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7章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7.5 复合农林业技术,一、概念与内涵,概念:,复合农林业又称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它是指在农业实践中采用适合当地栽培的多种土地经营与利用方式,在同一土地利用单元中,将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养殖等多种成分同时结合或交替生产,使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都得以可持续提高的一种土地利用系统。,.,7.5 复合农林业技术,内涵:,复合农林业是,“平面式”,农业向,“立体式”,农业的发展,它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林木、牧草等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并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特征的高优人工生产系统。,复合农林业,立体农业,.,7.5 复合农林业技术,二、复核农林业(立体农业)基本结构与模式,构成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单元,:,物种结构多物种组合,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营养结构)物质循环,技术结构配套技术,.,物种结构,在复合农林业系统种,生物物种的组成、数量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系统的物种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系统的水文效应(蒸腾蒸发、改善系统小气候等),空间结构,各物种之间搭配的层次和密度。包括垂直结构(层次)和水平结构(密度),7.5 复合农林业技术,.,7.5 复合农林业技术,时间结构,复合农林业系统中充分利用外界环境资源因子变化的规律和生物生长发育节律间的周期性关系,使外部人工投入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的生长发育需求相温和,使得物质生产持续、稳定、有序和高效地进行。,以短养长,营养结构,生物间通过营养关系连接起来的多种链状和网状结构,主要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三、复合农林业特点与作用,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7.5 复合农林业技术,.,7.5 复合农林业技术,四、复合农林业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形和土壤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复合农林业模式,生物种类选择原则,种类合理搭配原则,根据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特性选择搭配种类,达到互相促进生长的目的;,.,7.5 复合农林业技术,实施轮作的原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防除土壤病虫害;,增产增收原则,长期效益与但其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7.5农林复合模式及其技术,五、农林复合系统保持水土效果,固土与减缓冲蚀作用,枯枝落叶与草被植物对地表的保护作用,林冠对雨水的截留作用,.,六、农林业复合模式技术措施,等高生物篱埂梯地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林农草轮作模式,林农间作套种模式,林牧系统,林渔系统,7.5农林复合模式及其技术,.,第9章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技术,.,山洪及泥石流概念,我国山洪及泥石流的分布特点,山洪及泥石流危害,山洪及泥石流防治措施,.,9.1 山洪及泥石流概述,一、山洪定义及其成因,定义:,山洪是山区溪流及小河流发生的洪水,发生时流速大、冲刷力强、破坏力大、含有大量泥沙,暴涨暴落、历史短暂。,成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湖泊或水库溃坝等因素,.,.,9.1 山洪及泥石流概述,二、泥石流定义及其类型,定义,:,泥石流是指在山区一些流域内,主要是在暴雨降落时所形成的、并由固体物质(石块、沙砾、粘粒)所饱和的暂时性山地洪流。一般地说,泥石流的组成成分是水体和岩石破坏产物。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它具有,暴发突然、流速大、历时短暂和破坏力却极大的特点。,.,9.1 山洪及泥石流概述,类型:,水石流型:,一般含有非常不均的粗颗粒成分,粘土质细粒物质含量少,且它们在泥石流运动过程中极易被冲洗掉。所以水石流型泥石流的堆积物带是很粗大的碎屑物质。,泥石流型:,一般含有很不均匀的粗屑物质和相当多的粘土质细粒物质,因而具有一定的粘结性,所以堆积物常形成连接牢固的土石混合物。,泥水流型:,固体物质基本上由细碎屑和粘土物质组成。这类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9.2 山洪及泥石流分布特点,从空间上看,,溪河洪水大体上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该线以东,溪河洪水灾害主要分布于,江南、华南,和,东南沿海,的山地丘陵区及,东北大小兴安岭和辽东南山地区,,分布面广、量多;该线以西,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陇东、陇南部分地区、西南横断山区,川西山地丘陵一带及新疆和西藏的部分地区,。,.,9.2 山洪及泥石流分布特点,泥石流灾害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南地区和秦巴山地区,其他的山地丘陵区分布较为零散。太行山,云贵高原一线以西和秦岭南麓,淮河一线以南的西南,包括,川西、川东、滇北、藏东山丘区,,其滑坡灾害最多,发生频率最高。,.,9.2 山洪及泥石流分布特点,从时间上看,,约,80%,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6,、,7,、,8,三个月内,以,7,月份暴发频率最高,最早出现泥石流灾的时间在,4,月下旬,最晚时间在,11,月下旬。西南地区多发生于,6,9,月,西北地区多发生在,7,、,8,两个月。滑坡灾害在分布上与降雨时间分布具有同期性或略有滞后。,.,9.3 山洪及泥石流的危害,一、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2008年9月8日。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尾矿库溃坝,形成泥石流,造成至少270人遇难。,.,9.3 山洪及泥石流的危害,二、泥石流对交通运输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流,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次,泥石流挟带巨大石块堵塞航道或形成险滩,直接影响山区内河航道运输。,.,9.3 山洪及泥石流的危害,三、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9.3 山洪及泥石流的危害,四、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9.3 山洪及泥石流的危害,五、泥石流对农田的危害,主要对泥石流沟刷深沟床,冲掏两岸坡面,造成崩塌与滑坡,毁坏两岸农田,其次对下游农田的淤埋等。,.,9.4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措施,由于泥石流的发生极为迅速,它又是一种水、泥、石的混合物,而且泥石流来势突然、凶猛,冲毁力和摧毁力强;在堆积区堆积的范围和厚度迅速加大,故有着掩埋和破坏工程的威胁,故对泥石流应给予以防治。防治泥石流的原则是,以防为主,,兼设,工程措施,。,.,9.4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措施,一、预防,房屋不要建在泥石流沟口和沟道上;,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以免雨季行洪不畅;,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采取一些水土保持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建立完善的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9.4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措施,二、工程措施,拦截。,在中游,流通区,,设置一系列拦截构筑物,如拦截坝、拦栅、溢流坝等,以阻挡泥石流中夹带的物质,用改变沟床坡降低流速的方法,防止沟床下切,如修建不太高的挡墙,筑半截堰堤等。,.,泥石流形成的地形,I-形成区;II-流通区;III-堆积区,.,9.4 山洪及泥石流防治措施,二、工程措施,排导。,在泥石流下设置排导措施使泥石流顺利排除。例如修排洪道、导流坝、急流坝,用以固定沟槽,约束水流,改善沟床平面、或者引导泥石流避开建筑物而安全地泄走。,.,泥石流立体隔栅拦截坝,.,甘肃省武都县甘家沟,泥石流拦截坝,.,甘肃省宕昌县大地沟泥石流综合治理,.,甘肃省武都县北山泥石流治理工程,.,河南省栾川县城大南沟的泥石流排导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