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基础知识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519060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6.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消防基础知识,孙旋,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推进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主要起草人,从事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疏散研究及车库火灾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了学术论文,32,篇,参与编著,中国消防手册,、,中国建筑防灾年鉴,、,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等。,曾主持完成了北京汽车博物馆、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兰华国际大厦、北京邮件综合处理中心、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二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战术训练楼、北京蓝色港湾购物中心、北京市丰台区规划展览馆、北京晨光家园机械车库、广州电视台等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评估工作 。,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了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铁路深圳北站、铁路福州南站、铁路北京南站等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评估工作。,作为消防论证会评审专家,对辽宁、西藏等地一系列工程消防设计问题提供了理分析论和实践指导。,1,熟悉,考试,要求,2,明确,复习,任务,3,把握,考试,重点,4,破解,复习,难点,5,提升,备考,效率,顺利通过考试!,报考类别,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合格标准,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3,门,,,2.5*2+3,,,3,年,),;,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2,门),。,大约在冬季,或者明年上半年,单选题、多选题、简答,。,考试的合格标准一般为卷面分(满分,100,分)的,60%,,,60,分及以上,为,合格,;,很有可能根据考试情况划定合格线。,考试,大纲,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考试大纲解读,考试目的:,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熟练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辨识、,分析、判断和解决消防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能力考核,考试题型预测,单选:,每题1分,,每题为,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为正确,多选:,每题2分,,每题为,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多选要求: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本题不得分;),有利点:,题型为客观题,信息充足,便于逻辑分析和比较。,不利点:,易于体现细节,体现知识点,记忆难度大。,教材分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燃烧爆炸基,础知识,火,灾基础知,识,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知识,建筑防火,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布,置,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安全,疏散,建筑(设,备)防火防爆,,装修材料防火,,灭火救援设施,建筑消防,设施,室内水消防给水,系统,喷淋、水,喷雾、细水雾灭,火系统,气体、,泡沫、干粉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远程监控,灭火,器,供配电,22.3%,37.0%,其他建筑,场所防火,石油化工防火,,地铁防火,隧道,防火,加油加气,站防火,发电厂,防火,飞机、汽,车库防火,洁净,厂防火,机房防,火,古建筑防,火,人防工程防,火,消防安全,评估,火灾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方法,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6.7%,19.4%,14.6%,计划,&,实施,1.,应试,计划。,考试成功的基础,2.,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计划可以修订,,进度必须保证!,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主要内容,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一、燃烧条件,二、燃烧类型,三、燃烧方式与特点,四、燃烧产物,学习要求:,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掌握燃烧的四种类,型,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大纲要求:,运用燃烧机理,分析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不同的燃烧类型及其燃烧特点,判断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和有毒有害性。,第一节,燃烧条件,一、燃烧的定义,P1,【,重点,】,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二、,燃烧的必要条件,P2,【,重点,】,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火三角”。,第一节,燃烧条件,一)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第一节,燃烧条件,二)助燃物(氧化剂),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注氮控氧系统,第一节,燃烧条件,三)引火源,(温度),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常见的引,火源,包括:,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第一节,燃烧条件,四)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除了上述三个要素之外,还有第四个要素,燃烧链式反应。燃烧链式反应存在于某些燃烧过程之中,尤其是在火焰前端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中,它极大地加快了火的增长速度。,因此,又称为火四面体。,第二节,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的,分类,P3,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将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两类。,着火,燃烧,爆炸,点燃(强迫着火),自燃,化学自燃和热自燃,第二节,燃烧类型,1.,点燃(或称强迫点火),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的局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这时就会在靠近引火源处引发火焰,然后依靠燃烧波传播到整个可燃混合物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也称为,引燃,。,第二节,燃烧类型,2.,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根据热的来源不同,可将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两种。,第二节,燃烧类型,3.,爆炸,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的剧烈膨胀等现象。