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3讲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可持续开展,3.1 城市化及其规律,我们所说的城市化,是指在国土空间上由农村聚落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的一个过程.,城市化的概念,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村的居住方式转变为城市的居住方式;,第二,进入城市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第三,农村社会接受城市文明,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3.1.2 城市化开展规律,第一,城市的近域推进规律,指在地域上的推进,空间上的连续性.,第二,城市的广域拓展,指在地域上跳跃式开展.如开发区.,第三,城市文明加速普及,指空间上的城市文明的普及.,城市化的诺瑟姆曲线,城市化率,0,城市化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30%,80%,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我国的城市发端,可以远溯到夏商时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现代的城市,是随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轫逐步兴起和壮大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在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千疮百孔的国土上开始的经济建设,城市化也随之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步入了一个较快开展的时期。,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45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56212万人,年均增加2292 万人,城市化率从提高到,年均提高个百分点。到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到43.9%。应该说,这样的城市化率提升速度,在世界的城市化历史上,也是很少有的。2021年城镇人口已经到达63600多万,城市化率到达。,19781984年的恢复开展阶段,1978年开始的农村体制改革,对城市化开展的推动为本阶段的主要推动机制,主要表现形式是先返城后城建,恢复性特征明显。,第一,农村承包制的实施使约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干部和技术人员因失去农活而返城就业,这局部人口在原有城市实现了恢复性的城市化。,第二,城乡集贸市场的开禁,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物资和人员的交流,使大量有经营头脑的农村商业人员成为城市暂住人口。,第三,乡镇企业开展带动了局部建制镇的开展。在农业大开展、乡镇企业兴起以及城市建设的恢复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有了十分迅速的提高。,19851991年稳步开展阶段,第二个城市化开展的阶段是城市体制改革对城市化开展拉动为主要动力机制的阶段,主要开展形式是开展新建城市和小城镇,呈现外延式扩张的特征。,一方面,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开展,极大地强化了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小城镇的数量迅速增加,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建制镇持续增长,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及乡镇企业的高速开展。1,19921998年全面推进阶段,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形式是原有城市的建设和功能的完善,具体表现在,开发区的建设、旧城区的改造和建立国际大都市的热潮。,刚开启的城市化和经济过快增长对城镇开展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城镇规模,擅自设立开发区、招商城,导致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经济泡沫,不仅破坏了原有城镇的规划布局和环境,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国家不得不对国民经济开始调控,进行软着陆,加上城镇改革、国有企业改制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1998年以来的加速开展阶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的指导思想,国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大规模投资于根底设施启动内需,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住房消费信贷的启动,将消费者与城市化进程对接,房地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第一次在市、镇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高速开展,并呈加速之势,同时每一个城市的平均规模也日益扩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开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开展阶段。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开展成就十分突出。,2006年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个百分点,年均提高个百分点。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开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控。2006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4582亿元、67088亿元和6060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46.5%、110%、110%。,根据“十二五规划草案,到2021年,我国的城市化将到达,中国需要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假设干城市群。,城市化的作用,解决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问题,为经济和产业开展提供了空间,大大提升了经济开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3.2 中国城市化的问题,3.2.1 城乡开展不协调问题,中心城市快速扩张,强化了现代化城镇与传统乡村的二元格局,城乡开展不协调日趋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城乡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没有得到明显的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97年为2.471, 1998年、1999年分别进一步扩大到2.511和2.651,到2003年已经扩大到3.231,2004年稍有回落:1。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2006年扩大到:1,而绝对额的收入差距到达元的历史新高。,目前为:1,按照世界银行通常的标准,基尼系数在以下为最正确的平均状态,在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就进入警戒状态,到达那么处于随时可能发生社会动乱的危险状态。200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已经超过其警戒值;,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来看,19972003年6年间,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元增加到元,人均增加元;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却由元增加到元,人均增加元。这6年间,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加量只及城镇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的比重从2000年的增加到2006年的,而同期农村的比重从下降到。