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疗法概要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339411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113 大小:7.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针疗法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头针疗法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头针疗法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头针疗法概要,头针疗法概要头针疗法概要,一、起源,二、概述,三、神经解剖,四、焦氏头针定位标准-操作适应症-注意事项,五、国际头针定位标准-主治-操作,六、头针疗法禁忌症,七、临床案例,八、发展流派与前景,一、起源,祖国医学发展的必然-针、经、穴、症、病。,针具的发展,经络的产生,腧穴的确定,病症的总结,病种的归纳,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介宾注:“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脑为髓海”、“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均说明人体的坐立行走、言语、全身气血的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等都由脑所主宰;,“头为诸阳之会”、“诸经皆归于脑”则扼要表面人之阳经皆上循头面,阴经亦通过经别与头面联系的事实;,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说明“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头”,,脑通过经络与五官、肢体、脏腑相连,通过经络的传导以发挥作用。由此可知头部为全身之统领,与各脏腑器官关系密切。,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阳明行于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颈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手足六阴经中手少阴经“上夹咽,系目系”,足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直接循于头面,其他阴经则通过经别在头项部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直接上至头面部。,上,述,经文充分说明头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联系。头为清阳之会,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头针,疗法就是源自祖国针灸经络学说,的理论依据,,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发掘出来,。,二、概述,头针疗法是焦顺发教授最早发明。,头针疗法被载入多版针灸学教科书。,头针疗法走向世界、发扬光大。,焦顺发,“头针”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北京世针联焦氏针灸研究院院长、教授。担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高级顾问、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神奇针道研究院院长等职,。,短短几秒钟,偏瘫病人就能够活动原本僵硬的肢体,坐轮椅的人就能站起身走路。一种区别于一般针灸术的“头针”针刺术,在病人身上呈现的神奇效果,令人叹为观止。,称之为“天下第一针”、“神针”、“针王”,之美誉。,焦顺发1956年考上县医院医训班,开始了学医之路。1966年,在县级医院工作的焦顺发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开展得红火,求医问诊者络绎不绝,他反而在动荡中成了“革命的对象”,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白天劳动改造,晚上偷偷看书内经、针灸甲乙经、难经、针灸大成一个科研课题形成了:,针灸的募穴如何运用在神经内科疾病中。十二脏腑各有一个募穴,它们是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要穴。焦顺发教授研究证明,每个募穴又恰恰分布在该脏腑邻近部位。如胃的募穴是中脘,它在胃的最近体表部位;大肠的募穴是天枢,与大肠位置相对应;心包、脾、肾等募穴也大都如此。焦顺发想,既然这样,那么脑部发生病变,据募穴分布规律是否也应在邻近部位头皮部寻找呢?每个区域管理相应的生理机能,是不是头皮与大脑皮层之间也存在一种联系呢?,古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现代医学也无法解答这一问题。看来,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趟出一条路了。焦顺发多次面对镜子,把一根根银针扎进头皮,体会针感,摸索进针深度和危险性,并同时对张大娘的病进行施治,奇迹终于出现了,他治好了患病多年的张大娘。,过去对针刺看病不大相信的焦顺发,通过实践疗效真正地信服了,针刺能治病,而且疗效非同寻常。,实践,总结,提高;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焦顺发头针治疗脑血栓、脑溢血、颅脑损伤等20多种疾病的疗效,被患者神话般地传开了,1971年省卫生厅与国家卫生部派人来考察了解,肯定了焦顺发的头针。,1971年,凝结着焦顺发心血与智慧的“头针”正式对外公布,引起了国内医学界的轰动。由于头针对脑源性疾病有独特疗效,迅速传遍国内外。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头针是中国发明的,要求在世界医学领域推广应用。这一针,刺通了世界医学组织的经络。,焦顺发独创的“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运用针刺治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继承中国古代针刺治疗脑病独特理论及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西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等知识,通过反复研究及临床验证总结出来的。,头针创造性地在头部设定了十六个刺激区,分别为运动区、感觉区、舞蹈震颤控制区、血管舒缩区、晕听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足运感区、视区、平衡区、胃区、肝胆区、胸腔区、生殖区和肠区。针刺这些区域,对于脑源性疾病引起的症状和体症能收到明显效果。