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税务政策解读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245105486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行税务政策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现行税务政策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现行税务政策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现行税务政策,解读,李 敏,1,主讲人简介:,资深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税务师;高级会计师;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司法会计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多所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培训的资深教授和财务会计方面的咨询专家。,主编税务会计、所得税会计学、所得税会计简明教程、审计学、 资本管理验资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简明读本、小企业会计、管理会计学、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等六十余本。,2,一、依法纳税与税务管理,税务筹划的前提是知法、懂法,尤其要知晓税收法规的变化,税务管理的结果是用法、守法,努力追求节税效益的最优化,企 业,收入,纳税,依法核算,依法纳税,3,一、依法纳税与税务管理,美国著名会计学家ES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写到:“很多小企业的会计目的主要都是为了编制所得税申报表,甚至不少企业若不是为了纳税根本不会记账。即使对于大公司来说,纳税亦是会计师们的一个主要问题。税法对于提高会计实践水准具有极大影响,并促进一般会计实务的改进及一致性的保持。通过税法还可以促进会计观念的发展。”,在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得税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健全对其影响最大,因为所得税的计算依据涉及企业的投资和筹资,以及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或商品流转的全过程。所得税会计显得越来越重要。,4,一、依法纳税与税务管理,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最早着手研究“递延税款”的问题,在,1959年,支持“递延税款”为负债的观点,并引起较大的争议;,1967 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第11号意见书,支持递延税款跨期摊配的递延法,旨在缩小这一争议论题的差异;,1973年,起,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代替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会计准则。,1987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96号,确定了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资产负债表法,但由于不支持确认未来的所得税资产(收益)而遭到外界压力,致使三次推迟96号公告的生效日期;FASB最终在,1992年,通过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09号,允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同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5,国际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演变,时间,准则名称,采用方法,1979年,所得税会计,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或债务法,1994年,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递延法或债务法,1996年,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修订版),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2002年修订),资产负债表债务法,6,我国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演变,时间,规定,采用方法,1994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1995年,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2005年,小企业会计制度,应付税款法,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7,一、依法纳税与税务管理,纳税申报无小事,税务管理对企业来说足够重要。,企业所得税纳税的最终对象是应纳税额,而一个企业应纳税额最终确定需要经过,会计确认、审计再确认与税务最终确认,的三重程序。,企业发生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首先要遵守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然后在纳税申报或年报审计时对相关的涉税事项进行审核,对涉及税收政策的有关经济业务进行再确认、计量、记录与调整;最后再按照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申报。,8,经济业务,会计确认,税务最终确认,依法核算,依法纳税,会计报表,纳税申报,审计再确认,依法审计,审计报告,9,一、依法纳税与税务管理,直接计算法的五大要素,应纳税,所得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税,10,一、依法纳税与税务管理,案例分析,A公司2011年底经审计后认定的经营亏损挂账金额为80000元。2012年营业收入为1500000元,年度报表决算时,公司财务账面上已经列支的成本、费用、损失合计计算为1300000元,并计算出当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000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当年已累计交纳企业所得税为40000元。,经核对发现,A公司2012年度有关支出数分别有以下调整事项:2012年度营业外支出中直接列支税收滞纳金5000元;管理费用中列支赞助某歌星演出25000元,业务招待费经计算超过税法规定标准应调整数为2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公司 201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上(或补)交的企业所得税。,11,一、依法纳税与税务管理,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150000000(130000050002500020000)80000 1500000125000080000 170000(元),2、全年应纳所得税,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1700002500, 42500(元),3、应上(或补)交企业所得税,应补交企业所得税, 4250040000, 2500(元),12,税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企业既要依法核算又要依法纳税的必然结果。,税务与会计本身是经济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分支,两者本属于不同的经济范畴,它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准则,规范了不同的经济对象。,企业的会计行为同时受到会计准则与国家税收政策等行为规范的制约。在这种双重制约下,企业会计核算中所遵循的会计准则与税收政策规定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就需要通过税务会计加以调整。,通过纳税调整,分析差异构成的项目,揭示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会计信息和税务信息,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税务筹划。