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5,旅游管理学-第4章课件,第一节,旅游管理体制,第二节,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第三节,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第四章,旅游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第一节 旅游管理体制第二节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第三,旅游管理体制,第一节,旅游管理体制第一节,一、旅游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结构,旅游管理体制,是指对旅游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有效协调和管理及其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对旅游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等,。,(一,)旅游管理体制的概念,一、旅游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结构旅游管理体制是指对旅游经济运行中,(二)旅游管理体制的结构,概 念,旅游管理体制,是以国家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为依据,以税收、信贷等经济政策为调控手段,以旅游信息为媒介,以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为监督保证的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组 成,根据旅游管理体制的运行规律,该运行系统由,旅游管理决策系统,、,旅游管理监控系统,、,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组织系统,组成。,(二)旅游管理体制的结构概 念旅游管理体制是以国家的旅游发展,旅游,管理决策系统,1,旅游管理决策就是对旅游业发展目标、旅游业管理政策和重大措施作出抉择。旅游管理决策系统的内在结构主要是正确划分决策权限和保证决策系统的科学性。,旅游,管理监控系统,2,旅游管理监控系统发挥监督和调控的功能。通过监督为旅游管理决策系统反馈信息,提高决策科学性,保证正确旅游决策的实施,维护正常的旅游业经济运行秩序。通过调控的作用,把宏观旅游管理决策所确定的规划目标变为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动,实现宏观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管理决策系统1旅游管理决策就是对旅游业发展目标、旅游业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3,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体制中沟通各管理环节、各经济主体之间联系的媒介,通过收集、处理各有关信息,进行汇总、提炼,形成供宏观决策的旅游信息。宏观决策结果的信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传递到各旅游经济主体,为他们决策提供指导和参考,。,旅游,管理组织系统,4,旅游管理组织系统规定着旅游管理体制各子系统的职能和相应机构,并使这些子系统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形成旅游管理系统整体。,作用:,一方面使各子系统有自身相应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管理职能,保证旅游决策的科学性、调控的有效性、监督的严格性、信息的及时准确性;另一方面,各子系统能互相沟通,围绕着统一的宏观旅游管理目标而运行,共同完成旅游管理的目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3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体制中沟通各管理,二、,世界旅游管理体制模式,市场主导型旅游管理体制模式让市场经济发挥最大的作用,国家一般不设专门的政府主管部门,海外市场促销、行业利益协调、信息交流、旅游市场管理都由旅游协会来承担,。,中国香港的旅游业由香港旅游协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香港旅游协会因其卓有成效的管理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旅游业管理机构之一。,(一,)市场主导型,二、世界旅游管理体制模式市场主导型旅游管理体制模式让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模式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干预,促使一国旅游业实现快速增长。,主要适应在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通过制定、补充、修改、解释相关政策法规,对旅游企业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止和纠正。,(二)政府主导型,(三)政府干预型,政府干预型模式强调市场竞争与政府管理并存,在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积极进行旅游市场规划与管理。,政府主导型模式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政府的强制性,三、各国旅游管理体制差异的成因分析,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或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中,旅游业中的私营部分很小,旅游企业多为国家所有。,在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旅游业中私营部门十分强大,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私营部门的力量。,(一,)政治经济制度,三、各国旅游管理体制差异的成因分析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或在经,(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中,旅游业的历史较短,有的国家的旅游业则处于刚起步阶段。为了促进旅游业迅速成长,国家政府不得不进行直接干预。因此,这些国家中的国家旅游组织不仅设为政府部门,而且它所拥有的权力也比较大。它不仅负责监督国家旅游政策的贯彻实施,而且直接参与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经济发达国家中,旅游业开发历史较久,因此,旅游业一般都比较发达,加之私营部门构成其旅游业的主力,政府对旅游业的直接干预程度较低,所以在很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中,其国家旅游组织都不是政府部门,而是由半官方的法定组织或民间的旅游行业组织构成。这类国家旅游组织都无权制定国家发展旅游的大政方针。,(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中,旅游,(三)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有些发达国家中,国家旅游组织所采用的也是国家政府部门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这些国家在干预旅游业的过程中赋予国家旅游组织政府部门的地位,并将其纳入国家政府部门编制的组成部分,如法国。,总之,世界各国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立并无统一的模式,其设立形式、地位高低和权力大小都是依据本国的国情而决定的,。,(三)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有些发达国家中,国家旅游组织,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第二节,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第二节,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时间,: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65,年。,1949,年,国务院决定筹建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有关旅游外事接待工作。