焦顺发还将其头针成功地应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并系统总结出进针快,捻针快,起针快的“三快针刺术”。,针灸学刺法灸法学教材第五版采用了焦顺发的头针疗法,被各大医学院校广泛传播教学,影响深远。造福于人民。,头皮针国际标准方案1983年由中国针灸学会主持制定,。,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1989年在WHO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正式通过,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从此中国头针疗法广泛走向世界。,目前国内头针,学说,主要有六大体系,即山西焦顺发的头针、陕西方云鹏头皮针、上海汤颂延头针、南京张鸣九的头部经穴疗法、北京朱明清头针治疗带、上海林学俭头针刺激新区,。对头针疗法在纵深上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三、神经解剖,额叶,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后回,外侧裂,顶叶,躯体运动中枢,现代医学发现:大脑头皮功能定位,脑干,脑干,脑,室,头皮分层,皮层,皮层下(浅筋膜层),帽状腱膜层,纤维组织紧密联系,针刺时阻力大、疼痛,宜迅速通过,帽状腱膜下层,(蜂窝组织层),疏松的纤维组织构成,阻力小,为针刺部位,骨膜层,四、焦氏头针定位标准及操作-适应症-注意事项,三个带(额中带、额顶带、顶枕带),额中带自神庭向下刺1寸(神庭透,印堂),额顶带从神庭穴至百会穴左右旁,开0.5寸的条带,此条带的,后1/3(前顶透百会),顶枕带从百会至脑户左右各旁开,0.5寸的条带,此带的中1/3,(后顶透强间),智七针额五针(减去第1针和第5针)四神聪;,三带、头维、四神聪(国标)左右2针;,智九针额五针四神聪;,三带、四神聪(国标)左右2针、左右大脑外侧裂表面标志(针刺向运动区上点)、大脑外侧裂与前发际交点和前后正中线与前发际交点的中点(针刺向运动区上点);,焦氏头针需明确刺激区的两条标准定位线。,前后正中线:两眉间中点(正中线前点)至枕外粗隆尖端下缘(正中线后点)经过头顶的连线。,眉枕线:从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连线。,焦氏头针需明确刺激区的两条标准定位线。,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0.5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cm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又可分为上、中、下三部。上1/5为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为上肢运动区,下2/5为面运动区,亦称言语1区。,运动区上部(即运动1区),主治对侧下肢、躯干瘫痪;,运动区中部(运动1区双上肢),主治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部(言语1区),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运动性失语部分或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基本保留言语功能;,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病人称呼“名称”能力障碍,如病人不会叫“椅”,只是说“坐的”;其他人说椅时,他能听懂;,感觉性失语理解言语能力功能障碍,经常答非所问;,失用症又称运动不能症,病人肌力、肌张力及基本运动正常,但存在技巧能力障碍,例如不能解扣、拾硬币等;,感觉区在运动区向后移1.5cm的平行线即是本区;,舞蹈震颤控制区(制颤区)在运动区向前移1.5cm的平行线;,运动2区上点是运动1区的上点后1cm处,下点与运动1区下点一样;,以上均可分为上、中、下三部,与之前运动1区的讲述一致;,晕听区耳尖直上1.5寸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cm的水平线;,言语2区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cm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cm长直线;命名性失语;,言语3区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长的水平线;感觉性失语,运用区(精细动作区)从顶骨结节向乳突中部引一直线和与该线夹角40度的前后两线,条线长度均为3cm,适用于失用症;,足运感区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平行于正中线;适用于对侧下肢瘫痪等。,视区在前后正中线的后点旁开1厘米处的枕外粗隆水平线上,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适用于皮层性视力障碍。,平衡区(平衡区1号)在前后正中线的后点旁开3.5厘米处的枕外粗隆水平线上,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脑三针(平衡区2号)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天柱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玉枕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情感区前正中线左右旁开2cm,自前发际上2cm向后平刺1寸。,心肝区左侧瞳孔直上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直线,为肝区;右侧瞳孔直上发际处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中点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直线,为心区;,颞三针第1针:自顶骨结节下缘前方约1cm处,向后上方刺3cm;第2针:耳尖上1.5cm处向后上方刺3cm;第3针:耳尖下2cm再向后2cm处,向后上方刺3cm;以上3针皆与水平线成1520角,制痉三针额中带与额顶带2针之间中点为起点,在前后正中线上向后引2cm长直线为第1针,旁开1cm平衡于前后正中线为第2、第3针;,焦氏头针,操作及疗效,头针疗法的针刺方法:选用,30,40,号长,40mm,的毫针,针体与头皮成,15,30,角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将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留针时间与年龄大小相关。在留针期间,可进行捻针,每15分钟捻针一次,每次捻针,3,5,分钟,速度,180,200,转,/,分,也可加用韩氏电针仪以电针治疗,20,分钟。,头针疗法的疗程与疗效:隔日针一次,每,10,次休息,15,20,天,针刺,30,次为一疗程。据国内有关报导头针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在,70,94,间。,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90%左右。