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和病人心理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394594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关系和病人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医患关系和病人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医患关系和病人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患关系和病人心理,主要内容,医患关系,病人心理,重难点,重点,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难点,病人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1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1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 :,发生医疗纠纷66起,打砸医院事件6起,打伤医护人员5人,80%,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医,患矛盾,许多资料表明,病人对医院、医务人员是否满意,常常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患关系是一种特定人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医学关系、双向关系。,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维护病人健康为目的。,医患关系又是一种,帮助性,的人际关系,医患交往的过程实质上是医护人员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摆脱病痛、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医患关系还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一切医疗过程和医患交往过程都要作用于患者,并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目的。,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狭义的医患关系是特指医生与患者间关系的一个专门术语。,广义的医患关系中的“医”不仅指医生,还包括护理、医技人员、管理和后勤人员及医疗群体等;“患”不仅指患者,还包括与患者有关的亲属、监护人、单位组织等群体。尤其对失去或不具备行为判断力的特殊患者(昏迷休克的患者、婴儿等)这时与患者有关的人往往直接代表患者。,医患关系的概念,1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现代医务人员由于受到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使一些医务人员更重视医疗的技术方面,而忽视了非技术方面,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美国学者萨斯(Szas)和赫伦德(Hollander)提出的三种医患关系模式:,1、主动被动式(activepassive mode),2、指导合作式(guidancecooperation mode),3、共同参与式(mutual participation mode),医患关系模式,医患关系模式,如何选择:疾病性质、病程、人格、文化程度等,1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语言形式的交往,晤谈,非语言形式的交往,朝向与距离,体势语言,面部表情,辅助语言的提示,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医患语言形式的交往(晤谈),晤谈,语言形式的交往是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主要指以口头语的交往方式即交谈或称晤谈(interview),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语言形式的交往(晤谈),交谈技巧,善于引导病人谈话,进行开放式谈话,重视信息的反馈,信息传达要明确,谈话态度要认真,处理好交谈中的沉默,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非语言形式的交往,朝向与距离,(社会心理学实验),两人交往的距离与朝向取决于彼此间会见亲密的程度,它在交往初期就显得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双方继续交往的程度,有人将人际距离分为四种:亲密的,约0.5米以内;朋友的,约0.51.2米;社交的,约为1.23.5米;公众的,约为3.5米。医生对孤独自怜的病人、儿童和老年病人,可以适当地缩短人际距离,促进情感间的沟通。,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非语言形式的交往,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体势语言,(身段表情),非语言形式的交往,体势语言,(身段表情),体势语言是身体各部分的姿势动作,例如沉痛时肃立低头,惧怕时手足无措。此外挥手、耸肩、点头等方式都表达一定的意思。临床活动中,医生诚恳友善地点头,病人的温暖和安全感就油然而生。,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头微抬,肩向后,走路轻捷的姿势,-身体康健、心情愉快,肩下垂,双膝弯曲,走路拖拉,-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搓手挠头来回走动,-心情紧张,身体运动,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抬头挺胸,-自信,果断,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倾斜着头听对方讲话,-对对方有好感,或对他说话内容有兴趣,坐姿,非语言形式的交往,面部表情,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非语言形式的交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动作包括眼、嘴、颜面肌肉的变化。据研究,喜悦与颧肌、痛苦与皱眉肌、忧伤与口三角肌都有一定的关系。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医生观察病人获得病人变化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同时也是病人了解医生心灵的窗口。医生既要有善于表达情感的面部表情,也要细心体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非语言形式的交往,辅助语言的提示,如语调能传递言语以外的深刻含义,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交往手段。