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进展ppt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741497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7.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生物治疗进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肿瘤生物治疗进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肿瘤生物治疗进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肿瘤生物治疗进展-细胞治疗,山东大学药学院 张建,一、肿瘤生物治疗概念的演变,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是应用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来治疗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大分子(细胞、核酸、蛋白质和肽)或调节生物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来治疗肿瘤。,1894,William B.Coley,纽约外科医生,一位广泛扩散的肉瘤患者,其肿瘤部位发生链球菌感染,肿瘤完全消退,是否是由于链球菌感染而导致肿瘤消退呢?,January 12, 1862 April 16, 1936,A story,Coley,采取了大胆的行动,!,注射活的链球菌,治疗没有治愈希望的、不能手术的肉瘤患者,肿瘤完全消退,!,灭活的链球菌和变形杆菌的混合物,(,Coley,毒素),对,1000,患者治疗,约,40%,的到明显的治疗效果,Coley,与他的女儿,Dr.Helen Coley Nauts,利用细菌成分活化免疫系统,可以诱导部分晚期肿瘤患者的持续缓解,!,Coley,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鼻祖,现代肿瘤生物治疗起始于,198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干扰素,上市。,抗病毒,抗肿瘤,肿瘤的发生,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缺失或基因表达调控失常,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与正常细胞的信号通路存在一定的差异。,生物治疗,借助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以核酸、蛋白、细胞和小分子化合物为治疗介质,以肿瘤特异性信号通路为主要作用靶点,发展肿瘤选择性强、毒副反应低、高治疗指数的治疗技术和药物。,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生物治疗不仅能治疗临床可见的肿瘤,而且能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预后。,这种治疗水平保障了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策略,。,二、生物治疗技术和药物分类,目前已用于临床的生物治疗技术和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免疫效应细胞,免疫刺激剂,基因药物和免疫毒素,作用于特定分子靶点的非细胞毒性小分子药物,三、免疫系统在抗肿瘤中的作用,细菌:,结核菌,葡萄球菌,真菌,病毒:,流感,脊髓灰质炎,寄生虫,:,绦虫,疟原虫,蠕虫,攻击,防御,免疫系统-,人体的防御体系,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其免疫系统的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癌症的最终演变。,清除期,平衡期,逃逸期,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普遍存在免疫系统低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杀灭癌症细胞;另一方面,癌症细胞的大量增殖会进一步抑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癌症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1.什么是免疫?,我们生存在一个充满复杂感染源的、敌对的世界里,我们的机体可以利用许多机制来防御外来微生物的侵袭,保护机体健康,这种防御能力被称为,免疫,。,免疫的类型,天然免疫反应:,先天就具备的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具有遗传性,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获得性免疫反应,:后天获得、具有针对性、具有免疫记忆性。,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组织,: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内存在的许多无被膜的淋巴组织;,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免疫系统功能,4. 发挥免疫应答的成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天然免疫系统:,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嗜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特异性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噬菌(即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淋巴细胞或其它免疫细胞,令其对病原体作出反应。,在抗肿瘤免疫中,巨噬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参与调节,T,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作为清道夫细胞清除机体死亡细胞和细胞碎片。