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案例精彩分析选编(1税收管理篇)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706681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执法案例精彩分析选编(1税收管理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税收执法案例精彩分析选编(1税收管理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税收执法案例精彩分析选编(1税收管理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编 税收管理,1,税务行政处分莫忘“过罚相当,根本案情 张某是从事小百货零售的个体工商户。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该户实行定期定额方式征收税款,其应纳税款核定为每月120元。2004年4月,主管税务机关对辖区内零售行业的税收定额进行了调整,张某应纳税额调整为每月200元。5月10日,张某以定额过高为由未办理纳税申报,主管税务分局经调查取证,并报县国税局批准后依法送达处分事项告知书后,于5月16日对张某下达了?税务行政处分决定书?,对其末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800元的罚款。张某后来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办理了纳税申报手续,缴纳了应缴税款及滞纳金,但对罚款有异议,没有缴纳罚款,在法定期限内末申请行政复议,也未提出行政诉讼。 2004年7月26日,税务分局将处分决定书及相关材料提交人民法院,申请法院对张某应缴纳的罚款进行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对该强制执行申请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后,于8月20日向税务分局下发裁定书,认为该行政处分显失公正,裁定不予执行。,争议问题 裁定书送达税务分局后,在当地税务系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税务机关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2条明确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本案中张某的违法事实清楚,对张某的行政处分适用程序正确,课处的罚款金额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限度,应属有效的处分决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执行。,法理分析 人民法院那么认为,行政处分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那么就是“过罚相当。该当事人虽然存在违法事实,但当事人违章的出发点并非拒缴税款,客观上也没有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后果,且对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也没有造成大的危害,应视为违法行为情节轻微,违法后果较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张某可给予较轻的行政处分或免予行政处分。退一步讲,即使张某未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目的是偷税,其偷税额也仅有200元,对其偷税行为最多也只能处以所偷税款五倍以下的,2,税务行政处分莫忘“过罚相当,罚款,即不超过1000元的罚款。该当事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违法行为跟偷税行为相比,情节显著轻微,所处分款额不应高于偷税行为可处分款的上限1000元,而税务分局对其处以1800元的罚款畸高,显失公正,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不能予以执行,税务机关执法尺度到底是否适当,对张某的行政处分究竟有无问题?本案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过罚相当是税务行政处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那么之一,指税务行政处分的设定和实施,都必须根据税务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来确定。在执法环节那么要求税务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实施处分时,给予相对人行政处分的种类和处分的幅度要与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大小相符。税务机关在实施行政处分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在自由裁量的同时,仍要考虑所课处的处分种类、处分幅度要与税务违法人的违法过错相适应,既不能轻过重罚,也不能重过轻罚,防止畸轻畸重的不合理、不公正现象。,在本案中,人民法院对罚款的行政处分裁定不予执行,并对“过罚相当原那么从一个新的侧面进行了阐述,将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和偷税行为进行了比较,从而对该案件得出了处分畸重的结论。对于这种比较,税务机关在执法中很少考虑,但这种分析比较又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过罚相当原那么既要求对性质、情节、社会危害不同的行政违法行为给予不同的行政处分,还要求对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相同的违法行为给予相同的行政处分。这既包括对同一类违法行为的纵向比较,即比较属同一类的违法行为的性质恶劣程度、情节严重程度、社会危害后果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给予不同的处分种类和幅度,做到纵向公正;也包括对属不同类的违法行为之间的横向比较,即比较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后果是否存在相同或根本相同的地方以及它们的轻重程度,进而确定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和幅度,做到横向公正。这一点,税务机关在执法中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疏漏。本案也给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税务机关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行政处分前,必须深入细致地查清案情,准确分析违法性质、违法情节及违法后果,然后再决定给予行政处分的种类和幅度,做到合法、合理、有利、有节,才能保证处分决定最终得到有效执行,起到惩诫、教育当事人的良好效果。,3,遗产含欠税清偿有次序,根本案情 数年前,农民甲在村里投资建了一口石灰窑,从此开始了烧石灰、卖石灰的营生。甲的长子早逝,留下一子乙,当乙高中毕业回家后,甲便让其来到窑场与其干叔叔甲的干儿子李某一道帮助经营石灰窑。 不想,2004年夏天的一个雨夜,甲在巡查窑场时,不幸摔成重伤,从此生活便不能自理。为此,甲便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了。