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资产、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上传人:208861****134598 文档编号:243750332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 资产、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专题三 资产、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专题三 资产、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37,*,/56,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37,*,/56,专题三:,资产、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确认与计量理论,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主要内容,3,1 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标准,2 资产计量属性,3 主要的资产计量模式,4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5 单项资产与总体资产的计价问题,资产,确认与计量,理论,4,资产,确认与计量,理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各种资产概念;明确各种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及其组成的资产计量模型;,掌握各种主要单项资产计量的目的、方法和相关理论,。,技能目标:能将资产计价理论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提供决策和确定有关经营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能力目标:既能从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中归纳总结出资产计价理论,又能用资产计价理论去解释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中的问题。,5,1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标准,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中,资产,和收益的确认与计量,被认为是两项,最,为重要的内容。,其中,资产是企业存在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在所有会计要素中,资产是关键性要素,其他要素的定义都以资产为基点。,资产计价通常决定着收益确定。,6,1. 1 对资产的传统理解,1未来,劳务观点,主张这种观点的是坎,宁,。,1929年,他在会计经济学中将资产解释为:,“资产指任何货币形态的未来劳务或任何可转换为货币的未来劳务(对那些由合同而产生的未来劳务要扣除合同双方都未履行的部分),这种劳务只有对某人或某批人有用时才是资产。”,资产早期的一种认识,,认为资产是劳务。虽然指出了资产对人有用的属性,但与现代会计的资产概念有明显的不同。,7,2,借余观点,出自,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的会计术语委员会1953年所发布的“会计,术语,公报”,认为:,凡根据会计标准正确地结转下期的借方余额或理所当然地应该结转的借方余额(应该认为是负债项日的那些偶尔出现的借方余额例外)都是资产,因为它们反映了已取得的财产权或财产价值,或者代表为取得财务权或有利于未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纯粹是从,会计计量技术角度,去定义资产,而并没有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即资产具有什么样的用途,能为其所有者或使用者带来什么。,8,3成本观点,将资产的性质强调为未耗用的成本或应按这种观点需将成本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耗用的,称为费用;另一部分是未耗用的,称为资产。,将,资产作为未耗用的成本,,从会计确认和计量的角度来看,是把资产的形成看做是资本耗费,凡在当期支出但没有转化为费用的都是资产,而已经转化为费用的支出则不作为资产。,没有揭示资产具有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而且也会导致对会计学中两个基本概念的混淆。,9,4经济资源观点,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认为: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也包括某些虽不是资源但按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借项。,IASC,也认为:资产是一项作为过去活动的结果而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由此所产生的经济利益预计在未来将流人该企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务、债权和其他权利。,认为资产是经济资源的同时,,,又限定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其优点是把资产的界限与经济学联系了起来,可以,明确资产的经济属性,也剔除了那些不能进行计量的经济资源,,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但没有明确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特征。,10,1. 2 现行的资产定义及其变化,现行对资产的理解,经济利益观(FASB),这种观点的,最权威代表是FASB,,它在,1985,年发表 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报中明确指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比较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根本目的。因为从一个营利性企业来看,它持有资产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在未来获得经济利益。,11,【,例1,】,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就采用了,经济利益观,这种观点。,“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能导致企业现金流入者为资产,凡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者不为资产。,12,【,例2,】,2006年,IASB,会议和,IASB,与,FASB,的联合会议对资产定义做出了修改,修改后的资产定义主要强调以下内容:,(1)资产与特定企业的关系,(2)现行权利或其他进入权,(3)现有经济资源,(4)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2007年10月IASB和FASB联合会议修订了资产的定义。,“资产是主体目前具有实施权利或其他人不具备的其他进入权的现行经济资源。,”,13,1. 3 资产的确认标准,一是会计技术决定论;,早期的对资产的表述,即,“借余观点”,。,资产取决于记账结果,,因此,复式记账的具体规则成了确认资产的标准。具体说来,关于将支出列作有关账户的借方余额,以在未来期间转作费用的具体规定,就是确认资产的具体标准,至于资产的真正效用的规定性,则退居次要的地位。