,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13,税务会计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1、企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互相分离是导致税务会计产生的基础与前提,2、税收制度的发展是导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离的直接原因之一,3、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升了税务会计的应用价值,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14,税务会计,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它是近代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融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特种专业会计。,税务会计主要内容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中的税务问题,,即如何在会计收益的基础上,如何依据税收政策的规定调整应税所得,进而确定应纳税款,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二是税务事项中的会计核算问题,,即在调整会计收益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反映会计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差异,当存在不同的纳税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包括会计核算在内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税务筹划,降低税收负担。,从发展趋势来看,税务会计有望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企业会计的三大支柱。,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15,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定性,分析,差异,定量,分析,差异,法律规范差异分析,价值取向差异分析,规范要求差异分析,风险态度差异分析,核算程序差异分析,核算对象差异分析,计算口径差异分析,计算时期差异分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分析,基本概念差异分析,会 计 与 税 收 差 异 分 析,16,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公平税负原则,税务会计,真 实 性 原 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确 定 性 原 则,独立交易原则,纳税调整原则,17,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会计,确认,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会计,报告,利润表要素,收入 费用 利润,现行税收法规,税务,确认,税务,计量,税务,报告,会计,行为,纳税,行为,差异,分析,18,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我国原有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实施情况:,1、企业会计准则,2、企业会计制度(被企业会计准则替代),3、小企业会计制度(被小企业会计准则替代),4、行业会计制度(正在被逐步取消),5、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6、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请注意区分上述规定的异同点。,19,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企业所得税法,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所得税会计,所得税规章制度,会计基本准则,所得税准则,所得税核算方法,分析调整两者差异,20,(一)所得与收入差异分析,所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外延。,所得的内涵为应税收入,,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所得的外延,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其中,其他所得又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所得、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所得、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所得、补贴所得、违约金所得、汇兑收益等。,所得的概念并不等于会计核算上收入的概念。,所得也不是企业的全部收入,因为还存在着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等。例如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21,(二)税前扣除费用与成本费用差异分析,企业发生的、准予税前扣除的支出,必须是真实的,是与取得收入相关的、合理的支出。相关性一般是,从支出发生的根源和性质方面,进行判断与分析,而不是从费用支出的结果;合理性主要是看发生支出的计算与分配方法,是否符合一般经营常规,。,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详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22,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有关标准,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关标准,备注说明,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12%(其中基本医疗保险10%,附加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2%,住房公积金7%,残疾人保障金1.6%,生育保险0.5%,工伤保险0.5%,补充养老保险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职工工资总额的5%,经济效益好的可在10%的缴费比例内,补充医疗保险费为2%,参考目前上海的有关规定,超过部分当年及以后期间不得扣除,为职工个人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补充医疗保险,不得税前扣除,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当年不得扣除,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23,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有关标准,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关标准,备注说明,利息费用,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当年及以后期间不得扣除,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当年不得扣除,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手续费及佣金,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超过部分当年及以后期间不得扣除,纳税人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合法有效的票据,其中主要的是发票。当个人自身不能开具发票时,应当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公益性捐赠,当期实际发生的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24,问题研究:工资薪金认定分析,对工资薪金及职工三项费用的税务检查,采取账面检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涉及的税种主要是企业所得税。