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成品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420900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与副伤寒成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伤寒与副伤寒成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伤寒与副伤寒成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浙江海洋学院医学院,*,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伤寒与副伤寒,typhoid fever,paratyphoid fever,9/22/2024,(Typhoid Fever),一、伤 寒,9/22/2024,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玫瑰疹,(,颜色鲜红的斑丘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9/22/2024,一、病 原 学,1、病原体:,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不形成芽孢,无荚膜,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um,,宽,um,,有,鞭毛,,能运动。,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9/22/2024,9/22/2024,9/22/2024,2、主要抗原有:,(1)菌体“,O,”抗原,诱生相应,“,O,”抗体,(2)鞭毛“,H,”抗原,诱生相应,“,H,”抗体,(3)表面“,Vi,”抗原,诱生相应,“,Vi,”抗体,9/22/2024,测定病人血清中的“,O,”,及“,H,”,抗体,即肥达反应,有助于,临床诊断。,“,Vi,”,抗体的效价较低,临床诊断价值不大,但,90%,带菌者,“,Vi,”,抗体阳性,,因此,有助于发现伤寒的,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重要传染源,因此,测定“,Vi,”抗体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9/22/2024,3.抵抗力:,自然环境中抵抗力很,强,,在,水中,可存活,2-3,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耐低温,,胆汁培养易生长,在牛奶等,食物中可生长繁殖,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阳光,(数小时死亡),、热,(,60,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酸,与干燥的,抵抗力较弱,9/22/2024,二、流行病学,呈散发,偶有流行。,1、传染源:病人、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即由粪便排菌,起病后,2,4,周排菌量多,,传染性最大。,9/22/2024,带菌者:恢复期或病愈后排菌减少,暂时性带菌者:持续排菌,3,个月以内,慢性带菌者,(,2-5%,),: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者,终生排菌者:偶尔,慢性带菌者,是伤寒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9/22/2024,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散发,苍蝇、蟑螂,的传播,散发,水,污染传播,暴发、流行,食物,污染传播,暴发、流行,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9/22/2024,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儿童、青壮年,多见,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少有第二次发病者,(,仅约,2,),免疫力与血清中“,O,”,、“,H,”,、“,Vi,”,抗体效价无关,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9/22/2024,4.流行特征:,地区性:,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50,、,60,年代较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卫生状况改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散发,病例为主。,现在虽然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发病程度差别悬殊。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在有安全供水的地区,多为散发病例;,9/22/2024,2)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8-10月为高峰季,节。,南方较北方季节高峰早,1-2,月,北方流行高峰出现较晚,,且较集中。,9/22/2024,3) 人群分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均可发病。,流行地区,发病为,青壮年、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儿童,为多。,非流行地区的人群去伤寒流行地区旅游或经商而感染病,例,是发达国家、城市或低发地区伤寒病例的重要来源。,9/22/2024,三、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与临床表现,1、发病机制:如图。,9/22/2024,伤寒沙门菌,小肠繁殖入侵肠粘膜,肠道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已致敏,加重肠道病变,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引起肠穿孔、肠出血,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继续大量繁殖,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第,2,3,周经胆囊进入肠道-大量细菌从粪便排出,9/22/2024,2、致病因素,伤寒杆菌,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持续发热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内源性致热原,所致,9/22/2024,3、病理:,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反应。其中以肠,道淋巴组织,特别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滤,泡病变最显著。,根据这一病理特点,按,肠道淋巴组织病变,的进程各,阶段与产生相应临床表现来讨论。,伤寒整个病程为,五周四期,:,9/22/2024,4、临床表现:,典型临床经过可分四期,潜伏期:,7-23,日,一般为,10-14,日,(,1,)初期,(,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最早,出现的症状,呈,阶梯状,上升,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全身不适、乏力,咽痛、咳嗽等。,9/22/2024,(2)极期,(2-3周),:,最严重,,并发症出现,高热,:多呈,稽留热,型,发热持续,10-14,d,(近年来,由于早期,不规律使用抗生素或激素,使得弛,张热及不规则热型增多),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胀加重、,伤寒舌,(舌红而,苔厚、舌尖与舌边缘无舌苔),9/22/2024,稽 留 热,9/22/2024,循环系统症状:,20,73%,患者,相对缓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部分患者有重脉,(一般患者,体温每升高一度,脉搏每分钟加快,15,20,次,而伤寒,患者,其脉搏的加快与体温升高的程度不呈比例,体温每增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少于,15-20,次)。,9/22/2024,9/22/2024,神经系统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由内毒素引起),,中毒性脑病,(,无欲貌,),,,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下降等。