,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非语言形式的交往,辅助语言的提示,如语调能传递言语以外的深刻含义,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交往手段。,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医患交往的水平,技术水平的交往,非技术水平的交往,病人的依从性,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技术水平的交往,主要是指医患之间针对诊断、治疗、护理的具体 方法而进行的沟通与交往。如采集病史、安排检查、提出诊疗计划等。,这种交往本质上是医务人员应用科学知识、技能为病人医疗,病人如何配合治疗。,这种形式是医患交往的主要形式。,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非技术水平的交往,主要是指医患之间情感和思想上的交往。,这种交往应成为医患交往的基本方面。,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病人的依从性,病人执行医嘱和受此影响的治疗效果,.,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1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配合性的意义和判断方法,配合性(,compliance,),又称遵医行为,是指病人执行医嘱的程度。,不配合的表现:,拒绝执行医嘱,部分地执行医嘱,诊疗过程中擅自停止执行医嘱,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配合性的意义和判断方法,配合性(,compliance,),的判断方法,按照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按照血液药物浓度进行判断,按照剩余药品进行判断,按照复诊时的询问和病人的口头报告进行判断,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病人不遵医嘱的原因,病人方面的原因,对病情的认知差异,医嘱不符合病人的社会需要,医嘱过于复杂,病人不能理解,医疗措施或药物治疗的痛苦和不良反应,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病人不遵医嘱的原因,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良引起病人的不信任,医生对医嘱指导不充分,医生的医嘱要求过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不熟练或医疗措施给病人带来痛苦,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遵医行为的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在医疗作风、技术方面严格要求,医嘱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医务人员要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和操作技巧,医务人员在指导病人执行医嘱时要力求解释充分,明白清晰,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1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医患交往的形式和水平,病人的配合性及其影响因素,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医患间的冲突,医患间存在的交往障碍,医患交往的信息过少,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阶段,交流内容,医患沟通的,认知错位,病房制度、经管医生、责任护士、费用清单。,如何减轻心理压力、有关疾病治疗信息。,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如何配合。,必要性、危险性、疼痛、预后、医生水平。,注意休息、饮食要求、锻炼指导。,手术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疼痛缓解。,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知识。,服药注意事项、康复指导。,医患沟通出现,认知错位,。,2 病人角色与行为,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求医行为,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2 病人角色与行为,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求医行为,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病人,因疾病和/或病感而寻求医疗帮助的人。,病人角色,病人角色的特点,指在医疗过程中病人所表现的与疾病有关的行为方式及对疾病的态度与信念,反映了社会期待的病人的行为模式。,疾病三层次,disease,: 指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可观察测量(,生物学角度,);,illness,: 指有主观不适感觉,如头痛、恶心、焦虑等,不能客观观测(,心理学角度,);,sickness,: 指个体失去了健康人应有的行为,不能正常执行工作、学习和日常活动(,社会学角度,)。,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的特点,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患病,情况往往很复杂,就诊者的主观判断和医生的诊断可能出现不一致性(如下),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可以从常态时的社会角色解脱出来,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病人应该力求痊愈,病人应该寻求技术上的可靠帮助,应该与医生和护士合作以尽快战胜疾病,病人角色的特点,2 病人角色与行为,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求医行为,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角色行为缺如,意识不到或否认自己有病。,角色行为冲突,患病时不能及时完成角色转换。,角色行为减退,疾病还未痊愈,便过早地摆脱病人角色。,病人角色适应不良,角色行为强化,对疾病过份关心,过份依赖医院环境。,角色行为异常,病人在负性情绪和不良心境下导致的行为失常,。,病人角色适应不良,2 病人角色与行为,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求医行为,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求医行为,什么是,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指当个体感到自己身体不适,有了疾病感或出现某种症状时,主动请求医护人员诊治护理的过程。