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wz****p 文档编号:243971718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轮复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总复习,一轮,政治,高中总复习,一轮,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基础整合,基础梳理,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2.,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4),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为前提和基础。,(5),核心内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各少数民族聚居,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国家统一,自治权,(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社会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政治基础,:,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的民族关系。,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大杂居,相互依存,当家作主,三、我国的宗教政策,1.,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实行宗教,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相适应。,2.,弘扬科学精神,(1),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的宣传教育。,(2),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仰自由,独立自主自办,社会主义社会,无神论,四、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2),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2),坚持把,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3),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理论体系,实现途径,根本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依法治国,国家层面,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网络构建,考点突破,精讲考点,典题例练,近五年考点展示,高,频,考,点,1,个关系,:,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1,项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项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3,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4,个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题,型,预,测,选择题,:,非选择题,:,考点一,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考点透析,1.,我国的民族关系,(1),新型民族关系,(2),民族现状,:,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原因,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原则,含义,原因,注意点,民族平等,各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1),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2),民族平等,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3),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以民族差别的存在否认我国的民族平等,也不能以民族平等掩盖民族差别,(4),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的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原则,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原则,含义,原因,注意点,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1),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2),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的共同繁荣,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因和措施,特别提示,要把握知识联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义务之一。把相关知识加以联系和比较,利于加深理解。,原因,(1),根本原因,:,由国家性质决定,(2),现实意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各自的意义,措施,(1),从国家角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从公民角度,:,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易错易混,1.,(2017,江苏卷,17),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提示,:,由于历史等综合因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不能说“消除”。,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提示,:,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提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4.,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提示,:,民族平等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典例导引,(2017,全国,卷,18),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A.B.C.D.,解析,:,C,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各族群众共度民族节日,是新型民族关系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符合题意,;,各族群众共度民族节日,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没有直接作用,与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无关,不符合题意。,考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透析,1.,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前提、,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其他行政地方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施,范围,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既不能把,“,各少数民族,”,理解为,“,各民族,”,;,也不能把,“,聚居,”,理解为,“,居住,”,自治,地方,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核心,内容,自治权,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具有双重性,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优越,性,(,国家角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角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别提示,(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条件是“少数民族”“聚居”。,(2),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3),自治机关包括人大和政府两类机关,其他机关不是自治机关。自治机关中不包括司法机关。,(4),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很多,民族区域自治是其中之一。,(5),民族政策是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要求和体现。,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区别,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联系,(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依据,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2),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易错易混,1.,(2015,广东卷,29ABC),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提示,:,自治机关的立法自治权是自治权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是由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特殊地位。,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典例导引,(2017,江苏卷,17),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门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B.C.D.,解析,:,C,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也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入选,;,与材料无关,排除,;,中“消除”一词不准确,排除。,考点三,我国的宗教政策,考点透析,1.,关于宗教政策的几个注意点,政策,注意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3),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4),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信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2),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3),以宗教为幌子或者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都不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对这些活动的管理并不是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1),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2),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3),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对他们进行,“,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通过对宗教进行引导,抑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特别提示,(1),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2),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府只有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才能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3),不能认为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利于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我国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4),不能认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本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仍是唯心主义世界观。,2.,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1),民族、宗教与国家密切联系,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而多数民族又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因此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多种宗教流传、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信教,因此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必须正确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权。,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更好地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全面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别提示,我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得信仰宗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神论者,是唯物论者,只能信仰马列主义,不应信仰宗教。如果中国共产党党员选择了信教,就要劝其退党。,易错易混,1.,(2016,江苏卷,18),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提示,:,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表明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并没有涉及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非所有的宗教活动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2.,(2015,江苏卷,15),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示,:,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禁止宗教国际交往。,提示,:,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强调宗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典例导引,(2016,江苏卷,18),唐卡作为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A.B.C.D.,解析,:,C,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表明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符合题意,;,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表明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并非所有的宗教活动都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说法过于绝对。,考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考点透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制度,要求,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易错易混,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三者统一于党的领导。,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人民当家作主。,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命题探究,命题角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典例导引,(2017,全国,卷,1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是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重要举措,A.B.C.D.,解析,:,A,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制度。精准扶贫是共同富裕的表现,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热点聚焦,关注时政,拓展视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各族共同繁荣,热点说明,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处理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为此,我国实施了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这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考命题的常见素材。,热点预测,1.,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一般较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在民族地区加强精准扶贫是为了,(,),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缩小民族发展差距、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赋予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更多的自治权,A.B.C.D.,2.,我国的宗教政策,党的宗教工作关乎民族团结,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这说明,(,),民族团结的原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A.B.C.D.,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自治区成立后,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民族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了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体系。目前,自治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修订、批准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560,多件,现行有效的,340,多件。蒙古族语言文字在各级党政机关、司法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自治区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约,6.8,万人,约占干部总数的,33%,高于全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结合材料,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解析与答案,】,1.,A,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在民族地区加强精准扶贫,是为了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也缩小了民族发展差距,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社会和谐,入选,;,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说法错误,;,自治权是宪法规定的,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说法错误。,2.C,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必须牢牢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体现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体现宗教界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排除,;,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排除。,3.,解析,:,第一小问考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可从我国的国情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可直接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答案,:,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使内蒙古自治区充分享有自治权,保障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当家作主,;,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谢谢观赏!,以下为附加内容,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四川抽样调查:,26%,举家外出农户,20%,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72%,“,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岁,务农农民平均年龄,63%,妇女,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妇女60%;,初中及以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76%,不愿再回乡务农,85%,从未种过地,(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世界性课题,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世界性课题,法国经验,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事关13亿人的饭碗。,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表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技能型:,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