,被查对象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及三项费用,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的发放明细数据(包括货币和非货币形式)、职工具体人数情况、以有价证券、股权、购进货物或生产的产品等非货币性形式支付的工资薪金、应付福利费具体发放形式和实际支出金额、取得合法票据的工会经费支出金额、职工教育经费实际支出形式和金额等。,25,问题研究:业务招待费认定分析,应检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其他相关明细账户及相应原始凭证,对记载在相关明细账户中的属于业务招待费的支出进行完整、准确归集,将被查对象实际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与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进行比较,对超出部分进行纳税调整。,26,问题研究:业务招待费认定分析,完整归集后汇总得出业务招待费实际扣除金额,将其中不符合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如赞助、捐赠支出等从业务招待费支出金额中剔除,直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填写业务招待费分析表。,27,问题研究:业务招待费认定分析,检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等账户和纳税申报表,核实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据以确定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依据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与符合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金额进行比较据以确定纳税调整金额,填写业务招待费汇总计算表。,28,业务招待费汇总计算表,被查对象:,项目,科目,金额,索引号,备注,一、账面记载业务招待费支出,1、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2、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3、其他,二、应调整记入业务招待费的支出,1、管理费用-会议费,2、管理费用-差旅费,3、开发间接费用,4、其他,三、本年度实际扣除业务招待费合计,四、不符合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1、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2、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3、其他,4、纳税调增金额,五、本年度符合税法规定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六、本年度销售(营业)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3、视同销售收入,4、小计,七、本年度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和纳税调增金额,1、本年度销售(营业)收入合计*0.5%,2、本年度符合税法规定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60%,3、本年度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4、纳税调增金额,八、纳税调增额合计,检查人:,填表时间:,29,问题研究:业务招待费认定分析,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扣除比例限制为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案例分析,某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0万元,假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80万元,应如何计算税前扣除的数额?如果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税前扣除的数额又是多少呢?,(1)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80万元:,200005=100,,8060%=48,因为:10048,所以:只能在税前扣除48万元。,(2)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200005=100,,20060%=120,因为:100120,所以:只能在税前扣除100万元。,30,问题研究:业务招待费认定分析,如何达到既能充分使用业务招待费的限额,又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呢?可以对业务招待费支出税前扣除进行临界点分析,以求得合理运用上述扣除比例。,设:当期销售(营业)收入为 X,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为 Y,那么: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60%Y,同时要满足5X的条件;,即: 60%Y = 5X,8.3333 X = Y,业务招待费支出税前扣除临界点为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等于当期销售(营业)收入的,8.3333,。,31,问题研究:租赁业务认定分析,租赁业务的税务检查,以租赁标的为检查对象,在检查纳税人的租赁合同、发票、账簿、记账凭证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租赁标的实地检查,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租赁业务的税务检查,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32,问题研究:租赁业务认定分析,1.营业税计税金额:比对分析账面实际租金收入和合同约定租金收入的差异,预收租金收入是否按期并入计税营业额,价外费用是否按期并入计税营业额,是否另立名目分解租金收入等;,33,问题研究:租赁业务认定分析,2.印花税计税金额:比对分析合同约定租金收入和实际计税租金收入的差异,无固定租金收入或只规定月(天)租金标准而无租赁期限的合同是否按规定先行贴花并结算补贴,修改增加合同金额的是否及时补贴印花,是否另立名目分解租金收入等;,34,问题研究:租赁业务认定分析,3.房产税计税金额:比对分析合同约定租金收入和实际计税租金收入的差异,是否按规定的纳税申报期正确归集计税租金收入、免租合同是否真实、合理,合同约定租金收入与相关部门公布的标准租金是否有较大差异等;,35,问题研究:租赁业务认定分析,4.企业所得税计税金额:比对分析合同约定分期收取租金收入和实际分期确认计税收入的差异,是否推迟确认计税租金收入,是否应计未计计税租金收入,是否以租抵债或以租抵物等。,36,问题研究:租赁业务认定分析,对租赁业务成本、费用的检查,也按照租赁标的逐一进行分析。对于任一租赁标的,从被查对象“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记载的成本、费用金额的基础上,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税收疑点。,37,问题研究:检查依据与检查步骤差异,税务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及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等。,国家税务总局 制定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 共一百一十八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督办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10103号),税务检查步骤:,查前准备、履行检查程序、获取涉税信息、发现税收疑点、实施税收检查、确认税收违法问题的性质、制作税务稽查报告。,38,(三)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分析,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 + 纳税调增金额 纳税调减金额,上述纳税调整金额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政策不一致的应予调整的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金额。