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08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062308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6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08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08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西方经济学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08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货币政策,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1,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凯恩斯认为,失业包括摩檫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若失业仅限于摩檫失业和自愿失业则实现了充分就业。,摩檫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檫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3,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供求均衡时的失业率。,4,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除此之外还有的失业:,5,二、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的概念,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deflator,),。,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6,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2006,年是中国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初步估算,,GDP,增长率将达到,10,5,。,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到二二年,国民生产总值力争比二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7,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还,反映国家经济的稳定程度。,国际收支失衡必然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8,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五、,赤字与公债,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9,财政政策的定义,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作的决策。,10,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两个方面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可扩大总需求,反之,则缩小总需求。,11,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减税可扩大总需求,增税可抑制通货膨胀。,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发行公债,既能影响财政收支,又能对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从而调节总需求。,12,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73.2,亿,2006,年,中央财政,总收入,21243.89,亿元,,总支出,23492.85,亿元,,赤字,2748.96,亿元,,比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950,亿元的预算赤字减少,201.04,亿元,比,2007,年,3,月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赤字预计数减少,0.99,亿元。,13,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衰退时,个人收入减少,税收会自动减少,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税收减少的幅度会超过收入减少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衰退时,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可抑制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下降。,14,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抑制农民收入增长,抑制总需求。,15,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确保经济稳定,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财政收支以稳定总需求,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出现通涨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需求。,16,减税,主要是“增加出口退税和减免固定资产调节税”。,5,次较大,取消收费措施,,共取消了几百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收费项目。这些措施本质上属于体制改革举措,然而长期政策在某个时点引入会发生短期效果(减轻居民和企业负担,降低政府收入)。,免除农业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近年我国财政政策:降低税费,17,2007,年,7,月,20,号国家同时出台了加息和减税的政策,被大家叫做“一加一减”,加是,21,号开始人民币,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上调,,减是从,8,月,15,号开始储蓄,存款利息税由原来,20%,调减,5%,。,降税的财政手段和加息的金融手段同日并用,这在我国历次的宏观调控举措中还比较罕见,这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更有利于维护物价稳定。,国家推出加息减税的组合拳,18,全面减免农业税使农民告别“皇粮国税”,2006,年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农民轻装前行。税务总局预测,当年全国农民将减负亿元。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9,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将扣除标准由现行的每月元提高到每月,6,元,在减少亿元财政收入的同时,一般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得到减轻,如月收入元者每月可减轻元纳税负担。,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将得到保护,高收入者的收入将被有效调节。,20,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更多关爱,2006,年全国已有个省份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至月底,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由去年底的个增加到个。,2006,年上半年,全国已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万人,,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已由最高年份的近万人下降到月底的万人;,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已将,.,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下拨到各省,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提高。,21,从,1998,年,8,月到,2000,年,8,月共发行了,四次国债,。其中三次发行的,2100,亿元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内支出,用于基础建设重点投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典型运用。,假定,2100,亿元国债投资在,1998-99,两年内全部完成,又假定政府支出乘数为,2,,那么上述国债投资支出对提升总需求的贡献应为,4200,亿元,分摊到两年间,大约能使每年,GDP,增长率各提升,1.2,个百分点。,近年我国财政政策:国债投资,22,近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表现出明显的扩张性特点,从去年以来,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和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财政政策不宜于继续明显扩张,中央提出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配合,以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23,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涨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能是盈余,也可能是赤字。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传统财政思想,主张财政收支平衡。,预算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预算盈余,是财政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功能财政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24,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本身的变动,,即经济趋向繁荣会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经济趋向衰退会使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二是财政政策的变动,,即扩张政策趋向增加赤字,减少盈余,紧缩政策趋向增加盈余,减少赤字。,25,因而,单凭盈余或赤字的变动还难以看出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性质,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于是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Brown),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它与实际预算盈余的差别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预算盈余,26,实际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消除经济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准确地判断财政政策是紧缩的还是扩张的。