,资产,被认为是按照一定的记账程序与规则所形成的余额。这样,记账程序与规则就成为资产的确认标准。,14,二是未来经济利益决定论,FASB,第6号财务会计概论公告概括出了资产的如下特征:,(1)它蕴蓄着可能的,未来利益,;,(2)某一特定个体对其,具有排它性的控制权,;,(3)产生这一利益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这些特征是当代人们对资产本质的认识,也是确认资产的标准。,15,2 资产计量属性,2. 1资产计量的概念,资产计量是以特定的计量尺度对资产的价值进行的数量化描述,是对资产进行的货币性量化过程。,资产计量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方面。,16,2 资产计量属性,计量属性也称计量基础,指所用量度的经济属性,如,原始成本、现行成本、变现价值、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等。,资产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组合是实施资产计量的重要条件。,对同一资产项目,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会产生不同的计量结果。,17,2. 2资产计量的目的,会计的目的首先是满足于决策的需要,因此资产计量的目的也是,要满足各种类型的决策者对信息的不同需求。,18,目的一:,作为收益计量的一个重要步骤,传统会计的收益计算,是通过,配比程序,完成的。由于费用是已耗资产的成本,因此,费用的确认决定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计量的传统方法是以,可变现价值,记录货币性资产,以,原始购置成本(历史成本)记录非货币性资产,。即将有关收入与相关费用(包括所耗资产的历史成本)相配比的差额作为收益。这个计算过程也就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过程。,19,目的二:,向投资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1)可以反映投资人所投入资本的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2)可以从企业发生的业务和期末的余额来追溯实际投入的货币。,(3)资产负债表概括了企业经营的性质以及企业货币性资产和未耗劳务的性质,以及这些资产和劳务的量度。,(4)可以向投资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20,目的三:,向债权人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20世纪以前,,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之一是向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由于缺乏可靠信息,债权人不得不依靠贷款担保品作为保证。,清算,价值,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计量基础。,若企业有较大可能持续经营下去,企业的债务可以用经营过程中所获现金流量支付,而不是以拍卖置存资产所获现金支付,因此清算价值对资产的计量毫无意义,而,以历史成本计价则是可行的,。,资产计量标准的选择是向债权人反映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1,目的四:,向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信息,从管理的目的出发,资产计量的标准的选择应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关心的是制定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资产的计量标准多选择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差别成本及预期差别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这些计量信息可以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但可以列入内部报表以供管理人员随时使用。,22,归纳起来,,资产计量的目的可分为两类:,一是反映经营责任;,(可靠性),二是对决策有用。,(相关性),23,2. 3 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中指出:,每一个财务报表要素都有多种属性可以计量,而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前,必须先确定应予以计量的属性。,计量属性直接影响计量的结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24,1、选择计量属性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1)计量对象,资产和负债计量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取得(投入)的价值,;,二是,确定变现(产出)价值。,收入和费用的计量:,主要是为了揭示企业的经营的净收益,或者说是为了,实现配比,的需要。,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可采取历史成本和变现价值,的双重标准,,收入和费用的计量,更适合于用现行价值,标准。,25,1、选择计量属性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2)计量环境,币值稳定环境下,,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就足以保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在币值波动环境下,,历史成本显然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它会导致计量结果的失真,不利于衡量企业财富的真实价值。,因此,,应考虑在不同环境因素下,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以保证计量结果的有用性。,26,1、选择计量属性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3)计量效果,会计计量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计量结果,具有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现代经济制度;经济环境的不适应性终将会引导人们走向实践性和突破。因为,计量属性的选择应以保证会计信息有用性为原则。,27,2、资产计量属性的种类,资产计量的时间上,可以将计量属性归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间区界;,对资产估价的立场上,则又有反映,投入价值,的计量属性和反映,产出价值,的计量属性。,28,资产计量属性的划分:,过去,现在,未来,投入价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未来成本,产出价值,历史售价,现行售价,未来售价,29,(1)历史成本,,即原始成本,是取得资产时的原始交易价格。,(2)现行成本,,又称重置成本,是指在本期重置持有资产所要付出的代价,它又有多种涵义,如重新购置同类或具有相同生产能力新资产的市场价格等等;,(3)现行售价,,又称脱手价值,是指资产在正常清理条件下的变现价值或现实现金等值;,(4)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指资产预期可创造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理智和知情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它可以用,市场价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代表。