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542906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9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文献资料,抗精神病药物药理作用及使用,临床研究结果综述,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况调查,专家个人意见和经验,指南需要进行测试并不断修订,指南依据,指南:,Guideline,指导方针,行动纲领,治疗程序:,Algorithm,“,规则系统”,,(,计算机用语)工作步骤,指南与治疗程序,描述性定义,疾病总体特征和症状,ICD-10,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相关问题,症状与危险性评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评估,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起病多隐袭(少数患者急性发作),病程多迁延;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可伴有认知功能损害,一般无意识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描述性定义,1857法国More:早发痴呆,1874德国Kahlbaum:紧张症,1871Hecker:青春痴呆,1896克雷匹林:早发性痴呆,1911布鲁勒:精神分裂症,1980 :I型和型,“一组”的由来,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单纯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后抑郁,残留型,I型综合征,II型综合征,目前的“一组”临床分型,I型,II型,主要症状,妄想、幻觉等阳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良好,差,认知功能,无明显改变,伴有改变,预后,良好,差,生物学基础,多巴胺功能亢进,脑细胞丧失退化(额叶萎缩),多巴胺功能无特殊变化,表 31 精神分裂症的I型和II型分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几种病因学假说与研究进展,遗传、神经生化病理、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精神病,重性精神病的“代表”,幻觉/妄想/精神运动兴奋与抑制,“病因未明的精神病”,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一级亲属同患危险率约为4%14%,是一般人群的10倍,双亲均患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危险率40%以上,二级亲属中,患病危险率约高于一般人口的3倍,国外:单卵孪生的同病率较双卵孪生子高4-6倍,6%73%/2.1%12.3%,候选基因与基因扫描研究,病因假说1-遗传因素,多巴胺(DA)功能亢进假说,绝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是D2受体阻滞剂,D1受体可能与阴性症状有关,谷氨酸功能低下假说,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病因假说2-神经生化病理假说,环境中的生物学因素,母孕期病毒感染/孕期和围产期合并症,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低经济收入、早年生活应激、家庭,人格发展,病因假说3-环境因素,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之说,侧脑室扩大且与治疗无关,部分与遗传有关,海马、额叶皮层、扣带回、内嗅脑皮层等部位有细胞结构的紊乱,推测是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移行异位或分化障碍,病因假说4-大脑病理与神经发育异常假说,全球终生患病率约3.88.4,全国1982年、1993年调查结果终生患病率,5.696.55,浙江省(2001)和河北省(2004)调查终生患病率为6.62,时点病率分别为3.0 ,5.46,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50%左右的患者在20-30岁起病,国内调查80%左右在16-35岁,偏执型起病约32-35岁;单纯型平均22岁,2/3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患者急性起病,发病年龄与起病方式,多数慢性迁延/部分间断发作/少数自然痊愈,1994年-1996四川新津县农村调查结果为例,查出510例,其中30%(156例)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70%(354例)接受过治疗,从未治疗者和接受治疗者的临床痊愈分别为9.6%,31.1%,约2/3患者残留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与预后,起病形式、病程、诱因,病前性格与社会功能,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注度,首次治疗时机与效果、维持治疗的时间与依从性,预后影响因素,社交,/职业功能障碍,工作/人际关系/自我照顾,阳性症状,妄想,幻觉,言语混乱,紧张症,认知缺陷,注意,记忆,执行功能,(如, 抽象),共病,物质依赖,强迫,躯体疾病,阴性症状,情感平淡,少语,意志缺乏,兴趣缺乏,社会退缩,心境症状,抑郁,焦虑无望感,耻辱感,自杀意念,攻击、敌对,兴奋、攻击,敌对、不合作,激越、躁狂,疾病的总体特征,以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歪曲、情感不恰当或迟钝为总体特点,深层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被他人洞悉或共享,自然或超自然的力量以奇特方式影响自己,自己成为周围所发生一切现象的中心,典型的思维障碍表现为(在正常精神活动中受到抑制的)某一整体概念的外围或无关特征被放在首要位置(如:隐喻思维、思维松弛),听幻觉很常见,ICD-10对特征症状的描述摘要,前驱期的非特异性表现:情感和行为症状多见,焦虑、易激惹、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注意障碍,多疑、怪异思维、行为和性格改变、社会退缩,持续时间可能几个月甚至数年,前驱症状的三种发展形式,非特异性变化,特异性的精神病前症状,精神病,特异性变化,对此变化的神经症性反应,精神病,前哨综合征:前驱症状自动缓解,并不发展至精神病,前驱期症状及发展形式,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确实存在(a)(d)中至少一个症状(如不明确,则至少需要两个);或者分别来自(e)(h)中至少两组症状中的两个症状,要诊断单纯型,则要求 (i)项症状持续存在至少一年,并有(h)中的症状(如情感淡漠、言语贫乏),ICD-10诊断要点,a) 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撤走或广播,b) 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为、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体验,或被动妄想;以及妄想性知觉,c) 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源自身体某一部位的其他类型的幻听,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即:荒谬离奇的妄想),ICD-10症状标准之a-d,e)任何感官的幻觉伴有短暂或未充分成形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以上每日都出现(即:除思维鸣响和评论性幻听之外的其他幻觉),f) 思潮断裂,或语词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奇异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木僵等,h)”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排除抑郁或神经阻滞剂所致),ICD-10症状标准之e-h,首先排除严重脑病、癫痫、或药物中毒或药物戒断状态,存在广泛情感症状时,就不应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除非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早于情感症状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心境障碍症状同时出现且程度均衡,应诊断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排除标准,发生在精神分裂症“余波”中的抑郁发作,很少达到重度抑郁发作的程度。抑郁症状可能是疾病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是患者在症状控制后出现的心理反应,亦或抗精神病药引起,a) 过去一年内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b)依然存在某些精神分裂症症状(阴性症状多见),c)至少符合抑郁发作的症状学标准,如果不存在任何精神分裂症症状,则诊断为抑郁发作;如果精神分裂症症状仍然显著,则维持原分型,ICD-10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难鉴别的,伴有心境障碍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分裂型障碍,本应容易鉴别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属于必须排除之列;神经症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属于“低等级” 诊断,鉴别诊断的几个问题,属于精神分裂遗传谱系(可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多见,以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古怪行为、异常思维和情感为特征,但从无明确的精神分裂症典型表现,至少在2年以上病程中(持续或发作性的),满足3-4项分裂型障碍的症状标准,分裂型障碍,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同时存在或者相差几天出现鲜明而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各自满足症状学标准),无法满足各自的排除标准,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属于疾病的不同发作阶段,双相障碍两相之间或反复发作抑郁之间插入1-2次分裂情感发作,维持原诊断,分裂情感性障碍,一般情况:Sch症状后出现且先消失,两个难点,急起的高度精神运动性兴奋病例,药物治疗迅速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后,但幻觉/妄想依然存在,如果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偶见,则维持躁狂诊断;如突出且持续,应考虑分裂情感,伴精神分裂症状的躁狂发作,多数出现与心境有关的幻觉和妄想,自罪、被害妄想多见;幻听为指责性的;幻嗅为污物腐肉气味,少数出现与心境不协调的幻觉、妄想,言语命令性幻听,一般情况:Sch症状后出现且先消失;若突出且持续,应考虑分裂情感性障碍,伴有精神分裂症状的抑郁发作,PANSS(30+3项),为半定式检查量表,阳性症状 7项、阴性症状 7项、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项,3个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组成,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对患者做精神检查、综合临床检查和知情人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评定,一般评定的是患者前一周内的全部信息,需时3040分钟,症状评估-PANSS,每个项目均采用 7级操作性评分标准,1.无;2.很轻;3.轻度;4.中度;5.偏重;6.重度;7.极重度,研究选择病例通常以PANSS总分,60为标准,减分率,50%:药物治疗有效的标准,减分率,20%:药物治疗起效的标准,PANSS评分标准,1无症状,定义不适用于该病人,2很轻,症状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有一或两个不明确、不具体、并非顽固坚持的妄想,妄想不妨碍思考,社会交往或行为,4中度,有一个多变的,未完全成型的不稳定的妄想组合,或几个完全成型的妄想,偶而妨碍思考、社会交往或行为,5偏重,存在许多完全成型的且顽固坚持的妄想,偶而妨碍思考、社会交往或行为,6重度,有一系列稳定的,具体的妄想,可能系统化,顽固坚持,且明显妨碍思考、社会交往和行为,7极重度,有一系列高度系统化或数量众多的稳定的妄想,并支配病人生活的主要方面,以至常引起不恰当和不负责任的行动,甚至可能因此危及病人或他人的安全,PANSS评估标准的定义示例P1,S1 愤怒(Anger)主观状态为指向他人的不悦和激惹。