,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正式成立,在公安部代管下,负责国家外宾的食、住、行事务的统一接待和管理。,1964,年,12,月,1,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了中南、华东两个旅游事业管理局,分别负责领导和管理本区域旅游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一是标志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正式建立;二是明确了旅游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三是建立了局社(政企)合一的旅游管理组织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时间: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曲折发展,1970,年下半年,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形式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明确提出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是国家管理全国旅游事务的机关,中国国际旅行社为对外办理国际旅行业务的具体组织,促进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恢复,。,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刚刚起步的旅游事业和初步形成的旅游管理体制遭受严重的打击和破坏,。,时间,:,19661977,年,国务院于,1972,年批转了外交部,关于加强地方旅游机构的请示报告,明确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等,促进了旅游管理体制的全面恢复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曲折发展1970年下半年,在“抓革命、,三、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发展阶段,(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时间,:,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1978,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关于改变全国高级饭店管理体制的建议,,将一批专用别墅和接待外宾的宾馆划归旅游行政部门分类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旅游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一对外,领导和经营一体化的制度格局。,1982,年,我国旅行游览事业总局和国旅总社分家。,1981,年,3,月,中央书记处、国务院专门研究了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1981,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三、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发展阶段(一)我国旅游管理体,(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时 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问 题,一是旅游需求急速增长和旅游供给严重短缺的矛盾;二是其他部门进入旅游业的热情和旅游业壁垒的矛盾;三是旅游业大发展和集权制管理的矛盾。,改革成果,一是旅游管理政策的支持。二是旅游管理职能的转变。三是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生产力得到有效增强。四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旅游经营格局和多元化的旅游管理体制形成,。,(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时 间20世纪80年代中,(三)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时 间,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问 题,一是旅游业的发展开始宏观失控,产业结构失调逐渐突出;,二是多头搞旅游,政令不一,利益动机各异;,三是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多头领导,各成体系。,(三)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时 间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成就,一是两级旅游管理体制已经初步形成,,1985,1994,年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旅游政策规定,30,多件;,二是旅游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三是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四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旅游全行业服务的职能开始体现;,五是外联权全面开放,推动了国际客源市场的全方位发展;,六是旅游价格管理体制全面放开并日趋规范;七是旅游企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改革成就一是两级旅游管理体制已经初步形成,19851994,(四)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阶段,时 间,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改革创新之路,一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三是创造节假日旅游黄金周。,成 果,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旅游业特点、行之有效的模式和体系,并确立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四)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阶段时 间20世纪90年代末,四、我国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一是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二是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中央文件中,旅游的地位大为提高。,三是组建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作为国务院的非常设机构运转,使假日旅游有序运行。,四是形成国务院,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五是将旅游市场整顿列入政治局工作要点,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对旅游市场全面治理。,六是国务院的各个部门,对旅游的态度大有转变,更加重视,积极支持。,(一,)中央模式,四、我国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一是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一,(二)地方模式,第一,从省一级来看,云南省是最突出的。西双版纳体现得最早,,70%,的财政收入依靠旅游,丽江基本上是,90%,。,第二,从市一级来看,大连是比较到位的。大连的基本经验:第一是靠营造城市环境,第二是靠组织大活动,第三是加大市场促销力度。,第三,从县一级来看,桂林的阳朔县成效显著。阳朔的特点是充分整合自己的资源,把山水和旅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际上采取的是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布局相结合。,第四,从乡镇一级来看,浙江三个古镇做得比较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统一开发,成片开发。,(二)地方模式第一,从省一级来看,云南省是最突出的。