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248307258 上传时间:2024-10-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6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设备和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实验室设备和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实验室设备和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节 培养条件的选择与控制,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无菌培养与多种条件或因子有关,培养条件是整个组织培养的难点和重点。培养条件包括 光照,-,能量的来源 温度,-,新陈代谢的实现 湿度,-,气,-,水平衡的保证 培养基,-,外植体(植株)营养的来源,一、温度,一般植物在细胞、组织培养中正常的诱导、分化、增殖、生根的温度是(,252,),低于,10,会停止生长,高于,33,则会抑制生长、发育,甚至褐化死亡。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与该植物正常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致。喜冷凉的植物,组织培养温度要求较低,以,20,左右为好;喜温暖的植物,组织培养温度要求较高,以,25,左右为好。,谷迎春等在研究黄金球切花菊组织培养时发现,温度对菊花试管苗生长有显著影响:温度在,28,时,试管苗长得最高,但增殖倍数低,仅为,4.22,倍;温度在,26,时,其增殖倍数最高,为,5.63,倍。可见,分化增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26,左右,有利于苗的分化。同时温度在,26,,其根长和生根条数都远远超出其它两个处理,所以,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温度也是,26,。,低温处理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也是用得较多的措施之一,因为它能促进器官分化,提高诱导、分化频率。常用的低温处理方法有以下,3,种:(,1,)接种前低温处理。(,2,)接种后低温处理。(,3,)组培苗的生根和移栽的低温处理。,二、光照 光照的影响表现在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周期三个方面。对于大多数植物,每天,14,16,小时的光照,,8,10,小时的黑暗即可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植物组织培养通常以碳源作为能源,光照主要是满足形态建成的需要。光周期对诱导和花芽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三、气体 任何植物在进行细胞、组织培养时,都要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一定气体(包括,O2,和,CO2,)的动态平衡下,培养物得以正常的生长、分化、发育。传统植物组织培养方式下封闭式小容器内光照弱,,CO2,亏缺,空气温度过高,容易累积乙烯等有害气体是造成培养小植物体生长缓慢、弱小和移栽成活率低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液体培养时,必须经常转动或使用震荡摇床进行震荡培养,促进培养物的氧气交换,才能充分发挥液体培养高效的增殖作用。,四、渗透压,渗透压与植物细胞、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关系密切。在培养基中添加食盐、蔗糖、甘露醇和乙二醇等物质可以调整渗透压。通常,1,2,个大气压可促进植物细胞、组织生长,,2,个大气压以上时,出现生长障碍,,6,个大气压时植物细胞、组织即无法生存。,五、酸碱度,一般植物细胞、组织生长的最适宜,pH,为,5,6.5,。但进行植物转基因操作时,其中在进行共培养阶段时,必须保证较低的,pH,值。若在培养过程中,pH,发生变化,可加进磷酸氢盐或二氢盐,起稳定作用。六、湿度,通过封口膜的包扎或培养瓶盖的限制,使得培养容器内形成了独特的小环境,此时培养容器内的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第四节 基本技术,植物细胞工程中涉及的技术很多,在植物组织培养阶段,基本的技术环节包括外植体的选择、灭菌和消毒、无菌操作、继代培养、组培苗的生根和移栽等。,一、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原生质体等。决定外植体培养成败的重要因素除了培养基的成分外,就是外植体的种类和来源。尽管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能够再生新植株,但实际上,不同植物种类或品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分化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外植体一般分为三类。