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赵平芬(高中)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245099053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赵平芬(高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杜甫诗三首》赵平芬(高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杜甫诗三首》赵平芬(高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杜甫,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是仙,超凡脱俗;杜甫是圣,超凡入俗。李白以天才写诗,“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在浪漫的想象中飞行;杜甫一生以学养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泞中艰难跋涉。李白是 盛唐精神的写照,杜甫是苦难人间的歌者。,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草堂,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35岁以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杜 甫,3、陷贼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三吏”“三别”月夜春望,(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8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咏怀古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杜 甫,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一、知人论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二、理解诗意,江间波浪,塞上风云,孤帆一系,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具体作分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借孤寂萧瑟之景,寄寓悲惆怅伤、凄苦落寞之情。,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颔联紧承首联对秋景作进一层渲染。,以压抑、壮阔的笔触叙写诗人忧郁的情怀。,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颈联承颔联一转,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尾联转入秋思,将焦点转移到现实生活,进一步把秋思写足。表现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形象地写出诗人急不可耐的思念故园、心怀家国的急切心情。,悲人生之秋,悲国运衰落之秋。,触景伤情,景:,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丛菊 孤舟 暮砧,萧瑟 凄凉雄浑 壮丽,承接自如,纵情开合,情,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思乡之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当年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大漠,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咏怀古迹,理解诗意,怨,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思念故土,对画师无耻行径的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古迹以感己怀 悲昭君以自悲,昭君因得罪毛延寿落泪痣,被冷落三年;,杜甫,因李林甫的“野无遗贤”,流落长安十年。,昭君因汉元帝的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他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杜甫,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疏远,最终郁郁辞官,漂泊西南。,昭君思念故土;,杜甫,思念长安。,借咏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零的悲苦情怀。,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风,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意象分析,天,猿,渚,沙,鸟,营造了,雄浑开阔,荒凉,萧瑟凄凉的,意境,,表达了孤独无依,漂泊之感。,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清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飞鸟,孤独无依,落木,长江,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沉郁,高昂,意象分析,下,来,胸襟:,悲凉、坦荡、开阔,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落木落叶飘零,人也到生命的晚秋,迟暮之年。,移情入境,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又有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从颈联找出诗人有几大悲?,万里是一悲离家远,悲秋是二悲时之惨;常是三悲漂泊在外之久,做客是四悲羁旅在外,百年是五悲晚年;多病是六悲身体衰残,登台是七悲登高处,独是八悲孤独。,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艰难”“潦倒”既是指国家,也是个人处境。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方法总结,意象分析,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移情入境,之比较,杜甫与李白,律诗发源于南朝,至初唐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每首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局)。,(1),字数、句数有规定。,(2),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凡偶句必押韵(首句可不押)。,(3),每句平仄有规定,特别是二、四、六字。,(4),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