,当税收政策与会计规定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可能差异很大,甚至可以出现利润总额为负数的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正数的情况,也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39,会计,利润, 纳税调增金额, 纳税调减金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额,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日常应纳税额的调整过程,40,二、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纳税调整的基本原则,会计和税收在处理同一经济业务时的差异客观存在。所得税会计承认财务会计核算与现行税法规定的差异,要求严格区分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照一定的核算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对纳税调整原则要求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至于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还是应当遵循会计准则与会计惯例。,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关于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41,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9年7月发布,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些国家也要求小企业根据会计原则编制的报表与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基础一致,这也就意味着小企业会计与税务想尽力保持一致。,小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是指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盈利性经济组织。,42,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我国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符合我国小企业发展内在需求。,我国现有,477,万户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资产总额占,41.97%,。在全国的小企业中,微型企业占,66.93%,。,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截至,2011,年底,小企业,34.63,万户,占全市法人企业总数的,96.82%,,其中微型企业,27.25,万户,占,76.18%,;小企业从业人员,584.02,万人,占全市法人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4.73%,,其中微型企业,242.34,万人,占,22.71%,。,43,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我国创建小企业会计准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成绩显著。,在2004年以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小企业会计核算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规定,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文)。,2006年以后,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是以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并不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成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44,2010年4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征求小企业会计准则意见的通知(财会便201015号),2010年11月,财政部推出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用以规范小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第一部关于小企业的会计准则,。,45,新联谊事务所集团,http:/,财会201117号,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我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现予印发,,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我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同时废止。,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附件:小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二一一年十月十八日,46,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内容,正文,章次,章名,条款,主要内容,第一章,总 则,4条,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第二章,资 产,40条,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第三章,负 债,8条,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等)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第四章,所有者权益,5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第五章,收 入,7条,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第六章,费 用,2条,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第七章,利润及利润分配,6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政府补助、利润分配,第八章,外币业务,6条,外币、外币交易、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第九章,财务报表,10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第十章,附 则,2条,微型企业参照执行准则、本准则施行日期,合计,共十章,共90条,附录,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47,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我国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时主要考虑的三个方面情况:,一是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当立足国情、适应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简化要求和国际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变化情况。,二是尽量与我国税法保持协调。,三是让银行等债权人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时,能轻松地看懂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48,小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是适当减少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例如,简化了确认收入的判断条件,规定小企业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而减少了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没有单独规定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仅将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少,了,投资分类时的主观性等。