,S2 延迟满足困难(Difficulty in delaying gratification) 强人所难,坚持立即满足其要求,当需要或渴望被延迟满足时,明显不悦,S3 情感不稳(Affective lability) 情绪表达不稳定、波动、不恰当和/或控制不良,PANSS攻击危险性补充项目,各阶段的治疗目标、治疗策略、用药原则,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换药的有关问题,药物治疗的规范化程序,精神分裂症的治疗,1)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激越兴奋、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争取最佳预后,2)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3)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4)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综合征、抗胆碱能性意识障碍等,治疗目标1,急性期治疗,急性期以阳性症状、激越冲动、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宜采取,积极强化性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扩大基本痊愈患者的比例;,疗程至少,4,6,周;,按病情、家庭照料情况和医疗条件选择住院门诊社区或家庭病床治疗;当具有明显危害社会安全和严重自杀自伤行为,应通过监护人同意紧急收住院治疗;,进行家庭教育和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治疗策略1急性期,1)防止症状反复;或进一步提高控制症状的疗效,2,)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3,)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预防自杀,4)控制和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闭经、溢乳、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心肝肾功能损害等),治疗目标2,恢复期(维持)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原有效药物、原有效剂量坚持继续巩固治疗;疗程至少,3,6,个月, 可继续住院结合试出院以适应社区生活;或门诊定期随访治疗;或社区治疗, 同时配合家庭教育和对患者的心理治疗,治疗策略2,恢复期(巩固期),1),预防病情恶化或复发;进一步缓解症状,2,)提高药物维持治疗的依从性,3,)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4,)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社会或躯体应激,治疗目标3,维持期(康复期)治疗,根据个体及所用药物情况,确定是否减少剂量,把握预防复发所需剂量,疗效稳定,无特殊不良反应,尽可能不换药,疗程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一般25年,治疗场所主要在门诊随访和社区随访治疗,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治疗,保证治疗依从性,治疗策略3,维持期(康复期),慢性患者病程多迁延、常残留阳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包括抑郁及自杀。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可能是主要临床表现。治疗,策略,:, 进一步控制症状,提高疗效。可采用换药、加量、合并治疗方法, 加强随访,以随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治疗场所可以在门诊、社区或医院的康复病房,或精神病康复基地。, 坚持进行家庭教育,治疗策略4慢性患者,定义:,过去5年对3种药物剂量和疗程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三种中至少有两种化学结构是不同的);足量足疗程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或预防治疗,病情仍然复发或恶化的患者。,形成因素:,患者因素、疾病本身(如合并躯体情况、共患其他疾病、拒医拒药)、社会环境和医生因素,治疗策略5难治患者,治疗策略:,重点审查治疗依从性,消除影响因素,重新审查诊断,进一步了解患者既往用药史,着重考虑用药个体化,必要时监测药物血浆浓度,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更换合适的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疗程一般不少于,2,5,年,治疗策略5难治患者,一旦确诊,即开始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群的表现,首选一线药物,单一、足量、足疗程、个体化,经一线、二线用药后疗效仍不满意,考虑合并两种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逐渐加到有效推荐量;定期评价疗效以调整治疗,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积极处理全程治疗,用药原则,腹侧被盖区(A10),投射到伏隔核、杏仁核、边缘系统和新皮层,此区DA功能亢进与阳性症状有关,投射至前额皮层,与阴性症状、认知损害有关,中脑黑质( A9 ),投射到纹状体,与机体的运动功能有关,与典型药物产生的EPS、TD有关,结节漏斗,下丘脑漏斗和垂体中后部,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关系密切,是典型药物产生泌乳素水平增高的原因,中枢DA通路与症状和药物副作用,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瓦解,阴性症状,情感迟钝,言语减少,意志减退,快感缺失,阳性症状与皮质下多巴胺功能增强有关,阴性症状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降低有关,主要作用于脑内D2受体,为D2受体阻断剂,其他药理作用包括对,1、,2肾上腺素能受体、毒蕈碱能M1受体、组胺H1受体等的阻断作用,临床上治疗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兴奋、激越、紧张症候群具有明显疗效,对阴性症状及伴发抑郁症状疗效不确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理,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妄想性障碍,其他精神障碍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和行为障碍,如抑郁障碍、谵妄、痴呆的幻觉,/,妄想,/,行为障碍,某些人格障碍、儿童精神障碍的行为障碍,边缘性人格;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等,长效抗精神病药适用于依从性不良或用药不便的患者,主要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预防复发;也用于某些急性病例,依从性差的患者,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治疗适应症,氯丙嗪,低效价,D2,受体拮抗剂,,多受体作用。