,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作为燃烧类型之一的爆炸主要指化学爆炸。,第二节,燃烧类型,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P3-P5,【,重点,】, ,一),闪点,P3,1.,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第二节,燃烧类型,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重点,】,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第二节,燃烧类型,二)燃点,P4 【,重点,】, ,1,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物质,氢,甲烷,一氧化碳,木材,木炭,尼龙,黄磷,硫磺,淀粉,米,燃点(),580-600,650-750,641-658,400-470,320-400,500,60,190,380,440,第二节,燃烧类型,二)燃点,P4 【,重点,】, ,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液体,危险性,评定,闪点,固体,危险性,评定,燃点,第二节,燃烧类型,三)自燃点,P4,1,自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2,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一、气体燃烧,P5,【,重点,】,一)扩散燃烧,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扩散燃烧的特点为: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只要控制得好,就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救。,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二)预混燃烧,P5,预混燃烧,又称动力燃烧或爆炸式燃烧。它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预混燃烧的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容易形成动力燃烧,危险性更高。,昆山爆炸事故,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二、液体燃烧,P6,【,重点,】,一)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等)挥发出来的蒸汽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闪点是,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二,)沸溢,燃烧过程中沸程较宽的重质油品产生热波,由于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热波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汽化,蒸汽穿过油层上浮过程中部分油品形成泡沫,使得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未形成泡沫的油品被抛出,液面沸腾,即沸溢。,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三,)喷溅,在重质油品燃烧进行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这种现象叫喷溅。,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的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三、固体燃烧,P6-P7,【,重点,】,一)蒸发燃烧,可熔化的可燃性固体受热升华或熔化后蒸发,产生可燃气体进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称为蒸发燃烧。,硫、磷、钾、钠、石蜡、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汽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属于蒸发燃烧。,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在燃烧时不经过熔融过程,其燃烧现场也可看作一种蒸发燃烧。,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二,)表面燃烧,可燃,固体(,如焦炭、木炭和不挥发金属,)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气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作,表面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三,)分解燃烧,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四),熏烟燃烧(,阴燃,),阴燃是指,可燃固体,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这种燃烧看不见火苗,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十天,不易发现。,五)动力燃烧(爆炸),动力燃烧是指可燃固体或其分解析出的可燃挥发份,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熏烟燃烧,动力燃烧,第四节,燃烧产物,一、燃烧产物的概念,P7,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其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组成和燃烧条件。,根据燃烧环境供氧量的不同,,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等;而,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C H N S,第四节,燃烧产物,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P7-P8,一,),高聚物,的燃烧产物,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伴有热裂解,会分解产生许多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HCl,)、光气(,COCl,2,)、氰化氢(,HCN,)及氧化氮(,NOx,)等,,对火场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二,)木材,和煤,的燃烧产物,1.,木材的燃烧产物,表,1-1-4,2.,煤,的燃烧产物,三,),金属,的燃烧产物,挥发金属,不挥发金属,第四节,燃烧产物,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P8-P9,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常见的有害气体的来源、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见表,1-1-4,。,表,1-1-4,常见的有害气体的来源、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来,源,主要的生理作用,短期(,10min)估计,致死浓度(ppm),木材、纺织品、聚丙烯腈尼龙、聚氨脂等物质燃烧时分解出的氰化氢(,HCN),一种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350,纺织物燃烧时产生二氧化氮 (,NO2)和其他氮的氧化物,肺的强刺激剂,能引起即刻死亡及滞后性伤害,200,由木材、丝织品、尼龙以及三聚氰胺燃烧产生的氨气(,NH3),强刺激性,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1000,PVC电绝缘材料,其他含氯高分子材料及阻燃处理物热分解产生的氯化氢(HCl),呼吸刺激剂,吸附于微粒上的,HCl的潜在危险性较之等量的HCl气体要大,500,气体或微粒存在时,氟化树脂类或薄膜类以及某些含溴阻燃材料热分解产生的含卤酸气体,呼吸刺激剂,HF,400,COF2,100,HBr500,含硫化合物及含硫物质燃烧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SO2),强刺激剂,在远低于致死浓度下即使人难以忍受,500,由聚烯烃和纤维素低温热解(,400,)产生的丙醛,潜在的呼吸刺激剂,30100,第四节,燃烧产物,烟气产生的危害,第四节,燃烧产物,除毒性之外,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通常可见光波长为,m,,一般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粒径,d,为几,m,到几十,m,,由于,d2,,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烟气在火场上弥漫,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们难以辩别火势发展方向和寻找安全疏散路线。