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记忆实验研究,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二、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的研究,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四、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五、内隐记忆,1,记忆实验研究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1,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s,),:,1.,刺激材料(字母、数字、无意义音节、单词或者句子等),2.,刺激呈现的速度、时间间隔的长短;刺激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学习的遍数和时间,3.,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4.,实验研究要求回忆还是再认,5.,指导语,2,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Independent Va,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s,),:,回忆和再认,(,recall,or,recognition,),3,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回忆,类实验:系列回忆(,serial recall,),自由回忆,(,free recall,),和,对偶回忆(,paired-associate recall,),再认类实验:二择一或多择一,4,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回忆类实验:系列回忆(serial,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Recently, the study of implicit memory tests has intrigued cognitive psychologists. Although these tests do not require people to consciously remember the material they have studied, performance on these tasks is influenced or “primed” by previous exposure to the material.,That is, implicit memory tests are tasks that can be performed without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previous experiences in the laboratory.,5,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Recently, the stud,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s,),:,6,一、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二、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的研究,艾宾浩斯(18501909)与巴特利特(,F. C. Bartlett,,18861979),是记忆研究的两位先驱,虽然他们研究记忆的途径是对立的,但两人都对后来的记忆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85年,,Ebbinghaus:,On 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32,年,,Bartlett:,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6,年,,Miller:,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7,二、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的研究艾宾浩斯(18501909)与,(一)艾宾浩斯的研究(1),Ebbinghaus,受到,Fechner,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英国经验主义者所描述的联想过程。他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下产生联想,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记忆进行客观的测量,我,们,称之为新联想主义心理学。,8,(一)艾宾浩斯的研究(1)Ebbinghaus受到Fechn,(一)艾宾浩斯的研究(2),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第一是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s);,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savings method)法。,9,(一)艾宾浩斯的研究(2)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遗忘曲线(,the forgetting curve,),10,遗忘曲线(the forgetting curve)10,对此项工作的评价,Ebbinghaus,的工作也受到一些责难和非议。,一种批评是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且各音节之间的难度也不一定相等。,另一种批评是关于他自己做被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产生前摄和倒摄抑制;他自己知道了每一个实验的目的,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微妙的影响;以他自己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去,等等。,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不仅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艾宾浩斯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和他的贡献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11,对此项工作的评价Ebbinghaus的工作也受到一些责难和非,(二)巴特利特的研究(1),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活跃的过程(,active 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求(,effort after 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图式(,schemas,)。,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试的态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12,(二)巴特利特的研究(1)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Bartlett (,1886.10.20 1969.9.30,),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授予 “勋爵”,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人。,13,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Bartlett (1886.10.20,(二)巴特利特的研究(2),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Bartlett,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 一个统一的整体。,在,Bartlett,的记忆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改变事件的某些细节,使整个事件更符合已有的图式,意义更明确。,Bartlett,认为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14,(二)巴特利特的研究(2)图式理论(schema theor,(二)巴特利特的研究(3),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15,(二)巴特利特的研究(3)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1. 关于故事的研究,Bartlett,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了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The War of the Ghosts,),的故事。,16,1. 关于故事的研究Bartlett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2. 关于图画的实验,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17,2. 