他请人为其订立并公证了一份遗嘱:除石灰窑场内一辆拖拉机赠送给他的干儿子李某外,窑场内的其他设备包括石灰窑本身均归长孙乙继承;之后他又让乙用52吨石灰抵了赊欠李华发的4.4万元的煤款。不久,甲去世了。,甲去世后,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在清理其遗产时,发现石灰窑的银行账号上尚有7.2万元的存款,加上甲临去世时留下的附近村邻欠下他的4.9万元赊欠石灰款账本及欠条,尚共有遗产12.10万元。于是,甲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以乙已继承了窑场的设备为由,决定将剩余的遗产由其二人平均继承3.60万元的现款和2.45万元的应收欠款。,甲的遗产被分配后,当地县国税局的同志听说其已经死亡并由乙继承了窑场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向甲的二儿子和三儿子索要了甲遗留下来的账本,并对该账本进行了审查。,通过审查,他们认为甲在去世前的经营中,存在着两个纳税问题:1.用于抵顶赊欠李华发4.4万元煤款的石灰未申报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2490.57元;2.各村邻已拉走石灰但未付款的有欠条销售款4.90万元未申报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2773.58元。于是,县国税局以乙已继承石灰窑为由,于2004年8月7日向乙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要其代祖父缴纳5264.15元的增值税。,乙不服,遂于2004年8月13日向市国税局申请复议。结果,市国税局以其尚未缴纳税款为由,拒绝受理其要求进行复议申请。于是,乙于2004年8月17日向当地人民法院进行了起诉,要求法院撤销县国税局要其代祖父缴纳税款的决定。但法院却以乙尚未进行税务行政复议为由,拒绝受理其申请。无奈,乙只好于2004年8月18日缴清税款,并于当日再次向市国税局提出复议申请,要求撤销国税局一分局要其代祖父缴纳税款的决定,并退还其已经缴纳的税款。,2004年8月27日,市国税局作出复议决定:撤销县国税局要乙代祖父缴纳税款的决定,并退还其已经缴纳的税款。,4,遗产含欠税清偿有次序,争议焦点 本案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作为遗嘱继承人的乙对清偿其祖父生前所欠税款负有何种义务?,法理分析 首先,对于甲用52吨石灰抵了赊欠李华发的4.4万元煤款的行为,虽然其并未取得这52吨石灰的销售价款,但其行为完全符合?增值税条例实施细那么?第3条规定的“销售货物的条件,即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因此,抵账的石灰应按照含税收入4.4万元缴纳增值税。,其次,对于各村邻已拉走石灰但尚未付款的有欠条4.90万元赊欠问题,根据?增值税条例实施细那么?第33条的规定,对货物已经发生所有权转移,且纳税人已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应确定销售行为已经实现。因此,4.90万元的应收账款应作为销售收入缴纳增值税。,所以,县国税局要对甲的两项行为征收增值税是没有错的。而且,依照?继承法?第33条的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因此,作为被继承的遗产,也应当对被继承人依法缴纳的税款进行清偿。但是,依照?继承法?的规定,乙继承其祖父石灰窑的设备包括石灰窑本身,属于一种“遗嘱继承,其两个叔叔继承祖父的遗产那么属于“法定继承,而其祖父的干儿子依照其祖父的遗嘱得到的那辆拖拉机那么属于“遗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假设干问题的意见?第62条的规定,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缺乏清偿时,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归还。因此,甲生前遗留下来应补缴的5264.15元税款,应该由甲的两个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以其继承的财产补缴,而不应由乙这个遗嘱继承人缴纳。,另外,就乙与其两个叔叔继承甲的财产问题,依据?继承法?第11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假设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的规定,乙作为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其祖父遗嘱中所指的石灰窑设备后,其仍可以代位继承人的身份继承遗嘱未处分的遗产。因此,乙对其祖父遗留下的7.2万元存款和4.90万元应收欠款,同样可以与其两位叔叔一道再进行平均分配。,5,“预收账款还是“分期收款,根本案情:某市国税局于2002年9月接到举报,反映该市木工机械偷逃税款100多万元。 经查明,该公司前身为市木工机械厂。2001年,该公司以原木工机械厂的名义分别于3月、7月、9月与新美集团公司订立三份销货合同,向新美集团公司供给带锯机等货物,2001年7月9月,实际发出货物总价格775.62万元,新美集团公司当时已打收条确认收到。2001年4月9月,木工机械共收到新美集团公司汇来的货款621.7万元;2002年2月,收到10万元,合计收到货款631.7万元,税务机关实施检查后,木工,机械又收到货款15.1万元,截至2002年10月底,共收到货款646.8万元。,木工机械所订3份合同收到的货款均记“预收账款,2002年1月开具一份普通发票转作收入542980元,并提取申报销项税额78894.53元,税务机关实施检查后,2002年9月,木工机械又开具3份增值税专用发票,结转收入1315200元,申报销项税额191097.44元。其余局部均未开票转作收入处理,也未申报销项税。,市国税局认定木工机械上述业务属于采取预收货款的方式销售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因而所有发出货物的货款总额775.62万元均已发生纳税义务,减去企业在税务机关检查前已作收入处理的542980元,尚有货款7213220元未作收入处理,少报增值税1048074.70元,已涉嫌偷税。税务机关实施检查后,企业又申报入库增值税191097.44元,实际应补缴入库增值税856977.26元。,2003年7月,市国税局对木工机械作如下处理:补缴增值税856977.26元;少列收入形成少计增值税1048074.70元定为偷税;按规定加收滞纳金。,2003年10月,木工机械在履行有关程序后,以市国税局认定事实不清、定性不准为由,向复议机关提出了行政复议的申请。,6,“预收账款还是“分期收款,焦点问题:木工机械提出了两点异议,一是认为税务机关确认的销售时点不准,影响其多缴几十万元滞纳金。理由是自己的业务不属“预收账款的结算方式,应属“分期收款的结算方式,销售确认应以合同确定收款的日期为准,即使按“预收账款的结算方式确定,由于企业销售的货物属于大型设备,应在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后才算是发货,因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至2003年7月才解决,发货应在2003年7月才算形成,销售应在此时实现;二是认为自身无成心行为,不能认定偷税,只是财务处理习惯做法,是一种财务处理失误。,复议机关对本案进行审查后,依法作出复议决定:维持市国税局的处理处分决定。,法理分析:木工机械提出的两点异议是不能成立的。,企业提出销售时间确认不准的问题不符合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本案中,购销双方的合同约定,合同经双方签字生效后,新美集团公司预付30%价款,款到发货后付50%,安装调试后付16%,开出全额发票后再付4%。实际运作上,税务机关实施检查时,木工机械已全部发货,收到了新美集团公司的收条,且收到80%的货款。