同时,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肉眼有极大的刺激性,使人睁不开眼而降低能见度。,思考题,1,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2,燃烧,分为,哪些类型?,3,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4,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例题,-,单选,燃烧是( )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 发烟现象。,A.,可燃物,B.,助燃物,C.,滴落物,D.,熔融物,正确答案是,A,例题,-,多选,燃烧,需要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 ),A.可燃物,B.助燃物,C.引火源,D.催化剂,E.链式反应自由基,正确答案是,A B C E,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45,一、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三、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四、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重点,】,学习要求:,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以及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大纲要求:,运用火灾科学原理,辨识不同的火灾类别,分析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认真研究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原理,,组织制定预防和扑救火灾的技术方法。,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47,点火源,助燃物,可燃物,明火、高温,电火花等,空气、氧气、,高,锰,酸鉀、,过,氧化鈉等,木材、汽油、液化气等,一、火灾的定义,P11,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分类,P11,【,重点,】,一)按燃烧对象分类:,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48,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F,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气体火灾,金属火灾,带电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二)按损失严重程度分类:,【,重点,】,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此知识点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出现。,49,记忆关键:,3/10/30,10/50/100,1000,万,/5000,万,/1,亿,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三、火灾的危害,P12,一)危害生命安全,据统计,,2010,2012,年,全国共发生火灾万起,造成,3242,人死亡、,1720,人受伤,年均较大以上火灾,60,余起。,案例:,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中心,28,层公寓楼失火,,造成,53,人遇难、,70,余,人受伤。,建筑物火灾对生命威胁来源:,建筑物起火燃烧时产生高温高热,,,因燃烧热造成的人员死亡,数,约占,1/4,;,建筑材料燃烧过程中释放有毒烟气,,,约有,3/4,的人系吸入有毒有害烟气后直接导致死亡,;,建筑物经燃烧超过了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导致坍塌,造成人员伤亡,。,50,二,)造成经济损失,1.,火灾使建筑物化为灰烬,甚至因火势蔓延而烧毁整幢建筑物内的财物,.,2.,建筑物火灾产生的高温高热,将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甚至引起建筑物整体倒塌。,3.,建筑火灾产生的流动烟气,将使远离火焰的财物特别是精密电器、纺织物等受到侵蚀,甚至无法再使用。,4.,扑救建筑火灾所用的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不仅本身是一种资源损耗,并且将使建筑内的财物遭受水渍、污染等损失。,5.,建筑火灾发生后,因建筑修复重建、人员善后安置、生产经营停业等,会造成巨大的间接经济损失。,51,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三,),破坏文明成果,一些历史保护建筑、文化遗址一旦发生火灾,除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大量文物、典籍、古建筑等诸多的稀世瑰宝面临烧毁的威胁,这将对人类文明成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例:,1923,年,6,月,27,日,原北京紫禁城(现为故宫博物馆)内发生火灾,将建福宫一带清宫贮藏珍宝最多的的殿宇楼馆烧毁,史料记载,共烧毁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11,万册,损失难以估量。,52,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四)影响社会稳定,学校、医院、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案例: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家庭是社会细胞,普通家庭生活遭受火灾的危害,也将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负面影响,损害群众的安全感,影响社会的稳定,。,53,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五)破坏生态环境,火灾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毁坏财物、残害人类生命,而且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森林火灾的发生,会使大量的动植物灭绝,环境恶化,气候异常,干旱少雨,风暴增多,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引发饥荒和疾病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进入松花江,引发严重水体污染事件。,54,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一、电气,P13,【,重点,】, (有可能出简答题),2012,年,全国因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2.2%,,,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火灾中居于,首位,。,直接原因,:,电气设备过负荷、电气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电气线路短路等,。,间接原因,:,电气设备故障或电器设备设置使用不当,。,具体情况,:,将功率较大的灯泡安装在木板、纸等可燃物附近,;,将日光灯的镇流器安装在可燃基座上,;,用纸或布做灯罩紧贴在灯泡表面上等,;,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内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动机,、,灯具、开关,。,55,二、吸烟,火源:,烟蒂和点燃烟后未熄灭的火柴梗,。,在起火原因中比重,:,2012,年,全国因吸烟引发的火灾占到了总数的,6.2%,。,具体情况,:,将没有熄灭的烟头和火柴梗扔在可,燃物中引起火灾;,躺在床上,特别是醉酒后躺在床上,吸烟,烟头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灾;,在禁止一切火种的地方吸烟引起火,灾等。,比如林场。,56,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三、生活用火不慎,主要是城乡居民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在起火原因中比重,:,2012,年,全国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占到了总数的,17.9%,。