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现状sal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4014630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现状sal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钢铁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现状sal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钢铁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现状sal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钢铁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现状,2011,年,4,月,“,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战略建议,”,研究课题之专题,2,报 告 大 纲,前言,一、,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概况,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国内外技术创新体系特征分析、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三、,2010,我国钢铁企业生产情况,四、我国钢铁企业职工人员情况,五、我国钢铁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情况,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概况,一、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二、我国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三、我国钢铁出口转为恢复增长、进口有所下降,四、进口铁矿石改为季度定价,铁矿价格大幅上涨,五、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取得新进展,一、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 不断推进,1. 2010,年,4,月,6,日国务院首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突破重点、难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为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6,月,4,日酝酿多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正式下发。指出我国钢铁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形成的倒逼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3.,为落实,意见,中关于“调整钢铁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的工作,,6,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48,种钢铁产品原有,9%,的出口退税,品种主要集中在热轧卷、窄带钢和大型材等。,4. 7,月初工信部召开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座谈会,发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从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对钢铁企业实施全口径管理。,5. 8,月,9,日工信部又发布,贯彻落实,有关工作的通知,,再次从推荐企业兼并重组、切实规范生产经营秩序、落实淘汰落后等方面,对各级工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6. 9,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解决当前联合重组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财税、人员安置等难题的方法和手段,对促进行业重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二、我国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伴随我国宏观经济逐渐企稳回暖,在投资增长的拉动,以及下游汽车、造船、机械、家电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刺激下,,2010,年粗钢产量大幅增长,达到,6.27,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在世界粗钢产量普遍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全球粗钢产量,14.14,亿吨,同比增长,15.2%,,创历史新高,我国占世界粗钢产量的比例略有下降,达到,44.3%,。,三、我国钢铁出口转为恢复增长、 进口有所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仅出口钢材,2460,万吨,同比下降,58.5%,。,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我国钢铁出口有所恢复,出口钢材,4256,万吨,同比增长,73.1%,;出口钢坯,14,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同期,我国钢材进口量为,1643,万吨,同比下降,6.9%,,累计进口钢坯,64,万吨,同比减少,395,万吨,下降,86.1%,。,四、进口铁矿石改为季度定价, 铁矿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国际三大矿山加强了对铁矿石市场的控制,减少了长期合同供应,并由年度定价转向季度定价的机制,进一步加强了铁矿石市场价格的震荡。,2010,年上半年,因钢价滞涨、矿价持续飙升,许多钢铁企业陷入亏损,被迫减产,导致国内外铁矿石价格的急剧下跌,而,7,月份后,又由于铁矿石资源偏紧、钢厂开工率增加,铁矿石价格又开始快速上升,铁矿石价格的震荡反弹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不利于市场稳定。,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61863,万吨,平均价格,128.4,美元,/,吨,同比上涨,60.6%,,钢铁企业为此多支付近,292,亿美元,大幅上涨的原料成本削薄了钢铁行业利润,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五、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 重组取得新进展,1. 5,月底,国资委批准鞍钢与攀钢实施联合重组,钢铁行业央企由原来的,4,家变为,3,家。,7,月,28,日,鞍钢与攀钢重组大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我国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跨区域联合重组迈出了重要一步。,2. 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整合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4,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又一区域性钢铁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3. 7,月,16,日,首钢与吉林省政府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首钢重组通钢签约仪式,由首钢出资,25,亿元现金受让吉林省国资委持有的通钢集团部分股权和向通钢集团增资。