,巨噬细胞,(,M,),在不同组织中其名称不同,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并杀灭病原微生物;,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抵抗寄生虫,与过敏反应有关。,颗粒中含有多种酶和毒性蛋白,在细胞活化时释放并杀灭病原体。,DC,细胞摄取病原体后变为成熟的,DC,细胞,初始,T,细胞,活化的,T,细胞,DC,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之间的桥梁,树突状细胞,(DC),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DC,DC,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之间的桥梁,淋巴细胞:,T B,NK,获得性免疫,天然免疫,红细胞,淋巴细胞,:,小,无特征,HE,染色,电镜观察,无功能活性,-,初始淋巴细胞,遇到抗原后,成为活化的淋巴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全功能的淋巴细胞,即,效应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细胞,) T,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受体,(BCR),抗体,-,免疫球蛋白,膜型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TCR),杀伤,活化,调节,获得性免疫细胞,记忆性,T,细胞,记忆性,B,细胞,活化,杀伤病毒或胞内病原体感染的细胞,-,CD8+T,细胞,辅助性,T,细胞为其它细胞的活化和功能提供必须的信号,-,CD4+T,细胞,调节性,T,细胞抑制其它淋巴细胞的活性并协助控制免疫应答,效应性,T,细胞,调节,杀伤,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形态比T 、B 细胞大,胞质中有特殊的颗粒,含有毒性蛋白,不需要特异性免疫刺激,即能够在体外杀伤某些肿瘤细胞系。,是天然免疫的重要成员, 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之前对控制病毒感染非常重要;,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占10%-15%,淋巴结和组织中较少。,不表达抗原特异性受体,也不形成免疫记忆。,NK,细胞是机体早期抗病毒的重要成员,四、抗肿瘤免疫机制,免疫细胞如何发挥抗肿瘤作用?,免疫系统识别“自我”与“非我”,肿瘤细胞表达肿瘤抗原,1.什么是肿瘤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 (TSA):,仅在肿瘤细胞上表达;,肿瘤相关性抗原 (TAA):,在某些肿瘤细胞上表达,也在某些正常细胞上表达。,泛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新出现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基因突变;,细胞癌变过程中使原本不表达的基因被激活;,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糖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特殊降解产物的产生);,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某些基因产物尤其是信号转导分子的过度表达;,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1,感应阶段:,1,)抗原递呈细胞(,APC,)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递呈,2,),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2.,反应阶段,3.,效应阶段,2.,获得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APC,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抗原递呈细胞,CD8+T,抗原递呈功能,MHC限制性,APC,APC,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辅助性,T,细胞,(Th),感染部位,滞留在淋巴组织中活化,B,细胞,骨髓,产生抗体释放到血液中,效应细胞,CTL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Th细胞可以活化免疫系统的其它成分,在控制具有免疫原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中起重要的作用。,(,1,),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靶细胞,CTL,循环,凋亡,解离,CTL,胞外分泌颗粒,CTL,与靶细胞结合,CTL,细胞质重排,(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为B细胞介导的免疫,,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由于主要是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发挥免疫效应,故称为,体液免疫。,抗体的抗肿瘤机制?,A.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跨膜孔道,B.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C.抗体的调理作用,肿瘤细胞,巨噬细胞,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溶酶体,被调理的肿瘤细胞结合到,M,的,FcR,上,并被,M,吞噬,形成吞噬体,吞噬溶酶体形成,杀伤肿瘤细胞,抗体,细胞恶变后其表面可过表达某些受体,这些受体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后可刺激肿瘤细胞生长。,针对这些受体的抗体可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阻碍其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抗体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结合后,可干扰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阻止其克隆形成及与血管内皮的粘附,从而有助于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抗肿瘤抗体虽然能够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发挥作用,但一般认为,体液免疫在抗肿瘤免疫中只处于从属地位。