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建筑消防基础知识,郑州市消防支队 许志青,1,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一、建筑物的分类(分为七类),建筑物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以下类型:,(,一,),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1,建筑物,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育、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统称为“建筑物”,如厂房、住宅、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2,构筑物,凡是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称为“构筑物”,如隧道、水塔、桥梁、堤坝等。,2,(,二,),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1,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建筑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场馆、客运车站候车室、办公楼、教学楼等。,2,工业建筑,工业建筑是指工业生产性建筑,如生产厂房和库房、发变,配电建筑等。,3,农业建筑,农业建筑是指农副业生产建筑,如粮仓、禽畜饲养场等。,(,三,),按建筑结构分类,1,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是指承重构件全部用木材建造的建筑。,2,砖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是指用砖,(,石,),做承重墙,用木材做楼,板、屋架的建筑。,3,砖混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是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木,),屋架或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4,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如采用装配式大板、大模板、滑模等工业化方法建造,的建筑,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建筑。,5,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建造,多用,于工业建筑和临时建筑。,3,(,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 材料分类,1,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板。般多层建筑常采用砌体,结构。,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该结构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能满足,各类建筑不同的使用和生产工艺要求,且梁柱等构件易于预制,便,于工厂制作加工和机械化施工,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3,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采用浇注或现场吊装的方,式。这种结构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4,特种结构,特种结构是指承重构件采用网架、悬索、拱或壳体等形,式。如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会堂等大跨度建筑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建造。,4,(,五,),按建筑高度分类,1,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2,单层、多层建筑,单层、多层建筑是指,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库房。,3,地下建筑,地下建筑是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5,(六,),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度等分为两类,如下图:,名 称,一 类,二 类,居住建筑,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10,层至,18,层的住宅,公共建筑,1,医院,2,高级旅馆,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4,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的商住楼,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6,(,七,),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具体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16,的有关规定。,7,二、建筑物的构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尽管它们在结构,形式、造方式、使用要,求、空间组合、外形处,理及规模大小等方面各,有其特点,但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和屋顶等六,大部分构成。此外,一,般建筑物还有台阶、坡,道、阳台、雨篷、散水,以及其他各种配件和装,饰部分等。,8,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发展规律有它的,客观过程,在一定的原因下发,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衰减。火灾初起,通常是局部的、缓慢的,但随,着热量聚集而愈烧愈烈,当达,到最大值时,在某种作用下又,究建筑火灾的发展与蔓延,目,的在于掌握其内在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消防对策,保障建,筑消防安全。,9,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建筑火灾发展呈一定的规律,最初是发生在建筑物内的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通常,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将其火灾发展分成初起、成长发展、猛烈、衰减四个阶段,如图,6,2,所示。,10,二、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建筑火灾蔓延是通过热的传播进行的。在起火房间内,火由起火点开始,主要是靠直接燃烧和热的辐射进行扩大蔓延的。在起火的建筑物内,火由起火房间转移到其他房间的过程,主要是靠可燃构件的直接燃烧、,热的传导、热的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实现的。,11,1,热传导,在起火房间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蔓延扩大的火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热量必须经导热性能好的建筑构件或建筑设备,如金属构件、金属设备或薄壁隔墙等的传导,使火灾蔓延到相邻上下层房间;二是蔓延的距离较近,一般只能是相邻的建筑空间。可见通过传导蔓延扩大的火灾,其规模是有限的。,2,热辐射,在火场上,起火建筑物能将距离较近的相邻建筑物烤着燃烧,这就是热辐射的作用。热辐射是相邻建筑之间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起火房间内部燃烧蔓延的主要方式之一。建筑防火中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预防热辐射引起相邻建筑着火而设置的间隔距离。,3,热对流,热对流是建筑物内火灾蔓延的一种主要方式。它可以使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气发生强烈流动,将高温燃烧产物流传到较远处,造成火势扩大。燃烧时烟气热而轻,,易上窜升腾,燃烧又需要空气,这时冷空气就会补充,形成对流。建筑物发生轰然后,火灾可能从起火房间烧毁门窗,门窗破坏,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条件,使燃烧更加剧烈,升温更快,此时,房间内外的压差更大,因而流人走廊、喷出窗外的烟火,喷流速度更快,数量更多。烟火进入走廊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热对流,除了在水平方向对流蔓延外,火灾在竖向管道井也是由热对流方式蔓延的。