重组完成后,首钢将合计持有通钢集团,77.59%,的股份。,4. 11,月,11,日,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重组模式,与河北敬业、唐山松汀、邢台龙海、永洋钢铁、吉泰特钢,5,家民营钢铁企业签署联合重组协议。 重组后,河北钢铁集团吸纳这,5,家新公司成为集团成员企业,将各企业后续发展纳入集团总体规划。,12,月,31,日,河北钢铁集团再次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重组模式,与九江线材、燕山钢铁、荣信钢铁、鑫达钢铁、新金钢铁、裕华钢铁、金鼎重工,7,家民营钢企实施联合重组,河北钢铁重组的民营钢铁企业扩大到,12,家。,2010,年钢铁企业生产情况,一、主要钢铁产品和原料产量,二、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分布,三、铁矿产量分布,11,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1.,创新环境的建设,1.1,政策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为进一步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先后制定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本原则中要求,“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培育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12,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1.,创新环境的建设,1.2,资金投入,近年来,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2008年、2009年分别为1.54%、1.62%,但距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达到2%、2020年达到2.5%以上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3%。,13,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创新机制与机构,2.1,创新基础建设加速,1,),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发展较快,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今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取得巨大发展。,2009,年全国企业研发中心排名中,前,10,名有,5,家为钢铁企业,排名在全国前,100,名的有,11,家,排名在,100200,名有,5,家,排名在,200300,名有,3,家,排名在,300,名以后的有,10,家。,冶金企业科研机构,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企业办科技机构数,163,156,241,362,213,2,企业科技机构中人员数,7702,29793,41748,40249,44426,3,企业中研发,(R&D),人员总数,38788,42868,63693,57035,65895,4,机构中人员数占研发人员总数比,/%,19.86,69.50,65.55,70.57,67.42,14,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创新机制与机构,2.1,创新基础建设加速,2,)重点科研机构发展迅速,全行业除钢铁企业中的科研机构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依托其强大的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在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试验室(东大,RAL,)、钢研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等,15,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创新机制与机构,2.2,科技人才配置日趋合理,“十一五”期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参加科技活动的总人数大幅增长,,2009,年为,168737,人,较,2005,年增长约,36%,,年均增长,9%,;其中参加科技项目的人员为,120293,人,占参加科技活动总人数的,71%,,其人数总额较,2005,年增长约,53%,,年均增加,13%,;而,2009,年科技服务人员为,69981,人,较,2005,年减少约,8%,,年均减少,1%,。表明科技主体人员在逐年增加,而后勤等服务人员在减少,钢铁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的配置在逐步合理。,16,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创新机制与机构,2.3,产学研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钢铁企业一直在努力进行探索,近年来已具有一定成效,基本建立起,“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目前大中型钢铁企业已分别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以及行业外有关研究机构如中科院系统等就长期技术开发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外,企业根据科研院所的专业特长和公司的发展需求,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比如,宝钢与东北大学共建了“,EPM,联合研究材料电磁过程实验室”,首钢分别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合作共建电工钢、汽车钢、宽厚板研发中心;莱钢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分别共建宽厚板研发中心、特殊钢联合研发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17,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创新机制与机构,2.3,产学研合作取得一定成效,2,)向下游行业渗透,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同时,企业高度重视与下游用户的合作,将合作关系向产品最终用户的研究机构进行延伸。,比如武钢分别与东风汽车集团、沈阳变压器厂联合攻关汽车用钢、电工钢等新产品开发和应用;宝钢、莱钢等企业联合相关下游用户共建产品研发应用中心或实验室,如宝钢与青岛啤酒;莱钢,H,型钢研发中心、中低速磁浮交通轨排研发中心等。通过跨行业的“产,-,研,-,用”平台,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焦点,从客户的使用要求出发,指导新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改进,使得新产品能够及时在这些用户的生产线上得到顺利使用。,18,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创新机制与机构,2.4,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纯研究性管控模式,企业研究院以前沿性、基础性研究为重点,突出其先进性、高水平,而不过多参与生产现场的技术质量管理。如鞍钢、沙钢。,研发为主,兼顾技术质量管理的管控模式,研究院主要工作是新产品研发和新工艺研究,同时,部分参与生产现场的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及质量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如宝钢、武钢模式。