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ompany Logo,热疗联合放疗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2013级研究生 肿瘤内科 颜赞芳,开 题 报 告,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预期研究成果,Text,研究内容及具体步骤,拟解决的问题,课题创新之处,第一、课题研究背景,立题依据,既往研究多为观察放疗联合热疗后的临床疗效,而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实体肿瘤的疗效与血清中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研究仍不多见。,在肿瘤热疗过程中发现,不仅肿瘤原发灶经热疗后消失,转移灶也随之消失,这使人们认识到热疗引起的免疫反应对肿瘤消退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热疗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相关因子分泌产生改变。我们选取,2,个新型细胞因子(,IL-33/IL-35,)进行研究。本课通过观察,w,晚期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与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之间的联系来指导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从而从分子水平研究热疗对肿瘤的治疗免疫机制,,tow,one,第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试验设计测定治疗,患者,不同时期细胞因子(,IL-35,、,IL-33,)在血清中表达,并以受试者治疗前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做参照,进行统计学合理分析观察实验结果。,建立放疗联合热疗及单纯放疗,2,组试验对照模型,通过观察热疗联合放疗及单纯放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来指导热疗在临床上面的应用。,已通过省卫生厅查新资料显示:在国内外尚无类似研究报道。,既往的研究多为观察热疗治疗肿瘤临床疗效,较少从热疗免疫方面探讨具体实体肿瘤的治疗,因而设计了本研究课题。,IL-35,是新发现的免疫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既往研究表明,IL-35,与多种肿瘤等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具体实体肿瘤中,IL-35,的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IL-33,可作为分泌型细胞因子,参与,TH2,型免疫和炎症反应,也可作为定位于细胞核的核因子,起转录调控作用,国内外研究发现其可能为肿瘤的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提供了必要条件。,观察肿瘤单纯放疗及放疗联合热疗组。评价疗效,分析不同的治疗手段对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及其关系,从而为采用生物免疫方式治疗肿瘤提供新的依据。该设计思路新颖,方法可靠,操作性强。,第三、课题创新之处,第四、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步骤,研究对象为中晚期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晚期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具体为:放疗联合热疗组及单纯放疗组,2,个试验组进行试验,分病种按时间先后顺序完全随机设计,标号单号放于放疗组,双号放于热放疗组。,在治疗前应对两组患者细胞因子(,IL-35,,,IL-33,)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每位入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初始水平作为原始数据,之后两组患者分别于放疗后,1,周、,2,周、,4,周、放疗结束进行多次抽取患者血清测定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同时评价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患者血清中不同时期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得出结论。,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方法为,ELISA,法,数据分析软件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研究方案和具体操作,一般资料,直肠癌,宫颈癌,TEXT,本试验入选80例患者(40例放疗组,40例热疗联合放疗组),同时以4,0,例健康人细胞因子水平为对照。根据本院肿瘤科治疗患者,按照不同部位的实体的肿瘤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随机标号(,1,、,2,、,3,、,4.,),单数进入,A,组(热疗联合放疗组),偶数进入,B,组(单纯放疗组),入组患者均有病理学或者细胞学确诊病例,。,临床分期为,/,期的直肠癌术后患者,入组患者放疗前完善盆腔,MRI,、胸片、腹部,B,超检查,放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放疗期间定期,复查(每周一次),严格按照NCCN指南进行热疗和放疗,中晚期宫颈癌(,IIB-IV,期)患者,严格按照NCCN指南进行热疗和放疗。,临床,T1-4N0-1MO,期前列腺癌患者,,严格按照NCCN指南进行热疗和放疗。,放疗后,1,周、,2,周、,4,周、放疗结束多次抽取患者静脉血,3ml,均于清晨空腹抽取。留取标本同上进行,ELISA,法测定并记录。,前列腺癌,疗效的评估及数据处理,疗效及副反应评估: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予以放疗结束后一月复查盆腔,MRI,,与热放疗前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其分为,1,、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2,、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减少,30%,或者肿瘤体积减少,50%,,其他病灶无增大,无新病灶出现;,3,、病症稳定(,SD,)组,:,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新病灶出现;,4,、疾病进展组(,PD,)组: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以,PR+CR,计算有效率,以,PR+CR+SD,计算肿瘤控制率,放疗期间并同时观察记录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III,、,IV,、,V,度分别计数,骨髓抑制发生率计数:,III,、,IV,度,肿瘤标志物降低或升高的幅度,胃肠道反应程度,均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统计。并同时针对治疗后的副反应做相应的处理。,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两两比较用,t,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数据结果处理,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有效率(,%,),放射性肠炎、膀胱炎发生率(,%,),骨髓抑制(,III-IV,度)发生率(,%,),肿瘤标志物下降率(,%,),放疗组,热放疗组,P,值,IL-33/IL-35,放疗前后及组间对比(,XS,),白介素数值,放疗前,放疗后一周,放疗后两周,放疗后四周,放疗结束后,放疗组,热放疗组,P,值,盆腔恶性肿瘤热疗组与热放疗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对比(,2,),可行性分析,1,本院血液肿瘤科为省重点专科、南华大学肿瘤学硕士培养点,拥有直线加速器、热疗设备、,ELISA,相关设备、流式细胞仪及血液肿瘤实验室等,科室拥有博士,2,名,硕士,15,名,具有较强大的科研能力,已完成省科技厅、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多项科研基金课题。,2,科研者熟练掌握流式细胞学、,ELISA,技术。且实验所有操作均可在本科室进行,费用估算相对适中。,3,科研者具有肿瘤内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经验;熟练掌握中晚期盆腔恶性肿瘤放、热疗适应症及禁忌症;拥有足够的患者群体,信息资源来源快,有助于课题完成。,证实在炎症反应过程中,,IL-33,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而,IL-35,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可进一步探讨肿瘤热疗与肿瘤免疫之间的联系。,通过疗效观察证实联合热疗治疗组较单纯放疗组副反应明显减轻。,研究的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治疗前后及组间的表达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1,3,2,4,Company,LOGO,第五、预期研究成果,第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ONE,TWO,THREE,1,确保入组患者依从性良好,并尽可能完成全部治疗计划。,2,成功获取入组患者血清标本并进行细胞因子测定。,3,熟练采用,ELISA,法或流式细胞学方法进行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4.,正确分析试验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合理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5.,研究的结论是否与预期结果相符,且能将所研究结论具体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张宇辉,耿传营,高福平,等,.,肿瘤热疗与免疫相关因子,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9,29(5):392-397,2,、陈 爽,鞠晓红,郑文彧,赵良中等,,IL-35,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医学综述,,2014,,,7(30):645-649,3,、,Olson BM,Jankowska Can E,Becker JT,et al.Human prostate tumor antigen-specific CD8+regulatory T cells are inhibited by CTLA+4 or IL-35 blockadeJ.J Immunol,2012,189(12):5590-5601,4,、,Cui G,1,Qi H,Gundersen MD,Yang H,Christiansen I,Srbye SW,Goll R,Florholmen J,,,Dynamics of the IL-33/ST2 network in the progression of human colorectal adenoma to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14,8,(,20,),:78-102,5,、,Jovanovic JP,Pejnovic NN.Radosavljevie GD,et al.IL33/ST2 axis in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y to tumoJ,0ncoimmunology,2012,1(2):229-231,6.Gao W,Kumar S,Lotze MT,Hanning C,Robbins PD,Gambotto A.Innate immunity mediated by the cytokine IL-1 homologue 4(IL-1H4/IL-1F7)induces IL-12-dependent adaptive and profound antitumor immunity.J Immunol.2013,170(1):107-13.,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