,3.2.2 城市化中的土地问题,第一,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20002004年,城镇用地增长率,而城镇人口增长率仅为,城镇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比为:1。2006年到达平方公里,城市面积扩张的速度平均每年增长8.3%;,2000年我国城镇总人口为45906万人,2006年增加到57706万,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3%,建成区面积增速与城镇人口增速之比为:1,因此,这种快速城市规模扩张致使大约4000至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出现了就业、保障、征地补偿等社会问题。,第二,失地农民问题严重,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据有关资料,目前中国完全失去土地或局部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现代农业经济理论认为: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个农民失业。大量农转非人员被一次性买断农村“工龄,由于缺少技术和文化,再加上村集体企业近几年来纷纷关门,再就业困难重重,他们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享受的公共权利、公共效劳与市民相比差异很大。假设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市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第三,大规模人口跨区域流动带来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进入21 世纪以后,人口流动的数量持续增加,2000年12100万人,2001年12600万人,2002年13200万人,2003年13600万人,2004年14200万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14735 万人,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0%,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 万人。,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问题,第一,水资源对城市开展的约束,在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统计数据说明: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缺乏,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这400多个缺水城市,大局部都有超采地下水和挤占农业用水的过程。,第二,能源对城市化开展的约束,20002003年间,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由千克标准煤增加到千克标准煤,其中,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人均消费呈增加趋势.,目前原油的价格已经超过140美元一桶。桶1吨1桶284升,第三,环境问题对城市化开展的约束,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60%以上。煤含硫和灰分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4985万辆,而2000年只有1609万辆,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势严峻。,我国城市化开展中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城市定位不准确,对城市开展的区位条件、产业根底的认识出现偏差,城市功能定位求高求大,普遍追求“国际化。,片面强调城市首位度,地方政府追求做大区域的增长极,城市的开展与区域开展相脱节,缺少区域协调开展的战略思维。,第二,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城乡开展的巨大差异,造成城乡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农村的资源几乎没有本钱的流向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导致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城乡失调最直接的原因, 是城乡关系失调的制度根底。鉴于在城市中取得的较高工资报酬和较好的生活条件的预期,许多农村居民开始移居到城市。农村社会分裂的推力和城市经济开展的引力,是城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传统户籍制度存在着等级性、价值性、固定性、继承性,且与社会待遇挂钩,使得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 不能与原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待遇。,第三,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征地与供地之间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由于利益驱动的结果,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把土地看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地生财,热衷于经营土地、经营城市。在东部沿海兴旺地区,有的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3.3 城市可持续开展的途径-加快都市圈的开展,都市圈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概念。,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假设干著名的都市圈,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张家口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局部.,认识都市圈、了解都市圈,对于我们确立自己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中国十大城市群,都市圈的概念,大都市的概念很清楚,就是指规模比较大、产业结构比较完整、区域带动力比较强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大连等;,但都市圈的概念比较复杂,也有多种的表述方式。,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是美国1950年最早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从而划分城乡界限而设定的指标。这一指标相当于中国的城市建成区。,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城市和它周围的密集居住区两个局部构成,合计人口在5万人以上。,1980年美国共有365个城市化地区,居住着139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1.4%。纽约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化地区,达1559万人;人口最少的城市化地区只有50338人。,当前,城市化地区的概念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运用,具体统计指标有所差异,根本内涵是一致的。,大都市统计区,大都市统计区是指一个人口核心区及与该核心区具有高度社会经济开展一体化的连接社区的组合。简称MSA。,每一个MSA必须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至少5万人的城市化地区,总人口至少10万人。需要满足如下通勤条件:居住在周边地区的人口中至少有15%在中心城市或城市化地区工作,或者在周边地区工作的非农产业就业人员中至少有25%居住在中心城市或城市化地区。,都市圈与城市群,都市圈是日本的概念,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在一定的通勤距离内形成的地域;,城市群是指城市的蔓延和组合而成的区域,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城市化的进程也不同,对这些概念的界定一般都应当是国内的事情。