,科研和技术质量管理并重的全面管控模式,总院既重视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又对子(分)公司生产现场所涉及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及重大产品质量问题以派出站的形式实施全面管理。比如首钢。,19,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生产、研发、设计和制造四位一体的,工程集成体系,3,以生产现场为重点,以稳定提高和精益运营为特征的,持续改进体系,1,以研究院为主体,产销研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宝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三大子体系,三个子体系有分工、有侧重,互相交融、协同发展,3.,典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目前宝钢及下属单位共拥有各级技术中心,14,家,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省部级技术中心,6,家,地方区市级,5,家。,宝钢确立研究院的技术创新核心地位,聚焦研发资源。,宝钢研究院现有员工,648,人,其中博士,143,人(占,22.1%,)、硕士,231,人(占,35.6%,)。,1,研究开发体系,大类产品开发模块,汽车用钢研究所,电工钢研究所,结构钢研究所,钢管技术中心,不锈钢技术中心,特钢技术中心,共性技术开发模块,冶金工艺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设备研究所,前沿技术开发模块,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技术支撑模块,中试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中心,情报中心,21,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2,工程集成体系,宝钢取向硅钢、三热轧、高强钢专用生产线、梅钢冷轧等工程实现了自主集成创新质的突破。,3,持续改进体系,持续改进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境界,持续改进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管理的优劣程度。,科研、重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重大设备问题攻关、技术移植、管理推广等,六西格玛精益运营,自主管理,合理化建议,持续改进体系现有改进活动及定位,人才激励机制,能级工资制,科技人才贡献累积金,科技人员学术休假制,2002,推出首席师制度,2006,设立宝钢首席专家,2009,推出金苹果、青苹果计划,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科研及新产品项目奖励,专利奖励,技术秘密实施奖,技术贸易及技术推广奖,合理化建议奖,研发绩效奖,曾乐创新奖,持续改进和全员创新,22,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宝钢高效创新体系特征:,经过近年的并购重组,宝钢形成了多研发中心的格局,宝钢研究院作为企业的综合技术中心,与各事业部、分公司研发机构间,“,合作创新,+,技术转移,”,的工作模式,对整个集团研发体系的高效运行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宝钢研发工作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特点也非常突出,这不仅表现为,“,技术创新需求表,”,这种动态创新收集的课题来源形式,还表现为研发服务与市场和用户的紧密联系;,宝钢在研发过程中已将新工艺、新产品的经济性分析作为一种常态工作模式,有效指导了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23,成功试制出热镀锌,980MPA,级别超高强度钢板,2009,年,4,月,15,日,开始冷轧高强钢自主研究平台的建设及实验室研究,2002,年,决策自主集成建设冷轧超高强度钢板专用线,2007,年,冷轧高强度钢板专用线方案设计,2004,年,完成,1600,吨的超高强钢前工序验证,2008,年,成功试制出冷轧,1500MPA,级别超高强度钢板,2009,年,3,月,冷轧超高强钢列入公司发展规划,2000,年,技术固化与持续改进,平台性技术和产品线的实验室研发,宝钢冷轧超高强钢板技术研发、生产、固化,及持续改进的过程,宝钢取向硅钢技术研发、生产、固化,及持续改进的过程,宝钢创新成果,24,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武钢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决策体系,技术创新委员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机构,由武钢总经理任主任委员的高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技术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是重大技术创新决策的咨询机构,均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内各领域专家组成,,,组织保障体系,科技创新部(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信息化实行集中管理。财务、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部门在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创新文化的培育等方面协同推进。,创新运行体系,“三大”自主创新运行主体有效地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落到实处。,研发,武钢研究院和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集团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主体,是原始创新的核心;,持续改进,由生产单元的生产技术管理和岗位操作人员组成了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主体,重点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固化提升,以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构成技术的固化提升主体,侧重于集成创新。,外部资源支撑体系,从智力资源、矿产资源、客户资源等三个方面,形成了武钢自主创新体系的外部资源支撑体系,与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钢研集团等,6,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开发战略合作关系,与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与平顶山煤矿、山西焦煤、巴西、澳大利亚等十多家国内外煤炭、铁矿石战略资源供应商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相继与机械加工、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军工、发输配电行业近百家下游客户结成产品开发战略伙伴。,25,武钢,桥梁,船舶,汽车,能源,交通,铁路,钢研总院,北科大,东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大,武科大,煤炭资源,矿石资源,武钢外部资源支撑体系,武钢战略合作示意图,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从智力资源、矿产资源、客户资源等三个方面,形成了武钢自主创新体系的外部资源支撑体系。,26,武钢创新成果,新一代硅钢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以来生产的取向硅钢总量超过,2005,年以前武钢取向硅钢产量的总和。