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上传人:biao****biao 文档编号:243326786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2节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城市化的进程,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的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2.,中心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二、城市化的进程,郊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美国、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明显。,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 老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的再城市化。,三、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化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延续?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城市化今后将如何发展?这些很容易被人们提出的问题出师科学工作者去探讨城市化的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的进程,(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1.,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城市是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的聚集地,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城市外部的农业提供。就整个社会而言,农业生产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第一产业从业者自己及家属所需要份额外,剩余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省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基于这一原因,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都诞生于农业发达地区,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第二、第三产业为农业提供了新工具、新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又可以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不能兴起;非农业部门不能形成,城市也就不能产生。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必须保证粮食的基本自给,而保证粮食的基本自给的重要条件就是保证耕地的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996,年全国耕地面积(总资源)为,1.310,8,hm,2,。当年全国总人口为,12.24,亿人,人均耕地面积为,0.106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1,年全国耕地面积下降为,1.2710,8,hm,2,,,5,年中耕地减少,300hm,2,,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0.1hm,2,。由于耕地减少以及其他原因,全国粮食总产量在,1998,年达到创纪录的,5.1210,8,t,,即超过,0.510,12,kg,后逐渐下滑,,2003,年仅为,4.310,8,t,,比,1998,年减少了,16%,,人均粮食拥有量更从,411kg,下降到,334kg,,减少了近,19%,。显然,这一趋势发展下去的话必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为此,中央政府近年来实施了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对各地每年占用的耕地量下达具体指标,并要求各地耕地的占(用)补(充)尽可能平衡。通过种种努力,,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恢复到,4.710,8,t,。,由此可见,城市化的第一前提,即农业剩余产品的数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不仅在城市产生的初期需要农业提供剩余的劳动力,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也依赖农业提供剩余劳动力。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初期,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城市劳动力出现了短缺现象。为此英国实施了,“,圈地运动,”,,强迫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以便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在美国,工业化时期所需要的劳动力则通过国际移民的方式来解决。,20,世纪以来,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很低,但由于农村人口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所产生的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十分严重。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过程中,若城市中的非农业部门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城市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无业人口和贫民区,造成过度城市化现象。因此,在实践中,如何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即如何使农村劳动力得以顺利转化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多面临的重大问题。,(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朝着自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劳动力的时代已经结束,城市发展对工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减轻。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对于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中的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现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加大,市场交换的频率加快。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组织生产,就需要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地为用户服务,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也就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例如,生产运作要求有金融、通讯、运输、研究的协助,产品流通要求有批发、零售、仓库、广告等行业的配合。,(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可能,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根据,1981,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平均每人国民生产总值与其相应的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相关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人口政策的相对宽松必然会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相反,城市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必然会阻滞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关的非正常状态。如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化进程。,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一)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二)当代中国的城市化,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显著,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城市化的积极意义:,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调整,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环境问题,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大气圈: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经济影响,地价上涨,成本上升。,粮食问题,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