,具体情况,:,炊事用火中炊事器具设置不当,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炉灶的使用中违反安全技术要求等引起火灾;,家中烧香祭祀过程中无人看管,造成香灰散落引发火灾等。,57,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四、生产作业不慎,-,(大兴安岭火灾),主要指违反生产安全制度引起火灾。,在起火原因中比重,:,2012,年,全国因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占到了总数的,4.1%,。,具体情况,:,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内动用明火,引起爆炸起火;,将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在一起,引起燃烧爆炸;,在用气焊焊割时,因未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引燃周围可燃物;,在机器运转过程中,不按时加油润滑,使机器这些部位摩擦发热,引起附着物起火;,化工生产设备失修,出现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跑、冒、滴、漏现象,遇到明火燃烧或爆炸等。,58,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五、设备故障,在生产或生活中,一些设施设备疏于维护保养,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正常运行,因摩擦、过载、短路等原因造成局部过热,从而引发火灾。,再如,一些电子设备长期处于工作或通电状态下,因散热不济,最终内部故障而引发火灾。,-,锦湖轮胎火灾,59,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六、玩火,P14,因小孩玩火造成火灾,是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原因之一,,,尤其在农村里。,每逢节日庆典,不少人喜爱燃放烟花爆竹来增加气氛。被点燃的烟花爆竹本身即是火源,稍有不慎,就易引发火灾,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我国每年春节期间火灾频繁,其中约有,70%,80%,是由燃放烟花爆竹所引起的。,在起火原因中比重,:,2012,年,全国因玩火引发的火灾占到了总数的,3.8%,。,60,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七、放火,主要指采用人为放火的方式引起的火灾。,一般是当事人以放火为手段,而为达到某种目的。这类火灾为当事人故意为之,通常经过一定的策划准备,因而往往缺乏初期救助,火灾发展迅速,后果严重。,此外,放火人群中还有一部分是精神病人。,在起火原因中比重,:,2012,年,全国因放火引发的火灾占到了总数的,2%,。,-,大邱地铁火灾,61,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八、雷击,雷电导致的火灾原因,大体上有三种:,一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作用等;,二是雷电产生的静电感应作用和电磁感应作用;,三是高电位雷电波沿着电气线路或金属管道系统侵入建筑物内部。,在雷击较多的地区,建筑物上如果没有设置可靠的防雷保护设施,便有可能发生雷击起火。,62,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P14,【,重点,】, ,建筑物内火灾蔓延,是通过热传播进行的,其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热量传递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一)热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这种传热性能,,其中以固体物质为最强,气体物质最弱。,63,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二)热对流,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通过对流形式来传播热能的,只有气体和液体,分别叫做气体对流和液体对流。,流体中存在温度差,必然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工程上,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传热过程称为对流换热。,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三)热辐射,P15,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热辐射是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辐射换热物体间以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与导热和对流区别,:热辐射在传递能量时不需要互相接触即可进行,是一种非接触传递能量的方式,即使空间是高度稀薄的太空,热辐射也能照常进行。,火场上实际进行的传热过程很少是一种传热方式单独进行,而是,由两种或三种方式综合而成,,但是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P15,【,重点,】, (各种题型都可能出现),在火场上,烟雾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建筑物发生火灾,烟火在建筑内的流动呈现,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且两种流动往往是同时进行的。,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烟气的扩散路线,【,重点,】,建筑火灾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由于密度比冷空气小,在浮力作用下向上升起,遇到水平楼板或顶棚时改为水平方向继续流动,形成烟气水平扩散,。,若高温烟气的温度不降低,上层的高温烟气与下层的常温空气形成明显的层流流动。烟气流动扩散过程中,一方面有冷空气掺混,另一方面受到楼板、顶棚等建筑围护结构的冷却,温度逐渐下降。,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在火灾初期为,火灾中期为。,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通常为,1-5m/s,。,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抽力,烟气上升流动速度更大,,可达,6-8m/s,,甚至更大。,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路线,:,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室外,着火房间,-,室外,着火房间,-,相邻上层空间,-,室外,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P16,1.,烟囱效应,【,重点,】, ,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中,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通常称这种现象为,烟囱效应,。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2.,火风压,火风压是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火风压,进风口的压力,大量的烟火将通过外墙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火风压,进风口的压力,烟火全部从内部蔓延,当它进入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孔道以后,会大大加强烟囱效应,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3.,外界风的作用,风的存在可在建筑物的周围产生压力分布,这种分布能够影响建筑物内的烟气流动。,建筑物外部的烟气分布影响因素:风的速度和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和几何形状。风的影响往往可以超越其他驱动烟气运动的动力(自然和人工)。一般,风朝着建筑物吹过来会在建筑物的迎风侧产生较高滞止压力,可增强建筑物内的烟气向下风方向的流动。,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三),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P16 【,重点,】,火灾,时,烟火在建筑内的流动呈现,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具体来讲,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内墙门、洞口,外墙窗口,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各种竖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等。