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方预收的定金或局部货款,货物发出时确认销售收入。分期收款是指商品交付后,货款分期收回,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销售收入。两者的区别在于,预收账款是收款在前,发货在后;而分期收款是发货在前,收款在后。从合同和实际运作情况看,显然,本案上述情况属于“预收账款的结算方式,应当在发货时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至于木工机械提出自己销售的货物属于大型设备,应当在完成安装后才算是发货这一情况,经过稽查人员外调,当时,木工机械发货后已完成安装任务,新美集团公司打了收条证明收到了货物,尽管双方因对产品质量有争议,但争议已于2003年7月解决,并不影响货物所有权在2001年7月9月发货时就已发生转移这一事实。因此,确定木工机械该批货物销售时间为2001年7月9月并无不当。同时,?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那么?第三十三条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当为货物发出的当天。由此,市国税局对木工机械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实认,及计算的应缴滞纳金是正确的。企业辩称其行为属财务处理失误,并不能掩盖其偷税实质。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少列收入造成少缴税款即形成偷税,木工机械采取少列收入的手段形成少缴税款的结果,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应按偷税处理。,7,注销后继续经营不纳税 殴打税务人员构成抗税,根本案情:2002年8月1日,个体户唐某向其主管税务分局提出停业申请并办理了注销手续后,仍然在其商店继续从事经营。2002年8月21,主管税务分局向唐某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和?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唐某1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手续,唐某认为自己注销了税务登记,缴清了税款,交回了发票,从此终止了纳税义务,对税务机关不予理会。2002年9月27日,税务人员徐某等4人找到唐某,向其下达?应纳税款核定通知书?和?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唐某拒绝签字,并借故挥拳殴打徐某,挥舞着菜刀进行威胁,事后,徐某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县公安局以暴力抗税对唐某进行了拘留。随后此案作为偷税案移交县稽查局处理,稽查局经过广泛取证,以县局名义向唐某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责令唐某补缴税款及对欠缴的税款加收滞纳金。唐某不服,向市国税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国税局经过复议,认为县局作出的?税务处理决定书?内容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予以维持。,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集中在纳税人注销了税务登记后,继续经营是否还承担纳税义务。,法理评析:唐某究竟错在哪里?为什么在办理注销后还要承担纳税义务呢?承担多少纳税义务呢?,一是唐某应该承担纳税义务。唐某虽然注销了税务登记,但却没有终止经营行为,继续在其原商店内销售货物。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就是说是否承担纳税义务不在于其办不办税务登记,关键在于是否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出口货物。显然本案中唐某销售货物,当然应该承担纳税义务。,8,注销后继续经营不纳税 殴打税务人员构成抗税,二是唐某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且殴打税务人员,其行为构成偷税和抗税。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徐家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案中唐某对分局下达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不予理会,符合“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情形,构成偷税。另外,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7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唐某对税务人员徐某挥拳殴打,挥舞着菜刀进行威胁,造成徐某轻微伤,其行为已构成抗税,且情节严重。,三是县局核定其应纳税额合理合法。根据?税收征管法?第35条,“纳税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而未设置的;三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四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本钱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六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本案中唐某从事销售活动期间,既未办理税务登记,也未建立健全会计帐簿,且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县局根据其经营情况,并参照以往核定并向社会公告的纳税定额,核定其应纳税额也是合理合法的。,9,把公司当个体纳税主体出错,根本案情:某市铸钢有限责任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2002年1月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工商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济性质是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某,主要经营范围是废钢、废铁冶炼销售,共有15个股东。2002年2月份办理了税务登记,但税务部门在给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将经济性质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纳税人为李某,纳税人识别号是李某的居民身份证号码,税款征收方式确定为定期定额征收。,2004年8月份,该市国税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公司有重大偷税嫌疑。接到举报后,市国税局迅速组织稽查人员前去调查。国税稽查人员经详细检查发现,李某自开业以来,采取不申报、少缴税的手段隐瞒销售收入1342087元,少缴增值税75967.19元,占同期应纳税额的15.67%。于是,该市国税局依法作出决定,认定李某的这种行为是偷税,并于2004年9月4日对其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责令李某在限期内补缴税款75967.19元,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同时,鉴于该纳税人偷税的数额较大,已超过1万元,并且占同期应纳税额的10%以上,已触犯了?