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001]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406419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X 页数:141 大小:1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001]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001]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001]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第三节,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第四节,心音,和心电图,第五节,血管生理,第六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七节 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略),血液循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 定的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William Harvey 【,英】最早发现并提出血液循环理论,被誉为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创始人。,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分类,体循环,肺循环,血液循环的物质基础,1.,心脏,动力,2.,血管,管道,3.,瓣膜,方向,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和心率,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理,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五,.,心力储备,一,.,心动周期和心率,1.,心动周期:指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机械活动周期。,2.,心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一般为,60,100,次,/min,。,心动周期,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全心舒张期,心肌,房缩、室舒,室缩、房舒,室舒、房舒,瓣膜,房室瓣开、动脉瓣关,房室瓣关、动脉瓣开,房室瓣开、,动脉瓣关,血流,房室,室动脉,房室,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时间,0.1s,0.3s,0.4s,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理,动力:心脏舒缩产生的压力差;,方向:瓣膜的启闭。,心室收缩期射血期,等容收缩期,(0.05s),快速射血期,(0.10s),减慢射血期,(0.15s),心室舒张期充盈期,等容舒张期,(0.07s),快速充盈期,(0.11s),减慢充盈期,(0.22s),房缩期,(0.1s),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一)心脏输出的血量,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二)心脏做功量(略),搏出量,射血分数,= 100%,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健康成年人一般为,50,60,,是一固定值。,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搏所射出的血液量。,健康成年男性一般为6080ml。,心指数,: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 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 = ,体表面积,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心输出量,=,搏出量 心率,健康成年男性一般为4.56.0L。,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一) 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二) 影响心率的因素,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1.,前负荷,心肌初长,异长自身调节,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一)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和容积,心室肌的初长,每搏输出量,1.,前负荷,心肌初长,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不需要神经和体液调节参与,心肌细胞通过其收缩之前自身的初长来改变收缩强度的一种自身调节方式。一定范围内,心肌细胞初长越长,则收缩强度越大,搏出量也越大。,使心室充盈量再增加,10,30,,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促进心室射血和静脉回流。,心房在心脏泵血过程中的作用,初级泵,动脉血压(后负荷 ),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同时心室肌收缩程度和速度,搏出量,(,余血量 ,若回心血量不变,心室舒张末期充盈压,心肌初长,心室肌收缩程度和速度,搏出量,),(二)后负荷(动脉血压)对搏出量的影响,与心肌的初长无关,由心肌细胞本身的收缩能力决定其收缩强度,主要受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活化的横桥数量和,ATP,酶活性的影响。,(三)心肌收缩能力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等长自身调节,1.,正常情况下,心率和心输出量成正比;,2.,当心率过低和过高时,心输出量均降低。,(二) 心率的影响,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HR,170180,次,/,分(,HR,过快),心室充盈时间明显,充盈量, ,搏 出 量 减 少,心输出量,影响心率的因素,交感神经活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甲亢),体温,(1,12,18,次,/min,),迷走神经,心率,心率,五,.,心力储备,(一)心率储备(,75,180,次,/min ),(二)每搏输出量储备,( 70,150ml ),1.,收缩期储备,( 55,60ml ),2.,舒张期储备,( 15ml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分类(包括三,.,),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三,.,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类型(见一,.,此处略),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心肌细胞的四种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自动节律性/自律性:指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一,.,心肌细胞的分类,1.,根据组织学、功能和生理特性,分为:,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细胞等。,自律细胞: 特殊传导系统细胞,(除结区细胞外),非自律细胞:心室和心房肌细胞,2.,根据自律性,分为:,3.,根据动作电位,0,期的特征和形成原理,分为,:,快反应细胞:心房肌、心室肌、房室束和浦肯野细胞,慢反应细胞:窦房结细胞和房室交界 细胞(除结区细胞外),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1.,静息电位:,80,90mV,,对,K,的通透性高,主要取决于,K,的平衡电位;,(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0,期(去极化期):,90,mV30mV,,历时,1,2ms,。