西双版纳,(三)省市旅游局工作模式,广东省,广东提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提高生活质量的角度看,旅游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江苏省,旅游局提出了一个旅游倍增计划,具体形成“一接一计划”,围绕这个计划,形成了一系列具体工作措施。,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旅游,每年给省旅游局一亿资金,旅游局抓住机遇,大力开展规划和促销工作,拉动各级政府加大重视的力度。,(三)省市旅游局工作模式广东省广东提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第三节,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第三节,1.,定义:,行业管理能力指的是立足旅游业行业管理的职能,以市场、规划等为手段,规范管理行业发展的能力。,一、,行业管理能力,特点:,开拓性,内容:,一是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控制能力;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三是高效规范、上下一心的执行能力。,规范性,连续性,操作性,日常性,服务性,1. 定义:行业管理能力指的是立足旅游业行业管理的职能,以市,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第一,行业管理不完整,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第二,旅游资源管理与旅游产业管理脱节,旅游资源很难纳入行业管理范畴;,第三,以市场促销与标准化为主要手段,手段单一,难以适应综合管理;,第四,政策管理为主,法制管理不足,缺少权威性;,第五,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不足;,第六,中观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不足;,第七,机构、队伍建设与产业规模不适应,呈现“中间强、两头弱”的态势;,第八,政府注入的资源与产业规模不匹配,导致安全、交通等公共服务缺失。,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第一,行业管理不完整,交通、餐饮、,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旅游立法建设。,(,2,)加快旅游标准的制、修订速度,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适用、重点突出的旅游标准化体系。,(,3,)提高旅游业规范管理水平。,(,4,)提升旅游综合执法能力。,(,5,)加大培训力度。,(,6,)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7,)提高旅游系统的执行能力。,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旅游立法建设。,旅游行业管理的总体思路概括为:,“一”,努力建立一个涉及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管理体系。,“二”,创造两个好的环境,为广大海内外旅游者创造一个好的旅游环境、为广大的旅游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三”(三个符合),一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二要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三要符合国际惯例。,“四”(四个依靠),一是依靠标准化工作开拓行业管理范围;二是依靠法规建设公共行业管理成果;三是依靠严格执法来规范市场秩序;四是依靠全面服务促进企业进步。,旅游行业管理的总体思路概括为:“一”努力建立一个涉及运行,1.,定义:,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指的是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以及社会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能力。,二、,统筹协调能力,内容:,一是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控制能力;,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三是高效规范、上下一心的执行能力。,1. 定义: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指的是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地,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第一,政府主导战略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成功,地方政府成为旅游发展的主力军;,第二,在综合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法,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A,级景区、主题旅游年等;,第三,探索了很多支持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做法,如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等;,第四,动员了广大消费者,使旅游成为国民生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第五,动员了全社会参与,为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贡献了各种人才和智慧。,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第一,政府主导战略在全国各地,问 题,第一,面临“小部门、大管理”矛盾,“三定”方案中缺少有力的刚性手段;,第二,缺少法规条例保障,旅游局在协调中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第三,部门条块分割与旅游的规律相背,整合难度大;,第四,能够动员的资源少,财权、人权、执法权等不适应;,第五,现有的动员手段单一,旅游媒体的公众导向能力不足,还有拓展空间。,问 题第一,面临“小部门、大管理”矛盾,“三定”方案中缺少有,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深化推进各类旅游创建工作。,(,2,)与重点优势领域和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3,)落实、强化和深化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4,)推进市、县及属地的旅游一体化管理模式。,(,5,)加强旅游法律、法规、条例、规划、标准等宏观管理手段的建设,多层次多角度提升旅游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6,)强化旅游宏观战略的研究、培训和推广,提高相关部门和各地区对旅游综合统筹功能的认识和实施能力。,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深化推进各类旅游创建工作。,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深化推进各类旅游创建工作。,(,2,)与重点优势领域和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3,)落实、强化和深化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4,)推进市、县及属地的旅游一体化管理模式。,(,5,)加强旅游法律、法规、条例、规划、标准等宏观管理手段的建设,多层次多角度提升旅游统筹协调与社会动员能力。,(,6,)强化旅游宏观战略的研究、培训和推广,提高相关部门和各地区对旅游综合统筹功能的认识和实施能力。,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深化推进各类旅游创建工作。,1.,定义:,决策参谋能力指旅游局作为一个行业管理部门为领导提供参考和参谋的能力,这一能力既反映旅游局对事件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也反映出旅游局是否善于小中见大、知微见著、透过小事发现方向性和倾向性问题。,三、,决策参谋能力,内容:,一是管理的助手能力;,二是决策的参谋能力;,三是咨询的专家能力。,1. 