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3397249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序言:社会主义源流考,一、社会主义的本义,二、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演变,三、社会主义与中国,一、社会主义的本义,二、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演变,古代:大同说与理想国,大同说: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康有为:大同书,孙中山:“民主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二、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演变,古代:大同说与理想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三、社会主义与中国,1、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近代国情,文化传统,2、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及其,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一)邓小平理论,1、什么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主题的转变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前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土壤。,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科学发展观,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特征,1、内容结构,理论基础和基石。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纲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同时又是这一理论在总的指导方针上的全面展开和精辟概括。,战略布局和基本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和基本政策,既反映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又是它的具体展开。,实践主体和根本保证。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党的领导这三个方面从整体上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结构严整而又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的理论体系。,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指导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3、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一、党的思想的确立和重新确立。,1、确立:毛泽东,毛泽东,王明,2、重新确立:邓小平,邓小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1、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邓小平:解放思想,江泽民: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胡锦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三、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髓,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也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2、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 能否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第三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1、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2、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其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毛泽东:,“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了认识问题的方法。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原因:,1、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的根本的任务。,2、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不尽如人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3、是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当前面临一系列社会矛盾,其中经济不发达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4、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的发展不仅能造福自身,也能极大地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四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基本特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2、基本纲领,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老“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计划与市场的作用及其实质,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与社会基本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无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内涵:,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发达的市场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设度。,2、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营管理法制化、保障制度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有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大意义,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确立的原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主体地位”的含义,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非公有制经济还可以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出口,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贡献。,四、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一)我国的分配制度,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后者是物质基础。,我国现在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因此必须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2、我国的分配政策及其问题,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富,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国当前分配方面的问题,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客观必然性:,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2、如何看待?,(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社会保障,又称社会安全,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方面。,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匮乏、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2012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3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297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401万人。全国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837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5358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46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1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5225万人。,五、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一)推进国企改革,1、国企改革的重要性,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又称现代公司制度,是一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决策结构、责权利结构以及制约因素等方面有着一定规则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二)健全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机制会产生垄断、抑制竞争,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不能消除两极分化。,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公共产品。,2、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手段,根本目标: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经济杠杆(利率、汇率、税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先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或受到外部冲击,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累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现象。,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分为“十大陷阱”,2、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由资源依赖型转为创新驱动型,调整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发展实体经济,消除资产泡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深化改革,打破利益藩篱,李克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习近平说,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习近平强调,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经济质量会不断提升。我们欢迎亚太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共享中国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状况,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它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改旗易帜。,必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分析,1、思想基础,2、基本内容:议会民主制,3、历史作用,积极作用:,议会制度(代议制)能一定程度地体现老百姓的民主权利。,三权分立制度能一定程度地防止专制,多党制(两党制)能一定程度地体现民意并遏制腐败,普选制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能一定程度地实现老百姓的民主权利。,消极作用:,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三权分立导致效率低下,多党制造成社会对立,造成政局、政策不稳定。,普选制不一定能选出好的人,并可能造成“多数人的暴政”。,邓小平:“美国的民主制看起来热闹,实际上不好。两党竞选,相互攻击,只是为了自己的党派或后面的利益集团捞好处,并不是真正对选民负责。往往上台前是一套,上台后又是一套,愚弄选民,是对民主的亵渎。同时造成政策不稳定”。,(二)我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费里德曼的新书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中有一章的标题竟然是这样的:假如美国能做一天中国。他举例道:“如果需要的话,中国领导人可以改变规章制度、标准、基础设施,以维护国家长期战略发展的利益。这些议题若换在西方国家讨论和执行,恐怕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最后他感叹道:“我希望美国能做一天中国(仅仅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制定所有正确的法律规章,以及一切有利于建立清洁能源系统的标准。一旦上级颁布命令,我们就克服了民主制度最差的部分(难以迅速作出重大决策)。要是我们可以做一天中国有多好”只是一天!仅仅一天!,第七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1、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基本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发展教育和科学,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1、提出的原因,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2、提出的过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相互关系,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个人行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基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中间环节。,(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1、是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的根本途径,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人们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积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意识形态竞争力的战略之举,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交融与冲突更加激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和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有利于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性和自信心。,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作用。,第八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必要性:,这是我们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重要意义,理论意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实践意义,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1、基本含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2、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1、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工作方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主要动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重要保证。,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重要条件。,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2、基本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第九讲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原因,1、形成,2、原因,(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二、我国外交策略的发展变化,对着干,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邓小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三、我国当前的外交热点问题,1、中美、中俄关系,2、中非关系,3、中日关系,政 治,经 济,旧格局:,政 治,经 济,新格局:,第十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1、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2、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内容,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原因:,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