*带芽的外植体,如茎尖、侧芽、鳞芽、原球茎等,组织培养过程中可直接诱导形成丛生芽的。其获得再生植株的成功率较高,变异性也较小,易保持材料的优良性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花药、花瓣、花轴、花萼、胚珠、胚、子房、花药、花粉、果实等生殖器官以及贮藏器官的薄壁组织、维管束组织。这一类外植体需要进行脱分化,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出芽或产生胚状体等,才能形成再生植株。*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后通过直接或间接发生途径发育成植株,但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这些细胞或原生质体的渗透压,防止破裂或结构的崩溃。,外植体的取用与组织部位、植株年龄、取材季节以及植株的生理状态、质量,都对培养时器官的分化有一定影响。,1,外植体部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诱导条件的反应是不一致的,有的部位诱导分化的成功率高,有的部位很难脱分化或者再分化频率很低。,例如,同一百合鳞茎的不同部位之间的再生能力差别较大,外层鳞片比内层鳞片的再生能力强,下段比中、上段再生能力强。,2,取材季节,外植体的取材季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一般在生长季节如春季、秋季比其它季节容易分化。,如马铃薯,在,4,月和,11,月取得的茎叶外植体有较高的块茎发生能力,而在,2,3,月或,5,11,月的外植体,则很少有块茎发生能力。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在生长开始的季节取材比较适合。,3,器官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 一般认为,沿着植物的主轴,越向上的部分,所形成的器官的生长时间越短,其生理年龄也相应越老,越接近发育上的成熟。反之,越向基部,其生理年龄越小。因此顶芽比腋芽容易分化;萌动的芽比休眠芽容易分化。如在石莲花叶的培养中,用幼小的叶作培养材料,仅产生根,用老叶片培养可以形成芽,用中等年龄的叶片培养,既可以产生根,也能产生芽。,4,、外植体大小,外植体的大小也与培养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外植体材料太小培养成活率低,分化能力差,材料太大,消毒灭菌效果差。选取培养材料的大小一般在,0.5,1.0,厘米之间。同时为了培养脱毒种苗,常用茎尖分生组织部,长度为,0.1,毫米以下,需要在解剖镜下切取。,二、灭菌和消毒(一)培养基的灭菌和消毒,1.,培养基的湿热灭菌 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高压灭菌锅进行湿热灭菌。培养基在制备后的,24,小时内完成灭菌工序。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封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高压锅内的温度也随之增加。在,1.05,1.1 MPa,的压力下,温度达,121C,。从而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一般消毒,15,20,分钟。,容器分装体积(毫升),在,121,下最少灭菌时间(分钟),20,50,15,75,150,20,250,500,25,1000,以上,30,以上,培养基或无菌水的最少灭菌时间,高压灭菌后的培养基,通常会产生一些变化:(,1,)、,pH,值会上升,0.2,0.3,单位。(,2,)、蔗糖水解为单糖,从而改变培养基的渗透压。在,8%,20%,蔗糖范围内,高压灭菌后的培养基渗透压约升高,0.43,倍。(,3,)、培养基中的铁在高压灭菌时会催化蔗糖分解,使,15%,25%,的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培养基,pH,值小于,5.5,,其水解量更多。培养基中加入,0.1%,活性炭时,高压下蔗糖水解大大增强,添加,1%,活性炭,蔗糖水解率可达,5%,。,为了防止高压灭菌产生的上述变化可用下列方法:(,1,)经常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设计培养基配方时,尽量采用效果类似的稳定试剂并准确掌握剂量。如避免使用果糖和山梨醇而用甘露醇,以,IBA,代替,IAA,,控制活性炭的用量(在,0.1%,以下),注意,pH,值对高压灭菌下培养基中成分的影响等。(,3,)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成分的适当分组与加入的顺序。如将磷、钙、铁放在最后加入。(,4,)注意高压灭菌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及回复动态。如高压灭菌后的,pH,值常常由,5.8,上升到,6.48,,而,96,小时后又回降到,5.8,左右。,(二)用具的灭菌和消毒,1,用于无菌操作的器械采用灼烧灭菌 在无菌操作时,把镊子、剪刀、解剖刀等浸入,95%,的酒精中,使用时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冷却后进行无菌操作。