,12,(,二,),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研究火灾蔓延途径是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综合建筑火灾实际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火从起火房间向外蔓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烟火从起火房间的门窜出后,首先进入室内走廊,如果与起火房间依次相邻房,间内的门没关闭,就会进入这些房间,将室内物品烤燃。如果这些房间的门没开,启,则烟火要待房间的门被烧穿以后才能进入。即使在走道和楼梯间没有任何可燃,物的情况下,高温热对流仍可从一个房间经过走道传到另一房间。造成火灾沿水平,方向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和原因包括:,(1),未设防火分区,对于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内未设水平防火分区,没有防火墙及相应的防火门等形成控制火灾的区域。,(2),洞口分隔不完善,对于耐火建筑来说,火灾水平蔓延的另一途径是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如户门为可燃的木质门,火灾时被烧穿;普通防火卷帘无水幕保护,导致卷帘失去隔火作用;管道穿孔处未用不燃材料密封等,都能使火灾从一侧向另一侧蔓延。,(3),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有不少装设吊顶的建筑,房间与房间、房间与走廊之间的分隔墙只做到吊顶底部,吊顶上部仍为连通空间,一旦起火极易在吊顶内部蔓延,且难以及时发现,导致灾情扩大。就是没有设吊顶,隔墙如不砌到结构底部,留有孔洞或连通空间,也会成为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的途径。,(4),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可燃构件与装饰物在火灾时直接成为火灾荷载,由于它们的燃烧因而导致火灾扩大。,13,建筑物内部有大量的电梯、楼梯、设备等竖井,这些竖井往,往贯穿整个建筑,若未作周密完善的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烟火就可以通过竖井垂直方向蔓延到建筑的其他楼层。,2,火灾通过竖井蔓延,(1),火灾通过楼梯间蔓延,建筑的楼梯间,若未按防火、防烟要求进行分隔处理,则在火灾时犹如烟囱一般,烟火很快会由此向上蔓延。,(2),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电梯间未设防烟前室及防火门分隔,在其井道形成一座座竖向,“,烟囱,”,,发生火灾时则会抽拔烟火,导致火灾沿电梯井迅速向上蔓延。,(3),火灾通过其他竖井蔓延,建筑中的通风竖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井也是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此外,垃圾道内存在很多可燃物,是容易着火的部位,也是火势蔓延的主要通道。,14,3,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在现代建筑中,从起火房间窗口喷出的烟气和火焰,往往会沿窗间墙及,上层窗口向上蹿越,烧毁上层窗户,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使火灾蔓延到,上部楼层。若建筑物采用带形窗,火灾房间喷出的火焰被吸附在建筑物表,面,有时甚至会卷入上层窗户内部。,4,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建筑空调系统未按规定设防火阀、采用可燃材料风管或采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都容易造成火灾蔓延。,通风管道蔓延火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风管道本身起火并向连通的,空间,(,房间、吊顶、内部、机房等,),蔓延;二是通风管道把起火房间的烟火送,到其他空间,使在远离火场的其他空间再喷吐出来,造成大量人员因烟气,中毒而死亡。因此,在通风管道穿通防火分区处,一定要设置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防火阀门。,可见,在建筑内搞好防火分隔,对于阻止火势蔓延和保证人员安全,,减少火灾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5,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是指单,物质或若干物质均匀散布的混合物。建筑材料因其组分,各异,用途不一,其种类繁多。,(,一,),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类,建筑材料按材料的化学构成不同,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1,无机材料,无机材料包括混凝土与胶凝材料类、砖、天然石材与人造石材类、建筑陶瓷与建筑玻璃类、石膏制品类、无机涂料类、建筑金属及五金类等。,无机材料一般都是不燃性材料。,2,有机材料,有机材料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类、有机涂料类、装修性材料类、功能性材料类等。,有机材料的特点是质量轻,隔热性好,耐热应力作用,不易发生裂缝和爆裂等,热稳定性比无机材料差,且一般都具有可燃性。,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结合起来的材料,如复合板材等。,复合材料一般都含有一定的可燃成分。,16,建筑材料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不同,分为,结构材,料、构造材料、防水材料、地面材料、装修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卫生工程材料、防火等其他特殊材料。,(,二,),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17,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含义,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化学变化。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依据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它是评价材料,防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根据材料燃烧火焰传播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量、材料烧烟气浓度、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等材料的燃烧特性参数,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2,、,B,、,C,、,D,、,E,、,F,七个级别。,18,1,A1,级材料,A1,级材料是指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会作出贡献。如无机矿物材料等。,2,A2,级材料,A2,级材料是指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它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加,如金属材料等。,3,B,级材料,B,级材料是指在受到单一燃烧物的热攻击下,产生少量的横向火焰蔓延,其本身单独不会导致轰燃。如用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4,C,级材料,C,级材料是指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5,D,级材料,D,级材料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此外,它还能承受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伴随产生足够滞后且有限的热释放量。,6,E,级材料,E,级材料是指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7,F,级材料,F,级材料是指未作燃烧性能试验的材料和不符合,A1,、,A2,、,B,、,C,、,D,、,E,级的材料。如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等。,19,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来决定的。,因此,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取决于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根据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三类:,1,不燃烧体,不燃烧体是指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砖墙体、钢筋混凝 土梁或楼板、钢屋架等构件。