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疾病概论》PPT课件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245018754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疾病概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绪论疾病概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绪论疾病概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绪 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第一章 绪 论,什么是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内容,为什么要学习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怎样学习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2,什么是,病理生理学,(,性质、任务及内容),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在医学教学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3,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研究对象:疾病,主要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与其他医学基础课的区别,4,内容,:,病理生理学总论 又称,疾病概论,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病理生理学各论 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论述体内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过程-综合征(,syndrome),5,为什么要学习病理生理学,因为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很重要,病理生理学试图在基础与临床各学科间架起“桥梁”,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有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6,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关系密切,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各科,的关系相当密切。临床各科丰富的实践不断地向病理生理学提出研究课题,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常使人们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有所深化和提高对疾病的防治不断改进,甚至发生重大变革。例如,休克,7,休克 血压下降,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血管运动中枢麻痹,20世纪60年代 小血管痉挛性收缩,近年 休克动因还可直接损伤细胞,8,由此可见,一方面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不仅为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应用机会和检验标准;同时还不断地向病理生理学提出新的课题,促使病理生理学的发展,9,怎样学习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动物实验,临床观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他,如体外细胞培养、放射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探针、,DNA,凝胶电泳等,10,怎样学习病理生理学,学习方法,记忆,死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以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为基础,想到前因后果,注意横向联系,尽量做到融会贯通,全面、系统的学习,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病理在线,11,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12,第二章 疾病概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3,第二章 疾病概论,健康与疾病,病因学,发病学,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4,健康与疾病,健康的概念,目前一般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换言之,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状态,这个定义也隐含了医学模式的转变,15,综合健康,社会,自然,心理,生活习惯,消费形式,职业,因素,生物遗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治疗,预防,康复,遗传,身体内部,成熟,老化,16,健康与疾病,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1.,病因 有病即有因、无因则无病。“原发性”,2.,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生的基础。,3.,疾病引起机能、代谢、形态变化。临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4.,疾病是一个过程。,17,病因学,原因,与,条件,原因: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条件:在原因存在的前提下,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18,缺乏,-,氧、水、营养素、微量元素等;,上述物质过剩也可能引起中毒或肥胖等疾病。,1.,病原微生物;,2.,物理和化学因素:如烧伤、毒菇中毒等。,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遗传易感性,-,某些家族容易患某种疾病的倾向。,4.,遗传性因素,3.,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剩:,5.,先天性因素,由于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称先天性疾病。有的是,遗传的,也有的不遗传。,6.,免疫因素,过强,-,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低下,-,免疫缺陷病;,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病。,7.,精神、社会和心理因素,疾病发生的原因,19,疾病发生的条件,条件:在原因存在的前提下,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营养、居住条件恶劣、过度疲劳等,年龄与性别,20,原因与条件的关系,原因与条件在疾病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截然不同,同一因素可能是某一种疾病的条件,而对于另一种疾病来说可能是原因,并不是所有疾病的发生都需要原因和条件同时存在,。,“,危险因素,”(,risk factor),的概念,21,发病学,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转化),局部与整体,22,损伤与抗损伤,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在临床疾病的防治中,应尽量支持和加强抗损伤反应而减轻和消除损伤反应,一旦抗损伤反应转化为损伤反应时,则应全力消除或减轻它,以使病情稳定或好转,23,因果交替,在原始病因的作用下,机体产生了某种损害性变化,这种变化又可以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另一变化,而后者又可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进一步引起变化。这样,原因和结果交替进行推动疾病向前发展,恶性循环,24,局部酸中毒,回心血量减少,大出血,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小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损伤血管破裂,机体,机械暴力,以严重创伤为例,25,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使一些疾病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往往有某个对疾病发展起主要作用的或决定作用的环节,即主导环节,26,局部与整体,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是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并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协调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以此构成有机的、协调的统一体,从本质上看,任何疾病都是整体的反应,离开了整体就不存在疾病,2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是指参与很多疾病发病的共同机制。,原始致病动因引起疾病发生(造成损害)的机制可划分为以下四种模式:,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分子机制,28,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疾病的经过一般可分为四期:,一.潜伏期,二.前驱期,三.临床症状明显期,四.转归期,29,疾病经过一定阶段后,结局如何,-,疾病的转归。,一、康复,致病因素 消除、停止 控制,功能代谢障碍 完全消失 未完全恢复,通过代偿维持相对正常生命活动,形态结构损伤 完全消失 原发病引起的消除,,留下病理状态,劳动力、适应能力 完全恢复 不完全恢复,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疾病的转归,30,二、死亡,死亡(,death),是生命活动的终止,死亡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两种。,病理性死亡的原因大致有:,1.生命各重要器官不可恢复性损害,2.慢性消耗性疾病,3.由于电击、中毒、溺水、过敏、麻醉过度等各种意外所引起的急性死亡,31,猝死,把在24小时内因非暴力意外的突然死亡称为,猝死,(,sudden death)。,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患。另外,用常规检查技术查不出死因的猝死,可能是由于机体重要部位的轻微损害,强烈的病理反射以及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或生化改变或者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儿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各种感染,其次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32,传统死亡概念和标志,传统死亡的概念认为大多数死亡是从活的状态过渡到死的状态的渐进过程,并将死亡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33,死亡的发展过程,1.,濒死期,主要特点是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丧失或深度抑制,2.,临床死亡期,各种反射消失,,,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3.,生物学死亡期,各重要器官的新存代谢相继停止。并发生不可逆的代谢、功能和形态学的改变,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34,现代死亡概念和标志,脑死亡,的概念 死亡应该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它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35,脑死亡的判断标准,:,*,(,1,)不可逆昏迷和大脑全无反应性;,*,(,2,)脑电波消失;,*,(,3,)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钟仍无自主呼吸;,*,(,4,)颅神经反射消失;,*,(,5,)瞳孔散大或固定;,(,6,)脑血液循环停止(脑血管造影证实)。,脑死亡概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1.,节省卫生资源,;2.,为器官移植提供良好供体,倘若大脑功能停止而脑干功能尚存,称为“,植物状态,”,36,复习思考题,1.何谓(基本)病理过程。,2.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疾病?,4.何谓原因、条件,区别原因和条件有什么意义?,5.举例说明疾病的因果交替规律。,6.脑死亡概念,脑死亡的提出有什么意义?,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