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3421083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0.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二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二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第二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地图是最早的文字,比书还要古老。我敢说,人类彼此的沟通,最早用手写下来的就是地图。大约在一百万年前,时间是一个晴朗的黄昏,地点是东非的大峡谷,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演化中停下来休息片刻。在湖底的泥泞上,他们用一根棒画了几条线来代表这个湖,代表一条河,一个大森林以及林外若干可以狩猎的好地方。然后指暑说:,“,这里,小伙子,我们目前在这里,希望明天去那个地方。,”,摘自,关,先莱,摩根,地图的魔术,第二章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第一节 认知地图研究概述,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认知地图,”,一词是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托尔曼,创造的术语。,最先对城市居民认知地图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城市规划教授,林奇,。他在,1960,年出版的,城市的意象,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矾,和,泽西市,市民的认知地图。,林奇早期曾采用两种方法研究市民的认知地图:,(1),画地图草图,要求市民根据记忆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画出所在城市的地图草图,并在图上标出城市中的独特要素。,(2),言语描述,通过访谈或文字描述让居民说明城市的环境特征、独特要素或体验。,通过以上方法所收集到的便是市民个人的认知地图。将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数表承不同要素在所有个人认知地图中的,出现率,(,或称同意率,),,并结合相应的图例绘出反映这一统计结果的平面图,使得到公共认知地图,或称,“,公共意象图,”,。,公共意象图是许多人对同一环境个人认知地图的交集,反映了某一群体对特定环境的共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环境的特征,被试范围越广,环境特征就越有代表性。这类方法易受绘图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为弥补上述缺陷,其他人在后继的研究中还曾采用过展示环境照片、放映幻灯和录像或观看模型等补充方法。,波士顿市民公共意图,洛杉矶市民公共意图,泽西市民公共意图,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林奇的研究认为,城市认知地图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1,路径,2,标志,3,节点,4,区域,5,边界,1,路径,旅行的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城市中林立的建筑阻挡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只能沿道路一边行进一边观察,因此在大多数城市认知地图中,道路常常占主导地位,主干道往往构成城市环境认知的框架。,2,标志,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在没有路径,(,如沙漠和草原,),、路径不明,(,如山林,),或路径混乱,(,如大城市,),的大尺度环境中标志尤其重要,因为无法看到或了解环境全局,只有依靠标志识别环境。,标志可以是日月星辰、自然山川、岛屿、大树,也可以是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例如在中东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生活的贝都因人,只好堆石作为识别环境的标记。密林中的探险者常刻树为标记。而在城市环境中,高塔、桥梁、纪念碑、雕塑、造型特殊的建筑、牌楼、喷泉等部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标志。有些特殊的标志,如纽约的自由女神象、旧金山的金门桥、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悉尼的歌剧院等,还升华为城市或国家的象征。,中央电视台电视发射塔,3,节点,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等行人集散处。,道路是一维空间,,行人不必操心方向,只管放心朝前走;,传统的节点是两维空间,,行人在这些地点必须集中注意,清楚地感知周围环境,而后作出行动选择。因此,,好的节点应该有方向感强的醒目的标志,,当然这些标志也应该是审美的对象,因为这些标志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中心对称或四面无明显区别的节点最容易使人迷路,丑陋的节点最容易损害城市的形象。,老北京城就有许多具有重要标志的节点,如东四和东四牌楼、西四和西四牌楼、东单和东单牌楼、西单和西单牌楼等。现代大城市在许多节点处修建复杂的立交桥,形成了多维空间,大大增加了环境的信息量和识别难度,尤其走在立交桥下的行人犹如实验老鼠陷入迷律。,4,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这一共同特征在区域内是共性,但相对于这一空间范围之外就成为与众不同的特性,从而使观察者易于把这一空间中的所有要素看做是一个整体。利用格式塔组织原则对要素的空间布局、造型、质感、色彩等特征加以合理组织,都可能形成这种整体感,从而建立起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区域的整体同一性。从更大环境的整体来看,区域的同一性又成为特性,起到标志的作用。,比如:东兴老街,5,边界,不同区域的分界线,包括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越的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地面质感等示意性的可穿越的界线。路径有时也起到边界的作用,尤其大都市高速路已成为路两侧区域不可逾越的边界。,三、认知地图的性质,认知地图是,“,头脑中的环境,”,,因此可称之为,“,心理地图,”,、,“,环境意象,”,。,如何形成认知地图,环境心理学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模拟观点,和,命题观点,。,模拟观点,认知地图是真实环境在记忆中的复制品,它与物质环境大致上一点点相互对应,似乎是一幅贮存在头脑中的环境的图像,因此称之为,“,心理图像,”,或环境的,“,表象,”,。,命题观点,更加强调通过对信息赋予意义加以贮存。