刑法?,该局又制作了?涉税案件移送意见书?,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李某以无钱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为由,在国税机关限定的缴税期内没有履行补缴税款和缴纳滞纳金手续。2004年9月20日,市国税局认为李某有转移财产的迹象,便制作了?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通知书?,扣押了李某个人的小轿车一辆,并按规定给李某开具了?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在李某的小轿车被扣押的当天,李某迅速借款缴纳了税款和滞纳金,同时,以市国税局扣押其个人财产、实施强制措施不当为由,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地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李某的诉讼申请后,对市国税局作出的这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了详细审查,责令市国税局出示当事人当初办理税务登记的有效合法证件。市国税局只出示了李某的税务登记证件,并未出示工商营业执照和技术监督局下发的代码证复印件。李某申辩,自己只是铸钢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不负有纳税义务,随后其出示了有关证据。,2004年10月14日,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市国税局没有按照税法规定给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擅自改变纳税义务人和经济性质,导致确认纳税对象错误,对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李某实施了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其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法院判决市国税局败诉,责令市国税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撤销已作出的扣押财产决定,归还已扣押的车辆。,10,把公司当个体纳税主体出错,11月3日,当事人李某在打赢第一场官司后,又以市国税局作出的偷税行为认定事实不清、证据缺乏、自己不是纳税主体为由,向市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机关申请复议。上一级市国税局法规科接到当事人的申请后,对市国税局作出的具体行为进行了详细审查,经复议机关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作出了复议决定,认定市国税局作出的李某偷税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缺乏,事实不清,确认纳税主体错误,撤销了其作出的偷税处理决定,并要求立即撤销已下达的?涉税案件移送意见书?,中止公安机关对当事人的立案侦查活动。,法理分析:本案是一个典型确实定纳税主体错误而引发的一场官司,由于税务机关没有依法给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使税务登记证缺乏法定效力,从而导致一连串错误的事情发生。此案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带给税务部门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它告诫税务机关管理部门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切不可草率行事,以免给征收、稽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根据?税收征管法?第15条和?税收征管法实施细那么?第12条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或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由此可见,税务机关办理的税务登记一般应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前提,税务登记证的内容要和工商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内容相符,对于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只有其他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法证件的当事人,应根据当事人的实际经营状况确认纳税义务人、经济性质和其他有关事项。否那么,税务机关办理的税务登记就没有法律效力。,就本案来说,由于税务机关未依法给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导致以下错误的事情发生:一是认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偷税证据缺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之规定,对于应办理税务登记但尚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认定其偷税的惟一标准是,税务机关必须首先履行书面通知其申报这一程序,否那么不能认定其行为是偷税。对本案来说,当事人虽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在确认纳税主体和经济性质时错误,这样办理的税务登记证为非合法证件。所以,对当事人认定为偷税证据缺乏。,二是征管范围错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新办的除个人合伙、独资的私营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应由国税部门征收管理,而该铸钢是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其所得税应由国税部门征收管理。但税务机关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办的是个体工商户,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该由地税部门管理。,三是税款征收方式有误。根据?会计法?第2条和第9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依法办理会计事务,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该市国税局未按税法规定给当事人办理税务登记,经济性质发生了变化,使本应该由查账征收税款的纳税人,变成了定期定额征收税款的纳税人,会给国家税收造成一定的损失。,11,把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公开,是否侵犯其权益,根本案情:2001年12月,某县国税局一分局为了作好个体税收定额工作,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典型户调查。在调查时,税务人员复制了张某等三户纳税人近半年的经营原始资料。分局根据调查,将所管辖的个体工商户分成三类六档,分别核定其应纳税额。在核定定额征求意见会上,有一局部个体工商业户认为核定的应纳税额过高,要求税务机关拿出依据。