,30,3 主要的资产计量模式,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这两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计量标准和计量模式不同,会计要素的入账价值也不同,。,按照不同的会计环境、不同的计量目的。不同的计量要求,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资产计量模式。,31,5. 3. 1 名义货币单位下的资产计价模式,名义货币单位,,是指在假设币值不变的前提下,确定资产入账的货币金额。,资产的入账价值完全是由所选择的计量属性决定的,。,形成了以下,四种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现行价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32,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资产的价值以历史成本表现出来的,即企业在取得资产时实际支付的金额。,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特征,因而成为资产入账价值的最佳选择。,各国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都把,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是过去的信息而非现在的信息,过去的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的决策的有用性是有限的。,33,2、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1)现行成本表示企业在目前为取得该项资产或劳务须支付的数额,因此它,代表了企业投入价值的最佳量度,以便能与现时收入相配比,;,(2)它使,营业收益与持产损益,分开列示成为可能;,(3)以各项资产现实价值相加的总数比之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历史成本总和更富有意义。,34,现行成本的缺点,(1)现行成本的,确切含义难以确定,,因而就难以找到恰当的现行成本;,(2)由于一些主观假设因素的影响,使现行成本,缺乏某些客观性,;,(3)按现行成本计价的企业资产价值,并不能反映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企业投资的实际能力或运用经济资源的实际能力,因此,与投资决策不相关,。,35,3、现行价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现行价值亦称脱手价值或现行售价。,现行价值实际上是特定资产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预计将能出售的价格。,现行价值计价以,产出价值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通常用有关,资产的市价,来计量的。市价是资产交易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在市场发育健全和完善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类似物品在类似情况下的收盘价格来确定。,36,现行价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的局限性,(1)它仅仅适用于为,销售而持有的资产,;,(2)用它来替代未来售价,其,转化的相关性令人怀疑,;,(3),企业资产并不都能根据售价来计价,,其结果会使所计算出的资产总额可能变得毫无意义;,(4)使用这种方法导致在产品或劳务最终交换之前就陈报收益,,不符合收益确定的实现原则,。,37,4、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把未来预计将能收回的现金按一定的折现率折为日前的价值,。,它是按未来销售价格计量企业可以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销售价格计价从性质上看属于,产出价值的计价类型,。,38,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的意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价,侧重于计量未来,,它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传统会计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否定了传统会计所谓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原则,因此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资产的一项最基本的属性,它符合资产的基本定义,,即,资产是未来的经济利益,。企业所以购置资产,是因为预期这些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折现数额会大于这些资产的现实购进价格。,39,5、公允价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一直被认为是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所应采用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主要特点是:通常需要,合理地估计,,较难可靠地计量,而且,公允价值需要找到能可靠计量且可具体把握的计量属性作为它的代表。,计量属性一般是指,金融工具在报告日的现行市价,(公开标价),如果金融工具的现行市价无法获得,可按具有类似风险和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价作为公允价值,或根据其他计价方法,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按期权计价模型、矩阵计价模型估计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40,20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为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上的财务报告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致使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1991年12月,FASB发布的SFAS第107号准则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把开列市价或现值作为公允价值的估价标准。,上述这五种在名义货币单位下的资产计量模式中,第一种计量模式是传统会计目前使用的计量模式,其他四种计量模式均是现代会计学家为了弥补传统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而建议采用的改革措施。,41,4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4.1,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FASB,首次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义是在1976年。当时,,对公允价值进行界定的范围主要是资产,负债被排除在公允价值应用范围之外。