,火灾蔓延原因,(易出简答和多选题),未设有效的防火分区,火灾在未受限制的条件下蔓延;,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火灾穿越防火分隔区域蔓延;,防火隔墙和房间隔墙未砌至顶部,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采用可燃构件与装饰物,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除第二条外,以上各点央视大火都具备),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1.,孔洞开口蔓延,在建筑物内部的一些开口处,是,水平蔓延,的主要途径,。,如可燃的木质户门、无水幕保护的普通卷帘,未用不燃材料封堵的管道穿孔处等。,此外,发生火灾时,一些防火设施未能正常启动,如防火卷帘因卷帘箱开口、导轨等受热变形,或因卷帘下方堆放物品,或因无人操作手动启动装置等导致无法正常放下,同样造成火灾蔓延。,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室内发生火灾时,室内上半部处于较高压力状态下,该部位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很容易把火焰、高温烟气传播出去,造成蔓延。,此外,穿过房间的金属管线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往往会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一侧,使与管线接触的可燃物起火,。,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3.,闷顶内蔓延,由于烟火是向上升腾的,因此吊顶棚上的入孔、通风口等都是烟火进入的通道。,闷顶内往往没有防火分隔墙,空间大,很容易造成火灾水平蔓延,并通过内部孔洞再向四周、下方的房间蔓延。,因此,当楼房着火时,如果人往楼上跑是有危险的。对着火层以上的被困人员来说,迅速逃生自救尤为重要。,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4.,外墙面蔓延,在外墙面,高温热烟气流会促使火焰窜出窗口向上层蔓延。,由于火焰与外墙面之间形成负压,周围冷空气的压力致使烟火贴墙面而上,使火蔓延到上一层,此为贴壁效应。,伯努利方程,飞机起飞原理,贴壁效应,烟羽流形成,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P17,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建筑室内火灾温度,-,时间曲线,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初期增长阶段,室内火灾发生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以最初着火的可燃物燃尽而终止;,因通风不足,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较弱供氧条件的支持,以缓慢的速度维持燃烧;,有足够的可燃物,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火灾迅速发展至整个房间。,这一阶段着火点处局部温度较高,燃烧的面积不大,室内各点的温度不平衡。由于可燃物性能、分布和通风、散热等条件的影响,燃烧的发展大多比较缓慢,有可能形成火灾,也有可能中途自行熄灭,燃烧发展不稳定。火灾初起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定。,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二)充分发展阶段,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轰燃现象,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三)衰减阶段,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减慢,燃烧强度减弱,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其最大值的,80%,时,火灾则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内温度下降显著,直到室内外温度达到平衡为止,火灾完全熄灭,。,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重点,】, (应学会对号入座),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以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危害。根据燃烧原理和灭火作战实践,灭火的基本方法有:,1,、冷却灭火。,2,、窒息灭火。,3,、隔离灭火。,4,、化学抑制灭火。,引火源,可燃物,燃烧过程中的链式反应,助燃物,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冷却灭火,P18,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控制、火灾终止。,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窒息灭火,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右图。,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三、隔离灭火,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气体,灭火系统,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四、化学抑制灭火,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卤代烷(已淘汰)。,化学抑制法灭火,灭火速度快,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但抑制法灭火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对深度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抑制法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满意效果。,例题,-,单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火灾属于( )。,A.特别重大火灾,B.,一般火灾,C.较大火灾,D.,重大火灾,正确答案是,D,例题,-,多选,根据燃烧原理,通过破坏燃烧条件进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A. 窒息,B.隔离,C. 冷却,D.,断电,E.,报警,正确答案是,A B C,例题,-,简答,考卷给出一个火灾案例,要求给出案例中火灾蔓延的可能途径。,应融会贯通,有针对性作答。,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学习要求:,了解爆炸定义和分类,理解爆炸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大纲要求:,运用相关爆炸机理,辨识不同形式的爆炸及其特点,,分析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判断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组织制定有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的防爆措施与方法。,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一、爆炸的定义,P20,【,重点,】,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在发生爆炸时,势能(化学能或机械能)突然转变为动能,有高压气体生成或者释放出高压气体,这些高压气体随之做机械功,如移动、改变或抛射周围的物体,将会对邻近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二、爆炸的分类,P20,【,重点,】,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一)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二)化学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化学爆炸包括: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三) 核爆炸,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称为核爆炸。