关于图画的实验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三),Ebbinghaus,和,Bartlett,实验,的比较(1),他们都是经验主义的心理学家,都试图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不是思辨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规律;,但是Ebbinghaus是新联想主义的心理学家,而Bartlett是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是有很大区别的。,18,(三)Ebbinghaus和Bartlett实验的比较(1),(三),Ebbinghaus,和,Bartlett,实验,的比较(2),19,(三)Ebbinghaus和Bartlett实验的比较(2),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1.,回忆法,系列回忆,对偶回忆,自由回忆,20,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1.回忆法20,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2.,再认法,21,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2.再认法21,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3.再学法,22,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3.再学法22,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4.重建法,23,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4.重建法23,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5.,部分报告法,斯柏灵 (,Sperling 1960,)采用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对瞬时记忆的保持量进行了研究。,他使用的实验材料是字母(,34,矩阵),呈现时间为,50,毫秒。实验结果表明: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识记,4,5,个,而部分报告法所保持的信息要比全部报告法要多。另外,Sperling,还做了延迟部分报告法实验。结果发现,延迟时间逐渐增加时回忆成绩逐渐下降。当超过,0.5,秒时,部分报告法与全部报告法的回忆成绩基本相同,而当延迟超过,1,秒时两种报告法就没有什么差别了。,24,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5.部分报告法24,25,25,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6.记忆广度法,7.分散注意法,26,三、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6.记忆广度法26,四、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记忆过程通常包括三个相互有机联系的阶段:,编码(,encoding,),存储(,storage),提取(,retrieval),27,四、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记忆过程通常包括三个相互有机联,(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而存在,所以多重存储模型又叫做形态模型(,modal model,)。,它强调每一结构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如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3种不同的记忆结构(,memory structure,),,在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是不同的。,28,(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1. 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在感觉记忆中,心理学家研究得最多的是视觉形象的存储(iconic memory)与听觉回声的存储(echoic memory)。,29,1. 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在感觉记忆中,心理学家研究得最多的是,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美国心理学家Sperling 在1960年关于视觉形象存储的研究是经典性的。,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就证实了,视觉形象的存储可以在瞬间保持较多的信息。,30,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美国心理学家Sperling 在,2. 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短时存储的容量,短时存储的声音编码,短时存储信息的提取,短时存储信息的遗忘,31,2. 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短时存储的容量31,(1)短时存储的容量(1),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memory span,),来获得。,以数字材料为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数字,呈现速度为每秒一个数字。呈现一次后,让被试立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试所能正确写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记忆广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同一长度的数字系列连续呈现,每种长度各呈现3个系列。正确再现一个系列得1/3分,3个系列全部正确再现者得1分。以得1分的最长系列的长度为基础,在加上从其他长度系列所得的分数就是所求的记忆广度。,32,(1)短时存储的容量(1)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1)短时存储的容量(2),记忆广度测验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甚至句子来进行。,但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记忆广度也就会发生变化。如数字广度为710,单词广度是57,句子广度包含的单字可达20。那么,记忆广度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呢?,短时记忆容量通常是以组块(,chunk,),作为测量单位的,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数字、英文字母、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都可被用来作为组块。,33,(1)短时存储的容量(2)记忆广度测验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2)短时存储的声音编码(1),许多研究表明,短时存储使用声音编码(,phonological coding,)。,Conrad1964,年给被试视觉呈现两种不同的字母串:声音上混淆的,如,CTVG,和另一种不混淆的,如,XVSL,。,他发现回忆声音混淆的字母串时错误更多。如把,B,写成,P,,,把,C,写,成,T,,,把,F,写,成,M,,,等,等。,1966年,Baddeley,扩展了,Conrad,的发现,他呈现给被试一连串的5个单词,一类单词有类似的发音(如,man, mad, cap,can,map,);,另一类单词发音差别较大(如,pen, rig, day,bar,sup,);,第三类单词意义相近(如,huge,big,broad, long,tall,);,第四类单词意义不同(如,old,late,thin,wet, hot,)。,结果表明,发音类似的单词正确回忆率最低,而意义相近的单词正确回忆率远远高于发音类似的单词,这说明短时存储是以声音编码的。,34,(2)短时存储的声音编码(1)许多研究表明,短时存储使用声音,(2)短时存储的声音编码(2),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是否必须是听觉的呢?,这要看具体情况。上面讨论的都是语文材料,如字母单词之类。这样的信息用听觉编码、用内部语言复习当然是适宜的。,但如果所要识记的是某一动作,或者是一张图画,用听觉编码就不大方便,而用视觉编码则是必须的了。,35,(2)短时存储的声音编码(2)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是否必须是听,(3)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1),关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何提取的问题,,S.Sternberg,曾,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给被试用视觉或听觉呈现一系列数字或字母,然后被试按一个电钮,就有一个数字或字母出现。这个数字或字母叫做检验的项目。被试的任务就是确认在原来呈现的项目中有无这个检验的项目。被试的反应也是通过按电钮实现的。,在被试面前有两个电钮,一个与“有”相当,一个与“无”相当。要求被试反应得又快又准。