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件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247909009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七下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七下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自转效应,:,周期,:,自西向东(北逆南顺),23,时56分04秒,(约24小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更替现象,方向,:,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时区与区时,地球的公转,昼夜的长短,五带的划分,方向:,自西向东,周期:,365.2422,天(约一年),地轴指向:,倾斜(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效应:,四季更替,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的公转,五带划分,练习,1,、下列自然现象,不是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地球表面有昼夜之分,B,、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C,、月球的东升西落,D,、杆影在一日内长短和方向连续变化,2,、当北京时间是5月7日9时,下列时间正确的是( ),A,、伦敦:5月7日1时,B,、开普敦(东二区):5月7日4时,C,、东京(东九区):5月7日12时,D,、纽约(西五区):5月6日20时,3,、6月1日浙江省的昼夜长短现象正确的是( ),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B,A,4,、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67S,B,、23,N,C,、,40S,D,、 80,N,5,、从2005年的春分日到2005年秋分日,我国领土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持续变高,D,、 先变低后变高,C,、 先变高后变低,B,、,持续变低,6,、五一劳动节期间,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C,、 上海,D,、漠河,B,、北京,7,、我国某地农村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这口井位于,C,D,C,23.5N,秋分(9.23),夏至(6.22),冬至(12.22),春分(3.21),春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夏半年,冬半年,D,C,B,A,BACK,太阳高度及其变化,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直射:,太阳光垂直照射地面,,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90,),A,B,C,冬至,1,、北回归线以北,终年无太阳直射,,太阳高度角最大 , 太阳高度角最小 。,2,、南回归线以南,终年无太阳直射,,太阳高度角最大 , 太阳高度角最大 。,3,、南(北)回归线上, 太阳高度角最大 。,4,、赤道上,一年有 次太阳直射,在 和,太阳高度最大,夏至,冬至,夏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两,BACK,提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BACK,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1,、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2,、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BACK,1,),太阳直射 ,北半球各地昼 (长或短)于夜,2,),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3,),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现象,4,),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现象,3,、在 日和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4,、 全年昼夜等长。,北半球,长,夏至,赤道,极昼,极夜,秋分,春分,提示,五带的划分,根据全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的多少,粗略地将,地球表面分成五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3.5S 23.5N,23.5N 66.5N,23.5S 66.5S,66.5N 90N,66.5S 90S,不同纬度,太阳高度不同,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同,赤 道,0,0,23.5,0,N,23.5,0,S,66.5,0,N,66.5,0,S,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 特征,气候特征,BACK,地核,地幔,内地核,地壳,岩石圈,外地核,上地幔,下地幔,1.,地表的褶皱,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3.6,米,6.3,米,2.5,米,建成时,十五世纪,十八世纪,1955,年,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2.,海陆变迁,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东 非 裂 谷 景 色,3.,裂谷,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华山断层,4.,断层,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5.,火山与地震,火山,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管和火山锥三部分组成,火山的,组成,火山的喷发物,火山灰、气体和熔岩流。,火山喷出的岩浆的来源及岩浆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部压力作用下,从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益处:,火山灰可为农田带来肥沃的土壤,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周边会形成温泉、药泉等。,火山活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利和弊,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继裂,或,错位,而引起的地面震动。,震源:地震的发源地。,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比较世界火山分布图和世界地震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世界上火山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重合,均分布在,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分布相似的主要原因是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表现形式。,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1915年,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可拼性和其它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大陆漂移说。,从 “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1.,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2.,这些板块 “漂浮”在软流层上,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3.,内稳边活: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火山、地震活动带多分布于此。,板块移动,对地貌的影响,举 例,边界类型,板块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形成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碰撞产生),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消亡边界,板块张裂,大陆,板块,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张裂),大西洋(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大洋,板块,形成海岭,马里亚纳海沟,生长边界,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等高线_状态,由外向内,海拔_,鞍部,两条等高线的_部分相对应,峭壁,等高线_,山脊,等高线向海拔_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_凸出,等高线较密集处为_坡,等高线较疏处是_坡。,P156,地形的变化,地形变化的力量从哪里来?,_力,_力,(使地壳运动,使地表趋于_),(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_),1,星期三,乙 酉 年,廿 五,四 月,夏至:公历6月21日 农历五月十五,2 0 0 5 年 6 月 小,公历,农历,3,.日历,练一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