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3905268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_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八章_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八章_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1978,1992,年),胡鞍钢,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2004,年,4,月,20,日,内容提要,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经济改革时代,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时代,这是中国现代化历史性的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政治上,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政治动乱,出现了建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改善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也改进了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在经济上,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持续高增长的经济繁荣时期。,在国际上,中国主动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不断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内容提要,本章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是什么?这包括国际背景、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什么起点和基础上开始?它的初始条件是什么?与其他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相比有哪些有利条件?又有哪些不利条件?为什么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首先突破?农村的改革何以取得惊人的成功?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时期(指,19781992,年)是“转轨”阶段?中国是如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它的经济体制发生哪些变化?这一时期中国领导人都碰到哪些思想和理论上的障碍?又面临哪些现实重大挑战?他们是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又是怎样地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与毛泽东的路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选择了渐进改革主义?这一时期经济改革的正面效果是什么?出现哪些负面效果?,一、经济改革背景,国际背景,二次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都在迅速追赶美国等发达国家,并取得明显的经济增长“奇迹”。,邓小平出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邓小平清醒的意识到长期以来执行的闭关自守政策,是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而对外开放则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经济改革背景,国际背景,70,年代初的毛泽东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1972,年毛泽东与尼克松的会谈打破了中美关系长期对峙、隔绝的局面;接着是中日关系的改善;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使中国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经济改革背景,经济背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效率低下。,从农业生产率看,一直处于增长性波动。,一、经济改革背景,政治背景:拨乱反正,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在思想上恢复“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政治上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邓小平“力排众议”要求全党必须旗帜鲜明地肯定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成果,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一、经济改革背景,中国的改革是一个什么样的改革,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它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深刻的革命。,一、经济改革背景,体制背景,苏联斯大林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模式及特点,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在资源配置方式方面实行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再分配社会资源,排斥市场机制。,在微观机制方面企业成为国家及其所属部门的“生产单位”或附属物,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具备“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经济改革背景,体制背景,1978,年改革之前的中国的计划经济特征,以及与苏联体制不同之处,国家实行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农业生产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在中国农村,国家还为农户保留了一些“自留地”、“宅基地”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农户可以用来生产、经营各种农作物。,一旦允许或实行农村改革,就会出现良好的改革发展趋势。,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不利条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人均,GNP,大大低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除蒙古和越南之外)。,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中国城市化率相当低下。,从人力资源方面看,,1978,年中国成人文盲率高达,31%,,而,1989,年经济转轨国家基本消除了文盲。,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指标,中东欧,俄罗斯,其他独联体国家和蒙古,中国,(,1978,年),1,、人口与收入,1980,年人口(百万人),122,149,139,1102,1990,年人均,GNP(1990,年美元,),世界银行图表集,汇率数据,2268,4110,2141,404,按实际购买力评价计算,4647,6440,4660,1000,转轨前增长率(,%,)(,1980,89,),1.5,1.9,2.3,4.9,2,、经济结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1,),61,74,58,18,投资占,GDP,比重(,%,)(,1989,),34,34,31,35,工业占,GDP,比重(,%,)(,1989,),51,50,41,48,能源使用(每,1,美元,GDP,消耗的千克石油当量),0.81,0.91,0.71,0.38,3,、人力资源,吉尼系数(,1989,),26,24,24,30,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岁)(,1989,),71,69,70,64,成人文盲率()(,1989,),3,2,2,31,人类发展指数(,1990,),0.823,0.706,4,、货币与汇率指数,M2,占,GDP,比重(,%,),53,100,75,25,1989,年黑市汇率溢价,331,1828,1822,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村,国家允许农户保留了一些“自留地”、“宅基地”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第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时间相对短,从,1953,年算起,到,1978,年,前后不过,25,年,只有一代人的时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务实的渐进改革路线。,中国领导人和人民深刻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选择了渐进改革的社会变革方式。,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大国之间关系的明显改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有利条件,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关系改善,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对峙格局,使中国在吸引国际上先进技术、资金成为可能。,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成为中国与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东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大陆发展提供了“示范模式”。,三、农村改革: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又始于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又源于,5060,年代的农业危机,每当农业生产出现下降以及农业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时,就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承包制。,70,年代末期的农村改革直接源于农业危机。但是这一改革曾经历了十分艰难和曲折的过程。,出现各种包产形式(如“包产到队”、“包产到组”、“包产到户”)都是农民的自发的制度创新,这是对合作社、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挑战与否定,而且,“包”的单位越小,农民的积极性就愈高。从经济学角度看,监督管理的信息成本就愈低,免费搭车的可能性就愈小,经济激励的程度就愈大,这种生产方式比较适合于中国农村发展阶段。,无论是中国的领导人如邓小平还是普通中国农民对“包产到户”是情有独钟,尽管这一制度创新被毛泽东个人所强制性扼杀,但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一旦改革时机成熟,就会出现“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这是中国改革最初的“种子”,它存在于十分落后的农村之中,存在于亿万农民之中,也存在于变革型领导人的脑海之中。,这是一种制度记忆或体制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取自于过去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制度的直接经验是,1978,年家庭责任制得以推行的一个准备性的、隐含性的体制因素。,1976,年,10,月粉碎江青为首的“四人帮”集团之后,中国并没有立即出现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呈现出徘徊、迟疑、甚至可能倒退局面。,“抓纲治国”,“农业学大寨”,“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新的农村经济政策,停止在农村开展阶级斗争、政治运动,否定了“穷过渡”的作法,强调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提出“先富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开始改变农业“以粮为纲”的政策,提出进一步发展经济作物和林业、副业、渔业等,中国农业改革的政策创新,第一、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第二、缩小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降低征购指标,加大农民出售农产品的自主权。,第三、开放城乡农贸市场,促进城乡贸易关系。,第四、实行了农业多样化方针,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第五、政府对农民“多予、少取”,让农民“休养、生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要的任务是调整党的中心工作,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次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城市市民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所有这些转变都被视为“重大转变”,它已远远超出在毛泽东时代曾多次出现的暂短的政策调整或改进,也远远超过改革之初的设想和人为限制,更大大超过同期中国城乡自由化的改革。,中国的农业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是有什么改革方案的,甚至这一改革还是违反中央的决定的,是农民自发的改革,并得到党内少数人的支持。,中国的农业改革是诞生于安徽最贫穷的一个小村庄里,后来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改革运动。,小岗村村民秘密起草的包干到户承包书,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79,年,3,月国家农业委员会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只允许在深山偏僻山区的独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1979,年,9,月,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9,月各地第一书记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农村的“双包制”(即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1982,年,11,月,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乡、镇一级政府作为我国农村的基层政府。,1983,年中央,1,号文件:将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的体制要有准备、有步骤地改为政社分设。”(到,1985,年春这一改革全部完成),所谓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包产到户”。在集体所有制条件下,是集中经营,集中劳动,集中分配;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是土地为集体所有,分散劳动,直接分配。这是指将集体所有土地承包到农户;农户化为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每个农户在完成上缴国家的农业税,向国家粮食(公粮)等主要农产品和交给集体的公共提留之后,剩余部分(余粮)全归农户所有,并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售。,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以土地出租为基础,而不是以土地私有化为基础。农民还必须按国家计划所规定的要求将农产品卖给国家,而不是直接出售给市场。这反映了农业改革的最初目的是改进计划经济,而不是取代计划经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70,年代初: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就有了一定的发展。,1979,年之后:社队企业进入高速增长期。,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特点是:市场化程度提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有效地创造就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经营灵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资源消耗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产权所属相对模糊,受到当地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人为控制,“政企不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