于是,分局用张某等三户纳税人的经营资料,说服到会的个体工商业户。后来,分局又将张某的经营资料提供给地方税务机关。,张某得知国税分局将其经营情况公开后,认为这种做法侵害了他的合法利益。首先,税务局公布了他的“流水账、等经营资料,而这些原始账册上记录着货物的进销差价和利润率等,如果这些“底牌让消费者知道了,消费者在购货时把价位压到最低点,会给经营带来许多困难。其次,被公布的经营资料有具体的进货渠道、进货地点,这些“密件让同行知道后,会影响他同别人竞争。第三,他的纳税定额高,纳税多,说明生意大,这样会招来众多竞争对手,造成经营困难。第四,有一局部纳税人认为这次定额调高,是因为他提供的资料,因而遭遇众多指责,给他带来精神打击。第五,国税分局将他的经营情况等有关资料提供给地方税务杌关,泄露了他的经营秘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 2002年1月,张某将国税分局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税务分局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因泄露其经营秘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10万元;向原告公开赔礼抱歉,消除影响;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最后,经过调解,该案以张某撤诉而终结。,12,把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公开,是否侵犯其权益,焦点问题:纳税人经营情况的有关资料到底能不能公开,公开定额和应纳税额是否侵犯了纳税人的权益?,法理分析: 一、公布纳税人的经营资料与法不符。?税收征管法?第八条规定: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那么?第五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因此,税务机关对个体定额进行典型户调查而收集的有关资料,只能作为税务机关研究定额的参考;或在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时,作为应诉的证据。而税务机关公布纳税人的经营情况,使纳税入的营销、差价、利润公开,可能被另一局部经营者知道并利用,会对提供资料的纳税人的利益造成侵害。,二、公布纳税定额,是为了监督税务机关是否公平、公正、公开执法,防止“人情税、 “关系税和定额出现偏差,所以税务公开本身没有错,但是税务机关不能以税务公开为由,将纳税人经营资料公开,使其承受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因此,税务公开不能以牺牲纳税人的利益为代价。,三、税务机关将典型户经营资料公布出去,会引起提供有关资料的纳税人的抵触情绪,不利于保护纳税人协税护税的积极性。,13,承包经营,税款能“包干吗,根本案情:年月,凤祥集团公司部门经理刘艺胜承包了集团公司下属的服装公司。合同规定:服装公司单独办理营业执照、独立经营,但税收由凤祥集团公司统一缴纳,即服装公司每月向凤祥集团公司上缴元的税金后,不再过问其他纳税事宜;服装公司保证凤祥集团公司划拨过去的名员工的工资每月不低于元,其它经营成果归刘艺胜个人所有。,合同签订后,服装公司于年月日办理了营业执照,并按月向凤祥集团公司缴纳了年月、月和月的税金元。年月日,该市国税局征收分局对服装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后,向服装公司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限其在日内,单独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同时决定对其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行为处以元的罚款。另外,征收分局还调阅了服装公司年月月的各类账证,查实服装公司个月的实际销售收入为元。于是,征收分局于月日向服装公司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要其按实际销售收入,依的征收率,扣除通过凤祥集团公司缴纳的元增值税,再补缴增值税元,并限其在日内缴清。,服装公司不服,于年月日向市国税局提出复议申请,以他们与凤祥集团公司有合同规定纳税事宜并已履行了合同规定义务为由,要求撤销征收分局对其作出的征税决定和处分决定。,市国税局对本案进行审查后,于年月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国税征收分局的决定。,14,承包经营,税款能“包干吗,争议焦点:对已按照合同约定承包经营,税款包干方式是否为合法有效的运作方式?,法理分析:?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那么?第九条规定:“企业租赁或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承包人为纳税人。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那么?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进一步明确:“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者租金的,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收入和所得纳税,并接受税务管理。因此,刘艺胜承包了凤祥集团公司下属的服装公司,应当作为单独纳税人进行申报纳税,接受税务管理。同时,?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根据以上规定,服装公司应当在年月日前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但其一直未办理税务登记。因此,市国税征收分局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对其处以元以下的罚款元是合法的。,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那么?第三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纳税人签订的合同、协议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的规定,服装公司与凤祥集团公司签订的关于每月缴纳元税金的协议是一份违反税法的合同,税务机关当然不能考虑,应当依照?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和第十三条的规定,以实际销售额和征收率来计算补缴增值税。,对于纳税人在期限内没有依法缴纳税款的,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本案中,市国税征收分局不仅可以依法强行扣缴服装公司应补的税款,而且可对其未缴的税款处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15,承出包人的纳税责任应如何界定,根本案情:某国税局稽查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某公司实施了税务检查,发现该公司有进口小轿车经营权,在销售过程中,向购车者出具的发票不是该公司的机动车销售发票,而是河北省某公司机动车销售发票,发票的报税联和存根联票号一致,但金额、时间、购车人、车辆型号均不一致,且差额很大,属“阴阳票。2002年4月9月该公司以此种手段销售进口小轿车10,574,802.00元,未入账,也未申报纳税。因此,检查机关认定该公司构成偷税,偷税额为1,536,509.69元,建议处0.5倍罚款,计768254.85元,依法加收滞纳金。