,肝脾肿大,:半数以上病人于第一周末即可出现肝脾肿大,(质地较软,有触痛),,可并发中毒性肝炎。,皮疹:病程,6,13d,出现,,玫瑰疹,,为淡红色充血性小丘,疹,多见于胸腹部,分批出现,数量不多,,10,个左右。,并发症,较多在本期出现,9/22/2024,无,欲,貌,9/22/2024,肝脾肿大,9/22/2024,玫瑰疹,直径达,24mm,,,多在24日内消退,9/22/2024,并 发 症,肠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程第,2-4,周。,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3-4,,病程第,2,4,周,好发于末段回肠,(,右下腹压,痛,),。,9/22/2024,9/22/2024,9/22/2024,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病程第,1-3,周,内毒素所致。,中毒性心肌炎:病程第,2-3,周,严重毒血症。,中毒性肝炎:相当多见的并发症,常见于病程,1-3,周。,其他: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脑病、,DIC,等。,9/22/2024,(3)缓解期,(3-4周),:,高热,:多呈,弛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相差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体温波动,逐步下降,消化系统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食欲渐好,腹胀逐渐消失),肿大肝脾回缩,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在本期,仍可出现,(肠道溃疡未完全愈,合),。,9/22/2024,(4)恢复期,(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消失,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9/22/2024,5、临床类型,1)轻型:,发热38左右,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3周,可恢复。多系,起病早期,已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病,情可较轻,年幼儿童多呈轻型。,2)普通型:,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过程者。,9/22/2024,3)迁延型:,起病初的表现与普通型相同,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发热持续长,可达5周以上,甚至数月之久。驰张或,间歇热型,肝脾肿大较显著。常见于合并慢性血吸虫病者。,4)逍遥型:,毒血症状轻。病人照常生活、工作而未察觉。,部,分病人以肠出血或肠穿孔为首发症状,。,9/22/2024,5)顿挫型:,起病较急,开始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于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6)暴发型:,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常见畏寒、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DIC,等。,9/22/2024,6、复发,少数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原因:,免疫能力低,,潜伏在病灶中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流而致。,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的患者。,9/22/2024,再 燃,病者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次上升,持续5-7,d,后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在这段,再发热期间可为阳性,此称为再燃。,可能与,菌血症仍未被,完全控制有关。,9/22/2024,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WBC,数减少,,一般在310,9,/L,参考值: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由于:,骨髓中粒细胞系受细菌毒素的抑制。,粒细胞分布异常。,粒细胞破坏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在退热和病情好转后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9/22/2024,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1.WBC、 1.WBC.E.N 1. 血培(-) 肥达,E、N。 E、N 并发症时则 2.骨髓培(+) 反应,2.肥达反应 2.肥达反应 2.肥达反应 3.肥达反应 (+),(-) (+) (+) (+),3.血培养 3.血培养 3.血培养 4.粪、尿培,80-90% (+) 80-90%(+) 50%(+) (+),4.骨髓(+) 4.骨髓(+) 4.骨髓培(+),5.粪、尿培( +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9/22/2024,2.伤寒沙门菌培养:,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玫瑰疹吸取物培养。,9/22/2024,3.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WR,):,(1)评价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以下6点:, 抗原抗体的直接凝集反应, 滴度:“,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H,”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或以上,“,AH,”抗体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BH,”抗体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CH,”抗体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9/22/2024,“,O,”,抗体,IgM,出现,消失,特点,早,快,共同性,“,H,”,抗体,IgG,晚,慢,特异性, “,O,”、“,H,”抗体的区别,9/22/2024, 近期预防注射过伤寒、副伤寒菌苗后,抗体普遍增高,(6月,内),:“,O,”“,H,”,“,AH,”“,BH,”,。, 免疫学上的回忆反应:既往患过伤寒、副伤寒、或曾接受过,菌苗预防接种者,因其他感染发热时,可使已消失的“,H,”抗,体再度出现。, 动态观察:间隔5-7天重复采血试验,如凝集效价随病程延,长而逐周增高,特别是超过4倍的升高,对诊断更有帮助。,9/22/2024,(2)肥达反应假阴性:,早期第一周,抗体尚未产生。,全身情况差,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球蛋白缺乏者,而影响,抗体产生。,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病原菌清除早、抗体效价可能不,高。,有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始终呈阴性。,9/22/2024,(3)肥达反应假阳性:,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学上的回忆反应。, 确诊伤寒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9/22/2024,血培养,骨髓培养,粪培养,尿培养,肥达反应,临床表现,诊断,+,+,确诊,+,+,确诊,+,慢性带菌者,+,+,+ +,确诊,+,+,+,确诊,+ +,+ +,临床诊断,9/22/2024,五、治 疗,(一)一般治疗:,1. 隔离与休息:,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处理;,严格卧床休息;,排泄物应,彻底消毒,。,9/22/2024,2.护理与饮食:, 注意观察,T,、,P,、,BP,、腹部情况及大便性状变化。, 注意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注意经常改变体位,以防褥疮和,肺部感染。