,3.3.2 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的作用,1中心城市作为都市圈的开展中心,是开发建设中资金、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起着带动性的作用。,2中心城市作为产业的载体,都市圈产业聚集中心。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具有先进的城市经济效劳、管理体系。,3城市作为根底设施建设的枢纽,成为区域开发中交通、供电、通讯等线路的节点,是区域根底设施建设的前进基地。,目前,我国大都市圈规划中,都市圈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标准:,(1)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 ,且邻近有50万人口以上城市;,(2)中心城市GDP中心度45%;,(3)中心城市具跨省际的城市功能;,(4)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本身人口的15%。,3.3.3 都市圈的类型及其开展重点,第一,协调型都市圈,区域经济开展水平很高,根本处于工业化后期,城市化水平超过50%,城镇空间格局趋于网络化开展,区域性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规划的重点不在于空间结构与开展模的探讨,而是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开展过程中矛盾的协调,包括控制城镇空间蔓延、区域根底设施的共建共享、区域环境的共保及促进协调的组织机制建设等。,第二,促进增长型都市圈,区域经济开展水平较高,工业化进程从中期迈向后期,城市化水平接近50%,城镇空间沿主要轴线开展态势明显,区域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规划的重点首先是如何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快速开展,推开工业化与城市化向较高层次迈进。其次,研究基于开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例如区域性大型根底设施的共享共建问题、大型公共效劳设施的区域配置问题、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等。,第三,培育型都市圈,区域经济开展水平较低,根本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水平40%左右,城镇开展正处于极化开展阶段,空间轴线正在形成。,规划的重点在于培育区域的开展环境、开展条件、开展能力,依托于政府公共资源作用的发挥,建立促进区域开展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加快开展的态势。,大都市圈开展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加强对大都市圈产业分工和市场定位的调控。,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在产业分工上,应注重高科技产业、影响国计民生的主导产业的开展和金融、人才、信息等效劳中心事业的开展。将大城市的传统民族产业分流到中小城市中去;市场定位调控方面,重点是鼓励大都市圈城市的产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将局部国内市场让位给非都市圈地区。,第二,加强资源配置调控。,采用政府、市场有形和无形的两只手联动,加大对政策资源、土地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源四大资源方面的调控力度,使资源向欠兴旺地区、中、西部地区分流,实现全国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到达共同开展、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加大对大都市圈中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规模调控。,现代科技的高速开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尤其是现代通讯、交通事业的开展,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人们的交往,信息流、人才流、物资流的流动,空间距离已不再是主要障碍。,3.4 城市人口可持续开展,城市人口的统计,城市人口是生活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人群总体。在统计学上,城市人口的概念指连片建成区的居住人口,或者称为建成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设市的标准。1887年,国际统计学会曾提出过一个各国通用的居民点分类系统,规定任何一个居民点,其人数在2000人以上即可称为城市居民区,缺乏2000人的为农村,因实际情况差异巨大,未被各国所普遍采用。如丹麦、瑞典、冰岛设市的人口最低限额仅为200人,南非500人,加拿大、新西兰1000人,法国2000人,美国、墨西哥2500人,荷兰3000人,印度5000人,瑞士、马来西亚10000人,挪威、芬兰20000人,日本30000人。,3.3.2 城市人口结构,城市人口结构对城市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城市人口的构成是其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属性的直接反映。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类自身自然再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状,主要有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所谓经济社会属性,是指人类受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水平、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主要有劳动力资源结构、劳动构成如就业人口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经济地位构成等构成的经济结构,有人口的户籍构成、民族结构、文化素质构成等构成的社会结构。,3.3.3 城市人口承载量,城市人口承载量是指在给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城市所能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城市人口容量。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支持多大人口规模得以生存的潜力。虽然有些学者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和阐述,但本质上城市人口承载量可以等同于城市人口容量。,城市人口承载量的大小受许多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生物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所决定。如人口的动态变化、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科学技术水平、贸易、政策及生活水平等。因此,在既定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在既定的可持续开展目标下,城市人口承载量主要受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人口容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而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某一种资源的匮乏会使得其人口容量大为降低。,第二,时间规定性。一个地区短期内的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开展的人口容量,但短期内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人口容量的降低。因此,人口容量应建立在可持续开展的概念上,不能只考虑短期效应。,第三,生产力水平的上下。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确定未来人口容量时必须考虑到技术进步的作用。,第四,生活水平的上下。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不同的生活水平需求会有完全不同的人口容量。很显然,人口容量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第五,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分配方式将导致人口容量的差异,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的人口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社会。