急性期有效治疗剂量为,300,600mg/d,。常用剂量为,400mg/d,,明显的抗精神病效果兼明显的镇静作用。适用于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注射或口服控制兴奋、激越疗效比较满意。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中枢和外周的抗胆碱能样作用,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和致痉挛作用等,奋乃静,高效价,D2,受体拮抗剂,临床有效剂量为,20,60mg/d,,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多见,对躯体器官系统影响较小。小剂量具有抗焦虑作用,常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特点,氟哌啶醇(,Haloperidol,),1958,年合成的第一个丁酰苯类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目前对,D2,受体选择性最强、最纯的阻断剂。对阳性症状疗效肯定。肌肉注射对兴奋、激越、躁狂症状及行为障碍效果较好,有效治疗剂量为,6,20mg/d,,维持治疗量以,2,6mg/d,为宜,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对躯体器官系统影响较小。但可引发心脏传导阻滞,有猝死病例报告,常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特点,舒必利,主要作用于边缘,DA,系统,对纹状体,DA,受体作用较弱,临床引发,EPS,作用较其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低,治疗阳性症状的剂量可高于,1000mg/d,低剂量,200,600mg/d,有一定抗焦虑抑郁作用;静脉滴注舒必利,200,600mg/d,,连续,1,2,周,有较好的缓解紧张症的疗效,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可选用,不良反应为失眠、烦躁、泌乳素水平升高和高泌乳素血症,可有心电图改变和一过性,GPT,升高,常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特点,长效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长效剂有,哌普噻嗪棕榈酸酯50200mg/m(肌注),氟奋乃静癸酸酯50mg/23w(肌注),氟哌啶醇癸酸酯50100mg/2w(肌注),五氟利多2080mg/w(口服),长效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与母药相同,适用于依从性不良或用药不便的患者,主要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也用于某些急性病例,依从性差的患者,一、,药物作用于黑质-纹状体DA通路可引发EPS,静坐不能:发生率约,41%,,多发生在治疗的前,5,天内;,震颤:静止性的,多在四肢、口舌,急性肌张力障碍:,10%,发生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小时内,,90%,发生在开始,3,天之内。,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通常在治疗开始,530,天内,在药物减量或停用前可持续存在,迟发运动障碍(,TD,),处理:抗帕金森药(抗胆碱能药如安坦、东莨菪碱,),治疗有效,注意:避免预防性使用抗胆碱能药(可能加重,TD,、产生抗,胆碱能药中毒危险、损害记忆),WPA,共识声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缺陷,二、,药物作用丘脑-垂体-结节漏斗系统引发催乳素水平升高致溢乳、闭经、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三、药物作用于脑内胆碱能M,1,受体、H,1,受体及,1,、,2,、等受体而引发抗胆碱能多种不良反应以及体重增加,过度镇静,和心血管等不良反应。,四、药物作用为半抗原,可引发多种特异质型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象变化,甚至猝死等。,五、超量中毒容易致死,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缺陷,六、疗效局限性,约30%患者的阳性症状未能得到控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损害疗效不肯定。,七、上述不良反应带来的局限性,继发阴性、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过度镇静影响认知和社会功能;,八、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疗效不全面、剂量滴定复杂、不良反应影响社会功能-导致停药、减药、病情恶化、资源浪费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降低药物的疗效/风险比。,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缺陷,中枢作用部位选择性(特异性作用于中脑边缘,DA,系统);,5,-HT,2A,受体亲和力(占据),D,2,,被称为,SDA,(,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抗剂);,特点:,对多巴胺受体的亲和性近似;,结构不同;,其他受体亲和性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定义,对部分难治性患者有效;,作用谱广,阴性和阳性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和伴发的情感症状;总体上改善社会功能。,EPS,,,TD,少,;,对泌乳素水平的影响较小;,治疗适应症扩大,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抑郁、精神病性抑郁或难治性抑郁,痴呆相关精神和行为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症状(如帕金森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特点,上市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多维症状的广谱疗效。,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高自杀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裂情感障碍,难治性躁狂、严重精神病性抑郁症。, TD患者、EPS反应阈值低的患者。,氯氮平治疗适应症,氯氮平不良反应,血液系统:粒细胞缺乏发生率(,0.86%,)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典型药物为,1:15001:2500,)。