,经过不断的发展和修订,2006年9月,,FASB,发布准则,,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时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支付的价格”。,4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2000年IASC把在活跃市场上的,开列市价,作为公允价值的最佳例证。由于市价不总是存在,IAS第39号准则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公认的计量技术,,包括市场参与者在估计公允价值时可能使用的假设,如预付款比率、估计的信贷损失、利率和折现率等。,4.2,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43,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一种客观的价值,。,公允价值是,对客观价值的一种主观判断活动。,44,公允价值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特点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价格(或金额),。,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借助某种途径或某个机构,并得到当事双方的认可。,45,但这样引入的公允价值可能存在瑕疵:,一是部分企业从单方面的利益考虑,为达到某些特定的财务目的(如融资或交易),,可能存在高估或低评公允价值的愿望,,因此公允价值的独立性往往无法保证,从而缺乏客观性与公正性。,二是公允价值的揭示与发现,客观上会涉及多种专业知识,普通的会计人员难以胜任,,必须依靠资产评估机构,,因此客观、独立、公正的评估原则是公允价值不可缺少的质量保障。,4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46,公允价值的几个具体问题,47,1.关联交易下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关联交易的认识误区,在国内外的证券监管实践中,关联交易往往被视为洪水猛兽,这种认识有悖于财务学上的协同效应理念,关联方之间达成的交易价格能否作为公允价值?,IASB已经以FAS157为蓝本,发布了征求意见稿,IASB基本上认可和接受了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也认为,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价格不属于公允价值。,如果有充分证据表明关联方之间达成的交易价格是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能否将其视为公允价值?,48,2.资产减值下公允价值的确定,焦点问题:可回收金额的本质-公允价值,ASBE 8的规定,如果企业长期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成本,应计提减值准备,可回收金额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高者,如果无法辨认单项资产的现金流量,应以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的现金流量现值,亟待解决的问题,测算单项长期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量,可行性有多大?是否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是否符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惯例?,49,被动的减值测试,除商誉外,长期资产的减值测试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出现ASBE8第五条规定的迹象时,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可回收金额的简易确定法则,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e.g.拟停产或拟处置的机器设备),现金流量测算的要求和限制,建立在预算或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年,且需经管理层批准,之后现金流量测算,必须以持平或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运用ASBE 8的若干要点,50,3.双重上市下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焦点问题,A股和H股公开市场报价存在重大差异时,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同一家上市公司,其发展前景、风险和回报、治理结构完全一致,只是由于上市地点不同,股票价格却存在重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如何评估活跃市场上公开报价是否合理?,能否根据市盈率(PE Ratio)标准判断和评估证券价格的合理性问题?,应否引入风险修正的公允价值?,51,中国石化,“,一女二嫁,”,的公允价值,¥10.68vs. HK$6.08,52,A+H股比价 (2008.9.26),H股代码,A股代码,股票简称,H股价格,A股价格,AH溢价率,2628,601628,中国人寿,28.60,25.26,0.8%,3988,601988,中国银行,2.90,3.66,44%,857,601857,中国石油,7.71,12.84,90%,386,600028,中国石化,6.08,10.68,100%,358,600362,江西铜业,7.76,14.97,110%,753,601111,中国国航,3.46,6.09,101%,1919,601919,中国远洋,7.20,14.91,136%,338,600688,上海石化,1.87,5.23,219%,670,600115,东方航空,1.43,4.30,244%,1033,600871,仪征化纤,0.67,3.70,527%,53,4.交叉持股下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焦点问题,上市公司之间通过交叉持股,如何确定其公允价值?,交叉持股对盈利质量的影响如何确定?,54,雅戈尔,”,唇齿相依,”,的公允价值,55,雅戈尔投资中信证券带来的困惑,股价连动效应问题,2007.5.25中信证券上涨4.03元,雅戈尔一天赚了5.59亿元?,2007.5.30中信证券下跌6.40元,雅戈尔一天亏了8.87亿元?,2007.10.8中信证券上涨3.35元,突破了100元大关,2007.11.2中信证券上涨10.59元,雅戈尔赚了14.68亿元?,增值惊人,2007年末,雅戈尔仍持有中信证券13,860万股,持股成本1.72元,按2007.12.28中信证券收盘价89.27元计算,增值约121.3亿元,系统风险问题,假设雅戈尔与中信证券交叉持股,则,“,助长助跌,”,等系统性风险,问题应引起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盈利质量问题,交叉持股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与其他盈利能否,等量齐观,?,56,5.极度投机下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焦点问题,显失公允的公市场报价能否作为公允价值?,按照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投机、炒作等非理性行为所蕴涵的不合理定价,只要不是强迫交易的结果,也包含在公允价值之中,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市场有效性尚待检验,投机、炒作等非理性投资行为普遍存在,股票市场上的公开报价能否反映企业股票的真实价值?,显失公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公开报价,能否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否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进行重新定义?,57,6.