,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49,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小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是尽量与税法协调一致,部分会计要素核算与计价方法允许完全采取税法规定。例如,按照税法上,的,实际发生制原则,对所有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在实际发生损失时参照税法有关的认定标准确认资产损失;会计要素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记账基础,没有采用税法上不认可的公允价值为记账基础;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不采用权益法;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应考虑税法的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内容与税法保持一致,等。,50,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可以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应付税款法核算的特点是: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数额等于当期的应纳所得税,即当期“所得税费用”账户列支的数额等于当前“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户列支的数额,两者之间无差额。,51,三、,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应交税费,核算小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与最终确认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相关的税费,在“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科目核算。其他业务成本中没有核算,相关税金和附加的内容,52,利润表,53,小企业税务问题的考虑,为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11117,号),小型微利企业,:,工业企业,是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是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54,四、纳税评估案例,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43号),,共六章二十七条,包括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和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简称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纳税评估工作遵循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分类实施、因地制宜;人机结合、简便易行的原则。,55,四、纳税评估案例,1、根据宏观税收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结果以及相关数据,设立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2、综合运用各类对比分析方法筛选评估对象;,3、对所筛选出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4、对评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分别采取税务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等方法进行处理;,5、维护更新税源管理数据,为税收宏观分析和行业税负监控提供基础信息等。,56,四、纳税评估案例,通过税务分析发现疑点的课堂讨论,:,某市某贸易公司系2004年8月成立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3100万元,现有职工68人,是一家主要从事生铁、钢材、水泥批发的企业,在娄底市批发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代表性。2006年该公司增值税税负率偏低,因此,某市国税局将该公司确定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对象。,评估人员调阅了2005年度、2006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报表及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分析比较了近两年的税收和财务指标,查阅企业发票开具情况和税款抵扣情况。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发现企业纳税疑点如下。,57,四、纳税评估案例,疑点1:,企业2006年度销售收入313034862.5元,2005年应税销售收入167349819.15元,2006年与2005年相比销售收入增加145685043.35元,销售收入变动率为87%,大大超过30%的预警值范围。是否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销售收入纵比),疑点2:,企业2006年增值税应纳税额1763393.45元,税负0.56%,比2006年全市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的12%低0.64个百分点,税负差异幅度(与同行业比)为53%,与企业2005年增值税税负率1.05%相比,2006年增值税税负率下降了0.49个百分点,税负率差异幅度(与上年比)为46%。上述数值明显超出预警值30%的范围。是否存在少计销售收入,多列进项抵扣行为?,(税负与同行横比),58,四、纳税评估案例,疑点3:,企业2005年运费抵扣税额272230.98元,占其总进项税额27727821.59元的比例为0.98%;而2006年运费抵扣税额782975.18元,占其总进项税额50921797.78元的比例却达到1.54%,比上年增长57%。是否存在多列运费抵扣的问题?,(运费与收入比较),疑点4:,企业2005年应税销售收入为167349819.15元,应纳所得税额为346781.08元,2005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为0.207%;2006年应税销售收入为313034862.50元,应纳所得税额为375641.84元,2006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为0.12%。2006年与2005年相比,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下降0.087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贡献变动率为43%。是否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所得税贡献率纵比),59,四、纳税评估案例,疑点5:,企业2005年营业费用3959776元,占销售收入167349819.2元的比例为2.37%;2006年营业费用12951268.63元,占销售收入313034862.5元的比例为4.14%,该比例变动率高达74.68%。是否存在多列费用,少缴企业得税的行为?,(营业费用占收入比例),疑点6:,企业2006年初存货金额2104370.6元,2006年末存货金额8984071.07元,年末比初存增加6879700.47元。该公司是批发企业,但没有大型仓库,年末存货金额变动异常。是否存在存货不实,发出商品不计或少计收入问题?,(存货变动率对比),60,四、纳税评估案例,针对以上疑点问题,评估人员对该公司展开了约谈。在约谈过程中,被约谈人仅就疑点1作出了合理解释并提供了相应证据,于是疑点1被排除。而由于企业方面无法对其他疑点给出合理解释,评估人员依照程序对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核实。然后稽查局对该企业进行了稽查,稽查查处结果如下:,1、对企业部分运费中包含的不属于抵扣范围的装卸费、押运费等费用,造成多抵扣的进项税额,予以追缴,补征增值税26462184元;,2、对企业存在的发出商品未及时作收入处理少缴的企业所得税、代理费用所得税税前列支不符合政策等问题进行查处,补征企业所得税275620.49元;,3、对上述查补税款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4、对上述查补税款按税法有关规定,处以0.5倍罚款计270121.17元。