完毕后再插入,95%,的酒精中消毒灭菌。也可以用高温灭菌器消毒,快捷方便,但成本较高。,2.,玻璃器具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 利用烘箱加热到,160C,180C,灭菌,90,分钟。玻璃器具用耐高温塑料包扎,避免再次污染。但该方法较耗能源,若材料耐压,可尽量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对于一些布制品,如实验服、口罩等也可用该法或高压灭菌锅灭菌。,3.,非耐热的液体物质的过滤灭菌 由于高压高温灭菌会引起一些化合物的分解和破坏,故对于植物细胞工程和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抗生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等)、激素(如赤霉素、玉米素、脱落酸等)、维生素等不能用高压灭菌,必须进行过滤灭菌。利用网径在,0.45,微米以下的防细菌滤膜,当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的细胞和真菌的孢子等因大于滤膜直径而被阻。,4.,空间采用紫外线和熏蒸灭菌(,1,)紫外线灭菌。以,260 nm,的杀菌能力最强。但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很弱,故只适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且要求照射距离不超过,1.2 m,。紫外线灭菌时间为,30,45,分钟,关掉紫外线灯后十多分钟即可入内操作。(,2,)熏蒸灭菌。常用的熏蒸剂是甲醛,熏蒸时,密闭房间,按,5,8,毫升,/m,3,用量,将甲醛置于广口容器中,加,5g/m,3,高锰酸钾氧化挥发。熏蒸时房间内应预先喷湿以加强效果。冰醋酸也可进行熏蒸,但效果不如甲醛。,5.,物体表面灭菌 对于桌面、墙面、双手、植物材料表面等,可用一些药剂涂擦、喷雾灭菌。如用,70,76%,的酒精反复涂擦双手灭菌。或用,1,2%,的来苏儿溶液以及,0.25,1%,的新洁尔灭菌。,(三)外植体的灭菌和消毒 由于培养的植物材料大都采集于田间或圃地的栽培植株,材料上常附有各种微生物,一旦被带入培养基,即会迅速繁殖滋长,造成污染,培养失败,人力、物力、财力受损失。所以培养前必须采用消毒剂灭菌对外植体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处理。,原则是既能全都杀灭外植体上附带的微生物,但又不伤害材料的生活力。因此,必须正确选择消毒剂和使用的浓度、处理时间及程序。,植物外植体材料常用消毒剂及其效果,消毒剂,使用浓度(,%,),消毒时间(分钟),去除难易,效果,升汞,0.1,0.2,5,8,较难,最好,次氯酸钠,2,5,5,30,易,很好,漂白粉,9,10,5,30,易,很好,过氧化氢,10%,12%,5,15,中,好,硝酸银,1%,5,30,中,好,抗菌素,4,50 m g/L,30,60,中,较好,酒精,70,75,0.2,2,易,较好,将采来的植物材料先进行初步处理,即先除去不用的部分,将需要的部分仔细洗干净,再将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即灭菌容器能放人为宜。置自来水龙头下流水冲洗几分钟至数小时,冲洗时间视材料清洁程度而宜。易漂浮或细小的材料,可装入纱布袋内冲洗。流水冲洗在污染严重时特别有用。洗时可加入洗衣粉清洗,然后再用自来水冲净洗衣粉水。洗衣粉可除去轻度附着在植物表面的污物,除去脂质性的物质,便于灭菌液的直接接触。,(,1,)茎尖、茎、叶片的灭菌和消毒(,2,)根、块茎、鳞茎的灭菌和消毒(,3,)果实、种子的灭菌和消毒(,4,)花药、花粉的灭菌和消毒,三、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是贯穿于整个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一门关键技术,甚至可以说组织培养的前提就是无菌。从外植体的制备到其后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无菌操作者的操作手法和习惯也是无菌操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对进行无菌操作的实验人员经过严密的无菌操作训练并建立严格的“无菌概念”,同时作好严格的实验操作记录和记载,一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一旦产生了污染,还不知道污染的原因何在。,四、外植体的培养方式 外植体的培养方式一般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种方式。*固体培养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凝固剂一般为琼脂,浓度为,0.6,1.0%,(,g/L,)。最大优点是简单,易观察,对外植体的损伤较小。但其缺点是培养物只有底部的表面与培养基接触,造成培养材料各部分营养浓度的差异,影响生长。也容易造成代谢产物的积累,影响组织吸收养分和造成毒害。另外,培养物的受光也不均匀,细胞群生长不一致。,*液体培养则是在培养基中不加入凝固剂。它分为静止培养和振荡培养。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