,2009,年,HiB,钢产量超过,10,万吨,是,2005,年前总产量之和的,5,倍,硅钢牌号全面提升,达国际先进水平(图,3,),全面淘汰了一般取向硅钢引进专利,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达到了,100%,。新一代硅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低温,HiB,批量生产。实现了,700MW,大电机、,50,万,KV,大变压器国产化,,0.23mmHiB,批量生产,成功用于制造节能型变压器,不仅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且巩固了武钢硅钢生产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武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自主研发汽车板跨上了三大台阶,武钢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开发出成套轿车用钢板的生产技术,实现汽车整车全规格供料。从,2005,年小批量试制,到,2009,年已经具备,100,余个牌号的汽车板产品对外订货,汽车板产销量达到,163,万吨,其中热轧汽车板,39,万吨,冷轧汽车板,124,万吨(高档冷轧汽车板产品,62,万吨);轿车面板产量突破,8,万吨,成功进入广州本田等中高端用户市场;五年跨上三个台阶,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战略合作客户,形成了一批技术诀窍,培养了技术团队。,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生产基地,通过持续创新研发,进一步奠定了武钢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的引领地位。研发出了铁路桥梁、公路及跨海大桥等系列桥梁用钢,,第五代桥梁钢,推广应用到芜湖长江大桥、京沪高速南京大胜关铁路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60,余座大型及特大型铁路、公路及跨海钢结构桥梁,是我国桥梁钢研发与生产的引领者。,压力容器钢,率先研制了,610MPa,级别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大线能量焊接用高强度钢、,-70,低温压力容器用钢、中温抗氢钢、,P355GH,核电用钢,形成了,6,大系列共,19,个压力容器和压力钢管钢种,并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成为国内高性能压力容器用钢系列产品的奠基者。,2009,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管线钢,2005,年至,2008,年武钢连续,4,年在管线钢的工程供货中位居全国第一,在西气东输中,X70,钢独占鳌头,,X80,钢率先研制,连续油管用,CT80,钢独家生产,构筑了武钢在我国管线用钢领域的引领地位。,建筑用钢,率先研发耐火耐候建筑用钢,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性能建筑用钢,在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馆、中央电视台、拉萨火车站、天津津塔等地标性建筑中得到应用。,帘线钢,等产品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钢帘线盘条产量近,5,年保持国内第一,获贝卡尔特全球最佳供应商称号,已成为我国钢帘线用钢开发及生产基地,。,高速重轨,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了时速,350km,客运专线钢轨上线认证工作,月产达到,7.8,万吨,创国内同类企业通过认证与达产最快记录,质量跻身国内一流生产厂家行列。重轨生产能力由改造前,12,万吨,/,年增加到,90,万吨,/,年,获得京沪高铁供货权,.,27,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鞍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鞍钢集团“十一五”期间形成了以钢铁、铁矿为主,技术中心和研究院为重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拥有矿业设计研究院、技术中心、硅钢研究所等,7,个独立的专业研究院所、,6,个联合实验室、自动化公司和工程公司等科研机构,涵盖了集团所有技术开发领域。,3,、发挥外部优势,与,5,家科研机构和下游客户建立了,6,个联合实验室。,与中钢研集团共建国家先进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涂镀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冶金技术研发中心;,与东北大学共建国家轧制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与一汽共建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共建轮轨关系国家工程实验室,2,、以专业实验室为重点,加强研发中心建设,鞍钢在技术中心新成立了环境和资源、汽车家电板、中试三个研究所,研究所数量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8,个,,新建了汽车板产品开发设计和中试研究平台、热镀锌和电镀锌实验室、电渣冶金实验室、节能环保类实验室等,10,个重点实验室,更新精密检测设备,购置了等离子体质谱仪、热膨胀仪、热镀锌模拟器、汽车板双动冲压成形试验液压机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在硅钢研究所建成一条中试生产线,专门从事取向、无取向硅钢新产品、新工艺设计研究工作。,为增强系统研发能力,整合鞍钢矿业设计院和鞍钢矿业研究所,成立鞍钢矿业设计研究院,设立了九个研究室,涵盖采矿、选矿、机械、自动化、化工、材料、监测、信息等专业,主要承担特大型、大型冶金矿山从采选工艺研究、技术经济论证、可行性研究到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和工程总承包等全套业务。,1,、筹建未来钢铁研究院,打造世界级高端研发平台,为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加快实现科技强企的战略,建设一个具备行业顶级研发力量、具有雄厚开发创新能力的国际一流企业综合研发中心和平台,,2008,年,11,月,24,日成立技术研究院筹建组。,2009,年,6,月组建技术研究院体系建设组、土地与实验室设施组、高层次人才引进组。与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多名海外人才进行了洽谈,已签订多个意向性劳动协议。,鞍钢创新成果,2010,年汽车板产量,220,万吨,其中冷轧,120,万吨,包括,14,万吨,O5,板,镀锌板,50,万吨。产品进入,27,个汽车厂,形成了高强度,DP,钢、,TRIP,钢两大系列,15,个产品,构建了汽车用钢研发平台,形成了不同产品、不同规格、不同应用的工艺技术和成套生产技术,满足汽车个性化需求。,率先形成适合我国核电用钢发展的三大系列主导产品,一批重点品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研发、试制、生产,并成功占领了国内核电市场。目前为止已完成核反应堆安全壳系列钢生产,7000,多吨、核岛关键设备系列钢生产,300,余吨、核电常规岛及配套结构件系列用钢生产,4000,吨。,船板,开发了,TMCP,工艺、小压缩比生产强度最高、低温冲击性能最好、最大厚度规格为,100 mm,的,FH550,船板。目前已经形成厚度范围,8,100mm,,共,128,个钢种一般强度和高强度级系钢级系列产品,覆盖了船体结构用钢板,80%,以上的钢级和规格,船体结构和海洋工程结构用钢板开发居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8,29,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4.,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4.1,研发投入,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共投入资金,2428.3,亿元,年均投入资金为,485.7,亿元;,2009,年投入资金,559.6,亿元,较,2005,年增加,102%,,年均增长,22%,。