给能力难度很大。,*耕 地,*水资源,*气 候,第三,跨国粮商加速在中国布局、渗透。,*收购加工、流通企业,*向收储部门渗透,*控制运输环节,*种子安全,*专利陷阱,粮食安全的问题令人堪忧:,终结者技术作物的真相,让人触目惊心的转基因食品,(三)中国粮食战略,实现四个转变:,第一,从局部性的粮食安全向全局性国家安全转变;,第二,从被动性粮食安全向主动性粮食安全转变;,第三,从单纯性粮食安全向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转变;,第四,从强调粮食生产向同时促进农民增收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