,快,Na,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引起。可被河鲀毒素阻断。,2.,工作细胞的动作电位,1,期(快速复极初期):,30mV0mV,,历时,10ms,。,快,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K,快速外流,(I,to,),可被四乙铵、,4,氨基吡啶阻断。,稳定在零电位水平,历时,100,150ms,。,外向离子流:逐渐增大的外向,K,流。,内向离子流:,Ca,2,内流(,L,型,,慢通道),阈电位为,30,40mV,,可被,Mn,、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等阻断。,2,期(缓慢复极期、平台期),3,期(快速复极末期),0mV,90mV,,历时,100,150ms,。,慢,Ca,2,通道失活,,K,外流, ,4,期(恢复期),膜电位稳定在,90mV,,膜内外离子分布的恢复期。,NaK,泵:泵出,3Na,,摄取,2K,Na,Ca,交换体:泵出,1Ca,2+,,摄取,3Na,自律细胞的最大特点是,4,期自动缓慢去极化,,这也是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基础。,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1.,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态及其形成机制与工作细胞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浦肯野细胞,4,期缓慢自动去极化,的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的机制:,3,期复极化至,60mV,时,慢,Na,通道开放(,I,f,),,Na,内流,缓慢去极化。,I,f,可被铯(,Cs,)阻断。,1,) 特点,分为,0,、,3,、,4,期,无,1,、,2,期,;,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的绝对值均小于浦肯野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慢,去极化幅度低(,70mV,),;,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2.,窦房结,P,细胞:,离子基础:,窦房结细胞AP的形成原理,0,期:,Ca,2+,内流(,L,型,慢通道),3,期:,I,k,,,K,+,外流,4,期,I,K,衰减,I,Ca,内流(,T,型,瞬时性),I,f,结区细胞:无自律性,其它房室交界细胞:动作电位与窦房结,P,细胞的相似,而,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比窦房结细胞慢,3.,其他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二,.,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收缩性,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一)自动节律性(,/,自律性),(二)兴奋性,(三)传导性,1.,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与窦性心律,2.,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3.,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一)自动节律性,1.,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与窦性心律,自律细胞,自律性,(次/min),起搏点,心律,窦房结P细胞,100,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70,),(迷走抑制作用),房室交界,50,次级起搏点,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房室交界性心律,(40-70),房室束及其分支,40,三级起搏点,室性心律,(15-40),浦肯野细胞,25,抢先占领,超驱动阻抑,受抑制程度取决于,两者间自律性的差别,超速驱动的时间,2.,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3.,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值,1.,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2.,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二)兴奋性,膜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离子通道的状态。,激活、失活、备用,1.,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衡量兴奋性的高低,阈值,兴奋性:快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1,)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2,)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2.,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分期,与Ap对应的时相,Na,通道,膜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值(与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差值比较),兴奋性,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0期3期复极化至55mV,失活,-,无,局部反应期,3期:55mV,60mV,很少部分复活,小,局部反应,相对不应期,3期:60mV,80mV,大部分复活,小,低,超常期,3期:80mV,90mV,备用,小,高,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的规律变化及其本质,心肌细胞,AP,有效不应期,长,约,200,300ms,,相当于,心肌收缩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故心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并总是呈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活动,这是心脏实现泵血功能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在其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肌受到人工刺激或病理性刺激,可使心肌细胞提前产生一次兴奋(,期前兴奋,)和收缩(,期前收缩,/,早搏,),其后常伴有较长时间的心舒张期(,代偿间歇,)。,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2.,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三)传导性,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1,)心脏特殊传导系统,(,2,)心脏内兴奋传导的特点,(,1,)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心房肌(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心房内:传导速度快,左右心房同步收缩,占时约;,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有房室延搁,占时约;,心室内:传导速度快,左右心室同步收缩,占时约。,(,2,)心脏内兴奋传导的特点,快,慢,快,房室延搁,:,房室交界处兴奋传导速度慢,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会有时间延搁,称为房室延搁。这一延搁是心房和心室顺序收缩,心脏射血和充盈过程的正常进行的保证。