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讲》PPT课件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244646279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基础会计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基础会计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讲 会计核算基础,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掌握会计在什么前提下用什么样的原则规范研究,从而对会计的核算建立一个基础的认识。,内容:,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前提(在什么前提假设下核算),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重点:,四个前提的内容、作用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的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假设。,也称会计假设。,会计核算,核算范围,核算内容,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一、会计主体,(一)定义,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二)确定的原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与其他有关的经济业务相关联,也总是与其他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三)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2、进行独立生产经营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一、会计主体,(四)与法人的区别:,(五)作用:,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二、持续经营,(一)定义,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因破产、清算、结算等而不复存在。,(二)目的,明确时间长度,进行正常的会计核算。,二、持续经营,(二)作用,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三、会计分期,(一)定义,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提供分期的会计资料。,三、会计分期,(二)作用,能,定期,揭示经营情况及结果,,及时,向各方面提供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属于对会计主体时间范围的假定。,四、货币计量,(一)定义,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量度、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济活动。,(二)原因,:,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其他计量手段不具备的优点。,(三)作用,会计运用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是由于货币的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和共同尺度,具有价值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特点。,即为会计核算提供手段。,四、货币计量,(四)包括的内容:,(1)货币是主要计量单位,(2)货币的币值是稳定,(五)有关规定:,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涵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二)包括的内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总结我国多年来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和建立的。它体现了市场经济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对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作出了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定义,在会计假设的前提下,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分类,我国的会计原则包括,13项,,分为,三类,:,一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6项,二是关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4项,三是关于会计惯例修订性要求,的原则,3项,一、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核算,停,虚假,经济业务,停,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报告,二、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既包括横向可比又包括纵向可比。,可比性,横向可比,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纵向可比,(原,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变更,以便于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提示:会计处理方法不得随意改变,并不是绝对不许变更,确有需要变更时,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三、相关性,(有用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四、及时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应做到三条:,一是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现制度规定,:月,6,天,季,15,天,半年,60,天,年四个月。,五、明晰性,(可理解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六、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1、定义:,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七、重要性原则,1,、,定义:,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2,、目的:,提高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3,、区别方法:,一般应从质和量二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质:某项业务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属于重要性项目;,一是量:某一事项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则认为具有重要性。,八、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定义:,企业应当按时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2、原因:,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往往存在一定的脱节。,经济实质,法律形式,经济业务,经济实质,法律形式,经济业务,二者统一,二者分离,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脱节的例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其所有权(法律形式)并非属于企业,但其已经是控制和使用的资产(经济实质)。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即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已经销售,但商品的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3,、作用:,体现了对于经济业务实质的尊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信息与客观经济实质相符合。,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一),会计要素,确认的含义,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程序。,(二)确认内容及条件,1、初始确认条件,(1)符合要素的定义;,(2)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50%以上),流入或流出企业;,(3)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计量。,2、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必须,既,符合要素定义的条件,又,符合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才能列示。,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三),会计要素,的计量,1、,会计要素,计量的种类,(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三),会计要素,的计量,3、,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2)收入与费用配比,(3)历史成本计量,(1)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定义:,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2002年 2003年,2004年,购入4 000元材料用于产品生产。,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该材料发挥效益的期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年度,消耗后应全部计算为本年费用。,购入A设备一台,价值200 000元。,该设备可能会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连续多年发挥效益,每年只能将其消耗的部分价值计算为当年费用。,目的,:,将资本性的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核算,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收益性的支出列在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划分错误导致的结果,:,把收益性的支出划成资本性的支出,本期的费用会减少,,利润会增加,反之,把资本性的支出,划成收益性支出,则本期的费用会大,量增加,利润会减少,企业可以达到,逃税的目的。,(2)配比原则,定义:,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内容:,配比原则包括两方面的配比,:,收入和费用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3),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定义:,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账面价值。,用历史成本计价比较客观,有原始凭证作证明。,原因,:,是历史成本是资产实际发生的成本,有客观依据,便于查核,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作用,:,有助于各项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使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建立在实际的交易基础上,能使会计信息和核算真实可靠。,缺点,:,一旦入账,时间长,与现时的成本有差距。不同时期取得的成本在报表上加总,难以理解。计算利润是现时的收入,成本是历史成本,不配比。,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一、权责发生制,1、定义:,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它要求企业在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所以又称,应计制,。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2,、产生的原因:,会计分期,的存在。,3,月份,预收,A,商品的货款,20,万元,,4,月份发货;,3,月份发出商品一批,售价,10,万元,,未收款,;,3,月份支付,第二季度,的财产保险费用,18000,元;,3,月份估计,第二季度,的流动资产的借款利息,21000,元,,3月 4月,5月 6月,分摊费用400元 分摊费用400元 分摊费用400元,费用,收入,销售产品,货款100000元暂未收到。,用银行存款支付4、5、6月的财产保险费1 8000元。,虽未收到货币资金,但已获得收款,权利,,仍计算为3月份的收入。,虽然支付了货币资金,但本月并不受益(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应由4、5、6月份分摊。,3、优点:,使费用的负担较均衡、合理。,缺点:,一是使收入的计入提前,虚增了收入。,二是销货方代垫了税金。,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与收付实现制(现金收付制、实收实付制),两者是相对称的一组概念,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按照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而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是否实际收付,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收付实现制,优点与缺点与权责发生制正好相反。,二、收付实现制,1,、,定义:,它是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和付出,为标准,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制度,又称,现金制,。它要求凡是,在本期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是否属于本期都必须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凡是,没有收到或付出的款项,,即使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也不计入本期。,2.,优点,:手续简单,3.,缺点,:对各期损益的确定不尽合理,4.,适用性,:行政单位,大部分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