因为错误率很低(一般小于5%),所以这个实验主要注意反应的快慢,也就是从检验项目出现到被试反应之间的潜伏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查信息是如何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36,(3)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1)关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3)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2),37,(3)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2)37,(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1),造成遗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历史上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有一种假设认为遗忘是信息自然消退的结果。即信息的强度随时间的消逝而减弱,别无其它原因;,另一种假设认为遗忘是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被其它信息干扰造成的。即信息的强度由于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而减弱。,38,(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1)造成遗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历史上,(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2),根据自然消退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应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根据干扰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应随间隔数字的增加而降低。,为了把这两个自变量分开,又增加了改变数字呈现速度的措施。快速呈现为每秒4个数字,慢速呈现为每秒1个数字。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间隔数字的条件下,改变间隔的时间。,39,(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2)根据自然消退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3),40,(4)短时记忆中的遗忘(3)40,3.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生物学基础。,例如,遗忘症病人的短时存储功能正常,但长时存储似乎完全丧失,可以说是存在着两种存储的很好的生物学证据。,41,3.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生物学基,(三)记忆的加工层次,1972年前10多年间,人的记忆研究一直由信息的储存以及它在储存中间的传递这样的概念所统治。,Craik等人(1972)较系统地批评了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进而提出了研究记忆的新途径即加工层次的途径。,自加工层次的概念提出之后,一大批实验研究应运而生,其影响延续至今。,42,(三)记忆的加工层次1972年前10多年间,人的记忆研究一直,1.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点,43,1.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点43,Craik,等人对多重存储模型的批评,在方法论上存在缺陷,短时储存的有限容量是“箱子”模型的主要特征之一,44,Craik等人对多重存储模型的批评在方法论上存在缺陷44,2.加工层次的途径,Craik,等人认为,记忆是同知觉加工的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知觉涉及对刺激物作一系列水平的分析。,初级阶段涉及物理或感觉特点,而后来的阶段则更多涉及把输入与头脑中已存储的经验的抽象进行匹配,即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抽取。,这些不同的加工阶段属于不同的“加工深度”。,45,2.加工层次的途径Craik等人认为,记忆是同知觉加工的水平,3.加工层次途径的贡献及问题,在,Craik,等人提出加工层次的概念以前,记忆的研究者几乎没有注意到知觉和记忆的关系,也不知道编码、加工过程具有多种形式因而是灵活多变的。,多重存储模型只强调复述一种加工过程,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所有的记忆理论都必须对性质不同、丰富多彩的加工过程作出说明。,另外,加工层次概念奠定了一个基础,使得研究者有理由推论编码障碍(,encoding deficits,),是记忆障碍的一种原因。,加工层次途径也有它的缺陷,即加工深度没有独立的指标来规定。这样,加工深度就是由实验结果来定义的,记得好的必定是加工层次深的;而加工层次概念认为,加工层次深的,必定记得好。这也就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圈子里了。,Craik,等人非常理解这一问题,曾尝试使用加工时间作为独立指标来测量加工层次,但实验研究表明,加工时间与各加工层次并没有对立关系。,46,3.加工层次途径的贡献及问题在Craik等人提出加工层次的概,(四)记忆的提取过程,心理学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有关短时记忆的争论中,开始认识到编码过程的重要性。从此,发展出一系列强调编码和存储的记忆理论,但却普遍忽视对记忆的提取过程的研究。,在20世纪初,德国学者,Richard Semon,就曾强调过提取过程在记忆中的关键作用。在,Semon,出版,了一个小册子论记忆中,他区分了记忆的三个方面或阶段。由于他相信日常语言具有很多潜在的误导性内涵而不能在科学意义上加以使用,便杜撰了三个术语来描述记忆的这三个阶段:,engraphy,,,指将信息编码入记忆中的过程;,engram,,,指在神经系统中所造成的持久变化(即所谓“记忆痕迹”);,ecphory,,,指记忆痕迹(,engram,),的激活,相当于我们对某一记忆项目的提取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坚信提取过程在回忆时所起的重要作用。,Tulving,(1991),就曾经明确指出:“记忆的关键是提取”。,47,(四)记忆的提取过程心理学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有关短时,编码/提取范式(,the encoding/retrieval paradigm,),48,编码/提取范式(the encoding/retrieva,编码/提取范式实验举例:,49,编码/提取范式实验举例:49,五、内隐记忆,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50,五、内隐记忆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50,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再学时的节省,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启动效应,健忘症患者的内隐记忆,51,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再学时的节省51,启动效应,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启动效应的基本特征是与意识分离,所以它又被称为无意识的记忆。,直接启动(,direct priming,),间接启动(,indirect priming,52,启动效应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执行某一,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什么是内隐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5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什么是内隐记忆?53,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知觉辨认(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54,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54,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人们把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Tulving,曾对实验性分离作过如下描述:“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测验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测验任务中的结果,但不影响另一种测验任务的结果,或者变量对两种测验任务的结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55,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人们把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2,),56,(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2)56,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57,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5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