,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重视充分就业问题,。,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和实际预算盈余的差额,27,例:假设,c=100+0.8y,d, i=50, g=200,tr,=62.5, t=0.25,(,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3,)若投资增加到,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28,(,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5),若政府购买增加到,250,,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有何变化?,(,6,)为什么要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衡量财政政策的变化?,29,例,2,:假定某国政府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0.8,,,t=0.25,,若政府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能否消灭财政赤字?,30,五、赤字与公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预算支出超过收入,形成赤字。,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国有资产。,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债务是加在公众身上的负担;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内债不过是财富的再分配而已,整个国家并未有财富损失;发行公债可以加快经济增长,对子孙后代也是有利的。,31,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西方国家根据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普遍采取,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在财政分级管理的体制下,,税收被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种,。,支出被划分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并各自规定了相应的支出范围。,联邦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等,,(,60%,),地方税,包括财产税、公共设施税等(,州和地方,40%,) 。,联邦政府的支出,主要用于国防和国际关系,其次是社会保险。,州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教育、道路、公共福利及公共设施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调节,,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32,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33,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资产业务包括放款和投资,放款即为企业提供贷款,投资业务即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是指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34,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又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代理国库;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第三,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第四,执行货币政策;第五,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35,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活期存款,:,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存款。,准备金,:,银行把绝大部分存款用来从事贷款或购买短期债券等盈利活动,只需留下一部分存款应付提款需要,这种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率,:,是指由政府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占的比率。,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36,在这样的情况下,甲客户把,100,万美元存入,A,银行,,A,银行保留,20,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其余,80,万全部贷出。,贷出的,80,万用于购买机器,机器制造厂乙得到,80,万机器款又存入与自己有往来的,B,银行,,B,银行保留,16,万作为准备金,(,80,万的,20%,),,其余,64,万全部贷出。,得到这笔贷款的丙厂商又会把它存入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C,银行,,C,银行保留,12.8,万准备金,然后再贷出,51.2,万。,由此,不断存贷下去,各银行的存款总和是:,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再假定银行客户会将其一切货币收入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银行。,37,存款人,存款,(R),存款,(符号),贷款,准备金,(r,d,),甲,乙,丙,丁,100,80,64,51.2,R,R(1-r,d,),R(1-r,d,),2,R(1-r,d,),3,80,64,51.2,40.96,20,16,12.8,10.24,合计,500,D=R/r,d,400,100,银行存款的多倍派生存款,38,100 + 80 + 64 + 51.2 +,=100+1000,.8+,1000,.8,2,+,1000,.8,3,+ +,1000,.8,n-1,= 100 ( 1 + 0.8 + 0.8,2,+ 0.8,3,+ + 0.8,n-1,),= = 500,(,万美元),存款总和,(D),同这笔原始存款,(R),及法定准备率,(r,d,),之间的关系是:,一,笔,原始存款的增加会使存款总额多倍的增加,增加 倍, 称为,货币创造乘数,。表示为,:,39,货币创造乘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为超额准备率,(r,e,),,,法定准备率加超额准备率为实际准备率,此时货币创造乘数是实际准备率的倒数,为:,市场利率越高,超额准备率越低,则货币创造乘数越大;中央银行再贴现率越高,超额准备金越多,则货币创造乘数越小。,派生存款总额:,40,假如客户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现金和准备金一样不能形成派生存款,因此,若用,r,c,表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则有超额准备和现金漏出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为:,第二,银行客户把一切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当现金存款比率上升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会变小,。,41,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currency)(C,u,),,,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H),。,H=C,u,+R,d,+R,e,资产,负债,黄金、外汇,商业银行贷款贴现,国债,政府其他贷款,库存现金,公众现金,商行在央行存款准备金,政府在央行的存款,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42,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currency)(C,u,),,,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H),。,H=,C,u,+R,d,+R,e,将上式中右式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D,,,则得:,货币创造乘数,可表示为,:,43,例: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0.38,,,实际准备率,r=0.18,,,求货币创造乘数是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44,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利率下降,带动投资,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削减货币供给来降低总需求水平 。,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即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酌情采用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率。,45,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再贴现率政策,效果很有限,。且,不具有主动性,。,46,贴现贷款和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向商业银行提供借贷资金,称为贴现贷款,其利率为“贴现率,(,discount rate,)”。,商业银行资金短缺时,向中央银行借款。起到增加货币供给量作用。,中央银行还可以提升或者降低贴现率来表达政策意向。贴现率作为商业银行从贴现窗口向中央银行借款成本,也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对整个市场利率具有引导作用。,47,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将会增加,进而引起货币供给按乘数发生变动。,联储买进证券就是创造货币。,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它比较易于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而且操作灵活,便于及时改变货币供给变动方向,也便于及时纠正失误。,48,1998,年,累计向商业银行融出资金,1761,亿元,净投放基础货币,701,亿元。,1999,年,进一步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1920,亿元,占当年基础货币投放的,52%,。加上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投放,1013,亿元,,1999,年公开市场操作共投放基础货币,2933,亿元,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80%,。