,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1)自然杀伤细胞(NK),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对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非常重要。,NK细胞抗肿瘤机制,A.,释放毒性颗粒,:,NK,细胞含有毒性酶,穿孔蛋白,-,穿孔素,穿透细胞膜并诱导细胞凋亡。,NK,靶细胞,B.细胞因子介导的肿瘤抑制作用:,活化的NK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IFN,-,TNF-/,GM-CSF,IL-12。,干扰素,(IFN-,),抑制细胞增生,引起多种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肿瘤转移,是巨噬细胞主要的活化因子。,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2)巨噬细胞(,M,),活化的M,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溶酶体酶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活化的M,还可分泌TNF、NO等细胞毒性因子而间接杀伤肿瘤细胞;,抗原递呈作用,杀伤肿瘤,分泌,细胞因子,IL-1,IL-6,TNF-,IL-8,GM-CSF,酶,溶菌酶,酸性水解酶,赖氨酸酶,酯酶,胶原蛋白酶,弹性纤维蛋白酶,前列腺素,补体成分,纤维蛋白,结合蛋白,凝血因子,其它因子,M,还可通过ADCC杀伤肿瘤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作为递呈抗原的APC,活化T细胞;,抗原,T,细胞受体,T,淋巴细胞,抗原递呈细胞(,M,),抗原肽,T,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MHC-,抗原肽复合物,五、过继性免疫效应细胞治疗,过继性免疫效应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是转输体外培养、修饰的效应细胞,如淋巴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治疗疾病。,细胞治疗可以被认为是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替换、修复或增强受损伤组织的或系统的生物功能的一种策略。,ACI治疗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转输给肿瘤患者,,清除术后和化疗后的残留肿瘤细胞;,预防复发和转移,根治肿瘤;,毒副作用低,特异性高;,是联合治疗肿瘤的重要部分。,NK 细胞,巨噬细胞,DCs,LAKs,CIKs,TLR 激动剂刺激免疫细胞,II.抗原特异性 T 细胞,CTL,TIL,ACI,的类型:,I.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1. NK细胞用于过继转输,Science. 2011, 7; 331(6013): 4449.,NK,细胞被认为是抗肿瘤免疫的关键效应细胞,肿瘤可以发展多种机制逃逸,NK,细胞的攻击或者诱导,NK,细胞功能缺陷,NK,细胞在肿瘤患者中功能低下,J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2011,免疫监视功能缺陷,免疫抑制,System administration,细胞因子,自体,NK,细胞,(,IL-2,IL-12, IL-15, IL-18, IL-21, type I IFNs,,免疫调节药物,),体内活化,NK,细胞治疗肿瘤的策略,抗体,(anti-HER-2 MAb;,anti-CD20 MAb;,anti-EGFR Mab),Infusion,ADCC,NATURE IMMUNOLOGY 2008, 9(5):486,In 1980,Table 2 Clinical trials using strategies to modulate NK cell functions (,continued,),Table 2 Clinical trials using strategies to modulate NK cell functions (,continued,),Rituximab: anti-CD20; Trastuzumab: anti-HER2; Daclizumab: anti-IL-2Ra,Ex vivo,自体,NK,细胞,单倍体相合的,NK,细胞,细胞因子,(,IL-2,IL-12, IL-15, IL-18, IL-21, type-1 IFNs,, 免疫调节药物,),通过细胞因子刺激,肿瘤患者的本身的,NK,细胞难于有效回复抗肿瘤功能,自身免疫细胞在体外活化,NK细胞的临床应用,(1) 原代NK细胞,通过免疫磁珠的方法纯健康供体NK细胞, 这些NK细胞具有正常的细胞表面标志、胞内细胞因子、穿孔素和颗粒酶B。,供者,患者,过继转输原代 NK细胞,原代NK细胞在体外扩增和活化13-21天, 大大提高转移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反应。,NK,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低,(1015%),,不能持续增殖;,产生高纯度的、大量的自体或异基因活化,NK,细胞非常难,并费时、费力;,每个患者或者供者的,NK,的差异性对临床常规治疗带来困难。,障碍,/,困难,YT,NK-YS,HANK-1,NK-92, NKL, KHYG-1,,,NKG,(2) NK,细胞系,Japan,EBV-positive,Western countries,China,NK-92 cells,NK-92 cell:,CD56,bright,CD16,-,高效广谱抗肿瘤作用,表达大量活化型受体;,高水平表达与细胞凋亡途径有关的分子及细胞毒效应分子;,对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都具有高效的杀伤活性。,NK-92细胞容易大量扩增,适合标准化培养,已经用于临床试验,是目前最强的、适于临床应用的NK细胞系。,大规模培养临床应用,NK,细胞系,2.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1980年, Rosenberg 及其同事建立了一种IL-2刺激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的新方法, 这些淋巴细胞可以杀伤新鲜的、没有培养的、原代转移的肿瘤细胞。