远高于我国粗钢产量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3%,)。可见我国大规模的产能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科技创新活动经费的投入。,30,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4.,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4.2,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科技攻关,我国钢铁企业在新产品新材料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普通钢材产品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并占领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高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的优特钢材也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取代了以前依赖进口的产品,为国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供应高端钢材比例持续增加。,2005,2006,2007,2008,2009,新产品产值,2055.16,3186.81,3558.63,4746.63,3901.77,新产品销售收入,2099.90,3174.93,3550.13,4782.38,6981.35,主营业务收入,13160.56,15542.46,20699.97,27030.12,24187.12,新产品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15.96,20.43,17.63,17.69,28.86,31,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4.,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4.3,知识产权运作能力,“十一五”期间,我过大中型钢铁企业共拥有专利,7401,件,,2009,年共有专利,2046,件,较,2005,年增加,180%,;年均增加,45%,。,“十一五”期间,专利申请数最多的企业是宝钢为,3410,件,拥有发明专利数为,1740,件,其次是鞍钢专利申请数,1974,件,拥有发明专利为,1187,件,首钢和武钢专利申请数分别为,504,件和,1431,件,拥有发明专利分别为,333,件和,576,件。,2005,年,2009,专利申请情况,2005,2006,2007,2008,2009,宝钢集团,618,831,1077,1229,1545,鞍钢集团,81,128,313,734,738,武钢集团,34,97,268,461,551,首钢总公司,35,36,52,157,229,重点大中型企业,1032,2338,2749,3976,4968,2005,年,2009,专利申请情况,32,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4.,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4.4,技术贸易能力,经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钢铁行业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多方面缩小了与国外先进企业间的差距,并在一些工艺技术装备方面实现了技术输出,在部分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取得了突破,获得了自有知识产权,并实现了技术向效益的转换。,鞍钢,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ASP,)在鞍钢建成投产后,成套技术装备成功输出济钢并竣工达产,结束了我国大型冶金成套设备依靠进口的历史。鞍钢,ASP,工程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进行连铸连轧短流程工艺、设备研制、设计、制造及集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国家之一。,宝钢技术成果已在首钢、包钢、重钢、沙钢、柳钢等多家大型企业得到应用,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拥有宝钢自主知识产权的,24,套全氢罩式炉成功输出到柳钢。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的滚筒渣处理技术,向浦项,(,韩国)、,JSW,钢厂,(,印度,),、马钢等国内外企业输出。,RH,精炼装置市场份额占据了国内,7,成以上,并实现了国外应用的突破,(,韩国现代集团,),。,33,二、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基本现状,4.,国内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4.5,成果创新能力,经过技术创新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行业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发明奖。,2007,年至,2009,年,钢铁行业获,4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技术发明奖,充分向全社会展示了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宝钢高等级汽车板项目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鞍钢,1780,冷轧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获,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4,三,、,国内外技术创新体系特征分析,1.,创新环境的建设和支撑,1,)政府强化科技立法,指定合理规划,推动行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实施,为技术创新创造法律环境和法律保障。,2,)政府主导,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官方的密切结合,制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的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能充分推动产业升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计划,并在规划中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3,)强化政府在研究开发中的宏观协调作用,并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政府税收政策来推动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活动的开展。,4,)增加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提高政府研究开发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35,三、国内外技术创新体系特征分析,1.,创新环境的建设和支撑,5,)完善研究开发的基础设施环境,建立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研究开发机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以提高技术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并使研究经费的扩充呈现良性循环,同时还刺激技术再生及催化、渗透、带动相关技术发展的效应。,6,)重视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联合研究开发,协同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推动。