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245151423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7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的基本原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管理的基本原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管理的基本原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管理原理的特征,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及客观规律的表述。是从管理学中抽象出来的,作为管理理论的基础,它舍去了管理学中的具体方法、措施、制度等,而着重研究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原理和原则的区别?,“原理”和“原则”的,含义,是不同的,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原则一般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原则不是普遍存在的规律,而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处理问题的准则。,如原则会受到,地域和文化,的影响,而原理则不会。如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是围绕着组织结构、效率的发挥和处理人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的。,管理原理是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普遍运用的,而原则是运用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它是人们处理某些特定管理问题的准绳,它既有严格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管理原则可以有很多,并无限度。所有的加强社会组织或便利其发挥作用的管理规章和程序都属于原则,至少只要经验证明其够得上这个高度评价时,它就属于原则。,概括性,管理原理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高度综合和概括得出的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结论。,原理不能主观臆想,稳定性,管理原理是相对稳定的(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系统性,管理原理的系统性特点,主要是指管理原理是由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和责任原理等四个部分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原理是管理的基础,人本原理是管理的主体,责任原理是管理的保证,效益原理是管理的目的。,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第二节 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系统原理要点,一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系统举例?,二 系统的特征,集合性:,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子系统构成。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也就是说,系统是由各个要素集合而成,这就是系统的集合性。,系统集合性举例?,系统的特征,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系统从总体上看,都有宏观和微观之分,而微观上,还有各种层次。由于系统层次的普遍性,因而系统概念本身也就具有层次性,有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等。系统与子系统是相对而言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系统层次性举例?,系统的特征,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子系统同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而各子系统本身的发展,就要受到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内部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相关性举例?,三 系统原理要点,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综合性原理,(一)整体性原理,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整体性原理举例?,(二)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系统内部的联系就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系统动态性举例?,(三)开放性原理,封闭系统因受热力学第二定律作用,其熵将逐渐增大,活力逐渐减少。,严格说,完全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不存在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存,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系统开放性原理举例?,(四)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这些与系统发生联系的周围事物的全体,就是系统的环境,环境也是一个更高级的大系统。如果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保持最佳适应状态,则说明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否则,一个不能适应环境的系统是无生命力的。,系统环境适应性举例?,(五)综合性原理,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看做是由许多要素为特定的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社会、国家、企业、学校、医院以及大型工程项目几乎都是非常复杂的综合体。,综合性体现: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系统实施方案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系统综合性举例?,第三节 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一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人们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要素研究阶段:早期,对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基本上限于把劳动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泰罗的管理理论。,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行为研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特别是战后,有一部分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劳动者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又取决于需要。,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主体研究阶段:19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人们通过对日本成功企业的经验剖析,进一步认识到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二 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实现有效管理的两条途径,集权与分权,两条途径的效果对比,为什么职工参与管理最为有效?,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出的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监事会,参与日常管理,三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超经济的人身依附成为人性中最普遍的现象,管理亦如此。,资本主义建立的“利己”和“守信”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社会目前人性尚处于多样化阶段,对管理者有挑战。,四 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存在的主要理由是为社会生产和提供某种物质产品。,市场经济的到来要求企业用“服务用户”、“服务市场”逐渐取代“服务上级”、“服务计划”。,企业需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市场需求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确定经营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研究消费者使用本企业产品要求得到的满足的实现条件,第四节 责任原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一、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职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数量、质量、时间、效益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行为规范。,分工明确,职责也会明确:职责界限要清楚;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情有人负责。,二 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权限,利益,能力,权,限,利,益,职责,能,力,权责利三角定理,三 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有准确的考核,对成绩有贡献的人,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奖励,及时而公正地惩罚也是必不可缺的,为做到严格奖惩,要建立健全组织的奖惩制度。,第五节 效益原理,效益的概念,效益的评价,一 效益的概念,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结论:只有那些为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应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举例?,效益的概念,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联系: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讲求社会效益又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区别:经济效益较社会效益直接、明显;经济效益可以运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举例?,二 效益的评价,效益的评价,可由不同主体(首长、群众、专家、市场等),从多个不同角度去进行,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甚至相反。,各个评价主体评价的特点?,三 效益的追求,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