,LAK 细胞是细胞毒性效应淋巴细胞,其细胞毒活性不受 MHC限制,能够杀伤原代肿瘤细胞和NK抵抗的肿瘤细胞系,在功能上与NK细胞不同。,LAK细胞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以一定的间隔时间重复输注,以保持一定数量的新鲜的LAK细胞。,1984年, Rosenberg 及其同事被FDA批准,IL-2和 LAK 用于治疗25例肿瘤患者,包括肾细胞癌、黑色素瘤、肺癌或结肠癌。,LAK细胞的制备:,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体外扩增,IL-2刺激,培养约5天。,培养后的LAK是异质性的,含有CD3-CD56+, CD3+CD56+ 和 CD3+CD56-细胞;,其中 CD3+CD56+ T和CD3CD56+NK 细胞发挥细胞杀伤作用。,临床研究证明, LAK细胞对转移性肿瘤如肾细胞癌和黑色素瘤有一定疗效。,LAK/IL-2 的主要限制是其毒性:,全身应用IL-2 通常是造成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包括烦躁, 发热, 寒冷,头痛,恶心,呕吐,皮疹,水肿,25%患者可以发生副反应。男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肝脏毒性和脉管炎有报道。,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IK,是通过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培养第一天在培养基中加入,IFN-,1000 u/ml,24,小时后加入抗,CD3,抗体,50ng/ml,和,IL-2 300IU/ml,。,定期加入,IL-2,培养基常规性换液,培养,2128,天。,患者,淋巴细胞,体外,患者,自体,CIK,CIK,细胞中,CD3+ CD4+ (37.4%),、,CD3+ CD8+ (64.2%); CD3CD56+ NK,细胞含量小,(2%),,培养,14,天时,,37.7%,为,CD3+CD8+CD56+,的,自然杀伤,T (NKT),细胞,是,CIK,中最强的细胞毒性细胞。,与,LAK,细胞相比,,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更强;,CIK,细胞在识别和杀伤靶细胞时是非,MHC,限制性的。,CIK的第一例临床试验是在 1999年,由Schmidt-Wolf等在德国进行,自体CIK细胞转入IL-2 基因,转述给10例肿瘤患者,包括转移性肾癌、结肠癌和淋巴瘤。其中,1例患滤泡性淋巴瘤者完全缓解。除了 3例患者有发热的症状外,没有严重的副反应。,一项来自中国的报道,用CIK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 19例接受14个疗程自体CIK细胞输注联合化疗的患者中,73.4%在随后的4年中维持持续缓解,只作化疗的患者仅为27.3%。,作为免疫治疗方式, CIK治疗肿瘤量较小的患者有效或者作为辅助治疗, 不适合用于治疗肿瘤量较大的患者。,CIK的机制:,释放炎症因子, 如IFN, TNF, 穿孔素, 颗粒酶B杀伤肿瘤细胞; 通过 Fas-Fas L 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IK 已经成功用于临床治疗胃癌、结肠癌、淋巴瘤、白血病等。,II.抗原特异性 T 细胞,T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CTL,它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故也应是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最佳细胞。,T,细胞活化,抗原递呈细胞,肿瘤细胞,肿瘤抗原,肿瘤抗原表达,识别与杀伤肿瘤细胞,抗原的识别与递呈,淋巴结,CD8+T,细胞,CD8+T,细胞,血液循环,肿瘤血管,迁移,Flood发现CTL在体内聚集到肿瘤部位的能力强于LAK和NK,且能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实验显示,肿瘤疫苗在体内应用可增加体内的肿瘤特异性CTL的数量,但到一定水平时候,体内的CTL到达平稳期而不再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体内存在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调节网络限制了CTL的扩增。,所以,利用细胞因子或免疫刺激剂直接活化肿瘤患者体内CTL受到限制。,在体外培养可突破此调节网络,大量扩增免疫效应细胞。,转输抗原特异性T细胞,因为肿瘤相关抗原TAA是“自身”抗原,免疫系统难于识别;,肿瘤患者体内难于产生对肿瘤应答的T细胞, 甚至在体外最佳条件下也难于大规模培养。,4. 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 (TIL),1986年, Rosenberg 及其同事应用TIL在小鼠模型中证明, 联合自体,TIL和环磷酰胺可以缓解肿瘤转移。,之后很快在 1988年首次报道了利用TIL 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能够诱导肿瘤缓解。,如何制备TIL?,大约需要,56,周,TIL,增殖,:,粘附的肿瘤细胞死亡或被淋巴细胞杀死而消失,生长,24,周,鉴定,TIL,杀伤肿瘤的活性,直径大于,2cm,的活检肿瘤组织,剪碎,培养基中,快速扩增,:,抗,CD3,抗体, IL-2,和灭活的同种异体,PBMCs,饲养细胞,,2,周,转输患者,挑选应答最强的细胞克隆,维持,TIL,的存活,诱导肿瘤消失,清除淋巴细胞,减少与,TIL,竞争细胞因子,如,IL-7,和,IL-15;,清除内源性,Treg.,六、TLR配体激活的免疫效应细,什么是TLR?,Toll-like receptor,Toll样受体。,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微生物的特异性成分和某些宿主分子,构成防御很多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在天然免疫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TLR连接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已经鉴定的人,TLRs,有,11,种,细胞膜,内体,TLR1广泛表达于单核细胞、T和B淋巴细胞、DC细胞、多形核白细胞、NK细胞;,TLR2/4/5主要分布于除T、B、NK细胞以外的免疫细胞;,TLR3主要表达于未成熟的DC等;,TLR7-TLR9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DC细胞核巨噬细胞。