,焦氏头针适应症,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眩晕、耳鸣、舞蹈病、癫痫、脑瘫、小儿弱智、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此外,也可治疗头痛、脱发、脊髓性截瘫、高血压病、精神病、失眠、眼病、鼻病、肩周炎、腰腿痛、各种疼痛性疾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焦氏针刺,注意事项,电针刺激量应从小到大,根据每个患儿的体质、敏感度而定。痉挛型、手足徐动型患儿不宜应用强刺激。若针刺后,患儿异常姿势有加剧者,应停用;头针留针期间,应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重症患儿可做被动活动;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因此起针速度应快,针孔用干棉球按压数秒,避免出血;小于,6,个月婴儿忌用,患儿癫痫发作期慎用;防止晕针;极个别患儿发生晕针,表现为面色苍白,木呆,四肢发凉,冷汗,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拔针,让患儿平卧休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即可。,五、国际头针,定位标准,-,主治,-操作,标准头穴线均位于头皮部位,按颅骨的解剖名称分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兹将定位及主治分述如下:,(一)额区,1MS 1 额中线 zhngxin (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 “scalp points”的缩写。 ),【部位】: 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主治】: 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鼻病。,【刺法】: 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2MS 2 额旁1线 pngxin(胸腔区),【部位】: 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主治】: 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强不语。,【刺法】: 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3MS 3 额旁2线 pngxin (胃区、肝胆区),【部位】: 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主治】: 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胁肋痛、乳房胀痛。眩晕、目病。,【刺法】: 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4MS 4 额旁3线 pngxin (生殖区、肠区),【部位】: 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刺法】: 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二)顶区,5MS 5 顶中线 Dngzhngxin,【部位】: 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主治】: 头痛,眩晕,高血压。,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小儿夜尿、脱肛。,【刺法】: 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6MS 6 顶颞前斜线 Dngni Qinxixin (运动区),【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刺法】: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悬厘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悬厘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7 MS 7 顶颞后斜线 Dngni Huxixin (感觉区),【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下肢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刺法】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8MS 8 顶旁1线 Dngpngxin,【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4.5厘米),从膀胱经承光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4.5厘米)。,【主治】: 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明。,腰腿病症。,瘫痪、麻木、疼痛。,【刺法】: 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9MS 9 顶旁2线 Dngpngxin,【部位】: 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6.75厘米)。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至承灵穴)。,【主治】: 头痛,偏头痛,眩晕。,肩、臂、手病症。,【刺法】: 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三)颞区,10MS 10 颞前线 Niqinxin,【部位】: 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主治】: 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口腔病症。,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刺法】: 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11MS 11 颞后线 Nihuxin,【部位】: 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主治】: 头痛,偏头痛,眩晕,耳鸣,小儿惊风,鬓发部疼痛。,【刺法】: 从率谷穴进针,沿皮向下透曲鬓穴,行快速捻针手法。,(四)枕区,12MS 12 枕上正中线 Zhnshng Zhngzhngxin,【部位】: 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段。,【主治】: 头痛,头晕,颈项强痛。,目疾。,癫狂,痫症。