因补税额较大,检查机关将本案提请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后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同意了检查机关处理意见。由检查机关于2004年6月10日将?税务行政处分事项告知书?送达该公司。该公司收到?税务行政处分事项告知书?后,在2004年6月11日提出申请,要求举行听证。,2004年6月25日,该局根据听证申请,依法举行了听证会。该公司在听证会上提出其并未从事税务行政违法行为,理由是该公司于2002年1月1日,与王某签订了一份?承包经营协议?,将进口小轿车销售业务承包给王某经营,违法行为属王某在承包期间的个人经营行为,与该公司并无任何关系,应由承包人王某承担违法责任。对此,本案调查人员提出:2001年12月23日经该公司董事会决议,由王某出资60余万元经营该公司汽车业务,该公司专门下发文件聘任王某,故王某属该公司职工,因此王某与公司所签?承包经营协议?系内部承包合同,不具法律效力。由于王某未办理税务登记证件,其对外经营使用该公司证件,开具该公司发票,通过该公司银行帐号往来款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几个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86号文件,本案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不能确定为承包人王某,而应确定为出包人。经过双方充分的申辩质证,当事人理解了该法律依据的合法性,愿意接受税务机关的处理意见。听证会结束后,检查机关依法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分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16,承出包人的纳税责任应如何界定,争议焦点:本案焦点集中在应该由承包人还是出包人来承担纳税义务?,法理分析: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征管法实施细那么?第四十九条规定:“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者租金的,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收入和所得纳税,并接受税务管理;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是对承包人是否应当承担纳税义务最明确、最直接的规定,但本案主要违法事实发生在2002年4月至9月,显然不能适用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征管法实施细那么?,而旧?征管法?及实施细那么,对承包问题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本案应适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几个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86号文件规定:“对承租或承包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出租者或发包者上缴租金或承包费的,应作为增值税纳税人按规定缴纳增值税。从文件规定可以看出,承包人承担纳税义务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二是在财务上独立核算,三是定期向出租者或发包者上缴租金或承包费的,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本案当中,当事人虽然提出王某与其签订承包合同进行经营,但由于王某无税务登记证件,其对外经营使用该公司证件,开具该公司发票,通过该公司银行帐号往来款项,因此,王某个人并不构成增值税纳税义务主体,其经营行为是以该公司名义进行的,应当由出包人承担违法责任。,17,承租方没缴税 出租人须先垫,根本案情:2003年1月1日,某市一家商场为了扩大商品经营规模,将商场二楼租赁给张某开办医药超市,合同约定每年租赁费为10万元,超市由张某独立经营。由于工商营业执照的内容未发生变化,商场未向主管国税机关-市国税局一分局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也未报告出租商场一事。,2003年2月25日,一分局对商场进行税收检查时发现,医药超市1月份销售医药取得营业收入20万元,未申报纳税。在一分局责令限期缴纳后,商场仍未缴纳税款。于是,一分局依法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书面通知商场的开户银行,从商场存款中扣缴了税款、滞纳金共计7800多元。商场不服,认为商场不是经营医药的纳税人,一分局应该向张某收缴税款和滞纳金,便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维持市国税局一分局的处理决定。,争议问题:承租方没缴税,出租人负有什么义务?在本案中需承担什么责任?,法理分析:本案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1、谁是经营医药的纳税人。依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那么?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者租金的,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收入和所得纳税,并接受税务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张某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商场缴纳租赁费,应当就其经营医药的收入纳税,并接受税务管理。因此,商场认为张某是经营医药的纳税人是正确的。2、一分局能否扣缴商场的存款缴纳税款。依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那么?第四十九第二款规定,发包人或者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出租之日起30日内,将承包人或者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不报告的,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与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承担纳税连带责任。本案中,虽然张某是经营医药的纳税人,但是商场并没有依法向一分局报告出租的有关情况,商场应该承担张某纳税的连带责任。因此,一分局依法扣缴商场的存款缴纳税款是正确的。3、一分局扣缴商场的存款后,商场可以要求张某偿付已扣缴的存款。协商不成,商场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张某追偿。,?税收征管法实施细那么?明确规定了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是纳税主体,发包人或者出租人有向税务机关报告的义务,如不报告,要承担连带责任,这便于税务机关加强税务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发包人或者出租人还应该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经营变动情况,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18,筹划反成偷税遭查处, 根本案情:2004年1月12日,A公司孙老板接到税务机关下达的税务稽查处理和税务处分决定书时,惭愧地说:“都是筹划惹的祸,万万没有想到,筹划不成,反遭罚款!