,求医行为,什么是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指当个体感到自己身体不适,有了疾病感或出现某种症状时,主动请求医护人员诊治护理的过程。,求医行为,求医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求医行为,自助阶段(第一阶段),求助阶段(第二阶段),求医阶段(第三阶段,),求医行为分类,主动求医行为,这是最常见的求医行为,一般神志正常,能够生活自理者均能主动求医。,被动求医行为,这类求医者常见的是婴幼儿、老人、各类昏迷病人、垂危病人、精神病人等。,强制求医行为,如传染病患者,不管病人愿意与否,均需进行强制性求医。,求医行为,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体的主观感受,疾病的严重程度,社会心理因素,求医行为,2 病人角色与行为,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求医行为,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常见病人心理问题,焦虑,一个人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其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焦虑的生理基础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可表现出心慌、出汗及呼吸加速,进一步可发展为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如胃肠活动增强致腹泻。,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瞳孔扩大,睫状肌放松使个体可以看到远处物体。,气管扩张。,心跳加快,心率增加了收缩力量。,消化道减少蠕动。,肝脏释放糖到血液中。,胰液分泌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外生殖器血管扩张。,膀胱放松。,排汗增加。,皮肤和体毛产生鸡皮疙瘩。,肾上腺刺激,肾上腺分泌,血糖、血压和心率提高。,肛门括约肌闭合。,尿道括约肌闭合。,皮肤中的血管、贴近骨骼的肌肉、大脑和内脏收缩。,应激、焦虑生理变化情况,常见病人心理问题,焦虑产生原因,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患病本身就容易形成不良心境,让人心烦意乱,而出现焦虑。,对疾病的担心,对病因、转归、预后不明确。,对有威胁性的特殊检查怀疑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治疗手段的必要性不理解,常引起强烈的焦虑。,手术所致的焦虑,医院陌生环境或监护室的紧张氛围,常见病人心理问题,焦虑分类,期待性焦虑,面临即将发生的但又未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反应。,分离性焦虑,与熟悉的环境和人分离所致的焦虑。,阉割性焦虑,对自我完整性遭到破坏或威胁所致的焦虑。常见于手术病人。,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常见病人心理问题,焦虑对机体的影响:,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适当的焦虑有利调动机体的主观能动性。,过度的焦虑妨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焦虑情绪对手术患者疾病康复的影响,高焦虑,疾病康复,低焦虑,中等焦虑,差,好,焦虑程度,常见病人心理问题,退化,指个体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退回到婴幼儿时期的一种行为模式。常表现为:,自我中心,过度依赖,兴趣狭窄化,过度关注自身,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常见病人心理问题,主观感觉异常,表现为对新环境的声、光、温度、湿度等出现感觉过敏,如怕光、怕嘈杂等。有时过分注意躯体的变化,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过分挑剔。严重者出现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异常。,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常见病人心理问题,疑虑心理,病人变得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特别敏感,尤其是慢性病人和诊断不明确的病人表现更为明显。,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常见病人心理问题,易冲动和愤怒,-,攻击行为,指病人遇到障碍,受到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状态。,产生原因,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不良的医院环境条件。,社会与家庭障碍。,与所患疾病有关的障碍,如疾病无法治愈,手术不满意。,医患关系不良,常见病人心理问题,冲动和愤怒,处理对策,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共情的理解,良好的医患关系,用自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自作多情,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将心比心,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善解人意,常见病人心理问题,孤独感加重,(美文欣赏),患病使人离开熟悉环境,在医院的陌生环境中接触陌生的人,这本身就使病人产生孤独无助感和自怜自悲的负性情绪。,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常见,病人心理问题,失助感和自恋,一方面,患病使病人丧失了原有的工作、地位或导致形象发生变化,其情绪往往变得悲观、抑郁、失望甚至失助;,另一方面,病人又表现得过分自恋,自我中心,希望周围的人对其更加关心,若稍有冷落,则会陷入极度的不良情绪之中。,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常见病人心理问题,期待,病人时时期待或幻想着自己的病在一夜之间或经过短暂的治疗以后会很快康复。,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常见病人心理问题,否认,否认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为明知自己已患了病,却无端怀疑和失口否认。严重烧伤、急性小儿麻痹和癌症病人易于出现否认反应,尤其对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否认心理更为常见。当难以承受的恶劣病情袭来时,自我否认可避免过分的焦虑与恐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当在许多情况下又起贻误病情的消极作用。