,心肌细胞的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受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2.,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二,.,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收缩性,(一)心肌收缩的特点,(二)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一)心肌收缩的特点,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对细胞外,Ca,2+,有依赖性。,(二)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1.,血浆,Ca,2+,中的浓度,2.,低氧和酸中毒,3.,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第四节 心音和心电图,一,.,心音和心音图,机械活动,二,.,体表心电图,电活动,一,.,心音和心音图,(一)心音的组成、特点及心音图,(二)心音及心音图的临床意义,1.,第一心音:,发生时间:,等容收缩期初,标志心缩期的开始,最佳听诊部位(略),形成原因:心室收缩、左右房室瓣关闭,血 流突然中断及心室射血等的振动,特点: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约,(一),心音的组成、特点及心音图,2)第二心音:,发生时间:等容舒张期初,标志着心舒期的开始,最佳听诊部位(略),形成原因: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特点:音调较高,持续时间短,约,3)第三心音,4)第四心音(,房缩音),用于判断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诊断指标是心脏杂音(杂音主要由于瓣膜狭窄或闭锁不全以及房、室间隔缺损等病理原因形成湍流所致)。,掌握四套心脏瓣膜的听诊部位,根据杂音最响亮的瓣膜听诊区来判定病变瓣膜。,(二),心音及心音图的临床意义,主动脉瓣听诊区,二,.,心电图,(一),心电图与细胞生物电的比较,(二)常用体表心电图导联(略),(三)正常心电图的典型波形、时程及其生理意义,(四)心电图各波之间时程关系及意义,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综合生物电变化,(一),心电图与细胞生物电的比较,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细胞内,记录同一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记录单个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过程,电极分别放于膜两侧,记录的生物电变化曲线相对稳定,心电图,细胞外,电极记录细胞之间及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变化,记录整个心脏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的生物电变化,电极在体表放置位置不同,记录的心电图曲线也不同,(二)常用体表心电图的导联,(三),正常体表心电图的典型波形及其意义,1. P,波:左右心房去极化波,,波幅小于,时间少于。,2. QRS,波群:左右心室去极化波,,Q,波向下,,R,波向上,,S,波向下,历时。心室内传导阻滞时,时间大于。,3. T,波:左右心室复极化波,,波幅为,方向与,QRS,波群中波幅最高的波相同。,4. U,波,1.,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的时间,即房室传导时间。时间过长,提示可能有房室传导阻滞;,2. PR,段:代表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3. Q,T,间期:代表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心室复极化到静息电位的全过程。受心率影响很大,呈反比关系。时间过长,提示可能有室内传导阻滞。,4.,S,T,段:代表心室细胞全部去极化状态,,心肌缺血或异常损伤时,会偏离基线很多。,(四) 心电图各波之间时程关系及意义,第五节 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二,.,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四,.,微循环,五,.,组织液,和淋巴液,六,.,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2.,分配血管,动脉,3.,阻力血管(占总外周阻力的,47,),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4.,交换血管,毛细血管,5.,容量血管,静脉,占总循环血量的,60,70,。,二,.,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二)血流阻力,(三)血压,1.,血流量(,Q,),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血量,即容积速度。,P,Q= ,R,2.,血流速度,血液中一个质点移动的速度,即线速度,与同类血管总截面积呈反比。,3.,血流方式:层流 、湍流(略),(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PP,r,4, Q= Q= ,(泊肃叶定律),R 8,L,8,L,则 :,R= ,r,4,1.,血液粘滞度(,),2.,血管半径,:,血流阻力(约,47,)主要来自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二)血流阻力,血压: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血压的形成,1.,血液对血管系统的充盈,前提,一般比大气压高,其大小取决于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三)血压,循环系统的平均充盈压:指血管单纯由于血液充盈而产生的压力。,2.,心脏射血,血流动力,动能,射血能量,势能,3.,外周阻力,阻力前,血压,阻力后,血压,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二)动脉脉搏(略),(一)动脉血压,1.,动脉血压及正常值,2.,动脉血压的形成,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动脉血压及正常值,指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正常值(肱动脉),收缩压:,90140,mmHg,(,12,),舒张压:,60,90mmHg,(,812kpa,),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搏压,低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12kPa,)。,高血压:,舒张压高于,90mmHg,(,12kPa,),。,血管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心脏的射血,心肌收缩的能量转化,为血流的动能和,血管壁的势能贮备,大动脉的弹性回缩力,贮存能量,使血液连续不断,并缓冲血压,外周阻力,血流的阻力 阻力血管,尤其是小动脉口径,血液粘滞度,2.,动脉血压的形成,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输出量,搏出量,搏出量,,收缩压,血流速度快,脉压,,收缩压反映搏出量的多少。,心率,心率,,舒张期短,,舒张压,,脉压,心率 ,心输出量,动脉血压,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血流速度,,,舒张末期存留动脉内的血量,,舒张压,舒张压高低反应外周阻力的大小,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弹性减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关系,循环血量,或血管容积,,动脉血压,,二者相适应,才维持正常血压。