,61,涉税案例的警示,“借壳”六家公司虚开发票4.1亿元,自2005年起,被告人叶某彪与庄某雄纠集被告人邱某容等人,采用“买壳”、虚假注册等方式,通过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注册地址等途径,先后获得了珠海市格兰特贸易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被告人叶某彪出面具体管理六家公司,被告人邱某容担任公司的会计,邱某容明知庄某雄等从事虚开犯罪活动,仍出任会计协助其实施,并具体负责六家公司的报税工作以及部分公司做账工作。 四年间,被告人向全国23个省市126户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380份,,价税合计人民币,4.1亿元,,税额合计人民币,6968.61万元,,造成国家税款损失有人民币1246.3万元未能追回,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62,涉税案例的警示,1999 年 1 月至 2000 年 5 月期间,健妮公司为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在无货交易的情况下,让龙草公司为健妮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计 125 份,价税合计人民币 11019757.10 元,税款为 1873358.71 元,已全部申报抵扣。,2000 年 1 月至 12 月,为达到少缴税款、非法牟利的目的,指使财务、销售人员用隐瞒健瘦鞋入库数量、销售不开发票、在帐簿上不列、少列收入等手段,偷逃国家税。经税务核定,共计隐匿销售收入计人民币 62182523.52 元,从而偷逃增值税 10571029 元,建税 739972.03 元,共计偷税人民币 11311001.03 元,,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 84.30% 。,63,涉税案例的警示,广州市国税局某年对某大型跨国企业进行了反避税调整,调增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共 59626 万元增补该企业所得税 8149 万元。,广州某外企这次被反避税调整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避税手段与大多数跨国企业采取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定价方面避税手段不同,广州某外企是通过与其境内的关联公司借贷资金转移利润避税。,记者报道:外企的避税意识和手段的确比内资企业要强得多,加之我国的税法尚有许多漏洞,为企业的避税提供了空间。据称外资公司在税收筹划方面每年都花销很大,但效果也不错,每年可以避税几千万元。广州某外企这次失火只能怪做得有些过头。,64,涉税案例的警示,近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房地产开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楼市持续繁荣的情况下,某地一些房地产企业长期亏损,某年某市地税局下辖14家外资房地产企业亏损面达42.85%。,通过纳税评估发现,往来款项是造成房地产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润的调节器、亏损的蓄水池。此次评估共发现5户企业存在涉税问题,共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732万元,弥补亏损2489万元后,合计补缴外资企业所得税2521万元,代扣代缴外国企业所得税156万元,加收滞纳金19万元;3户长期亏损企业的可弥补亏损额由7089万元下降为4568万元,下降了36%。评估后,外资房地产行业亏损面,,由评估前的42.85%降低为35.71%。,65,涉税案例的警示,某年某市造纸企业26家,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企业所得税平均税负为2.14%,而某纸业有限公司只有1.30%。,由于该公司在同行业中发展较早,质量比较过硬,按理来说利润水平应该偏高。针对税负异常疑点,该公司被地税局列为评估对象。,稽查局根据评估材料,对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查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5417.70元,并调增以前年度损益891505.3元,补缴企业所得税294196.75元。还对其偷税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企业按期足额补缴了税款和罚款,,企业所得税税负也达到了3.12%,,超过了全市同行业平均税负。,66,涉税案例的警示,某企业某年度存在账外经营行为,以设置内外两套账的手法进行偷税。在销售货物时分为开具发票部分和不开发票部分,不开发票部分的销售额,以现金或银行转账方式收取,存入现金会计个人银行卡,没有进行纳税申报,,少计应税销售收入9785768.50元,偷逃企业所得税452102.50元。,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企业在“账簿上少列收入,造成少缴税款”的行为定性为偷税,追缴其少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452102.50元,并处少缴税款1倍的罚款。,2、根据征管法第三十二的规定,按规定加收滞纳金。,3、该公司上述违法行为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征管法第七十七条和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三条及有关规定,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67,“反避税”席卷全球,反避税工作,是国家税务管理重要内容,是世界各国税务管理机关维护国家税收主权和税收利益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跨国投资日益增多,有的跨国企业为谋求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利用境内外税收制度的差异和境内地区间税收优惠的差异等,通过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资本弱化等方式将利润转移到国外,造成我国税收流失。同时,内资企业避税现象也在逐渐增多。,反避税条款规定对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进行调整,是指税务机关有权对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的安排进行调整。,国家税务总局 制定,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 共一百一十八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督办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10103号),68,税务风险防范应当形成共识,1、税收政策不够稳定,具有多变性;,2、税收法规不够明晰,具有解释性;,3、税务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具有随意性;,4、税收筹划理念与做法不恰当,具有避税性;,5、税务管理基础较差,具有落后性;,6、纳税风险控制缺失,具有盲目性;,7、涉税审计难以操作,缺乏规范性;,8、涉税审查研究不够,缺乏指导性,重视税务风险、加强涉税管理、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应对技巧、完善执业环境、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有效控制税务风险。,69,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制定发布,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建成并有效实施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是,企业体检标准,;,评价指引是企业进行,“自我体检”,应当具有自觉性和持续性;,审计指引属于,“外部体检”,应当更具有专业性和公正性。,70,参考教材,(,李敏主编,),:,税务会计、企业所得税会计简明教程、小企业会计准则简明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所得税会计学,复旦大学出版社,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小企业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请提出宝贵意见,13601722617,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