也就是说,客观环境被再现为很多相互联系的概念,每一种概念都会引起许多联想,如颜色、名称、相应的声音、高度等,人们借助于这种命题网从记忆中寻找有关的各种联想,并由所画的草图体现出来。,红色尖细形,小辣椒,辣,出汗、上火,四、认知地图的特点,(,一,),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 (持久性和稳定性),(,认知地图不仅具有地理二维地图的特点,包括具体信息,如街景、建筑造型等,如寒山寺和西塘),(,二,),模糊性和片断性,认知地图来源对环境感知和体验,带有直觉性和形象性,包含很多错误的地方),(,三,),个人差异,1,当地居民与外来者,2,活动区域,3,性别差异,4,年龄差异,5,人格化地图,(,三,),个人差异,1,、当地居民与外来者,(本地,熟视无睹;外地,喜欢探索),2,、活动区域,(居住和工作地点是影响个人活动范围最重、的因素),例 武汉曾对居民出行次数做过一次调查显示,(1),男人比女人爱往外跑,平均出行次数,男,2.9,次,/,日,女,1.9,次,/,日。,(,2,)年龄小的出门勤,,6-15,岁中小学生,3.25,次,/,日;,50,以下居民(学生和从业人员),1.19,次,/,日;,60,以上,1.15,次,/,日以下;下岗,1.15,次,/,日;无业人员,0.77,次,/,日。,3,、性别差异,(大多数研究认为,总的认知成图能力没有性别差异,只是对环境的理解表现出不同兴趣),女性关心,-,区域和标志,男性关心,-,道路和方向 (,Evans,1980.),女性对家所在区域及其附近更熟悉,4,、年龄差异,儿童认知地图常以学校和家为中心,年轻人认知地图包含内容较广;,老人较弱,认知地图中反映的常是已经拆除的要素,5,、人格化地图,(兴趣不同,关心不同),儿童,-,玩具店、糖果店、游戏场,家庭主妇,-,杂货店、饰品店,例:安排不同行业的人(艺术家、文学家)观察后画出认知地图,结果差异大,五、认知地图的功能,(,一,),解决空间问题,(,二,),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环境变化,大脑中的认知地图也在更新),(,三,),交往功能,(,公共意向图越清晰,所在城市市民社交活动就越活跃),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为,“,认知成图,”,。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同学习其他知识与技能遵循同样的规律。,人的认知成图能力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期。初生婴儿分个清自身与环境,处于混沌状态。如可爬的场所,可摸、可看、可听、可嗅的对象,对他们早期智力的发展和环境认知能力都至关重要。,2,前运算阶段,学前期。 这一阶段出现了语言和行走能力,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形成最早的空间意象。然而这种意象建立在直觉思维的基础上,即只有亲眼看到过的对象才能形成记忆并进行空间定位,而且只注意一维空间。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多提供主动探索和主动游戏的机会,会促进思维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3,具体运算阶段,小学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心理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直线、平行、比例、角度的概念,能理解二维空间和空间透视的关系。这也是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包括空间组织能力的最佳时期。,4,形式运算阶段,初中阶段,由儿童时期进入青少年时期。这阶段出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判断和论证的逻辑构成不受具体事物内容的束缚,可以通过假设推理解答问题;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不仅能根据直觉的形象而能根据抽象的命题理解环境。,(,二,),儿童认知成,图的四个阶段,1.,首先注意和记住空间标志物;,2.,识别和熟悉特定标志物之间的路径;,3.,将彼此邻近的标志和路径结合成子群;,4.,将各种环境要素综,合组织为统一的整体环境。,(,三,),三种参照系,1,自我中心定向系统,这一阶段儿童以自身的活动为中心,认为外部世界以自己为中心,月亮跟着自己走。因此,认知地图中的环境要素彼此分离,环境意象是支离破碎的。,2,固定点定向系统,认知地图围绕环境中熟悉的固定场所发展。,3,直角坐标参照系,认知地图能反映有机的整体空间环境,能根据坐标网想像出环境的空间透视关系。,自我中心定向系统,固定点定向系统,直角坐标参照系,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熟悉新环境过程中,总是从,重要标志开始,。一般来说,在建筑密集、视野受限的城市环境,人们从重要标志开始,沿着某几条道路探索,首先形成环境的路线型意象,五要素中标志、路径、节点起更重要的作用。路线型意象不断丰富和内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上升为鸟瞰型意象。,(,四,),路线型和鸟瞰型认知地图,第二节 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武汉市的公共意象,一、城市公共意象图,1,、区域,2,、道路和边界,3,、节点和标志,二、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1,、本市最美的地点,2,、象征和值得自豪的地点,3,、推荐参观的地点,4,、城市的中心,5,、易识别性,三、城市环境总体评价,第三节 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一、被试者个人背景,二、公共意象和认知结构,三、风景质量评价,四、讨论和建议,1,、点缀磨山,2,、扩大湖心岛,3,、美化长堤,第四节 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一、研究对象概述,二、比较:范围、结构、同一性和意象元素,(,),公共意象范围,(,二,),意象空间结构,1,方向,2.,核心与层次,3.,构架模式,(,三,),同一性,(,四,),一般意向元素,1.,建筑,2.,道路,3.,场所,4.,标志,5.,区域和边界,(,五,),特殊意象,1,中心,2.,简略意象,3.,感觉品质,三、讨论:识别、使用和理解,(一)重点的范围,(二)易识别的校园,(三)倾向的捷径,(四)绿化和野趣,(五)中心和象征,(六)统一与变化,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二、情感评价地图,1,最喜欢的地方,2,喜欢的地方,3,不喜欢的地方,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二、情感评价地图,1,最喜欢的地方,2,喜欢的地方,3,不喜欢的地方,三、审美评价地图,第五节 校园评价地图,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二、情感评价地图,1,最喜欢的地方,2,喜欢的地方,3,不喜欢的地方,三、审美评价地图,四、校园环境总体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