这一折腾,我的公司可全完了!,原来,A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配件为主的私营企业,2003年1月8日开业,拥有资产362万元,现有职工48人,A公司主要供货来源是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C公司,A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B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企业领导并没有在产品质量上和生产本钱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要求降低税收本钱,研究税收筹划。为此,公司领导让财务人员对公司今后的税收进行了筹划,很快,财务人员就设计了几个筹划方案供选择。,第一个方案:A公司暂不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从事生产经营,2003年度方案共购进原材料3432吨,价税合计1029.6万元;生产销售产品7700万件,实现含税销售收入1448万元。那么,A公司2003年度应缴纳的增值税=14481+6%6%=81.96万元。,第二个方案:A公司马上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身份从事生产经营,2003年度方案共购进原材料3432吨,价税合计1029.6万元;生产销售产品7700万件,实现含税销售收入1448万元。那么,A公司2003年度应缴纳的增值税=14481+17%17%1029.61+17%17%=210.39149.6=60.79万元。,第三个方案:A公司不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但在生产经营时,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身份购进货物,以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销售产品。A公司每次购进货物时凭B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从C公司购进货物,销售货物时仅就加工费这一局部到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货物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到国税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销售货物时,全部由销售方A公司转交给B公司,作为A公司销售货物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在购销货物的过程中,所有购进的原材料和销售的货物全部用现金结算。A公司2003年度方案共购进原材料仍然是3432吨,价税合计为1029.6万元;生产销售产品仍然是7700万件,实现含税销售收入还是1448万元。那么,A公司2003年度应缴纳的增值税=14481029.61+6%6%=23.68万元。,从以上不难看出,第二个方案比第一个方案少纳增值税21.17万元;而第三个方案又比第二个方案少纳增值税37.11万元。所以,第三个方案最正确,第二个方案次之,第一个方案最差。A公司最终采纳了第三个方案。然而,第三个税收筹划方案恰恰是失败的,它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19,筹划反成偷税遭查处,法理分析:经税务稽查人员查证核实,A公司2003年度共从C公司购进原材料968.56万元含税,全部从对方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B公司已按规定申报抵扣。A公司2003年度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82.54万元含税,其中到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413.98万元含税,并按规定已经申报纳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那么?第三条之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也就是有偿转让货物所有权的行为,包括从购置方取得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依法缴纳增值税。因此,该企业少纳增值税548241.51元1382.54413.981+6%6%。同时,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该企业的这种行为已构成偷税,税务机关除让其补缴税款548241.51元和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外,还对其处以少缴税款一倍的罚款。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5192号)文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具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否那么不予抵扣。所以,税务机关对B公司已抵扣的税款1407309.40元968.561+17%17%,作出了补缴税款和按规定加收滞纳金的处理决定。,据此,A公司在税收筹划时,违反了税法的有关规定,不但自己受处分,而且还把自己的客户B公司也牵连进去,让自己的客户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在此,笔者提醒纳税人,要依法诚信纳税,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千万要把握好税收政策,吃透相关精神,切不可盲目从事,只顾节约税收本钱,不管税法规定如何。,20,代位不能“越位,根本案情:某县国税局在2002年年末的税务检查中,从天一商贸公司了解到,钢铁公司有12.47万元应付账款未付。于是,税务人员到钢铁公司了解情况,确定欠款属实。同时税务人员还了解到,天一商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曾经是钢铁公司原料处副处长,有5万元提前离岗补助费没有领取。2002年12月20日,该县国税局对钢铁公司称,按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规定行使代位权,直接从钢铁公司将商贸公司的12.47万元货款其中6万元还差3个月到期,以及5万元离岗补助费,共计17.47万元划走,用以抵顶天一商贸公司2002年所欠缴的增值税。2003年1月7日,天一商贸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告该县国税局侵权。2003年1月22日,法院判决该县国税局败诉。,法理分析:在本案中,该县国税局没有很好理解代位权的概念,在操作中出现了违法行为,构成侵权。1、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条件不符。?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这里的前提条件是“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否那么不能行使代位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同法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 根据这一解释,天一商贸公司没有怠于行使到期债权。2、行使代位权的程序违法。?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伤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合同法?