,城市适度人口,在不同的目标体系下,城市人口承载量具有不同的涵义。如果仅仅考虑维持人们的最根本生活需要,那么得出的就是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大人口。如果要到达一个理想的或最优的目标,那么实际上得出的是适度人口。,一个城市人口规模究竟要控制在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口仍然居住在中小城市,但不容无视的趋势是,中小城市比大城市开展得更快,迅速成长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已是百万级大城市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的人口数量与规模显著增长,从总体上呈现出世界人口更多地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的现象。,很明显,城市适度人口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在寻找一个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和开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将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规模、消费方式、产业结构等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城市适度人口还具有动态性特征。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经济开展等问题都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动态过程,在不断的开展与演化进程中,它们互相交织,共同推动整体城市系统的演进与变换。,3.3.4 城市人口迁移,城市人口迁移是指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改变定居地点的永久性迁移和暂时性移动;而从狭义上讲,人口迁移只包括改变常住地点的人口移动。,以户口变动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有人称之为“正式迁移。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变更户口的迁移叫做“非正式迁移。也有人把“人口迁移仅仅局限于完成了户口迁移的那一局部人,即正式迁移人口;而将“人口流动定义在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所有移动人口,即非正式迁移人口。,我们这里统称为人口迁移或人口流动。,目前急剧增加的流动人口主要有两局部:一是伴随经济开展而形成,短时间滞留一般缺乏半年的流动人口。这类流动人口的流向由城市功能、城市辐射范围所决定,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相对平衡。另一类就是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时机的劳动力,这类流动人口规模大,在城市滞留时间长,一般在半年以上,而且流向相对集中,因而产生的社会震荡也更大。这类流动人口通常依其户口登记状况被称之为“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口。当前,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口很大一局部就是“民工。,人口迁移正效应,一个城市容纳大量外来人口,可以产生人口迁移正效应。一是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可以保持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创新,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开展的潜力。二是可以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缓解某些行业劳动力缺乏的矛盾,推动城市经济开展。三是人口的增加,可以直接带动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四是由于极化的扩散效应,还可以促进人口迁出地经济社会开展。因为人口迁出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缓解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接纳了更多的资金流、信息流,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开展。,人口迁移负效应,首先会直接改变城市的人口总量,改变城市人口再生产模式,从而城市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开展模式都将发生变化。这既会增加对城镇根底设施的要求,又会加剧城市资源与环境的人口承载压力,可能恶化城市生态环境,加剧“城市病。,人口迁入还将改变城市的人口结构,有可能降低城市人口的质量,有可能影响城市社会的转型,从而对城市开展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人口迁入增加了城市就业问题的难度。,人口移动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如文化冲突、犯罪等,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迫使移民在冲突中进行着调整。,第五,由于极化的聚集效应,人口迁出地的人才、及与之相伴随的资金等向城市集中,可能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3.3.5 我国户籍制度 改革,我国户籍制度的建立是城市经济短缺的产物。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粮食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国家逐步实行与户口性质相挂钩的粮油统购统销政策。从1955年国务院公布了?市镇粮食供给暂行方法?、?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方法?开始的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将劳动用工、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公民的权益事务同户口性质相挂钩,进一步明确了以供给市、镇居民定量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管理体制。,近年来,各地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进展。全国2万多个小城镇只需在城镇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合法居所,就可以申请城镇户口,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快、经济活泼的沿海中等城市和中西部急于加快开展的大中城市,都在逐渐放宽申请条件,大幅度降低在城市落户的门槛。从全国来看,国家对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仍然没有提上改革的日程,一些大中城市虽然已经允许自己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农村户口可以自由地申请城镇户口,但如果城乡管理体制、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跟不上,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徒有其名。,城市贫困人口与城市可持续开展,城市贫困成因,(1)城市贫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组和调整,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相当一局部失业、下岗人员在寻找工作期间便落入城市贫困阶层,与失业和下岗相联系的城市贫困问题日渐严重。另外,一些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也陷于贫困线以下。,(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导致城市贫困恶化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过低,一些个体或私营企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局部三资企业人员和其他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人员未被纳入养老保障范围之中,其退休职工的生活只能依靠单位或者个人解决,成为潜在的城市贫困群体。