,2,难燃烧体,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经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木龙骨板条抹灰隔墙体、水泥刨花板等。,3,燃烧体,燃烧体是指用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等构件。,20,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起火或受热失去稳定性,能使建筑物倒塌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增大。为了安全疏散人员、抢救物质和扑灭火灾,,要求建筑物应具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建筑物耐火的能力取决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含义,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一般用小时表示。,21,(,二,),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判定建筑构件是否达到了耐火极限有以下三个条件,当任一条件出现,时,都表明该建筑构件达到了耐火极限。,1,失去稳定性,失去稳定性,即构件失去支持能力,是指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自身解体或垮塌,使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如受火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失去支承能力、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垮塌等,均属于失去支持能力的象征。,2,失去完整性,失去完整性,即构件完整性被破坏,是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落,形成穿透裂缝或孔隙,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火面可燃物起火。如受火作用后的板条抹灰墙,内部可燃板条先行自燃,一定时间后其背火面的抹灰层龟裂脱落,引起燃烧起火。,3,失去隔热性,失去隔热性,即构件失去隔火作用,是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2,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以背火面温度升高到,220C,作为界限,主要是因为构件上如果出现穿透裂缝,火能通过裂缝蔓延,或者构件背火面的温度达到,220(2,,这时虽然没有火焰过去,但这种温度已经能够使靠近构件背面的纤维制品自燃了。如纤维系列的棉花、纸张、化纤晶等一些燃点较低的可燃物烤焦以致起火。,22,(,三,),主要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因素,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柱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及,截面尺度有关。钢柱虽为不燃,烧体,但有无保护层可使其耐,火极限差别很大。钢筋混凝土,柱和砖柱都属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是随其截面,的加大而上升;现浇整体式肋形,钢筋混凝土楼板为不燃材料,其耐火,极限取决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23,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一、建筑耐火等级的含义,建筑耐火等级指根据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建筑构件、配件、材,料所应达到的耐火性分级。件,的建筑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它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体、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最低,耐火极限决定的,24,二、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按照建筑设计、施工及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外划分,耐火等级的经验,我国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情况如下:,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16,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以下四类:,一级耐火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三级耐,火等级、四级耐火等级。,其中厂房、仓库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6-2,的要求,单、多层民用建筑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6,3,的要求。,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耐火等级和二级耐火等级两类,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64,的要求。,25,三、建筑构件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与建筑耐火等级之间的关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与建筑耐火等级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同样厚度和截面尺寸条件下,不燃烧体与燃烧体相,比,前者的耐火等级肯定比后者高许多。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概,括起来是:,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二级耐,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除吊顶和隔墙体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为不燃烧体;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除防火墙体,外其余构件有的用难燃烧体,有的用燃烧体。,26,四、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建筑耐火等级的选择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物的高度和其在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确定,具体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如,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级。,五、建筑耐火等级的检查评定,在实践中检查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进行判定。,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及板墙结构、砖混结构,可定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用木结构屋顶、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可定为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以木柱、木屋架承重,难燃烧体楼板和墙,的可燃结构建筑可定为四级耐火等级建筑。,27,第六节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建筑总平面布局是建筑防火需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要满足城,市规划和消防安全的要求。通常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经营,规模、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及火灾危险性、所处的环境、地形、风向,等因素等,合理确定其建筑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以消除或减少建筑物之间及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火灾危害。,28,一、建筑选址,(,一,),周围环境选择,各类建筑在规划建设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工厂、仓库选址时,既要考虑本单位的,安全,又要考虑邻近的企业和居民的安全。