,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我国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49,3,、变动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指由政府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占的比率。,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同时货币创造乘数增大,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反之,提高准备率,会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使用这一手段,一是因为这一手段存在时滞,二是变动准备率的作用十分猛烈。,50,央行今年来,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9%,调高至,9.5%,。,2007,年,2,月,16,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5,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年,6,月,5,日由,11%,调至,11.5%2007,2007,年,8,月,15,日由,11.5%,调至,12%,2007,年,9,月,6,日由,12%,调至,12.5%,2007,年,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在年内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是。,51,去年以来人民币基准利率,5,次调整概况,3,月,18,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提高到,6.39,;,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9,提高到,3.0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39,提高到,6.57,。,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52,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演变,西方经济政策和理论随着时间的进展,新问题不断出现,,西方经济政策和理论也在发展变化,。,传统经济学,认为投资恒等于储蓄,不需要政府干预。,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等原因,供求经常失衡,必须进行政府干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斟酌使用的政策没有必要。,新凯恩斯主义,坚持认为斟酌使用的政策很必要。,53,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大危机迫使各国政府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凯恩斯发表,通论,,宏观经济政策的试验时期,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是最成功最全面的试验。,第二阶段,:二战后,各国政府都把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繁荣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国家将全面系统地干预经济,实施凯恩斯的政策主张。,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滞胀”,迫使他们对国家干预政策进行反思,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经济政策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发展。,54,美国战后财政政策的运用,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以稳定为中心,运用补偿性财政政策,从,52,年到,60,年,,5,年赤字,,3,年盈余,赤字,125,亿美元。,1962,年,肯尼迪政府,实行全面减税,个人所得税减少,20%,,最高税率从,91%,降到,65%,,公司所得税从,52%,降到,47%,,造就了美国经济,60,年代的繁荣。赤字大幅度增加。,70,年代,滞胀,赤字财政的运用有所控制。,80,年代,,里根政府,制定了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的政策,实行减税,使赤字增加。,81-92,年,12,个财政年度,赤字总计达到,22724,亿美元,国债增至,39700,亿美元,国债占,GDP,的比重从,81,年的,26.5%,上升到,92,年的,51.1%,。,92,年赤字达到,2920,亿美元。,92,年,克林顿,上台之后,更多地运用货币政策,增税减支,实现财政平衡。,2000,年,小布什,上台为刺激经济又实行减税,使美国经济走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衰退。,55,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从,1988,年初开始,中国经济进入过热状态,,表现在经济高速增长(工业产值增幅超过,20%,)投资迅速扩张(,198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5%,)、物价上涨迅速,27.1%,,货币回笼缓慢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了,46.7%,和经济秩序混乱。,中国于,1988,年月开始实行双紧政策,:收缩基本建设规模、压缩财政开支、压缩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现金投放和物价上涨、严格税收管理等。,双紧政策很快见效,,经济增长速度从左右跌至,社会消费需求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得到遏止,年第三季度物价涨幅降到最低水平,不到,1%,。,第一阶段:“双紧”政策,(1988.9-1990.9),56,第二阶段(,1990.9-1991.12,)紧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搭配,市场疲软,,企业开工不足,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三角债问题突出,生产大幅下降。,从,1991,年初开始,实行了,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陆续多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以刺激消费、国力投资。这些政策在实施之初效果并不显著,直到,1991,年下半年,市场销售才转向正常。,57,第三阶段(,1992,年,1,月,-1993,年,6,月)双松政策 搭配,1992,年,财政支出,4426,亿元,信贷规模也大幅度增长,货币净投放创历史最高水平。,双松政策使,1992,年,GDP,增长,12.8%,,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8.8%,,农村居民收入人均收入增长了,5.9%,。,但是,双松政策又带来了老问题,:,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指数再一次超过了两位数;短线资源再度紧张。,58,第四阶段(,1993,年,7,月,-1996,年底)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体措施有,:控制预算外投资规模;控制社会集资搞建设;控制银行同业拆借;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等等。与,1988,年的紧缩相比,财政没有大动作,但货币紧缩力度较缓。,适度的双紧政策,使我国宏观经济终于,成功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1996,年,GDP,增长,9.7%,,通货膨胀率,6.1%,;外汇储备达到了,1000,多亿美元。,59,第五阶段 适度的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7,年至,2004,年,10,月),1997,年到,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冲击。经济问题表现为,通货紧缩式的宏观经济失衡,,经济增长的力度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出口不振等。,面临新形势,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其措施是大量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存贷款利率,改革商业银行体系等。这些政策使中国经济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60,第六次调整 双稳健政策(适时微调),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总需求总量仍然不足,需求内部结构不合理,:,消费,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个别行业发展太快如房地产业,而农业发展不够。,失业率,过高;,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国际收支,不平衡。,适度,松的财政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还要 “松中有紧”;,适度,略紧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但“紧中有松”。,61,经济过热、结构失衡,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应当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旨在减少流动性。可以采取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和卖出债券的办法。,稳健的财政政策:根据经济形势进行结构性调整。例如,提高消费总量可以采取适度减少所得税、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的办法;抑制投资可以采取提高税率的办法,也可以通过减少政府购买的方式,降低社会总需求。,62,2008,年,10,月至今,针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增加转移支付,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降低税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增加流动性。可以采取降低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和买入债券的办法。,63,思考题,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有那些政策手段?如何运用?,功能财政思想和传统财政思想有何区别?,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有何意义?,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有那些政策手段?如何运用?,联系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谈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图分析),退出,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