,(3)突然增加的支出也容量导致家庭陷入贫困,在医疗保险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突发的或长期慢性疾病往往导致家庭的医药费过高而致贫。家庭有超出九年义务教育以外就读的子女,尤其是大学生的费用较高;购置住房等大笔开支,以及其他各种突然增加的家庭支出,都可能导致经济根底薄弱的家庭陷入贫困。,第四,农民工入城增加了城市贫困的群体。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速。进入九十年代,城乡户籍制度逐渐放开,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而城市的接纳能力有限,许多的农民工入城之后无事可做,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成为城市贫困大军的组成局部。,3.5.2 我国城镇就业政策,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增加就业。就业是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参与某种经济活动并获取相应收入的一种经济行为。城镇青年失业者是指1625岁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也叫新生劳动力;社会闲散劳动力是指男2650岁、女2645岁的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失业政策的了解,还要了解下岗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两个重要的概念。,下岗人员是指由于用人单位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存劳动关系的职工。下岗人员的就业状态有三类,一是已以各种形式再就业,二是没有就业也没有就业要求,三是没有就业而要求就业,这种人员有可能视为失业人员。因此,下岗与失业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关系是下岗不一定就失业,失业人员中包含了因下岗而失业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非农业户口中,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效劳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不包括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已经到达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虽未到达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已经办理了退休含离退、退职手续的人员、尚有局部劳动能力但需要特殊安排的残疾人和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要缓解我国城镇就业矛盾,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完善劳动力市场改革。逐步建立统一、标准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效劳体系,为失业者寻找工作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第二,确立经济开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开展战略。大力开展第三产业,继续拓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效劳业领域的就业渠道,努力开展旅游业增加就业,尤其要积极开发社区效劳业的就业岗位,,第三,要提高失业者的就业能力。大力开展教育事业和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国民的根本文化技术素质;开展有效的培训方案,开发就业技能。,第四,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援助。,建立健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另一个根本的途径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讲,3.6 社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开展,3.6.1 城市社区的概念,社区是社会成员生活的根本场所,是城市最根本的构成单位。社区的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绿化生态、城区开展、垃圾处理、节约资源、文化教育、社会效劳是城市可持续开展至关重要的各个方面,搞好社区建设,可为城市可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的根底。,英文community一词译为中文的“社区。这个译名在我国社会学界被一直沿用下来。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家民政部指导下开始普及“社区概念,在过去城市的街道和里弄的根底上开始大规模地建立社区,“社区一词广泛地进入普通老百姓生活。,社区的概念比较抽象。一般认为由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社会心理四个局部组成。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组成的生活共同体,首先要有一定的地域作为依托。社区人口是指以一定社会关系为根底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社区人口的数量要根据便于管理、便于自治的原那么和各城市的特点而定,人口太少,不容易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人口太多,不便于自治管理。社区组织是社区形成的制度约束,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会议、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党组织、社区文体活动小组、社区效劳小组、社区志愿者组织等。社区社会心理是指社区居民的认同感。社区既然是一个特定人群的共同体,共同体必然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社会心理。,3.6.2 社区建设管理模式,政府主导模式的根本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的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并在社区设有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社区开展特别是管理方面的行政性较强。,社区自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别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去标准社区内不同集团、组织、家庭和个人的行为,协调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并为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混合模式,政府对社区开展的干预较为宽松,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行政力量与民间自治特点在社区开展的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3.6.3 我国社区建设思路,一是创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重新界定街道办事处的性质和职能。落实“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结合的原那么,特别强化街道层面的载体功能。,二是提升社区效劳管理水平。以居民组织体系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导向,经过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开展,提高社区效劳产业化水平。,三是创新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建立高效的民办公助机制、引入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培育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四是促进社区效劳队伍的合理化和专业化。采取多种渠道,多方开辟社区工作者队伍来源。采取正规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专职效劳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