公允价值会计下的税收征管问题,焦点问题,公允价值要不要征税?何时征税?,如果确认利润时不征税,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股票投资的税收问题。,58,股票投资的税收问题,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股票投资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雅戈尔持有中信证券13,860万股股票,持股成本¥1.72,2007年12月末中信证券收盘价¥89.27,以FV计量,所持中信证券增值约121.3亿元,雅戈尔应否交税?(2007所得税率为33%, 40亿元),59,税务总局(财税200780)文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7.7.7),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的条件,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60,7.公允价值会计下的利润分配问题,焦点问题,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形成的利润能否分配给股东?,公允价值会计下如何进行利润分配?,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本质上属于未实现利得或损失,且往往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这类利润能否进行分配?,61,仍以雅戈尔为列,假设该公司将对中信证券的股票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假设雅戈尔所持中信证券股票尚未出售,但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应在2007年12月末的利润表上确认了约121.3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这121.3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属于未实现的持有利得(unrealized holding gains),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能否进行利润分配?,62,亟待解决的问题,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本质上属于未实现利得或损失,且往往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这类利润能否进行分配?,欧盟在执行IAS和IFRS时,不同国家的作法存在重大差异,芬兰没有规定是否可分配,德国则明确不得分配,日本的做法与德国一致,我国应否修改公司法?,63,8.公允价值会计下的绩效评价问题,焦点问题,公允价值对绩效评价有何影响?,公允价值会计下如何进行绩效评价?,这些利润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也不是企业管理层所能够控制的,进行业绩考核时,应否剔除这些利润?,如果企业的激励机制与会计利润相挂钩(如奖金计划),在计算管理层的奖金时,应否扣除这些利润项目?,64,绩效评价的相关问题,焦点问题:利润分配以单独或合并报表为基础?,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只要符合控制的定义,母公司必须将所有子公司全部纳入合并报表编制范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日常会计处理必须采用成本法反映,不得采用权益法反映,但期末必须编制合并报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时,应当以母公司编制的个别报表为基础,还是以母公司编制的合并报表为基础?,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后,母公司管理层的业绩评价是以母公司个别报表为基础,还是以合并报表为基础?,65,公允价值的挑战,对会计教育者的挑战,如何重构概念框架(包括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等)?,如何强化FV估值模型的教育?,如何向信息使用者宣传FV?,FV是否比HC更加相关?,HC是否比FV更加可靠?,FV计量(尤其是没有相应现金流量)是否具有经济后果?,对企业管理层的挑战,如何建立公允价值的信息收集系统?,FV对利润分配有何影响?,FV对绩效评价有何影响?,FV对风险管理有何影响?,?,?,?,66,对准则制定部门的挑战,FV对现行CF有何影响?需要作哪些修改、补充或拓展?,是否需要制订单独的FV准则(类似于SFAC 157)?,如何提高FV的可操作性?,如何降低FV的执行成本?,对监管部门的挑战,如何防止企业管理层利用FV进行盈余操纵?,如何通过信息披露缓解FV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对待FV估计和判断导致的偏差?,如何调整监管指标?,如何修改公司治理相关规定?,- 现行会计准则对公司治理行为的影响分析,67,对注册会计师的挑战,如何审计FV信息?,FV审计是采用形式审计,还是实质审计?,如何培养FV方面的人才?,如何建立FV的收集和验证信息系统?,如何降低法律诉讼风险?,68,5 单项资产与总体资产的计,量,问题,5. 1,单项资产与总体资产的概念及范围,单项资产,是指可确指、可计量的资产项目,如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自创商誉除外)等。,总体资产,是指由一组单项资产组成的,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综合体。,其确定标准在于是否能单独地计算其获利能力。,单项可确指资产价值的总和并不等于总体资产的价值。因为总体资产的价值除了包括各唯项资产的价值外,还包括不可确指、无法确切计量的无形资产商誉等的价值。,69,5. 2 单项资产的计价,1、流动资产的计价,流动资产,亦称流转资产,是指企业通常能够在一年或一个生产经营周期转换为现金的资产。,流动资产计价是对上述资产项目的价值确定在流动资产中,,流动资产计价主要是存货的计价。,存货计价不仅对正确计算企业收益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也存在密切的联系。,70,(1)存货计价的目的,确定期间净收益,反映存货的实际经济价值;,预计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第一,通过所持有存货数额的大小来预测未来现金流入量。因为企业持有存货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出售时可能会产生现金流入量。第二,通过现有存货数额大小预测未来进货的现金需用量。因此,存货的计量有助于企业预计未来的现金流量。,71,(2)存货计价基础的选择,从能揭示使投资者和债权人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角度看,存货的产出价值要比投入价值具有更大的相关性。,若企业在不改变存货价格的情况下可以把存货全部销售出去,则这种产出价值计价是最合理的。,产出价格往往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同时它在正确计量收益,反映库存存货实际经济价值方面不恰当,也不利于企业未来进货的现金流出量的预测。,传统会计实务采用以,投入价值,对存货计价,而,不是按产出价值计价,。,72,(3)存货成本的分配方法,个别鉴别法。