,TLRs与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逃逸的策略,1,2,3,4,5,免疫抑制分子,招募,Treg,共刺激分子缺失,促凋亡分子,通过活化TLRs激活免疫系统,打破肿瘤介导的免疫抑制状态,发挥抗肿瘤作用。,作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关键问题是打破肿瘤导致的免疫耐受状态!,TLR,配体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应用,外用乳膏,静脉注射,口服,瘤内注射,皮下注射,TLR3,4,7/8,和,TLR,9,激动剂被列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免疫治疗肿瘤药物,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潜力。,(1)天然ssRNA及其衍生物:,通过内吞进入细胞,然后与TLR-7相互作用。,TLR7,ssRNA,:单链,RNA,DC,产生,IL-12,和,I,型,IFN,活化,NK,细胞,产生,IFN-,并增强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TLR-7,激动剂,ssRNA,机制,:,(2)合成的TLR7激动剂Imiquimod (咪喹莫特):,HPV-,相关的皮肤恶性肿瘤,(,浅表性基底细胞癌,sBCC), III,期临床研究表明组织学清除率为,7982%,;癌变前的光线性角化病治疗。,外用乳膏,机制:,诱导细胞因子如 IFN-和 IL-12产生;,增强肿瘤特异性CTLs的活化;,活化具有杀伤活性的mDC亚群的活化。,有,20,项临床试验在进行, Imiquimod,有做疫苗佐剂的临床试验有,10,项。,PolyI:C,(多聚肌苷酸-胞苷酸), 合成的病毒dsRNA类似物,诱导 I型 IFNs的产生,分子式:,(C10H13N4O8P)x.(C9H14N3O8P)x,激动剂,dsRNA,:双链,RNA,成熟DC, 其活化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能力增强, CD4+ T细胞向Th1,方向分化,,分泌,大量,IFN,。,Ovarian cancer patients,在人类, TLR9 主要表达于B细胞和pDCs,CpG ODNs(人工合成的非甲基化双链寡核苷酸),分为三种类型:,CpG-A,NK细胞强刺激剂,诱导pDCs产生;,CpG-B,中度IFN-诱导剂,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CpG-C,兼具CpG-A和CpG-B的免疫刺激能力。,只有,CpG-B,型进入临床,激动剂,已经对以下人类肿瘤进行评价:,肾细胞癌、恶性胶质瘤、黑色素瘤、皮肤性 T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机制:,pDC 和 mDC 活化,Th1类细胞因子谱,减少引流淋巴结中的Treg,增强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应答。,联合治疗:,单克隆抗体,化疗,放疗,细胞因子,包括 GM-CSF,IFN-a,IL-18和IL-21,CpG-ODNs与抗原、抗体或DC细胞,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CpG ODNs,作为疫苗佐剂,CpG-ODN可直接和间接活化NK、T和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DC细胞,CpG-ODN,活化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杀伤肿瘤细胞,Th,CTL,障碍 /困惑 !,许多肿瘤细胞也表达,TLR,许多肿瘤细胞也表达,并利用TLRs利用多种策略促进自身的增殖与生存:,通过产生各种免疫抑制因子抑制免疫应答,促进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形成, 诱导产生细胞保护和抗凋亡因子。,TLR,激动剂直接用作抗肿瘤药物是一把,“,双刃剑”,TLR配体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抽取外周血分离目的细胞:,NK,、,T,筛选分离不同细胞进行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监测分析,对所需细胞进行扩增培养,可以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将培养好的细胞回输给患者,+TLR,激动剂,随着免疫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免疫细胞治疗已成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对于促进患者免疫系统的重建、消除残留病灶及骨髓净化都具有良好效果。,过继性免疫治疗主要优点:,1. 免疫细胞在体外处理,可绕过肿瘤患者体内免疫障碍的种种机制。,如新鲜分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往往缺乏抗肿瘤效应,而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恢复特异性抗肿瘤作用。,2. 免疫细胞的活化及效应过程往往由一些细胞因子介导,而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可大规模生产多种细胞因子、肿瘤抗原或多肽,这使体外大量扩增抗肿瘤免疫细胞成为可能。,3. 免疫细胞的体外活化扩增可避免一些生物制剂在体内大量应用而带来的严重毒副作用.,如IL-2、TNF-、IL-4、IL-7、IL-12等具有抗肿瘤作用,抗CD3mAb的体内应用可激活T淋巴细胞,但这些制剂的作用极其复杂,在体内大量应用可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会导致死亡,而在体外操作可避免这些副作用。,过继性免疫治疗的优点决定了它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地位,已有的临床研究也大都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前景。,通过基因修饰NK、CTL细胞提高过继免疫治疗的特异性和治疗效果。,祝大家工作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