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详细课件)模版课件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750160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详细课件)模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考文综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详细课件)模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考文综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详细课件)模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1,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根本原因),经济:,井田制的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的衰微,诸候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权威。,对社会变革的现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观点各异;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束缚。,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2,2,、主要代表:道家,老庄;,儒家,孔孟荀;,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4,、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3,1.,(,2009,烟台)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2.,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时说:最近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救市”,而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个需要,救世。先秦诸子就是出来救世的。这种“救世”出现的共同背景是,A.,奴隶制彻底瓦解,B.,各家思想趋向合流,C.,社会矛盾尖锐,D.,争霸称雄局面结束,3.,(,2009,潍坊)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4,4,(安徽省安庆高士中学,2009,届高三二次月考),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峰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共同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5.,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所谓“争鸣是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 指战国是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A. ,B. ,C. ,D.,5,二、儒家的形成,1,、春秋,孔子,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被推为“,圣人,”。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主张和贡献:,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其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仁爱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政治,思想:,A.,强调“礼”,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认为贵贱有序。,(,保守部分,),B.,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6,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伦理观,:性相近。,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前,551,前,479,),7,1.,(原创题)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时说:最近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救市”,而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个需要,救世。其中孔子开出“救世药方”是,A,用“仁” “礼”规范社会秩序,B,倡导“仁政”回复和扩充人性,C. “,君舟民水”的统治理念,D,施政者讲求“王道”“仁义”,2,(,2009,枣庄检测)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就是,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3.,(,2009,泰州联考)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8,2,、战国,孟荀,贡献(作用或地位):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主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省刑罚,薄税敛。,(,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9,1,(,2009,烟台)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2009,宁阳模拟)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10,(,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例题,.,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其主张体现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天感应的关系,D,人与自然的关系,11,探究一,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观点有何异同,(,1,)相同点:,背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目的:,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性质:,包含民本思想,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古典人文主义性质。,内容:,主张“仁”和德治,以德治国,施政以德。,(2),不同点:在,人性和伦理观上,孔子主张“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并主张礼法并施,使人便善,与孟子主张有明显分歧。,12,探究二,对儒家思想的认识,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主要内容,儒家思想的主要核心内容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13,3,、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虽是大学派,有“非儒即墨”之说,但,备受冷遇,。,原因:,客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主观方面:,儒家“仁”的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4,、阶级性,孔子的思想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孟子和荀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总的来说,儒家思想代表了,统治阶级利益。,14,5,、孔子“仁礼”学说的两重性作用:,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中,“仁”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其,“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15,1,(,08,四川文综)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2,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张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3,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B. C. D.,16,4.,(,2009,镇江调研)在,2008,年首届世界儒学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纵论儒学发展。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孔子诞于中国,儒学属于世界。下列说法不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儒学对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B,儒家的“贵贱有序”等主张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C,儒家思想可以为化解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D,儒学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17,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夫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材料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材料三,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也,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2,)战国时期,孟子又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思想的?,(,3,)材料三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该怎样做。,(,1,)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德治民,;遵循周礼。,(,2,)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给农民以一定的土地,不夺农时,宽刑薄赋。,(,3,)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老百姓。,18,三、道家、法家和墨家,1,、道家,(,1,)老子主张,哲学,(,唯心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思想精华),:世界万物在不停地运动,有无等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对社会发展持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庄子主张,世界万物是相对。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3,)评价:,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但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19,2,、法家,(,1,)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2,)认识,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3,、墨家,(,1,)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2,)认识,社会根源:战国初期,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遭到破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的思想符合平民的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20,探究三,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1,、,儒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2,、,道家,: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3,、,法家,:强调法律的作用、与时俱进等。,4,、,墨家,: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人才、严于律己等。