定义:决策参谋能力指旅游局作为一个行业管理部门为领导提,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状,第一,对旅游业综合产业功能的认识全面提升;,第二,旅游业提出决策服务大局的举措逐渐增多,从创汇、经济增长点、刺激内需的主渠道、就业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成效;,第三,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具备了“跳出旅游看旅游”的能力;,第四,全行业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与做法。,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状第一,对旅游业综合产业功能的认,问 题,第一,前瞻性研究不足,被动执行的多,主动参谋的少,特别在市、县一级表现得更为突出;,第二,专项性的多,综合性的少,以配合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专项性居多;,第三,借鉴性的多,原创性的少;,第四,人才不足,特别是旅游干部流动性大,使得问题更为突出;,第五,决策参谋的渠道信息不足,与需求不对称。,问 题第一,前瞻性研究不足,被动执行的多,主动参谋的少,特别,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旅游局中决策参谋专业部门的建设,从人员配备、发展资金、高科技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其综合研究的能力。,(,2,)强化旅游行业部门“跳出旅游抓旅游,谋划全局抓旅游”的意识,加大对政府领导和行业管理者的培训,深化对旅游业的认识,提升旅游行业负责人谋划全局和决策参谋的能力。,(,3,)增强对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预见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苦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本领,增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主动性。,(,4,)加强对已有成果和各种成功经验的研究总结,做好信息的整合和向上传达,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编制定期的要情专报材料。,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旅游局中决策参谋专业部,(,5,)加强对国家各级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战略、法规、条例等的分析,评价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为领导部门决策服务。,(,6,)建立旅游研究网络、定点的案例跟踪网络,以及信息传输网络,增强对相关措施实施效果的监测和对策措施建议。,(,7,)加强对国际最新动态和案例的研究,搜集整理国际旅游要闻,选择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及时为决策提供参考服务。,(5)加强对国家各级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战略、法规、条例等的,1.,定义:,公共服务能力指依法履行行政职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能力。,四、,公共服务能力,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全面确立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立足与依靠服务推动发展,依靠统筹促进发展,并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推动中国旅游业繁荣和发展。,1. 定义:公共服务能力指依法履行行政职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问 题,一是对旅游业公共服务性质的认识不足,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产品严重滞后,没有纳入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三是中介组织发育不足,公共服务产品滞后;,四是关于旅游业公共服务的研究严重不足,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问 题一是对旅游业公共服务性质的认识不足,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研究,进一步明确旅游业的公共服务特征,提出明晰的公共服务产品目录。,(,2,)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3,)结合国家公共服务建设重点,抓紧推进旅游安全救援、标识、公共信息平台、游客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产品建设。,(,4,)结合旅游业态创新,建设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新兴公共服务产品。,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研究,进一步明确旅游业,1.,定义:,创新发展能力是指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资源观和旅游观为指导,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来推动旅游业实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升新的发展水平、增强新的发展能力、实现新的发展格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能力。,五、,创新发展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创新、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和政策创新等。,1. 定义:创新发展能力是指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资源观和旅游,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积蓄了巨大的创新动力,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和意识,管理部门树立了强烈的创新求发展的指导思想,探索了一套发动全社会创新搞旅游的引导方式和发展格局。,问 题,一是有限的创新资源供给与巨大的创新需求不匹配;,二是萌芽的技术创新与活跃的文化创意不匹配;,三是滞后的整体集成式创新与分散的创新不匹配;,四是理论创新滞后于实践创新。,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业积,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建立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工程中心,将旅游产业纳入国家产业创新扶持计划,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创新的投入,使产业创新工程成为旅游产业的孵化器,成为旅游产业新产品和新项目研发的孵化中心,成为培育自主创新品牌的平台,成为政府、教育、企业、社会各种资源产业化推进创新的孵化器,成为将相关技术引进产业进行集成整合的工程中心。,(,2,)加快建立中国旅游研究院,以研究院为平台,凝聚全社会专家资源,按照三个面向的原则(面向全行业进行服务,面向局中心工作超前研究,面向国际、实践总结和推广、提升成功经验)将研究院打造成行业创新的原创中心和智囊机构,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高级智库。,(,3,)提高对旅游产业作为创新性产业的认识,加大国债技术改造资金在旅游产业企业中的投入比重,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或创意特征明显有很好的成长潜力和一定规模与实力的、科技含量和知识比较密集的旅游企业或企业集团。,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建立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工程中,(,4,)设立年度旅游创新大奖,以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大奖调动社会对旅游产业创新的关注度,调动社会资源推进旅游产业创新。,(,5,)推进旅游与科普推广的结合,增强社会公众对旅游创新的认识,培育旅游主业创新的社会基础。,(,6,)鼓励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各级政府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通过奖励加大对旅游创新的引导和扶持。