, 应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进水、,必要时静脉输液维持足够热量与水电解质平衡。,9/22/2024,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稀饭或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切忌过急、饮食不当,有可能诱发肠出血、肠穿孔,。,9/22/2024, 高热的处理:高热时酌用冰敷、酒精擦身等物理降温方法、,不宜用大量退热剂,以免虚脱。, 烦躁不安者:用安定等镇静剂。, 便秘的处理:以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或开塞露入肛,禁用泻,药。, 腹胀的处理:可用松节油涂敷腹部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3、对症处理:,9/22/2024,毒血症状严重患者: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疗同时,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毒血症状。地塞米松静滴:,2-4,mg,每日一次,疗程,1-3,d,,腹胀显著者慎用,以免诱发肠穿孔或肠出血。,9/22/2024,(二)病原治疗,耐药谱的变化:,40,年代:氯霉素成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70,年代:世界地区开始出现耐氯霉素菌株引起的暴发与,流行。,当前:我国伤寒杆菌的,普遍耐药,,尤其是,M,1,型伤寒杆菌,的多元耐药已在治疗中成为严重问题。,目前治疗伤寒首选,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莫昔沙星)。,9/22/2024,1.喹诺酮类:合成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碍,DNA,复制,因此对,伤寒杆菌,(包括耐氯霉素株),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药敏率高。,临床列为,首选,药物。,(1),氧氟沙星,(,ofloxacin,):200,mg,,每日3次口服。,(2)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每日2次口服,(3),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每日3-4次口服。,9/22/2024,(4)诺氟沙星(,Norfloxacin,):200,mg,,每日3-4次口服。,体温正常后继续服用10-14,d,。用药后一般在3-5,d,左右,内退热。副作用可有胃肠不适,失眠等。,孕妇与儿童不宜应用。,影响骨骼发育 ,孕妇、未成年儿童应慎用,9/22/2024,2.氯霉素(,Chloromycetin,):对氯霉素敏感的非多重耐药伤,寒沙门菌株所致的伤寒散发病例,氯霉素仍为有效药物。,用法:成人每天,g,,分3-4次口服,退热后减半,,再用10-14,d,,总疗程为2-3周,必要时可用静脉滴注给药。,9/22/2024,氯霉素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象的变化,尤其粒细胞,减少的发生。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中毒,性精神病。耐氯霉素的病例,感染的伤寒沙门菌属于多重耐,药伤寒沙门菌。这种多重耐药性系由耐药性,R,质粒介导。,9/22/2024,3.头孢菌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体外具有强大的抗沙门菌作,用,临床应用也有良好的效果,,孕妇与儿童亦可选用,。,(1)头孢哌酮(,Cefoperazone,Cefobid,):每日剂量2-4,g,,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10-14,d,.,(2) 头孢他啶(,Ceftazidime,):每日剂量2-4,g,,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10-14,d,。,9/22/2024,(3)头孢曲松(,Ceftriaxone,):每日剂量2-4,g,,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10-14,d,。由于需要静脉给药,而且价格昂,贵,一般成年人不作为首选药。,9/22/2024,(三)并发症治疗:,1.肠出血:,(1)严格卧床休息,暂禁饮食或只进少量流质。,(2)严密观察BP、P神志变化及便血情况。适当输液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3)病人烦躁不安时,可适当使用安定药。,(4)使用一般止血剂,视出血量多少,适量输入新鲜全血。,(5)大量出血经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9/22/2024,2、肠穿孔,(1)禁食,经鼻插胃管减压,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热量供应。,(2)加强抗菌药物治疗,以控制腹膜炎。,(3)内科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手术治疗。,9/22/2024,3、中毒性心肌炎,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改善心肌营养状态的药物。若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可,在严密观察下应用小剂量洋地黄制剂。,9/22/2024,(四)慢性带菌者的治疗,1. 氨苄西林与丙磺舒联合治疗:,氨苄西林 每日36g,分次口服;,丙磺舒 每日11.5g,连用46周。,.复方磺胺甲噁唑,每日2次,每次2片疗程13个月。,3. 氧氟沙星:300mg,Bid,疗程6周。,4.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合并胆道炎症,胆石症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9/22/2024,七、预 防,策略:以,切断传播途径,(关键环节),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一)传染源的管理:五早,隔离,:至体温正常后,15,日或粪检,(每周一次),连续,2,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3,日,(,副伤寒为,15d),,有发热的可疑,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观察;,9/22/2024,带菌者:调离,饮食服务业工作,;,慢性带菌者要进行治疗、,监督和管理;,排泄物应,彻底消毒,。,9/22/2024,(二) 切断传播途径:,关键,加强,三管一灭:,重点是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做好卫生宣教,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等。,9/22/2024,(三)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可进行预防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本菌苗的不良反应较大,,实际应用已较少。,近几年来,口服伤寒菌苗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例如,,口服,减毒活菌苗,Ty,21,A,株的疫苗,保护效果可达,50-96,,,副作用也较低。,注射用的,多醣菌苗,(,外膜抗原,-Vi),在现场试验中初步证明有,效。,9/22/2024,(Paratyphoid fever),二、副 伤 寒,9/22/2024,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潜伏期,较长,723d,较短,8-10d,起病,大多缓起,急起较多,消化道症状,轻,: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重,:呕吐、腹痛、腹泻多见和显著,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重,,自然病程45周,全身中毒症状较,轻,,热程短,平均23周,皮疹,病程7天,病程6天,肥达反应,“,O,”和“,H,”抗体,“,O,”“,AH,”“,BH”,抗体,培养,(血、髓、粪、尿),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伤寒与副伤寒鉴别要点,9/22/2024,有关副伤寒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基本上与伤寒相同。,9/22/2024,The end!,9/22/2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