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胡亚林,教育部审定,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二,三,教法与学法分析,四,教学过程,五,难点突破,六,教学反思,知识状况,学生有二氧化碳的生活常识,知道氧气的性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学情分析,一,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实验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正处于知识快速发展的阶段,学习积极,乐于探究和表达。,能力状况,心理状况,教学内容分析,二,水,金属,酸碱盐,二氧化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核心和重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重点,氧气,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梳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利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二氧化碳,教学内容分析,二,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知道温,室效应。,3,、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能完成与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分析,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获取信息,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学内容分析,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传播,“,低碳,”,理念的同时,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温室效应,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教学内容分析,三,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运用,对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1,、实验探究法,2,、讲授法,3,、讨论法,4,、归纳法,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实验探究,4,、对比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三,教 法,学 法,教学过程,四,杜威(,J.Dewey,,美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理论依据,创设情景,性质探究,导入新课,梳理性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究,CO,2,与水反应的性质;,学习,CO,2,与石灰水反应的,性质;,了解干冰及,CO,2,的用途。,教学过程,四,通过活动探究、,实验观察、性质,举证、对比分析,等方法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知识应用,总结归纳,了解,CO,2,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知识总结;学习交流。,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魔术表演,学生破解魔术,引出课题,梳理二氧化碳性质。,2,、学生实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验证,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完善,方案,表达与,交流,1,、,化学反应的特征?,2,、猜测反应的生成物?,3,、如何验证生成物?,石蕊,:,蓝紫色粉末,能溶于水,,,遇碳酸变红色,。,分析使石蕊变红的物质,1,、二氧化碳;,2,、水;,3,、反应生成的碳酸。,小组讨论,制订计划。,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完善,方案,小组交流,,完善方案。,步骤一:将石蕊粉末与水混合;,步骤二:将石蕊粉末与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步骤三:向二氧化碳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石蕊粉末。,实验,验证,小组合作,,实验验证。,表达与,交流,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I,),(,II,),(,III,),(,IV,),现象,纸花变,红色,纸花显,紫色,纸花显,紫色,纸花变,红色,分析,醋酸使石蕊变红色,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色,课本实验现象推测,H,2,CO,3,=H,2,O+CO,2,碳酸分解:,稀,醋酸,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理:,CO,2,+Ca(OH),2,=CaCO,3,+H,2,O,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3.,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的二氧化碳叫作干冰。干冰可作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3.,干冰,4.,二氧化碳的用途,植物的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干冰可作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CO,2,沫灭火机,汽水,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环,氧气,人、动物、植物的 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环,3.,温室效应,适量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但过量又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环,3.,温室效应,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问题一,如何验证雪碧汽水中产生的气体成分?,问题二,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知识总结,(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创设情景,性质探究,教学过程,四,知识应用,总结归纳,1.,知识总结,2.,学生谈体会与收获,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决定,影响,减排,(一)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二)化学性质:,1,、,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2,、,H,2,O+CO,2,=H,2,CO,3,3,、,CO,2,+Ca(OH),2,=CaCO,3,+H,2,O,性质,用途,生活环境,CO,2,二、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其对生活的影响,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二 氧 化 碳,CO,2,教学过程,四,1,、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B,),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C,),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B,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4,、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练习设计,教学过程,四,练习设计,5,、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6,、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填标号),A,单质,B,混合物,C,氧化物,(,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图,5,难点突破,五,维果茨基将学生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本课的难点是学习运用对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处于“最近发展区”。,我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教学活动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用感性,材料作多角度设问,通过一组有梯度的问题导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释疑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顺利突破难点。,难点突破,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反应的特征?,如何验证生成的新物质?,如果反应生成物是什么?,教师导学,学生活动,难点突破,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反应的特征?,如何验证生成的新物质?,寻找变化的特征。,如果反应生成物是什么?,教师导学,学生活动,难点突破,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反应的特征?,如何验证生成的新物质?,寻找变化的特征。,如果反应生成物是什么?,提供石蕊的相关知识,分析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教师导学,学生活动,难点突破,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反应的特征?,如何验证生成的新物质?,寻找变化的特征。,如果反应生成物是什么?,提供石蕊的相关知识,分析使石蕊变红的物质。,设计的实验特点?,设计对比实验。,教师导学,学生活动,难点突破,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反应的特征?,如何验证生成的新物质?,寻找变化的特征,如果反应生成物是什么?,提供石蕊的相关知识,分析使石蕊变红的物质,设计对比实验,理解课本实验,6-5,实验验证,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反思,六,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以探索者的角色出现,使,学习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杜威做中学的教学思想。,2,、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开展低碳的调查和宣传,体现了化学,育人的功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感谢专家们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