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二,),地势条件选择,建筑选址时,还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条件。甲、乙、丙类液体的仓库,宜布置低的地,方,以免火灾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企业,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生产、贮存爆炸物品的企业,宜利用地,形,选择多面环山,附近没有建筑的地方。,29,(,三,),考虑主导风向,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四,),划分功能区,规模较大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划分生产区、储存区,(,包括露天储存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同一企业内,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筑,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的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以利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便于安全管理。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的生产区、储存区内不得修建办公,楼、宿舍等民用建筑。,30,二、防火间距,(,一,),防火间距的含义,为了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因热辐射等作用向相邻建筑物之间相,互蔓延,并为消防扑救创造条件,各类建,(,构,),筑物、堆场、贮罐、电力,设施等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二,),防火间距的影响因素,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较多、条件各异,从火灾蔓延角度看,主要有,热辐射、热对流、风向与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开口面积大小、,室内堆放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情况、,消防扑救力量等。,(,三,),防火间距的确定,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等对各类建,(,构,),筑物、堆场、贮罐、电力设施等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作了具体规定。,31,三、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一,),消防车道,1,设置消防车道的目的,设置消防车通道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畅通无阻,迅速到达火场,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2,消防车道的设置,消防车道的设置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并满足灭火和抢险救援的需要。消防车道的具体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在地势较,(,二,),消防扑救面,(二)消防扑救面,1,消防扑救面的含义,消防扑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2,消防扑救面的设置,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应设置消防扑救面,其具体设置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32,第七节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一、建筑防火分区,(,一,),建筑防火分区的含义,所谓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二,),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建筑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当建筑物的某,空间发生火灾,火势便会从门、窗、洞口,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向,其他部位蔓延扩大,最后发展成为整座建筑的火灾。因此,在建筑物,内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就在于发生火灾时将火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阻止火势蔓延,以便于人员安全疏散,有利于消防扑救,减少火灾损,失。,33,(,三,),建筑防火分区的类型,建筑防火分区分,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1,水平防火分区,所谓水平防火分区是指在同一个水平面,(,同层,),内,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防火分隔物,(,如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该,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若干个防火区域、防火单元,阻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2,垂直防火分区,所谓垂直防火分区是指上、下层分别用一定耐火性能的楼板和窗,间墙等构件进行分隔,防止火势沿着建筑物各种竖向通道向上部楼,层蔓延。,34,(,四,),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以及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规模、室内容纳人员和可燃物的数量、消防扑,救能力和力量配置、人员疏散难易程度及建设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既要从限制火势蔓延,减少损失方面考虑,又要顾及到平时,使用管理,以节约投资。具体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对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都有明确规定。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是:,1,分区的划分必须与使用功能的布置相统一;,2,分区应保证安全疏散的正常和优先;,3,分隔物应首先选用固定分隔物;,4,越重要、越危险的区域防火分区面积越小;,5,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当局部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35,二、建筑防烟分区,(,一,),防烟分区的含义,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分隔而成,且具有一定蓄烟的空间。,(,二,),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建筑物内应根据需要划分防烟分区,其目的是为了在火灾初期阶段将产生的烟气控制在一定区域内,并通过排烟设施将烟气迅速有组织地排出室外,防止烟气侵入疏散通道或蔓延到其他区域,以满足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三,),防烟分区划分构件,防烟分区划分构件可采用:挡烟隔墙、挡烟梁,(,突出顶棚不小于,50em),、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e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四,),防烟分区的划分原则,防烟分区划分遵循以下原则:,1,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2,每个防烟分区所占据的建筑面积一般应控制在,500m2,以内,当建筑物顶棚高度在,3m,以上时允许适当扩大,但最大不超过,1000m2,;,3,净空高度超过,6m,的房间,不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面积等于防火分区的面积。,36,复 习 题,一、判断题,1,、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居住、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以及进行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建筑物就是供人们居住的房屋。,( ),3,、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育、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统称为建筑物。