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245413992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0/3/4,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Idea and Strategy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教育科学学院 朱晟利,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这些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课程有何区别?,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条件、理念等基本理论,着重结合案例分析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的方法与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教学目标,1.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理念;,2.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原则和策略;,3.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能力;,4.具备分析、评价现实校本课程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本课程教学特点,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用案例说话”;,2.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习兴趣;,3.全面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参考书目,1.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崔允漷,林荣凑.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编委会.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初中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7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周广强.新课程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培养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第一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第一节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一、概念界定及其表述,课程(Curriculum):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学校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区别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国家课程亦被称为国家统一课程,是自上而下的、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主要特征包括:权威性、合法性、强制性(强迫性)。,地方课程指地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比较,项目,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目标,以开发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为目标。,以开发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为目标。,参与人员,课程开发是学者专家的权责,只有校外的学者专家有权参与课程开发。,所有的课程利害关系人士均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责。因此,学校成员与校外人士均可参与课程开发。,课程观,课程即书面的课程文件,是计划好的课程方案。,课程即教育情境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学生观,学生无个别差异,是被动的学习个体,为他们安排的课程可以在事前做好详细、完善的计划。,学生不但有个别差异,也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课程得因应学生需要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事先的计划越详细就越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观,教师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职责就是依照设计好的课程方案加以忠实的呈现。,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有主动解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历程,(一)校本课程开发提出的背景,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McMullen)1973年最早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制度化教育体系的日益庞杂和教育要求的日益标准化,使学校越发失去了自主回应社会和个人需求的能力和需要,部分教育人士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1、自上而下的全国规模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2、全球民主化运动的高涨,3、教师专业自主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20世纪60年代后,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国际趋势,在分权制与集权制国家都有所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英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两种形式,国家驱动的校,本课程开发,1,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做自己的事情”。,2,突破、改编和超越国家课程计划框架以适应学校的特定需要。,3,接管国家的课程开发项目,使其演变为完全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驱动的校本课程开发,1,服务于学校自身的明确的课程和教学目标的长期、整体的课程创新。,2,应对即时的教学需求的短期、局部的课程创新。,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三)现状,20世纪末,校本课程在分权制国家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一方面,这些国家越来越强调政府对学校的控制,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经费、时间等难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中国大陆在新课程改革中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学校课程既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四)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1、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国家课程贯彻过程中,允许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2、无论是在岗教师还是未来的教师,都要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方法。,3、越来越认识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是两种对应的课程形式,互为支持,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一)让所有学校都“动起来”,(二)让所有学校都“站起来”,(三)让所有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成员都“沟通起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一)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二)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三)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四)有助于形成学校特色,(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六)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假定和信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一、“草根式”课程改革的假定,假定学校才是课程发展的“根”,主张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试图通过一所一所扎下课程改革的“根”,以实现学校真正的变革。,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二、参与式决策的基本假定,参与做决定的人才能理解所做出的决定,并能真正去履行决定。,对教师有如下假定:,1、教师是改革的积极推动者,2、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具体的、特定的需要,3、教师希望能够发表自己的建议,4、通过参与课程决策过程,教师更能理解和自觉履行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三、“知识建构”的基本假定,认为知识是建构形成的,即通过主体与环境之间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不断地获得“转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四、“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重视个体有差异的学习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第二节 基本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一、主动而有计划地变革,二、不断优化课程权力与资源配置,三、学校是课程决策的中心,四、校长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五、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互相补充,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第三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