,7,)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的素质。一些国家制定了国家职业培训的具体计划,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够驾驭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人才作为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目标。,8,)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在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向政府反应行业诉求,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谋求良好的大环境。,9,)行业协会站在行业的高度,组织相关企业、大学、科研结构对一些事关行业发展、企业自身或者单独又无法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展开联合研究。,36,三、国内外技术创新体系特征分析,2.,企业推动技术创新的具体措施,1,)重视企业间合作。安赛乐米塔尔牵头,在欧洲组织由钢铁公司、研究中心和大学组成的,48,家合作单位共同对进行“超低二氧化碳排放”(,ULCOS,)攻关项目即非常好的例子。新日铁、,JFE,、浦项等诸多钢铁企业之间也建立了广泛的技术联盟,为联合开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反观国内,钢铁企业之间建立的技术联盟和联合研发行为则较为少见。,2,)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众多先进企业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实施开展,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打下坚实基础。,JFE,技研作为,JFE,集团直属的五大事业公司之一,与,JFE,钢铁公司具有同等的地位,将一个技术研发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公司来运行,由此可见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3,)技术研发战略具有前瞻性。先进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及研发方向较为超前,确保公司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抢先占领高端领域做出重要支撑。,37,三、国内外技术创新体系特征分析,2.,企业推动技术创新的具体措施,4)企业研发机构设置合理,机制保障到位。新日铁公司拥有完整的研究体系,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研究与开发核心部门与各钢厂实验室的协作。,5)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先进钢铁公司在员工招聘、员工内外培训、员工成长、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巨大精力,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此外,浦项投资建立浦项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方法独特、成果显著,每年为浦项输送大量人才。,6)创新成果显著。在良好机制的推动下,先进钢铁企业的创新成果突出,在各工序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环境保护等方面引领钢铁工业的发展。仅从专利数来看,JFE连续多年都在1800件以上。国内与先进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38,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1.,指导思想和原则,全面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钢铁工业“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切实提升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的发展。,39,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2.,战略目标,在“十二五”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建立和完善钢铁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重点企业、重点技术、重点产品和重大,先进,技术装备方面的技术创新活动取得较大进展,切实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的发展,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钢铁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40,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3.,措施建议,1)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能力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和协调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建议国家应继续加强国家层次上的创新体系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必要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实施“产业联盟”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具体包括,加大钢铁行业有关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技术输出等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为科技创新提供法律支撑和政策环境,在财政研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为技术创新投融资开辟新渠道,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聚集更多的创新资源,对钢铁行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41,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3.,措施建议,2)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必须从创新主体、创新激励、创新资源等方面入手,系统化、全方位地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第一,从政策导向上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第二,从政策设计上激励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第三,从政策协调上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要通过政策协调集成创新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大力支持。,42,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3.,措施建议,3)完善创新宏观环境。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有关科技活动的法制建设步伐。用法律保证重要科技决策的权威性、稳定性、连续性,同时,加强对科技决策及科技活动的监督。