,( ),4,、凡是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称为构筑物。,( ),5,、木结构建筑是指用砖,(,石,),做承重墙,用木材做楼板、屋架的建筑。,( ),6,、全部用钢柱、钢屋架建造的建筑属于钢结构建筑。,( ),7,、凡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的属于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8,、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库房属于高层建筑。,( ),9,、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 ),10,、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门窗和屋顶等部分构成。,( ),11,、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将建筑火灾发展过程分成初起、成长发展、猛烈、衰减四个阶段。,( ),12,、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 ),37,13,、建筑防火中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预防热对流引起相邻建筑着火而设置的间隔距离。,( ),14,、造成火灾沿水平方向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和原因包括:未设防火分区、洞口分隔不完善、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15,、有机建筑材料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类、装修性材料类、功能性材料类。,( ),16,、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化学变化。,( ),17,、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级别:,Al,、,B,、,C,、,D,、,E,、,F,。,( ),18,、,Al,级材料是指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会作出贡献。,( ),19,、,B,级材料是指在受到燃烧物的热攻击下,产生少量的横向火焰蔓延,其不会导致轰燃。,( ),20,、,E,级材料是指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 ),21,、不燃烧体是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22,、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23,、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24,、失去稳定性是指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自身解体或垮塌,使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 ),38,25,、失去完整性是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形成穿透裂缝或孔隙,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火面可燃物起火。,( ),26,、建筑耐火等级指根据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建筑构件、配件、材料所应达到的耐火性分级。,( ),27,、我国现行国家有关标准选择楼板作为确定建筑耐火极限的基准。,( ),28,、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耐火等级和二级耐火等级两类。,( ),29,、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0,、在我国,建筑物耐火等级最高为一级。,( ),3l,、在我国,建筑物耐火等级最高为四级。,( ),32,、性质重要、人员密集、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伤亡大的公共建筑物,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3,、甲、乙类生产厂房只允许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 ),34,、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等,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 ),35,、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称为防火间距。,( ),36,、消防扑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 ),37,、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38,、建筑物的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 ),39,、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称为防烟分区。,( ),4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 ),39,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物的是,隧道,。,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构筑物的是,学校,。,3,、不属于高层民用建筑的是,建筑高度为,25.0m,的单层公共建筑,:,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用建筑的是,服装仓库,。,5,、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木,),屋架或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属于建,砖混结构建筑,筑。,6,、按层数或高度分类,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但不含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8,、下列不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是,省级以下的邮政楼,。,9,、下列不属于二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是,高级旅馆,。,10,、构件失去隔火作用是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11,、下列建筑构件中,属于难燃烧体的是,阻燃胶合板吊顶,。,12,、下列建筑构件中,不属于难燃烧体的是,钢筋混凝土楼板,。,13,、下列建筑构件中,不属于燃烧体的是,木龙骨板条抹灰隔墙体,。,14,、一、二耐火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物,其防火墙体的耐火极限均为,3h,。,15,、一、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墙体的耐火极限均为,3h,。,40,26,、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27,、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不低于二级,。,28,、高层民用建筑裙房的耐火等级应为,不低于二级,。,29,、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30,、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31,、下列哪项不能用作防火分区分隔设施,挡烟垂壁,。,32,、在建筑内部屋顶或顶板、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称为,防烟分区,。,33,、下列哪项不能用作防烟分区划分构件,木柱,。,34,、用砖,(,石,),做承重墙,用木材做楼板、屋架的建筑,属于,砖木结构,结构的建筑。,35,、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的建筑。,36,、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板的建筑,属于,砌体结构,结构。,37,、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属于,E,级材,38,、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39,、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都是,不燃烧体,。,4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