,平均成本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73,2、固定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计价是单项资产计价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固定资产代表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固定资产计价,可以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为固定资产成本的费用化提供计量依据;进而为企业的收益预测和投资决策提供会计数据。,74,(1)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固定资产理想的计价标准应当是产出价值,而不是其投入价值。,按产出价值计价,能够提供企业现时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以及企业未来扩展能力和收益能力的会计信息。,产出价值一般是指现行售价或折现现金收入,。由于现行售价的不确定性和折现现金收入计算的复杂性,以及二者在计算上的主观性,因此,许多会计学家认为,,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不宜采用产出价值,而使用投入价值计价。,75,计量固定资产的投入价值也有两种选择,即,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采用,现行成本对固定资产计价就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价值接近于它的变现价值,即实际经济价值,因此,要比按历史成本计价更相关,。,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专业团体目前已要求大型企业在年报中公布固定资产的现行成本,作为正式年度会计报表的一项补充数据。,(1)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76,(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产量折旧法,,亦称变动费用法。这种方法是将折旧作为效用的函数,即将应提折旧按照其发挥效用(工作量)的大小来计量。,使用年限法,,亦称固定费用法。,将折旧作为时间的函数而不是效用的函数,决定固定资产服务能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损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优点;使用方便和易于理解。,缺点;忽略了折现因素,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收益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77,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递减费用法)。,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是,年限总和法和余额递减法。,这类方法在折旧理论上的依据是:,第一,固定资产净收入是递减的;,第二,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用抵补递增的修理和维护费用;,第三,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预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所以,应收固定资产成本的大部分在早期收回。,78,折旧方法的局限性,第一,,折旧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损益,,而不是计算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第二,折旧的过程是在各个会计期按有规则和合理的方式,分摊固定资产原始成本,,而不是一个不断的计价过程;,第三,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武断性,,这些方面的问题导致传统会计的折旧方法不能提供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信息,使固定资产的计价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79,3、无形资产的计价,(1)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按,历史成本(取得成本)计价,。主要适用于那些可辨认无形资产,如购买或自创的专利权可按实际支出金额或研究与开发成本计价。,按,企业资产总值减去有形资产总值计价。,对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如自创商誉,其价值确认是在盘购整个企业时,按整个企业的总价值减去有形资产总价值后的余额计列。,第二种方法实际上也属于按历史成本计价,但在整个企业价值的确定过程中,投资人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成分,往往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80,(2)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期限通常都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以上,根据传统会计的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无形资产的价值也要在其发挥作用的会计期间进行合理的分摊,以正确确定企业各个期间的收益。,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应按其实际发挥作用的大小来计算。但实际上,人们很难预计其在未来各个会计期间的实际经济效益,所以无形资产价值的摊销方法,一般选用直线法,,即在无形资产的法定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其价值。,81,5. 3 总体资产的计价,总体资产计价所考虑的是企业作为一个,总体资产的生产能力或获利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或获利能力不是通过各项资产本身的价值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企业各项资产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体现的价值表现出来的。,这种有机联系包括各种有形资产以及以人力资产、组织管理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市场资产为内容的无形资产的有效结合。,总体资产计价,其实也就是对总体资产的生产能力或获利能力的价值或价格的判定,或者说是对,企业总体价值的判定。,82,1、总体资产计价的目的及计价标准,将企业的全部资产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一个计价对象进行计价,,目的是向人们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价值依据及企业的获利能力信息,,以满足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需要;满足企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从事交易活动的需求;满足管理当局的经营决策需求。,总体资产计价的标准取决于其计价的目的。无论是从提供客观公正的价值依据角度,还是从提供获利能力信息的角度,,根据信息的使用对象都应以市场场价格作为资产计价的标准。,83,2、总体资产计价的方法,对,单项资产的计价是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而总体资产计价则是依据,企业现有资产的整体规模,。