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件第5部分专题2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kfc****60 文档编号:243543125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件第5部分专题2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件第5部分专题2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件第5部分专题2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专题二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开展,【备考指南】 复习本讲应注意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仅仅是区域环境问题之一,对于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破坏等问题同样需要引起关注。同时对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要相互比照,分析借鉴。湿地往往和河流、湖泊、滩涂关联在一起,所以要同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结合起来复习。要注意结合流域的特征、流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域存在的问题、流域可持续开展的措施等方面来分析解决问题。学会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掌握评价思路,学会正确表述。,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水土流失,(2021重庆文综,910)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展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答复13题。,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A,B,C,D,3以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解析第1题,此题考察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及地图的应用能力。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热点。水土流失与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关系密切,因此调查水土流失问题,要优先收集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B项正确。第2题,此题考察水土流失的治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以流域产沙量为切入点,考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理解流域产沙量的概念。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才能获得泥沙总量。D项正确。第3题,此题考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正确理解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一般来说,在坡度较小时,坡度越大,单位面积产沙量越大,由此判断A项正确。,答案1.B2.D3.A,(2021海南地理,1314)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场,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方案。以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45题。,湿地的开发和保护,4,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5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增强城市排污能力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 C D,解析第4题,此题考察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缺乏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第5题,此题考察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湿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湿地湖泊主要目的不是对城市污染进展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答案4.C5.B,(2021山东文综,12)以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答复67题。,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解析此题以流域为背景,考察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读图可知,流域开发过程中,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其导致的结果是蒸发量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故C项正确。,答案C,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一样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 (),A、 B、,C、 D、,解析此题以流域为背景,考察流域开发过程中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根据图b中的信息可知,曲线的洪水来得快而且峰值高,应对应植被破坏较严重的阶段;曲线的洪水来得慢而且峰值低,应对应植被覆盖较好的阶段,故C项正确。,答案C,(2021江苏地理,2324)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立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以下图所示。读图答复89题。(双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8“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解析此题考察水循环原理。水循环活泼的地区,更新周期短;水循环不活泼的地区,更新周期长。滇池流域面积较小,汇入水量少,进出水量小,水循环不活泼,更新周期长,因此A、C正确。,答案AC,9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解析此题考察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增加滇池水量,提高其水体自净能力;能增加昆明水资源供给,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因此B、D正确。,答案BD,(1)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察区域生态问题、资源开发利用、河流综合开发、资源跨区域调配,以非选择题为主,这一考点的频率将会加大。,(2)以世界和中国热点、重点区域为命题背景,突出全球或国家高度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命题趋势,特别是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开发、河流的综合开发。,1分析区域环境与开展的思路与方法,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开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开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开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开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立,掌握 核心知识,2,我国主要区域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区域,生态问题,成因,措施,东北地区,(,湿地保护,),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变化;,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植树造林,土壤培肥;,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所造成,发展立体农业;,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相当困难;,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消除贫困;,早期预警;,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控制人口增长;,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农场和牧场的开发;,商业性伐木;,焚耕开垦;,采矿、筑路和城镇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相结合;,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建立雨林缓冲区;,鼓励保护性开发,角度1湿地生态环境建立,1(2021江西六校联考)以下图表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读图完成(1)(2)题。,探究 命题角度,(1)与该省区其他地区相比,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能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河流湖泊密布,渔业资源丰富,B地势平坦开阔,耕地资源丰富,C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居住生活,D经济相对兴旺,就业时机较多,(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优势是 ()。,A土地、劳动力价格低 B交通便利,C技术和资金雄厚 D对外开放程度高,解析,(1),吸引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优势明显。,答案,(1)D,(2)A,角度2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作用,2以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答复(1)(2)题。,(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 B密,C中密 D稀疏,(2)以下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修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2)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降低噪声、美化环境;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修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答案(1)C(2)A,1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根底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考点二 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跨区域调配,掌握 核心知识,(3),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2流域的开发、建立与综合治理的分析思路,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开展根底等人文地理条件。,分析流域开发建立的根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开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1),具体措施如下所示:,(2)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如以下图:,(3)内河航运价值分析,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状况。,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考虑经济腹地的面积、经济腹地内人口、城市的多少和经济开展水平的上下。,(4)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逆向思考:,注意,写答案时,不能只写“流量大,落差大,这是两个得分的关键词,还需要对其深挖,形成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如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流量大;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丰富。,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兴旺,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4)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稳定的资源供给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立本钱低。平安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5)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完善根底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开展,促进经济的开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开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时机;输入地经济开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开展,到达共同富裕,社会稳定。,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展分析。,角度3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3(2021泉州质检)矿业城市的经济开展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及由此导致的低效益是制约其可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以下图示意东北三省12个中老年矿业城市类型、等级及其经济开展脆弱性的特征。据此完成(1)(3)题。,探究 命题角度,(1),鞍山矿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能源和矿产,B,市场和腹地,C,人口和技术,D,城市和交通,(2),东北三省矿业型城市的等级及其脆弱性表现为,(,),。,A,冶金型矿业城市等级最低,B,油气型矿业城市脆弱等级高,C,多数煤炭型矿业城市脆弱等级较高,D,综合型矿业城市等级最高,(3)东北三省脆弱等级高的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开展的最正确途径是 ()。,A重点开展高新技术产业,B大力开展高耗能产业,C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D延长产业链和开展替代产业,优化产业构造,解析(1)鞍山以冶金工业为主,是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根底上的。(2)从图中可以看出阜新和鹤岗脆弱等级最高,而两地均为煤炭型矿业城市。(3)对于矿业城市来说,直接重点开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适宜;大力开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开展替代产业以及优化产业构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开展的合理措施。,答案(1)A(2)C(3)D,角度4资源跨区域调配,4(2021江西六校联考)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答复(1)(2)题。,(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2)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开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解析(1)根据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为西气东输路线,为南水北调路线,分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2)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开展,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答案(1)D(2)C,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试题解题思路 解题思维流程,思维建模,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评价,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根底,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展评价时,要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然后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具体分析如下:,2分析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思路,分析流域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开展根底等人文地理条件;进一步分析流域地理环境诸要素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开展的方向及开展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