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5084004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涉江采芙蓉-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钟嵘,诗品,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钟嵘,大家知道这句话评价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涉江采芙蓉,汉代,文人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古诗”,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专有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统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五言诗的兴起与发展,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尹赏传,所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是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的,陌上桑,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西汉至东汉,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赋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其中以,两汉乐府民歌,和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五言古诗,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为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诗歌鉴赏的方法,1.,读顺畅,找诗眼;,2.,找意象,品意境;,3.,依景情,析手法;,4.,观背景,抓主旨。,1,、读准字音,涉江采芙蓉,涉江 采芙蓉,兰泽 多芳草。,采之 欲,遗谁,,所思 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 漫浩浩。,同心 而离居,忧伤 以终老。,遗(,wi,):赠予。以义定音。,谁(,shu,):口头与书面语区分开。,还(,hun,)顾:回头看。,1,、读懂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许多香草。,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1,、找诗眼,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天各一方,忧伤难遣,“,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忧伤,2.,找意象,品意境,下面请找出本诗一二句中的意象有哪些?分析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芙蓉、兰泽、芳草。,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芙蓉,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特点: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春夏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的湖泽之上,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开始了,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呢!采摘几枝娇嫩可爱的莲花,送给各自的心上人,这正是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也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让人心醉。,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诗歌解析: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鲜花香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常常象征高尚的品德和热烈的爱情,。,古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在传统文化中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珍惜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而美好的。,意象:,“芙蓉”“兰泽”“芳草”,。,意境:,高雅纯洁,欢快愉悦,夏日采莲图,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一问一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是否有变化?,轻松欢快,黯然销魂,3,、依景情,析手法;,这两句的作用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这一声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这一句,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这种不知不觉情感的变化在古典诗歌中称为,“转”,。,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注意这里的诗歌表达手法:,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处境,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你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使哀之更哀。,诗歌一二句通过兰泽、芳草、芙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表现,主人公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和内心的欢快之情,。三四句笔锋一转,转悲为喜,用夏季美景,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伤,。,欣赏诗中两幅画面,3.,依景情,析手法,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她与众多女子的嬉笑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画面一,身在“远道”的游子。四处张望着,看着回家的路无边无际,忧伤不已。,画面二,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时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远方的丈夫他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是多么希望能够望见故乡的山水、望见那莲花映照下的妻子啊!可是,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旧乡”是遥远而不可即的,“道路”是漫长曲折的。,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回望故乡,长路漫漫,感叹,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的,而是,分隔、同时显现,的:,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独凄清;,一边,是老海中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是那般愁苦!,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的人是,男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子所想,虚写,(,悬想法,),3,、依景情,析手法;,“对面落笔”(落笔对方)的“悬想”方,“对面落笔”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这种从对方写起的,虚写的方式,,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思念自己。,既升华感情,又强化主题。形式上,,常用“忆”、“想得”“遥怜”“遥知”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对面落笔”的写法又有两种表现形式:,1,、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映衬。,2,、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思,宛转曲达。,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直抒胸臆,,以漂泊异乡的孤独落寞反衬佳节思亲的焦灼、深挚。三四句诗人跨越时空,,对面落笔,不写自己,而写兄弟,想象,故乡兄弟们因佳节缺少一人未能完全团聚而遗憾,其实这也正是诗人自己的遗憾;故乡的兄弟思念自己,也正是诗人自己渴念着故乡的兄弟们。这里的,悬想,,使得普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曲折有致,也更为浓烈。,这是中间穿插运用悬想!,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从对方设想,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诗人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尽在其中,写妻子心焦丈夫,正是诗人牵挂妻子,这样思亲之情抒发得更为深沉,更为曲折。,全诗运用,悬想、对面落笔,。,写作手法:,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2,、虚实结合,3,、白描,3,、依景情,析手法,(,2,)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4.,观背景,抓主旨;,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1,、游子思乡怀人的理由: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游子在,旅途上采集了一束芙蓉花,,忽然意识到自己形孤影单,,欲赠无人,不禁触发了思念故乡、亲人的痛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游子的形象从诗中站了起来。,游子思乡怀人,1),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3),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又不能相聚。,2),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