,四,.,微循环,(一)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二)微循环的生理特点(略),(三)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四)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一)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1.,调节途径:,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后阻力血管:微静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2,.,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交感缩血管神经;,体液调节:,E,、,NE,、血管紧张素,II,;,局部性体液调节:,CO,2,、乳酸、,H,。,(三)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小分子物质:扩散,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吞饮,(四)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五,.,组织液和淋巴液,(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三)淋巴液(略),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的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为正,组织液生成;为负,组织液回流。,10,组织液经淋巴循环回流入血。,(,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1.,毛细血管血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4.,淋巴回流。,(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六,.,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一)静脉血压,1.,外周静脉压,2.,中心静脉压,(二)静脉回流,1.,静脉回流与静脉回心血量,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一)静脉血压,1.,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血压低:1520,mmHg,受重力和体位影响大, 受跨壁压影响大,2.,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静脉回流速度,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1.,静脉回心血量,静脉血流阻力,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1)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2) 心肌收缩力,3) 重力和体位的影响,4)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 呼吸运动,(二)静脉回流,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心血管的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三)心血管中枢,(四)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房室交界处传导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心房肌缩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房室交界处传导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交感缩血管神经,(,NE,:,受体,),紧张性活动:持续发放低频冲动。,2.,舒血管神经(略),(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脊髓心血管神经元,2,),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有紧张性活动,3,)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三)心血管中枢,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或减压反射),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3.,其他心血管反射(略),(四)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它是一种负反馈调节,适宜刺激(血压)的区间在,60180mmHg,,用于维持机体动脉血压的稳定。,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升压反射,反射弧,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适宜刺激:,P,O2,P,CO2, pH,),传入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中枢,延髓,传出神经,躯体运动神经等,效应器,呼吸肌、气道肌,生理意义,主要调节呼吸运动,在病理情况下起作用,血量的重新分配,二,.,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血管紧张素(略),(三)血管升压素(略),(四)心房钠尿肽(略),(五)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略),(六)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略),(七)组胺(略),(八)前列腺素(略),(九)阿片肽(略),(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均属于儿茶酚胺(,CA,)类物质,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其中,E,占分泌量的,80%,,,NE,占分泌量的,20%,二者对心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E,NE,来源,肾上腺髓质,80%,肾上腺髓质,20%,大部分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受体,、,1,、,2,均可结合,、,1,可结合,,2,结合力弱,作用,心脏(,1,受体,),: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血管(,受体):收缩(皮肤、胃肠道、肾),血管(,2,受体):舒张(肝、骨骼肌),总效应:血流重新分布,心脏(,1,受体,),: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血管(,受体),:收缩,,BP,总效应:血压升高,用途,强心药,升压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三,.,心血管自身调节(略),心脏活动的自身调节,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思考题,1.,名词解释:,心动周期、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异长自身调节、等长自身调节、,房室延搁、,期前收缩、代偿间歇、血压,2.,心动周期中心室和心房内的压力、容积、瓣膜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3.,比较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或神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4.,比较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收缩特性。,5.,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维持稳定的?,6.,组织液是如何生成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7.,影响静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8.,比较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功能调节的异同点,.,The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