,21,1,(,08,重庆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家的思想,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2,(,08,上海历史)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3,(,08,海南历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4,(,09,山东平邑实中)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C,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D,阴阳家最受欢迎,22,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社会也潜伏着危机,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这为董仲舒阐发儒学思想提供了良机。,23,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受重用。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2,、思想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24,3,、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4,、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5,、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评价,(,1,)“春秋大一统”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应批判。,(,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3,)“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应批判,。,25,(,4,)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在当时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也有积极影响。,(,5,)“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中华美德的发扬广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启示,但是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26,1,(,2009,泰安质检)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体现了 “仁政”思想 使儒学增加了迷信色彩与孟子的民本思想完全一致,A,B,C,D,2.,(,2009,福建龙岩质检)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3.,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说:“王者承天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对这两句话理解不准确的是,A.,共同的中心论题是人与天的关系,B.,前者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主张天主宰人间,C.,两句话中的“天”的本质内涵是不一样的,D.,都是提倡利用自然,遵循自然规律,27,4.,(,2008,深圳第二次调研)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5.,(,2009,苏州市五市三区调研)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_,,“,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A,“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28,三、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及其影响,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用文学儒者参政,实行儒学垄断教育。,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9,1.,(,2009,扬州调研)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2,(,2009,泰州联考)“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30,探究,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地位怎样?原因是什么?到了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原因何在?到了西汉治国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儒家思想不符合,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违背了历史发展。,秦朝时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原因:,儒家思想主张具有保守性,还主张民本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法家思想主张改革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要求。,西汉建立后治国的指导思想是黄老的道家思想,。,原因:,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主观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白废待兴,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客观原因),汉武帝时期的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原因:,思想上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了统治者的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求。,31,1.,(,2009,韶关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问题:(,1,),就历史学而言,材料一中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是(将句子前的序号写出来),。指出战国时期具有“天道”和“人道”思想的主要流派的主张。,(,2,)扼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天道”和“人道”思想产生的原因。,(,3,)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主要流派的主张: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义利观。,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用、性本恶、君舟民水。,庄子提出:“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实践结果:秦朝“焚书坑儒”,运用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但运用失度,导致二世而亡。西汉初年,运用道家思想(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然而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外儒内法),完成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32,第三 课 宋明理学,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2,、,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概况:(,1,)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2,)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3,)随着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例题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 “三教合一”大致始于:,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东汉以后,D,两宋时期,33,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含义:,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以,儒学为基础,结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2,)理学兴起的,背景:,北宋时期,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魏晋以来三教合一,使儒学更为理性化,思辨化。,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34,(,3,)代表人物:,二程即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4,)主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为封建等级制作辩护,),“,格物致知”是求“理”的方法。,(,5,)地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明初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朱熹思想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程颢 程颐 朱熹,35,1,(,2009,深圳调研)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2.,(,2009,潍坊模拟)“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李贽,3,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36,4,(,2009,厦门质检)图,1,为,四书,五经,的书影。“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经典的合称,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5.,(,2009,宁波八校联考)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A,、诚敬存之,B,、发明本心,C,、端坐澄心,D,、读圣贤书,37,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1,),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2,)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陆九渊,王阳明,38,1.,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王阳明的“良知”是指,A,人固有的善性,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天的意志,2.,( 改编题)南宋思想家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寺会上相遇,两位思想家关于“理”的认识和方法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你认为二人的主要分歧在于,A,是否继承和保留儒家思想问题,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C,探究获取“理”的途径方法问题,D,是否保留理学思想中封建伦理道德的问题,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39,探究一 程朱与陆王思想的异同?,同:,都是,理学的流派,,都是儒家思想的发展。,都是,唯心主义,,都为,维护封建君主统治,提供理论支撑。,理即伦理道德。,异:,(,1,)宇宙观不同,:,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2,)道德观和认识论,:,理学主张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格物致知,贯通明理。,心学主张通过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为善和知行合一 。,40,探究二 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41,1,(,2009,泰安质检)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2,(,2009,镇江调研),2003,年,12,月,lO,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A,否定了传统儒学,B,创立了心学,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D,说明了理学有一这定的现实意义,3.,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制私欲,这说明是,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修养,C.,儒学的发展已经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孔子的仁学发展到了极端,42,4.,背景材料,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材料三:“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存天理。”