加强产业、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其他各领域立法与科技政策的协调,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43,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3.,措施建议,4)全面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导向层面进行导向性扶持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种方式的国际科技合作。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调组织作用,组织和推动一些重大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的联合研发活动;组织行业内企业间技术交流活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44,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3.,措施建议,5,)钢铁企业的科技创新战略需立足长远,立足市场,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新品研发以及与下游客户共同发展。在科技创新配套运行机制上实现创新,奖励激励机制到位,搭建技术交易平台,确保创新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切实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45,四、钢铁工业“十二五”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战略,3.,措施建议,6)科技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为科技创新智力支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整体谋划,确定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行业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国钢铁企业人员情况,一、职工队伍情况,二、,2009,年钢铁企业人员数量情况,2009,年全国主要大中型钢铁企业年末职工总数,211,万,其中在岗职工,170,万(其中钢铁主业在岗职工,124,万),占,80.60%,;离退休职工,24,万,占,11.28%,;其他从业人员,17,万人,占,8.12%,。其中,鞍钢集团、首钢集团、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武钢集团、攀钢,6,家企业职工人员都在,10,万人以上。,钢铁企业人员比例及学历结构情况,2009,年全国主要大中型钢铁企业年末主业在岗职工,124,万人,其中高级经管人员,1.41,万人,占,1.14%,,一般经管人员,10.98,万人,占,8.84%,,管理人员合计占比,9.98%,;研发人员,9.15,万人,占,7.37%,;生产人员,102.69,万人,占,82.65%,。,大中型钢企主业在岗职工博士学历占,0.05%,,硕士学历占,0.80%,,大学学历占,11.06%,,大专学历占,20.53%,,中专学历占,13.48%,,高中及以下学历占,54.08%,。,2010,年钢铁企业效益最好的宝钢研发人员占比,16%,(行业平均为,7.37%,),其中博士占比达到,1.37%,(行业平均为,0.35%,),硕士占比,11.46%,(行业平均为,3.89%,),宝钢的研发人员比例及人员学历水平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比例、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有力的支撑了宝钢的“精品钢铁”战略规划及实施。,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中钢公司高学历人才比例远高于宝钢及我国平均水平,我国钢铁行业总体知识结构高学历比例偏低,影响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博士,硕士,大学,大专及以下,行业平均,0.05%,0.80%,11.06%,88.09%,中国台湾中钢公司,1.13%,11.09%,20.42%,67.36%,宝钢集团,0.24%,2.74%,19.87%,77.15%,行业研发人员,0.35%,3.89%,45.27%,50.49%,行业管理人员,0.21%,4.02%,41.25%,54.52%,大中型钢铁企业职工年龄结构,2009,年底,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在岗职工平均年龄为,38.93,岁,其中高管人员平均年龄为,44.9,岁,一般经管人员平均年龄为,39.7,岁,生产人员平均年龄为,37.8,岁,研发人员平均年龄为,36.8,岁。,我国钢铁行业特殊人才情况,特殊人才方面,,2009,年底院士,4,人,有特殊贡献专家,48,人,享受特殊津贴人员,268,人,新世纪人才国家级人选,10,人,国家科技奖获奖人,60,人。,钢铁企业继续教育情况,1. 2009,大中型钢铁企业人均教育经费,500,元,培训费用占人工成本的比例为,0.7%,, 人均培训小时为,49,小时,/,年,其中高级经管人员,70,小时,/,年,一般经管人员,38,小时,/,年,研发人员,62,小时,/,年,生产人员,46,小时,/,年。钢铁企业普遍重视对高级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培训。,2.,十一五期间, 钢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料的观念,遵循钢铁行业、企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强化企业职业培训工作的主体地位,完善职工培训工作体系与机制,创新职业培训工作理念和机制,不断提升经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深入开展了全员职业培训,构建学习型企业,打造学习型团队,培养了造就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1.,钢铁行业职业培训涉及培训类别多、覆盖面广,大中型钢铁企业已形成覆盖经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的统筹培训体系,,2.,大中型钢企不断转化培训理念,科学分析用人用工规律,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及未来发展需要,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应用,目前已形成培训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按照“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各类人才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培训局面,实现了钢铁企业各类人员素质的提升和能力增长与行业、企业战略发展协调一致,保证了职业培训成果的切实转化。,3.,继续教育工作具体成就,1.,通过加强企业各类人员的职业培训,大型钢铁企业已初步构建学习型企业,打造出学习型团队。,2.,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大型钢企打造出一支职业素质好、市场意识强、熟悉国内外商业规则,在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经管队伍。,3.,围绕钢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出了一支科技水平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4.,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高级工为基础,突出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专业技能,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人才队伍。,54,谢 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