,流涎、过度镇静,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口干、便泌,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糖脂代谢障碍:血糖升高、糖尿病、酮症血症、高脂血症、体重增加,诱发癫痫发作,撤药反应,剂量相关性:,300mg/,日,一年累计发生率为,1%-2%,,,300-600mg/,日为,3%-4%,,,600-900mg/,日为,5%,;,建议,监测血浆浓度,剂量增加至,600mg/,日前查脑电图,使用曾诱发癫痫发作的剂量时合并抗惊厥药物,如果有癫痫发作则应降低药物剂量、咨询神经科以寻找氯氮平以外的病因,避免合用降低癫痫发作阈药物,注意,合并抗癫痫药时调整精神药物剂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合并使用氯氮平和卡马西,可以换一种抗惊厥药,氯氮平诱发癫痫,常,发生在慢性治疗期间突然停药;,表现:胆碱能症状反跳、精神症状恶化以及一些躯体症状如寒战、震颤、激越和意识紊乱,还可出现严重运动障碍和肌张力障碍;,生物学机制:药物多受体作用;,预防,:,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差;防止突然停药。在有严格适应症的情况下逐渐停用氯氮平。必须即刻停药者,建议病人住院,预防胆碱能反跳症状,目前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防治指南。,氯氮平的-撤药症状,急慢性精神病:对首发和多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均有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改善神经认知和运动性迟滞,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阈值比较低的患者;,器质性精神病,其它疾病: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特别是躁狂发作,利培酮的适应证,EPS,发生呈剂量依赖性,(,尤其是剂量,6mg/,日,),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泌乳素水平升高;,与药物阻断垂体,-,下丘脑多巴胺通路的作用有关;,与剂量相关,可逆性;,处理方法:合并传统中药治疗、减量或换药。,镇静、头晕、便泌、心动过速或体重增加,可能会出现强迫症状,利培酮的不良反应,急慢性精神病:对首发和多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均有效;,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催乳素水平升高、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阈值较低及严重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其它疾病: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奥氮平的适应证,短暂镇静、体位性低血压;,体重增加、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代谢综合征,);,II,型糖尿病;,了解病史,治疗期间建议病人合理饮食和加强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监测血糖、血脂;,易感病人选择适当治疗药物。,过量安全,奥氮平的不良反应,喹硫平的治疗适应症,急慢性精神病:对首发和多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均有效;,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催乳素水平升高、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阈值较低及严重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其他功能性和器质性精神病;,其它疾病:急性期和长期维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也有高血糖和,II,型糖尿病发生的报告;,便泌、口干;,心率轻度增快,卧位心率升高,次,/,分;,甲状腺素轻度降低;,动物研究中发现过白内障,齐拉西酮,治疗适应症,急性期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有显著疗效(阳性、阴性症状以及情感症状);,疗效有剂量依赖性;,建议治疗剂量,40-160mg/,日;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一项研究报告治疗,Tourettes,综合征;,其他试验正在进行中。其药理特点提示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酒依赖和焦虑障碍可能有效。,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临床试验中发现齐拉西酮有较好的耐受性;,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恶心;,该药主要的优势是对体重影响最小;,可能会出现,QTc,间期延长;,出现下列情况考虑换药:,(1)规范治疗后的疗效仍不满意:阳性症状未控制;阴性症状或其它症状持续存在;患者依从性好以及遵医嘱用药,但依然复发;,(2)或者不良反应使患者不能耐受如:EPS;抗胆碱能样反应;高催乳素血症,可见溢乳、闭经、性功能障碍、男性乳房女性化等;,(3)其他特异质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或其他血象改变;肝功能损害;高热综合症等。,换药指征,可能出现焦虑、症状复燃、撤药反应;,用药不当:药量不足或过多;,疗效空档,即新药尚未起效,原药药效已消失;,新药疗效不及原药;,新药引发新的不良反应。,换药注意问题,骤停原药换新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如氯氮平)。建议住院换药,可能出现疗效空档致复发或撤药综合征,骤减原药加新药:二药重叠短时间,适用于有较严重的EPS者。氯氮平不宜骤减。可能出现疗效空档,先缓减原药、再缓加新药:可减少撤药反应及症状复燃,但可能增加二药合用引发的不良反应,原药加新药,再缓减原药:在原药基础上缓加新药,二药重叠短时间,然后逐渐减原药。这样既不会出现撤药综合征,也不会出现疗效空档致复发,但可能增加二药合用引发的不良反应。目前主张使用这种换药方法,换药方法,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程序,成功改善认知损害,成功治疗阴性症状,成功改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将来解决的问题,谢 谢!,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药学课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