,材料四: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五: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依据材料一至四请概括: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还涵盖哪些领域?,材料四和材料五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原,;道德观,:儒家道德伦理。主张三纲五常(社会道德), “存天理,灭人欲” (个人道德);,方法论:,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43,第四 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背景:,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强化并走向腐朽。,阶级:,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反封建。,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等扼杀个性,摧残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二、离经叛道的李贽,李贽,明朝后期人,著有,焚书,藏书,,自称异端,。,李贽,44,1,、思想背景:,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江南一带市民工商业者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吏治腐败,道学家伪善无能。,2,、思想主张:,破除孔子思想及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挑战正统思想,,抨击一些传统观念,,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发展个性,。(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传统观念,肯定自由恋爱,寡妇再嫁,武则天,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提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3,、评价:,他的思想一定程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带有,民主性色彩,;,李贽,全盘否定,程朱理学,进而否定孔子及儒学思想,这就否认了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的合理成分,这是不可取的。,45,1,(,2009,淄博模拟)“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B,C,D,2,(,2009,泰安质检)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46,3,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4,(,2009,临沂质检)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5.,(,2009,江苏模拟)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47,6.,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德礼,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7.,(,2009,广东六校联考)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提倡男女平等 实际否定“三纲五常” 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有利于思想解放,A,B,C,D,48,生活背景,代表,思想主张,意义,黄宗羲,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的反专制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顾炎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启发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三、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处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动荡年代,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都参加过抗清斗争。,(,1,)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早期,民主,启蒙色彩思想。,(,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是有变化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49,1,(,2009,宁波期末)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2,(,2009,合肥质检)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50,3,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魏源,4,(,2009,枣庄检测)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能体现,17,、,18,世纪世界发展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工商皆本,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B.,天命论、生知论,C.,天下为主,君为客,D.,工、商皆民生之本,6,(,2009,福州市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51,探究一,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1,、共同的生活背景:,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处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动荡年代,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都参加过抗清斗争。,2.,共同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黄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君主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黄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顾、王都主张“经世致用”,认为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所用。),52,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批判“君为臣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3,、共同的影响:,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在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重视。,53,探究二,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54,探究三,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时期。孔子在思想活跃的氛围中,创立,了儒家学派;,(,2,)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改造,发展,儒家思想逐渐使用了社会需要。,(,3,) 秦“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到,重创,。,(,4,)汉代的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得到自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5,),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6,)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7,)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经朱熹、王阳明等人吸收佛、道的思想,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55,(,8,)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9,)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10,)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1,),21,世纪的今天,我国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56,探究四,全面评价儒家思想,(一)、历史积极作用:,“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积极作用。,“仁”、“仁政”等观点,有助于防止暴政,缓和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仁义”、“孝道”,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儒家,教育思想,如“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对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儒家思想对我国,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57,(二)、儒家思想,现实意义,1.,政治方面,:,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2.,经济方面,:(1),儒家强调” “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 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2),儒家提倡“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3.,教育思想方面,:,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4.,道德修养方面,:,儒家提倡“孝”、“仁义”、 “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8,(三)、消极作用,:,儒家思想强调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自然存在。对个性的压抑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妨碍了民主制的产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四)、,儒家学说对世界的影响:,(,1,)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欧洲影响,巨大,西方启蒙思想借鉴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冲破中世纪教会思想禁锢的锐利武器。在法国伏尔泰的心目中,中国儒教乃是“理性宗教”的楷模。,(,2,)儒家思想对中国“软实力”的增强,,对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9,(五)、对儒家思想的态度,1,、取其精华:,对那些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观、道德观,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2,、,对有些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坚决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4,、,总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吸取其中的精华,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60,1,、(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A B C,(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孟子和荀子,61,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