,(,7,)鼓励各地开展各种创新大赛,调动社会积极性推进旅游产业创新。,(,8,)每年推出旅游资源、产品、技术、服务、业态等创新目录,培育相应的创新要素市场,优化创新的交易环境。,(4)设立年度旅游创新大奖,以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大奖调动社会对,(,9,)依托现有的大中专学校、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一批创新研究基地,国家和各地政府给予一定的奖金扶持和引导。,(,10,)集中一流专家的全面实践经验,编制一套推进旅游创新的教材,并成立中国旅游案例研究中心,每年总结和推广创新的成功经验。,(,11,)国家和政府前瞻地设立一些旅游创新课题,推进理论创新。,(,12,)加大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线路、服务、技术。,(9)依托现有的大中专学校、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教育机构,设,1.,定义:,产业竞争能力是产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六、,产业竞争能力,主要包含四大能力:,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化运作能力,1. 定义:产业竞争能力是产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旅游集团已经进入中国,他们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销售网络优势、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拓展国内市场,使国内各类旅游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问 题,一是规模比较小,普遍没有达到最低经济规模(,MES,),由此带来长期成本过高,经营不经济,无法产生规模效益;,二是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降低,导致产业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下降;,三是过度开发和低水平开发资源,利用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四是加速破坏,掘地而渔,短期行为;五是行业比较优势下降,对优势资源的吸引力不强,不利于产业竞争。,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旅游集团,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呼唤产业政策,深入研究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全面落实,重点突破,放水养鱼,提高行业的利润水平。,(,2,)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防止不正当竞争,为优秀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3,)加强企业改造的扶持,将重点旅游企业纳入技术改造的范围,整体提升企业的装备能力。,(,4,)推进企业退休、养老、保险等社会化改革,减少企业的包袱。,(,5,)帮助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6,)实施旅游企业创百强攀登计划,鼓励优质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进行业态创新,通过业态创新脱胎换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走集团化、网络化道路,发挥旅游业的综合联动效应,真正把旅游业作为大产业来谋划和发展。,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呼唤产业政策,深入研究扶持,(,7,)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8,)以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实施旅游品牌推进计划,精心打造旅游品牌,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9,)实施“全国旅游质量提升计划”,提高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动员和组织全行业共同推进新时期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10,)优化企业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社会成本和外部成本。加强行业监管,防止过度恶性竞争。,(7)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1.,定义:,国际拓展能力是指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全方位竞争态势下,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的能力。,七、国际拓展能力,内容:,一是以旅游拓展我国的国际能力;,二是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三是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1. 定义:国际拓展能力是指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第一,“请进来”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以酒店业为代表的旅游要素产业国际化水平都很高;,第二,世界旅游大国与强国的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与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密切合作,增强了国际话语权;,第四,出境旅游蓬勃发展,增强了谈判能力;,第五,驻外办事处规模和网络扩大;第六,旅游企业“走出去”战略已开始启动。,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第一,“请进来”战略取得重大,问 题,第一,中国企业“走出去”刚刚起步,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远远滞后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化的整体水平;,第二,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和产品体系,基本处于“躺在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上参与国际竞争”的状态;,第三,发展出境旅游面临着“素质困境”;,第四,入境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停留时间、旅游次数等有待提高;,第五,旅游业的国际发言权与旅游大国地位极不相称。,问 题第一,中国企业“走出去”刚刚起步,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远远,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进一步拓展我国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数量,完善我国旅游驻外机构的网络,提升我国旅游窗口功能。,(,2,)推进旅游企业“走出去”战略。,(,3,)提高出境游的质量。,(,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5,)加大对外旅游援助的力度。,(,6,)加大我国旅游技术、咨询、劳务输出力度。,(,7,)增强企业的规划、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8,)前瞻性的搞好企业“走出去”的维权及配套服务,从政治上提升企业国际生存环境,增强企业抗国际冲击的能力。,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进一步拓展我国旅游目的地国,1.,定义:,风险应对能力又称“危机管理能力”,分三个层次,即社会危机、行业危机和企业危机,主要表现形式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重大社会骚乱或灾难性事件等。,八、,风险应对能力,特征:,突然性,不确定性,危害性,连带性,1. 