从总体上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获利能力的一种价值制订。,它不是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也不是按照会计的方法和程序来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依据的不是会计理论而是经济理论,;所采用的方法也不是会计上的方法,而是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运用有关的数学模型等来计算确定。,84,总体资产计价的基本方法,(1)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预测企业未来收益井将其折算成现值,掘以确定企业整体资产价格的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年金资本化价格法,和,分段估算法,。,85,年金资本化价格法,把企业未来可预测的若干年内的各年收益进行年金化处理。并以此,年金的资本化价格来判定企业总体资产的价值。,先预测未来若干年内企业收益,并计算其现值之和,然后,求取一个能带来等额现值的年金,并假定企业从现在至未来无穷远每年都能获得此年金收益,则该年金的资本化价值即为企业总体资产价格。,86,未来收益为等额年金时:,评估值,A/r,年 金,(各年相等的收益额),资本,化率,87,分段估算法,分段估算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收益期划分为两段。,对于前段企业的预计收益采取,逐年折现累加,的方法;,而对于后段的企业收益则针对企业具体情况假设它按某一规律变化,并按收益变化规律,对后段企业收益进行还原及折现处理,将前后两段,企业收益现值加总得到企业总体资产的价格。,88,分段法,公式:,(前期,N,年收益额*各年折现系数),+,(后期各年年金化收益,/,资本化率)*第,N,年折现系数,89,前期 (设,n=5,) 后期,0,1,2,3,4,5,6,7,8,9,分段法图解,90,采用收益现值法应具备的条件:,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够预测,并能以货币尺度来衡量。,与企业获取未来收益相联系的风险能预测。,91,(2)加和法,加和法是将企业视为个生产要素的组合体,这个组合体的价值是以各单项可确指资产和不可确指资产的价值的总和来确定的。,企业总体资产价值= (各单项可确指资产的价值)+不可确指资产的价值,各单项可确指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单项,有形资产,和各单项可确指,无形资产,,而,不可确指资产是指企业商誉,。,(各单项可确指资产) 是企业的要索资产价值之和,也是企业的重置成本。,92,(3)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指利用产权市场上与企业相同或相似企业的,交易及市场成交价,作为参照。通过与被参照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进行必要的差异调整修正市场交易价格,从而确定企业总体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高度发达成熟的产权交易市场,。,93,总体资产计价方法的比较,收益现值法,是企业总体资产计价的最主要方法,也是,首选方法。,加和法和市场比较法,可以作为企业总体资产计价的,辅助方法,。,当收益现值法所需的参数资料无法收集或由于其他原因不具备收益现值法计价的条件时,可以用后两种方法,有时后两种方法也可作为收益现值法的验证方法。,94,威廉,戈登模型(股利贴现模型),其中: 代表企业价值: 代表第t期现金股利:k代表预期未来股利的贴现率。,在该模型中,企业的价值似乎直接取决于现金股利而非盈利,。,当期盈利可以预测未来的盈利;未来盈利信息用于预测未来的股利支付能力;未来股利的折现值决定企业价值。,企业估价模型,95,米勒,莫迪利安尼模型(MM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就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在完全市场、理性行为、无税收差异和无风险假设的基础上,可以推演出:,其中: 代表企业价值; 代表第t期盈利总额;代表第t期投资总额;k代表预期贴现率。,该模型体现了盈利信息对公司估价的决定作用:,市场对公司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获取盈利的能力,。,企业估价模型,96,奥尔森,费尔森模型,其中: 代表企业价值; 代表现行资产净值; 代表第t期非正常盈利;k代表预期贴现率。,该模型构建了一个,以资产净值信息和(非正常)盈利信息为基础的企业估价模型,。,由于资产净值一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盈利信息在比较(具有相同资产规模)公司市场评估价值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企业估价模型,97,思考题:,1.资产的确认标准有哪些?,2.资产的计量模式有哪些?财务会计中主要采用什么计量模式?为什么?,3.什么是公允价值会计?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难题在哪?,4.如何进行总体资产的计量?,5.财务会计未来的计量模式可能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为什么?,6.选择一家高科技企业(如中兴通讯)和一家公用事业企业(如中原高速),比较其未来现金流的特征(如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公司资产计价和公司股票定价的影响。,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收益的概念,1,收益的确认与计量,2,收入与费用和利得与损失,3,收益与现金流量,4,主要内容,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通过对本部分的学习,了解各种收益概念,明确资本,保全与收益计量、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掌握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标准与计量方法;认识我国的利润,与国外的盈利、综合收益以及净收益在构成内容上的异,同,并能准确计算。,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收益概念;资本保全与收益计量、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标,准与计量方法;我国的利润与国外的盈利、综合收益,以及净收益在构成内容上的异同。,难点:,各种收益概念;资本保全与收益计量、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我国的利润与国外的盈利、综合收,益以及净收益在构成内容上的异同。,1 收益的概念,1.1 资本,1.2 收益,1.3 收益与资本的关系,1.4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1.1 资本,(1)经济学中的资本,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两个有关资本的定义:资本是,提供收益,的储蓄;资本是用来,继续生产,的积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学家,所研究的资本,其内涵包括了以劳动为中心的各种生产要素,它反映的是一种劳动关系。资本是劳动的条件,劳动是资本的目的。一定的资本规模可以组织一定的劳动规模。一定的劳动规模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2)会计学中的资本,是指企业出资人投入企业的那部分财产,即企业的净资产。