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高考题完整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3401808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高考题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论语高考题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论语高考题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论语高考题,2009年浙江高考卷论语题:,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评析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3分),【答案】,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评析:,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0年浙江高考卷论语题:,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分析: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2011年高考浙江卷论语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_ 韩非子:_,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2011年高考浙江卷论语真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_ 韩非子:_,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答案】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2012高考题浙江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23(1)贵人贱马,(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论语课文梳理,第一课:孔子的德政主张,第二课:孔子的礼治主张,第四课: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第五课:孔子的人生价值观,第六课: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八课:孔子的交往观,第十一课:孔子的教育观,第十二课:感人的师生关系,第十三课:师生关系,第十四课: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第一课 为政以德,核心解读: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概念,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孔子的德治思想围绕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为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正己修身的问题;,二,是如何管理庶民百姓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治人的问题。儒家认为,正己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大前提,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了正己功夫,再将此外化扩展开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他人,使其如坐春风,日有所进,欣悦而化,这就是为政之道。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后儒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严密的治国方略和道德修养的阶梯,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爱民、富民、教民、安民、举善、正身等。,第二课,克己复礼,核心解读:,在这一章里阐释了克己复礼的思想,同时表明了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与仁的关系等。,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孝悌与仁的关系:“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的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孝: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孝行。也就是所谓的“色难”。,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核心解读:本课节选的几章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积极处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也反映了他们与隐者在处世态度上的分歧。通过隐者对孔子的讽刺和嘲笑,表现了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事实。,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来看。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在礼崩乐坏、社会无序的背景下,出世与入世,担当与逃避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两样。,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突显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民族脊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如诸葛亮明知蜀国不可兴、阿斗不可扶,却依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宋代的文天祥明知无力挽救国家于倒悬之中,却依然出生入死,抵抗元军,直至慷慨就义,证明了民族的血性与骨气。,第五课 仁 者 爱 人,核心解读:,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与同情是人间正道。孔子并不鼓励学生去寻找那些丰功伟业去做,而是谆谆教导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仁者爱人”。孔子的学问是关于生命意义的学问,生命的终极目的在孔子看来就是伟大人格的形成。,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解读儒家思想时说:“儒家所谓的仁爱,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内容,即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其中,亲亲之爱是仁的基础,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的方法,恻隐之心则是仁德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延伸,才建立起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亲亲之爱”,也就是孝悌,即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友爱,它是仁德的基础与起点。一个人如有孝悌之心,并能将这份亲亲之爱博施于民,做到民胞物与,他就是圣者。圣者即是仁德圆满的人。,“忠恕之道,”的“忠”就是对人推心置腹,做事尽心尽力,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希望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而所谓的“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于人。作为普通人,未必有能力让别人“立”、让别人“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恻隐之心”,就是见有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从“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和“孔子相师”两章节我们可以体察到孔子对不幸者的同情心;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则体现了圣人的恻隐之心普施与一切众生。,第六课君子之风,一、核心解读:,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的文献如尚书诗经中就已提及。它最初的涵义是指大夫以上的当权者,当时并无明显的人格特征。孔子借用了这一称谓,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儒家培养人才的规范标准,成为儒家的理想人格。,在论语中前后总共有一百多处提及“君子”。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纵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文”和“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道德修养。,先说“质”。具体要求有: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视不义之富贵犹如浮云。三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做到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君子不可以不弘毅,当自强不息。,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从孔子的这句话可知,君子之道有三个最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仁、智、勇。,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贪生怕死,贪图享乐,见利忘义,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的利益,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第八课 周而不比,一、核心解读,理解孔子关于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了解孔子的人际交友观。,第十一课 诲人不倦,一、核心解读:,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0岁左右即开始讲学,从教40余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在,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权受教育。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认为教育对象不应分贵贱、门第和国界,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孔子所提倡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的教育原则与方法主要有:,以学生为主体,启发诱导的原则。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后,老师才适时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如未能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则不勉强施教,否则反而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总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同样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出不同的回答。教学相长理念。孔子不赞成学生对老师一味信从,力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体会和不同意见,“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互有助益的过程。强调学思结合,学行并重,知行合一。,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一、核心解读,感受孔子渊博的知识、美丽的人格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核心解读,学习本课主要把握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问志”-“言志”“评志”的过程,来感受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气氛;二是从孔子对三人言志的态度,来分析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核心解读,中庸之道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即不偏于一个方面,使双方保持均衡的状态。中庸又被称为中行,即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