,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具有被认识和接纳的需要,病人具有被关心和尊重的需要,病人具有获取信息的需要,病人具有安全感和早日康复的需要,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病人的心理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殊病人的心理,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儿童期,病人的心理,生理心理发展迅速。,1乳儿期(哭、笑、闹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情感需要,陌生恐惧,皮肤饥饿感,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2婴儿期(断奶、开始说话、行走、游戏,有自我意识),依恋,紧张,3学龄前期(第一反抗期),违拗,模仿,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4学龄期(人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开始自理生活),过度依赖,焦虑,5独生子女,好胜、自尊心强、依赖性强,自制力差、胆小、懦弱、独立生活能力差、忍耐力差,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青年期,病人的心理,1,一般心理,生理发展比心理发展快,情感体验丰富,但不稳定;,自立意识强;,认知能力发展快;,可塑性强。,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2,心理特点,独立自主,焦虑悲观,羞涩不安,闭锁孤独,自卑自怨,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中年期,病人的心理,1紧张焦虑,2进取竞争,3愤怒,更年期,病人心理,1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2情绪异常:烦躁易怒、紧张焦虑,抑郁;,3. 多疑。,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老年期,病人的心理,1失落感,2孤独感,3死亡恐惧,4固执违拗,5多疑偏见,6依赖,7焦虑抑郁,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1紧张恐惧,2焦虑,3孤独忧虑,4愤怒与抗治,5期待与依赖,6冲突,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慢性期,病人的心理,1抑郁、沮丧,2外向投射,3四处求医,易出现病人角色强化,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晚期病人的心理,病人被告知患了晚期疾病时,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1否认期,2愤怒期,3妥协期,4抑郁期,5接受期,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特殊病人的心理,创伤伤员,的心理,1急性应激反应,2恐惧(死亡、后遗症、残疾等),3外伤后应激反应(PTSR),4阉割性焦虑(可继发体象障碍),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战伤伤员,的心理,8.依恋和思念,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住院战伤伤员,的心理,失落感,分离性焦虑,过度反省性内疚,过度自尊,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体象失常者,的心理,由于肢体缺损、身体变形、失去特殊部分,对自我认识和体验发生变化。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在心理上接受体象的变化。,1震惊,2退缩,3认可,.重建,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烧伤救治期,病人心理,1恐惧,2否认,3焦虑,4. 抑郁,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整形病人,心理,整形功能:恢复功能,美容。,两重标准,生物标准,社会标准,整形病人心理:期望值过高,多做解释,降低其期望值。,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手术病人,的心理,1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恐惧、焦虑和担忧,2手术中病人的心理,敏感、紧张,3手术后病人的心理,疼痛、焦虑、抑郁等,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隔离治疗,限制了病人的社会交往,传染病病程长,难根治,都会引起病人剧烈的心理反应。,1自卑孤独:交往受阻,自我价值感突然,失落;,2愤懑情绪:易激惹,爱发脾气;,3. 敏感多疑、悲观。,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特殊检查病人,的心理,1疑虑(怀疑其准确性),2恐惧(怕有生命危险),3羞涩(性部位),4. 掩饰(心理检查),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器官移植术前病人心理,1悲观,2恐惧,器官移植术后病人心理,1焦虑,2依赖,3. 体象障碍,病人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2 病人角色与行为,病人角色的特点,病人角色的适应问题,求医行为,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需要,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反复求医的原因,存在个体焦虑,某些个体生性焦虑,过于敏感,易于紧张,或人格中具有追求完善的倾向,这样的个体易于反复求医,神经症患者,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神经症患者均可出现疑病状态,易反复求医,躯体化,躯体化是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与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躯体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却将其归属于躯体疾患并需求医学帮助,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反复求医的原因,继发性获益,因“患病”而取得某些利益者易反复求医,药物依赖,因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而造成了药物依赖的个体易反复求医,医务人员的不良暗示,求医行为中的特殊现象-反复寻求病人角色,小结,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模式及医患交往,病人角色及其特点,病人角色的适应,求医行为和遵医行为,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要,Thank you,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