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第3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1ta3****9ta1 文档编号:244566102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4.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第3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经济地理学第3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经济地理学第3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第四节,区位的行为主义分析,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的局限性,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1983.416,),图,3.1,杜能,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一,),理论前提,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经济人假设:追求利益最大化,通晓市场规律,从事商品化生产。,理论假设可以归结为:均质平原、唯一市场、唯一运输方式、经济人。,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对农业生产有无影响。若有影响,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如何变化。,3,杜能的研究方法,“,孤立化的方法,”,:,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二,),形成机制,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R,PQ,CQ,KtQ,(,P,C,Kt,),Q,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2,地租曲线,概念: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的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一种作物对应一条地租曲线。,两种作物的地租曲线,2,地租曲线的结构圈层结构,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2,下部)。,图,3.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1,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以城市为中心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2,杜能圈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Inc,1983.416),图,3.3,杜能孤立国的土地利用带,(1826),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一)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二)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三)纳瓦佛等人的研究,(,一,),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1,)第一带:温室、花卉。,(,2,)第二带: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3,)第三带:奶酪制品、牛羊肉、饲料、纤维用亚麻。,(,4,)第四带:普通农业。,(,5,)第五带: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6,)第六带:牧场。,(,7,)第七带:森林。,图,3.4,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二,),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1),距市中心,10KM,以内,以蔬菜、牛奶、花卉为主。,(2)1020KM,,以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给性粮食为主。,(3)2035KM,,以商品粮,棉花和季节性蔬菜为主。,(4)35KM,以外,以商品粮,棉花渔业和奶牛为主,。,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三,),纳瓦佛等人的研究,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图,3.5,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1.,住宅区,2.,香蕉地,3.,内侧耕地,4.,咖啡种植地,5.,外侧耕地,6.,河谷耕地,A.,雨季耕地,B.,旱季耕地,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一)对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评价,(二)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三)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一)对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评价,(1),从理论上首次揭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规律,被尊为区位论的,“,鼻,祖,”,。这种模式在实践中也能找到。,(2),他运用的,“,孤立化,”,研究方法对,以后的区位论研究和地理学研究的影,响深远。,(,二,),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1),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三,),经济学,上的意义,创立了“孤立化” 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应用抽象、演绎的推理方法,对后来的区位论研究有重要意义:,舍弃非本质现象 简化地理实体 揭示内在,添加区位要素转化为具体的区域景观,规律 解释地理现实,五、杜能农业论的局限性,(一)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图,3.6,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图,3.7,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二)杜能农业论其它方面的局限性,1.,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2.,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3.,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4.,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图,3.8,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的局限性,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著书,关于,工业的区位(第一部 区位的纯理论),,,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旨在探讨德国,产业革命后,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资本、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大规模集聚的空间机制。,(,一,),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概念:区位因子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概念: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识别一般区位因子的方法,:,第一步, 一般成本因素有以下,7,种:,布局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劳动力成本;,物品的运费;,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第二步,排除和区位无关的因子。,固定资产折旧率以及利率和区位无关;,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先认为和区位无关;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与区位无,关。因此可以排除上述四种,只剩下三种:,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第三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因此,构建,工业区位论可以仅考虑,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两个因子。,3.,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空气湿度等。,4.,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向某个地方集中的因子称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了避免集中带来的不利因素分散布局的因子称分散因子。,(,二,),理论前提,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成本固定且无限供应。,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劳动力成本指向,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在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次偏移。,(,三,),理论重点,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原料分类,:,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原料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分类:,遍在原料,纯原料,局地原料,损重原料,原材料,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局地原料重量(,W,m,),原料指数(,M,i,),=,产品重量(,W,p,),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局地原料重量,区位重量,=,= + 1,产品重量 产品重量,=,原料指数,+ 1,(,2,)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已知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一,):,一种原材料且与消费地重合,不需讨论。,(,二,):,一种原材料,一个市场,且不重合:,(1),仅使用遍在原料,,M,i,0,,,市场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M,i,1,,,自由区位;纺织,(3),纯原料,+,遍在原料,,M,i,1,,,原料地区位;,制糖,(三):两种原料,一个市场,三者互不重合,构成区位三角形,可用,“,范力农构架,”,找到平衡点,即为运费最低点(最佳区位)。,(四):多种原料和市场,构成区位多边形,可用,“,范力农构架,”,找到平衡点,即为运费最低点(最佳区位)。