,腰背痛、,【刺法】: 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13MS 13 枕上旁线 Zhnshng Pngxin (视区),【部位】: 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1.5厘米)起,向上引一直线,长4厘米。,【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刺法】: 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14MS 14 枕下旁线 Zhnxi Pngxin (平衡区),【部位】: 在后头部, 自玉枕至天柱。,【主治】: 治疗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肢体共济失调。头项痛,眩晕。,【刺法】: 由此线的上端进针,向下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五),操作方法,、针具 2830号、2550毫米长,、体位 坐、卧位,、进针法:单手快速进针法,4、角度方向及深度:平刺,,帽状腱,膜下层,捻转法,行 针,以拇指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10-20分钟,抽添法,行,针,抽提法,进插法,头皮血管丰富且相互吻合,头皮的皮层下血管壁与组织粘连紧密,血管损伤后不易收缩。,按压针孔30秒至1分钟。,起,针,脑源性疾病:偏瘫、小儿脑瘫、假球麻痹等,精神病症: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症等。,疼痛和感觉异常: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腰背痛等。,皮层内脏功能失调:高血压、消化道溃疡、子宫脱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六)、,适应范围,六、头针疗法禁忌症,头部皮肤感染或毛囊炎患者,头颅骨骼术后残缺者,血液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严重晕针易休克患者,高热患者,心功能衰竭患者,婴幼儿患者,七、临床案例,潘树周、男、74岁,綦江赶水街道搬运站工人,1992年1月因脑梗塞住院治疗近2月,使用蝮蛇抗酸酶治疗后仍然卧床,左侧上肢肌力3级弱,左侧下肢肌力1级,经头针治疗1次,左侧上肢肌力立即达到4级加,下肢肌力达到3级加。5天治疗后能够下地辅助行走。半月后基本康复出院。,龚天国、男、63岁,綦江医药公司领导。1992年9月就诊,因脑出血后遗症8月,右侧肢体偏瘫,下肢4级肌力,辅助行走,上肢3级弱。不能上举上抬。肌张力2级,痉挛,经过头针1次立即可见上肢上举过头,下肢行走有力。姿势状态明显改善,康复信心增强。经过2个疗程治疗满意出院。,病例。,八、发展流派与前景,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定义,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由中国针灸学会主持下,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方法的原则加以制定的,既反映了头针治疗的实际情况,又体现了传统经络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198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通过.,198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瑞士日内瓦)正式通过,向世界各国针灸界推荐。,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优缺点,一、 优点,1它博采头皮针诸流派之长,集思广益,其标准线穴名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经络、穴位、脏腑等传统理论和特点,并对各条治疗线的主病和经脉所属做了明确的阐述,。,2它又融合了部分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方法,体现了经过实践而确实有效的一些治疗穴区,使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珠联璧合。,3由于此方案是经过实践和科学的疗效观察后的经验总结,因此,它具有实践性和科学性,并且,其适应症还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发展,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缺点,1、,以穴定线误差大:有利的一面是线和穴位的名称联系紧了,说明了线和穴位有关。不利的一方面是:以穴定线不严谨。因绝大多数头穴不是以头部外表的标志确定的,而是以发迹定位的。头正中线部位的穴位是以前后发迹定位的,,二俩侧穴位多数又是根据头,正中线穴位确定的,2、“线”的概念不准确,(1)头针出现时,针刺的部位就是刺激区,20年来经国内外广泛实践,都证明了头针刺激区有见效快疗效高的特点,在公开报道的500多篇论文中,没有一篇证明头针的刺激部位不是区而是线的,相反很多人强调了区的重要性。,(2)定线的方法是以穴定线,3、理论难以解释,国际标准化方案是以穴位确定线的,从理论上讲针刺穴位是目前认为的经络起作用的,这样又回到了针刺穴位,通过多死角多转折为特征的体表线起作用的年代了,用这种理论解释当然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种理论在人体是不存在的,它是宋代王唯一行穴位归经为了使偏离的穴位都归到经上而使用的怪线。同时用这种理论也解释不了头针疗效高见效快的特点。,焦氏头皮针疗法的特点,定义:,由,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为理论依据,以针刺为手段治疗各种疾病的头针,,常用于脑源性疾病,疗法,:,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病。,操作:在行针时可做小幅度提插,以左手压进针处,右手小幅度提插,实际是针体随头皮一起活动。并无真正的提插。,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舞蹈震颤控制区,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晕听区,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视区,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平衡区,主治: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焦氏头针不足之处,头针中最为盛行的当属焦顺发发明的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区定位头穴的头针法,焦氏头针曾一度成为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内容,。,后来,由于新版,针灸学教材编委的反对,在教材中废焦氏头针而改,为现行国标头针焦氏头针在教材中被废除,原因诚如魏稼教授所说,的,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来确定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等诸多新穴,显然缺乏实验基础,。