,思考:会计学中资本和资产的区别?,资本与资产的关系:,(1)资产概念大于资本概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资本),(2)资本概念反映了一定权力主体的产权关系,其增加或减少代表了投资人对企业财产求偿权的增加或减少;资产则不反映这种关系。,(3)经济学和会计学中关于资本概念的区别,会计学的资本概念强调其法律意义而不完全是其经济意义,反映的是产权关系;,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指的是作为劳动条件的资产,反映的是一种劳动关系。,1.2 收益,(1)经济学上的收益概念(一般称为经济收益),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最早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并认为收益,“,乃是以不侵蚀资本为条件,”,从而使,收益与资本保全联系起来,。,20世纪初,经济学家费雪(Fisher) 认为经济学的收益有三方面含义:精神收益,心理满足;,实际收益,财富的增加,;,货币收益,资产货币价值的增加。,对于实际收益,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实际收益的来源有3个:资本收益、风险收益、垄断收益。,英国经济学家J.R.Hicks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程度的前提下可能消费而非可能支出的最大金额,”,。在会计上,,“,保持同等富有程度,”,可理解为,资本保全,。,所谓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后,多余的部分才可确认为收益,。它取决于会计期初与期末,预计未来净收入,的资本化价值的对比,而预计未来净收入的资本化价值存在着不确定性,故,经济收益又被称为主观收益,。,经济收益概念以,实物资本保,全,概念,为依据,强调,收益是企业所有财富的增加,。具有几个主要的特征:,以,现行成本(实际生产能力)为计量属性,,有利于生产耗费的足够补偿,使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经济价值。,反对币值稳定的假设,,既考虑交易对收益的影响,也考虑非交易对收益的影响,使收益表能够反映货币价值的变化,即通过货币价值调整来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和资产的现时价值。,既包括营业所得,也包括意外收获和其他活动所得;,既包括已实现收益,也包括未实现收益,。,经济收益概念的优缺点:,优点:,收益表反映企业所有收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缺点:,由于意外收获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收益以及未实现的收益难以合理地确认与计量,因此,经济收益概念的主观性较强,不利于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收益是指企业在本期已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假定企业处于静态的外部经济坏境之中,即,假定没有物价变动、没有任何不确定性、不存在交易之处的各种潜在风险与报酬。,在理论上,以,财务资本保全,概念为依据。,传统会计收益的主要特征:,以会计分期、币值稳定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认为收益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强调收益必须与交易相联系,认为收益是企业实际发生经济业务的结果,不必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强调收入实现原则,认为收益必须是,已实现的,,凡尚未实现的一律不能确认为收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因而与收入相关的成本是指所耗用资产的历史成本。,强调费用配比原则,认为收益是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相互配比的结果,凡不能与收入配比的费用在确定收益时不应考虑。,适当运用稳健原则。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可以合理地预计,但并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传统会计收益的缺点:,在物价上涨时,所确定的收益将会高于企业真实财富的增长。,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而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使得成本未能得到真正的回收,不能从实物形态或使用效能上保全实物资本。,使收益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只是企业已实现的收益,并非企业的全部收益。,由于同一种资产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成本并不相同,因而所耗用的同一种资产的历史成本也不相同,与收入配比后所确定的各年度收益就缺乏可比性。(),由于以历史成本计价,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只不过是尚未分摊的资产成本余额,而不是资产的真实经济价值,也难以准确地反映企业在市场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扩展的会计收益概念,收益应当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富的净增长,”,;某些未实现的或意外收获和周围或其他活动的所得也应当确定为收益;某些资产应当按其现行成本、公允价值计价等。,扩展,会计收益仍以财务资本保全概念为依据,但允许有适当的灵活性,。,会计学收益向经济收益概念变动的趋势,全面收益概念的产生,FASB在1980年发表的SFAC No.3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包括在一个期间内非业主交易的权益(净资产)的全部变动。即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业主权益的变动。,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包含已实现与未实现),1.3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盈利(盈余),净收益,综合收益,以FASB第5号概念公告中的有关简要报表列示为例:,营业收入 100,-费用 80,+利得 3,-损失 8,=盈利,15,+会计原则变动对以前年度的累计影响 (2),=净收益,13,+业主交往以外的其他权益变动 1,=综合收益,14,1.4 收益与资本的关系,资本是某一特定时点存在的财富,收益是某一特定期间内由财富产生的利益流动。,收益来自资本货物,而收益的价值并非来自资本货物的价值。资本的价值来自于收益的价值,。只有清楚了某个项目可能为我们带来多少收益以后,我们才能对那部分资本进行估价。,贴切的比喻:,树,果实,土地,庄稼,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2.1 收益与资本保全,2.2,收益的确认,2.3 收益的计量,2.1 收益与资本保全,(1)三种主要的资本保全概念。,财务资本保全(名义资本保全),主张所保全的应是以名义货币所表示的资本,收益被认为是一个特定会计期间的名义收入超过其发生的成本费用的部分。在这一资本保全概念中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主张在不改变会计计量标准但改变会计计量单位的前提下确定收益,即企业收益的确定必须保持原有资本的购买力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