,以上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图,3.10,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资料来源:,Getis A, Getis J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The Land and the People.,USA:,Wm.C.Brown Communications Inc,2019.190,),图,3.11,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以上两种情况,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总运费:,图,3.9,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3,)综合等费用线,概念,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概念,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图,3.12,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1,)概念,劳动成本,指每单位质量产品所支付的工资。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还主要反映地区间的差异。,(,2,)韦伯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思路,当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增加的运费时,工业区位才会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当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增加的运费时,工业区位才会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劳动力成本指向的条件,(,3,)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判断指标,指标,1,:劳动力成本指数,概念: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标准:劳动力成本指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成本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指标,2,:劳动系数,概念: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力廉价地集中。,结论: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4,)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影响因素,3.,集聚,指向论,(,1,)概念,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2,)集聚因子的作用形态,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通过,内部规模经济,促成集聚。,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促成集聚。,(,3,)集聚的类型,纯粹集聚,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技术合作)和经济性(内部规模经济)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意外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共享设施、设备、市场等。,(,4,)分散因子的作用,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与集聚的大小有关。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5,)集聚指向对运费指向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区位的影响,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图,3.14,集聚指向的图解,(,6,)集聚指向的判断,指标:加工系数,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二)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应用,(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1,原料指数大于的工业:原料地区位,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市场区位,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的工业:自由区位,(,二,),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应用,韦伯测定了当时德国机械、金属和运,输机械工业的劳动费指向程度。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二战,”,后,日本,“,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重化学工业集聚带。,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集聚有所缓和,特别是京滨工业地带的临海型工业的集聚出现停止,。,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五、理论的局限性,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资料来源:,Bergman E F, Renwick W H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People, Places and Environment.,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2019.456),图,3.15,制造业区位因子,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一,),基本观点,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二,),假定条件,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三,),市场区位模型,廖什以农户生产和销售啤酒为例,研,究市场区及其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空间形式。,图,3.23,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1,需求圆锥体与理想的市场地域,图,3.24,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1-20,),2,市场区体系的形成机制,(,资料来源,:,Allen , Unwin.,Systematic Geography.,London:Brian Knapp, 1986.398,),图,3.25,基于最大收益的廖什工业区位模型,(a),单一市场区模式;,(b),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区域;,(c),稳定的非重叠的蜂窝状市场区域,第四节:区位的行为主义分析,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传统区位论:,经济人 利润最大化 最佳区位,现实世界:,满意人 最小努力 满意区位,最大满足,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一,),研究思路与基本原理,研究思路,:,韦伯引入了,空间费用曲线,,廖什导入了,空间收入曲线,,如果把这两条曲线结合,就能够画出,利润的空间界限,,通过利润的空间边界分析就能找到,“,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合理区位,”,,这是史密斯区位理论的,核心,。,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一,),研究思路与基本原理,基本原理:,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即:,Max(,空间收入空间费用,),。可以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二,),空间费用和收入曲线对区位的影响,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三,),重要结论,结论,1,:,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能够形成利润最大的,最佳区位,。也可形成收益性空间界限。在空间界限内如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在收益性空间界限内可自由布局均有收益。,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三,),重要结论,结论,2,:,空间费用和收入曲线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市场区越小,),;相反,则越分散。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差异越大,(,即,价格和成本的差异越大,),,,市场区,越大,;反之,市场区越小。,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四,),企业家对区位的影响,企业家经营手段和能力可造成区位模型变化,”,”,”,A,B,C,平均价格曲线,O,Ma,Ma,Mb,Mb,Mc,Mc,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五,),政府政策对区位的影响,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平均费用曲线,平均收入曲线,O,C,D,Ma,Mb,E,F,C,C”,D,D”,E”,E,F”,F,空间距离,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六,),其它非经济因素对区位的影响,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最佳区位,但是,企业家在决定工厂区位时,经济因素并非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区位选择还要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比如行为的影响。普雷德的行为矩阵主要探讨决策者行为对取为决策的影响。,韦伯提出的空间费用曲线,廖什提出的空间收入曲线,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叠加,O,M,a,M,b,盈利区,亏损区,亏损区,收入,费用,M,a,M,b,O,亏损区,盈利区,亏损区,费用,收入,M,a,M,b,O,盈利区,亏损区,亏损区,费用,收入,M,a,M,b,O,盈利区,亏损区,亏损区,收入,费用,二、普雷特的行为矩阵,(,一,),基本观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的决策结果,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所作出的决定。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在决策时占有的,信息量,及,其,信息利用能力,的强弱。,二、普雷特的行为矩阵,(二)行为矩阵与区位选择,行为矩阵和收益性空间界限,二、普雷特的行为矩阵,(三)行为变化与区位选择,信,息,拥,有,量,随时间推移,知识经验的积累,能力提高,在矩阵中的位置向右下移动,决策的质量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新工厂创新,新工厂模仿,旧工厂废弃,原工厂革新,信息积累,利用能力提高,t,t+,1,t+,2,O,O,O,收益性空间界限,最佳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