定义:风险应对能力又称“危机管理能力”,分三个层次,即,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1,)旅游业在“非典”考验中“浴火重生”,形成了一整套危机救援方案,促进了国际合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初步形成;,(,2,)形成了以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为核心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为旅游业的公共安全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3,)国家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公共安全保障基本能力初具规模,旅游业抗风险有了基本保障。,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1)旅游业在“非典”考验中,问 题,一是公共卫生防御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防御能力不高;,二是旅游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业风险易发,且波及性大。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全年的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风险易发,可控难度大;,三是旅游者消费心态不成熟,风险放大效应和波动性加强;,四是风险管理和公共应急的体系还不成熟,旅游行业和企业的“内功”尚弱;,五是旅游行业协会的职能薄弱或缺失,行业自救、自保功能不全,力量薄弱,难以真正发挥在正常情况下的行业自治、自律和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业自救、自保作用。,问 题一是公共卫生防御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防御能力不高;,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各级政府和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平常和特殊时期两套抗风险长效运行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建立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2,)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应急系统。,(,3,)结合诚信旅游建设,加快推进规范的网上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完善中国旅游信息发布平台,健全公开透明的旅游公众信息服务渠道。,(,4,)通过调整假期制度,鼓励企业对员工奖励旅游等手段,调配中国集中爆发的旅游需求,平衡季节性,使“集中旅游”现象得以缓解,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所带来的风险因素。,(,5,)壮大企业规模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抗风险的微观基础。,(,6,)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培养行业内部自救、自保的能力。,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各级政府和旅游行业管理部门,1.,定义:,规划控制能力指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与深度开发规划,落实规划内容,通过规划控制旅游发展的能力。,九、规划控制能力,具体包括四层含义:,一是组织和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能力;,二是赋予规划文本法律地位的能力;,三是组织落实规划内容,控制发展当地旅游业的能力;,四是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修订和灵活落实规划的能力。,1. 定义:规划控制能力指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第一,随着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方针、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形成了日益浓厚的规划氛围,规划价值得到普遍认同;,第二,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推进和指导下,全国形成了自上而下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成果颇丰,涌现了一批优秀规划;,第三,国家和地方旅游局评定和推广了一批甲、乙、丙级规划资质单位,旅游规划机构发展形成了多专业介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一批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规划方法与技术,奠定了我国旅游规划控制能力建设的智力基础。,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第一,随着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问 题,第一,旅游规划发展在第二阶段出现了“三扫”现象(扫盲、扫荡、打扫门庭),在摸索中前进,部分规划文本自身存在一些缺陷,规划控制能力不强,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规划成果进行修编;,第二,旅游规划缺少法律地位,实施的约束力不强;,第三,国家对旅游规划的管理文件,如,旅游规划通则,等还有待完善;,第四,国家对旅游规划的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丰富旅游规划实施与管理手段;,第五,需要加强规划机构质量管理,形成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监控体系,从源头确保和提升旅游规划控制能力的科学性。,问 题第一,旅游规划发展在第二阶段出现了“三扫”现象(扫盲、,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强化规划成果管理。,(,2,)推行规划、咨询、后期服务一体化。,(,3,)规划编制过程中,推行“地方基础、高手整合、公共咨询”的规划编制模式。,(,4,)规划编制过程中,整合“五种智慧”,使其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落地有声。,(,5,)推行四种新兴的规划成果形式,丰富旅游规划成果体系。,(,6,)针对旅游发展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一轮发展要求,对,旅游规划通则,进行修订。,(,7,)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提升规划成果的法律地位。,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强化规划成果管理。,定义:,结合旅游业营销的特殊性,旅游宣传营销力可定义为:以形象传播为推广力,以渠道建设为穿透力,以服务系统为配套力,综合运用各种整合手段和营销战略进行旅游宣传营销的能力。,十、宣传营销力,定义:十、宣传营销力,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1,)政府主导推动旅游宣传营销。,(,2,)旅游行业系统的推介会、招商会等专业推广。,(,3,)企业推介、广告活动活跃。,(,4,)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5,)新技术手段运用加快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进程。,(,6,)旅游教育、科研、咨询机构。,问题:一是市场化程度不高;二是一体化营销;三是营销服务系统建设。,2. 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现 状:(1)政府主导推动旅游宣,3.,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主体整合,推进组合营销。,(,2,)加强渠道建设,推进一体化营销。,(,3,)加强营销服务系统建设。,3. 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1)加强主体整合,推进组合营销,旅游管理学-第4章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