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都属核爆炸。,二)化学爆炸,P21 【,重点,】,1.,炸药的爆炸,炸药是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基团,绝大多数炸药本身含有氧,不需要外界提供氧就能爆炸,但炸药爆炸需要外界点火源引起。其爆炸一旦失去控制,将会造成巨大灾难。,2.,可燃气体爆炸,可燃气体爆炸是指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所发生的爆炸。,3.,可燃粉尘爆炸(因近期发生过事故,应为重点),【,重点,】,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第二节,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定义,P22,【,重点,】,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爆炸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爆炸范围。,1、气体和液体蒸汽爆炸极限表示:体积分数(%),2、可燃粉尘爆炸极限表示:质量(g/m,3,),一、,爆炸混合物浓度与危险性的关系,P23,爆炸性混合物在不同浓度时发生爆炸所产生的压力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而具有的危险性也不同。,在爆炸下限时,爆炸压力一般不会超过,4,10,5,Pa,,放出的热量不多,爆炸温度不高。,随着爆炸性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浓度的增加,爆炸产生的热量增多,压力增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浓度增加到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时,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充分反应,所以爆炸放出的热量最多,产生的压力最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浓度超过化学计量浓度时,爆炸放出的热量和爆炸压力随可燃物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二,、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P24,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了解),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两者缺一不可。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P24,一)物料原因,由于工作场所过量堆放物品,对易燃易爆危险品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产品下机后不待冷却便入库堆积,不按规定掌握投料数量、投料比、投料先后顺序,控制失误或设备造成故障造成物料外溢,生产粉尘或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等原因,均会酿成爆炸事故。,二)作业行为原因,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随意改变操作控制条件;生产和生活用火不慎,乱用炉火、灯火、乱丢未熄灭的火柴杆、烟蒂;判断失误、操作不当,对生产出现超温、超压等异常现象束手无策;不按科学态度指挥生产、盲目施工、超负荷运转等。,三)生产设备原因,选材不当或材料质量有问题,而致设备存在先天性缺陷;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零部件选配不当,而致设备不能满足工艺操作的要求;由于腐蚀、超温、超压等而致出现破损、失灵、机械强度下降、运转摩擦部件过热等。,四)生产工艺原因,物料的加热方式方法不当,致使引燃引爆物料;对工艺性火花控制不力而致形成点火源;对化学反应型工艺控制不当,致使反应失控;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失灵,而致出现超温、超压现象。此外,还因为人的故意破坏,如放火、停水停电、毁坏设备及地震、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也同样可能会引发爆炸,。,二、常见爆炸,引,火源,P25,【,重点,】, (容易出多选题),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火源类别,火源举例,机械火源,撞击、摩擦,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一)机械火源,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如机器上转动部分的摩擦,铁器的互相撞击或铁制工具打击混凝土地面,带压管道或铁制容器的开裂等,。,二)热火源,1,)高温表面,,,生产工艺的加热装置,高温物料的传送管线,。,2,)日光照射,三)电火源,1,)电火花,,如,电气开关合闸、断开时产生的火花电弧,。,2,)静电火花,,如,气、液体的流动、溅泼、喷射等各种操作都可能产生静电,。,3,)雷电,,,雷电所产生的火花温度之高可熔化金属,也是引起爆炸事故的祸根之一。,四),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等。,本章思考题,1,爆炸有几种类型?,2,爆炸浓度极限的概念是什么?,其在消防中的意义主要有哪些?,3,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4,什么是最小点火能量?,5,常见爆炸点火源有哪些?,6,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例题,-,多选,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核爆炸,D.,粉尘爆炸,E.,原子弹爆炸,正确答案是,A B C,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危险品,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2020,余种。,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具体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一、爆炸品分类(按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五项):,P27,【,重点,】,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整体爆炸,是指瞬间影响到几乎全部装入量的爆炸。如:爆破用的电雷管、硝铵炸药、黑火药及其制品等均属此项。,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等,。,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礼花弹等均属此项。,4,),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该项爆炸品的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如:手持信号弹、烟花爆竹,鞭炮等均属此项。,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该项爆炸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如: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第一节,爆炸品,二、爆炸品的危险性,P28,主要表现于其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它能量激发后,就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其主要危险性是:,1,)爆炸性。,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2,)敏感度。,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也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影响爆炸品敏感度的因素很多,而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决定敏感度的内在因素。另外,影响炸药敏感度的外来因素还由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第一节,爆炸品,第二节,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等。,一、易燃气体的分级,P28,【,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药学课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