已经明确规定,行使代位权是有程序的,如果代位权的前提条件成立,必须先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该县国税局未向法院申请,直接把钱款划拨走是违法的。3、行使代位权的条件有约束。?合同法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三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四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本案中,天一商贸公司债权已到期的货款只有6.47万元,其余6万元还有3个月到期,不能行使代位权。因此,该县国税局把6万元未到期的货款划走抵顶增值税入库是违法的。4、专属债务人自身的权利不能行使代位权。?合同法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本案中的5万元提前离岗补助费属于退休金,该县国税局不能对此行使代位权。,21,网吧销售旧电脑是否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根本案情: 甲某自称原为一家网吧法人,在地税部门办了税务税务登记证件,拥有数十台电脑,现已注销登记,把电脑转让其他单位,到某基层国税大厅开具临商发票,并要求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焦点问题:本案中,网吧销售旧电脑是否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呢?,法理分析:针对这类临商开票业务,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其一,是对申请开票的主体进行初步判断,受理人员根据询问及其它证据或进行调查,初步了解申请开票人的身份信息,是纳税单位,个体工商户,还是其他个人;是从事生产经营者,还是非从事生产经营者;是直接纳税人,还是间接纳税人等等。其二,对申请开票的经营工程加以确认,看开票属于何种税种的征收范围,是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还是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的经营范围;在同一税种中,是属于减免税征税范围的工程,还是属于正常征税范围内工程等等。其三,要把申请开票人与开票工程相结合,综合考虑,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是正常纳税,还是享受减免税优惠。,依据上述要求,综合分析,甲某本身不能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因为甲某虽然属于其他个人,但其开票工程数十台电脑,不是甲某自己使用的,而是开设网吧时用作经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以下工程免征增值税: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那么?“第三十一条:条例第十六条所列局部免税工程的范围,限定如下: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本细那么第八条所称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物品的规定,显然,甲某不能享受此项优惠,如果甲某销售家中使用过的旧电脑,这时开具临商发票,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对这项具体业务,可以这样处理,在申请开票人能提供确认该数十台电脑属于旧电脑的证据或经税务部门调查确属旧电脑的情况下,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纳税人销售旧货包括旧货经营单位销售旧货和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无论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也无论其是否为批准认定的旧货调剂试点单位,一律按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申请开票人不能提供确认该数十台电脑属于旧电脑的证据或经税务部门调查属于经销的电脑,那么甲某自称的情况不实,应该按照现行的4%税率开具临商发票。,22,该企业煤气管道初装费应缴纳营业税,根本案情:某合资企业成立于2002年7月,主要从事燃气及燃气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燃气设备的设计和安装、燃气设备用具的销售与维修。所从事的燃气设备安装业务是利用外购货物材料提供建筑劳务,以市场化运做方式,通过合同签定与开发商合作进行燃气管道安装业务,安装费向用户一次性收取。2004年5月,稽查局依法对该企业进行纳税检查,发现该企业2003年取得工程结算收入6079798.49元其中工福户建设费收入728933.49元,灶具建设费收入4810865元,采暖炉建设费收入540000元,维修效劳收入567元,取得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490509.36元,未缴纳增值税。稽查局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假设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发200316号中:“燃气公司和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时,代有关部门向购置方收取的集资费包括管道煤气集资款、手续费、代收款等,属于增值税价外收费,应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的规定,要求企业计提销项税额699511.07元,补缴增值税209001.71元,并按规定对企业加收滞纳金和进行处分。,法理分析:本案的争议在于初装费即煤气管道建设工程收入,是按照国税函2002105号文中:“管道煤气集资费初装费,是用于管道煤气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在报装环节一次性向用户收取费用。根据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对管道煤气集资费初装费,应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的规定征收营业税,还是按上述财税200316号文的规定征收增值税?,该公司通过建筑安装生产方式收取安装费,即与开发商签订房产开发建筑分包合同燃气管道局部,所从事的作业方式与建筑工程方式相同,是在房屋主体结构完工后组织实施力量进行燃气管道安装,在房屋整体完工前安装完毕,与财税200316号文中规定的代有关部门收取费用不同。,管道安装行为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工程,其安装收入安装费属于营业税计税工程。,该公司的燃气管道安装和燃气销售业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在管道安装并收取安装费的同时没有燃气销售行为或其他增值税应税劳务发生,不属于混合销售。,初装费和煤气销售价格是经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计委、物价等经过论证后确定的:一种是分别确定,初装费在安装时一次性收取;另一种是合并确定,初装费按定额参加煤气销售单价中。第二种情况可视为价外费用征收增值税,而该企业收取的初装费属于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