,因此,借靠焦氏头针理论的国标头针的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针刺手法:,焦氏头针用长针针刺后,一针刺到底,难以分清有哪一个刺激点对某种症状有明显效果,林氏头皮针特点,林氏与焦氏的关联:焦氏头皮针运动区,感觉区+静区+小脑新区=林氏头皮针,林氏的独有特点:小脑新区是头皮针领域的最新发现也是林氏头皮针的独到之处,取穴特点:以区定位点面线结合,针刺手法:点刺手法用点穴笔:要求笔尖圆顿约为绿豆大半球体,笔身稍粗,若能带一定磁性更好,林氏头皮针只提插不捻转每次至少留针一小时。期间不运针,小脑区蚓:眼球震颤,听力减退,失语,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偏瘫,帕金森,共济失调,小脑半球区:同侧上肢和下肢共济失调,对肌张力缺失有明显改善针刺要求必须达到骨膜再强刺激,静区即大脑功能定位区以外的区域,既不被感觉刺激所激活也不参与控制活动的运动故称为静区又称联络区,小脑区蚓:眼球震颤,听力减退,失语,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偏瘫,帕金森,共济失调,小脑半球区:同侧上肢和下肢共济失调,对肌张力缺失有明显改善针刺要求必须达到骨膜再强刺激,方式头皮针体系,陕西省西安市方云鹏主任医师根据颅脑在头皮上的投影定位,以及其独有的全息体系,深刻的中医阴阳理论,将头针的治疗疾病的病种、方法大大延伸。特别是在治疗骨关节病上,以及与中医理论、传统体针相结合等方面,是其他头针体系无法比拟的,创立山西头皮针,形成了独特的头穴穴名体系,该体系以伏象,伏脏,倒像,倒脏为主,又有颅脑各个功能中枢的相应头穴名称。,是指人体内脏在头部相应区域呈伏状主管全身感觉,用以治疗内脏疾患,尤其是对全身皮肤肌肉的痛觉,触觉,温觉和麻痒等疗效显著,是指人体缩影伏于头部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之上的形象。支配着全身的运动神经,可称总运动中枢,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疗效显著,人体的阳中枢,总督一身阳经可以在中枢管理下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冠矢点前为颈部和头部,冠状缝为左右上肢,矢状缝为躯干,人字缝为左右下肢,倒象和倒脏分别是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在头皮上的投影,倒象: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倒脏:相当于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主治内脏疾病和对侧肢体感觉障碍,生物全息理论,生物体的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在结构和组成上与整体相似,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全息”,简言之,即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表现于不同的方面,已经发现的表现于形态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面的事例很多,所有的 部分中含有整体信息的事例都在事实上支持着全息胚学说。,张颖清教授在1973发现了人的 第二掌骨侧有一组有序的穴位群,并在后来发现了穴位全息律。,他揭示出人体任一长骨节肢或其他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的穴位,如果以其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的名称来命名,则穴位排布的结果使每一节肢或其他相对独立的部分恰象整个人体的 缩小,,并且,每两个生长轴线连续的节肢或每两个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总是对立的两极连在一起的。从张颖清教授给出的穴位全息律概图和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详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人的第二掌骨节肢、桡尺骨节肢、肱骨节肢、股骨节肢等都象缩小了的人体:整体上有头,这些部分上有头穴,整体上有胃,这些部分上有胃穴,如此等等,并且穴位的排列顺序与整体上的对应部位或器官的分布顺序相同。,第二掌骨等节肢系统不但含有整体上的形态学信息,还含有整体上器官或部位的病理学信息,即当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病时,这些节肢系统上的对应穴位就表现为痛阈降低,按压这些穴位时,对应的穴位就出现压痛反应。利用第二掌骨等节肢系统的全息 穴来诊断和治疗整体上各器官或部位的疾病的方法就是生物全息 诊疗法。张颖清教授和国内外许多医生的临床病例证实,生物全息诊疗法用于200多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都在90%以上。,朱氏头皮针相关介绍,以百会穴为中点,督脉为中心线分布。,通过头部特定的穴位和适量的刺激来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血气的作用。,依据中国传统医统理论为指引,脏腑经络学为基础,西医颅部解剖及神经学为用,一同发挥。,在头部用浅刺、透穴刺治疗全身的病。,采独创的抽气法、进气法为运针手法。(各式头皮针法皆不采提插法),配合吐吶、导引、引气至病所。,不受体位影响,患者可自由动活患部,减少心理障碍,增进疗效。,治疗危、急、重、瘫、痛诸症更见卓效。,汤氏头针,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已故老中医汤颂延,根据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在人体的额部和头部发迹区存在有全身的缩影,在临床相应的分区,可以治疗全身的疾病,他倡导头针穴名体系,是以阴阳点为中心加以划定的,阴阳点的前半区域为阴,意象人体仰卧于头部,其后半部分为阳,意象人体俯卧于头部。“从眉间至阴阳点之间的前正中线是任脉,属阴。从枕粗隆下缘中央至阴阳点之间的后正中线为督脉,属阳。”“临床实践证明,阴阳点相当于人体的会阴部。在阴阳点上作针治,针刺向前刺可治前阴、生殖系统疾患,向后刺可治肛门、尾骨等疾患。”,阴阳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老年化社会的提前,各种慢性疾病的增加,头针疗法必然展示出他广阔的用武之地,必然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亲睐与好评。,头针疗法理论深厚,技术高而易作,疗效好,见效快,成本低,患者痛苦少,无毒副作用,是绝好的纯中医非药物疗法,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光大。,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