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理论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243311924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国际贸易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国际贸易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际贸易理论,9/20/2024,1,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三节 现代贸易理论,第四节 保护贸易理论,第五节 国际贸易政策,9/20/2024,2,第一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9/20/2024,3,绝对成本论/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Adam Smith(1723-1790),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批评了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倡导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提出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用来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和效果。,9/20/2024,4,绝对优势论的背景,斯密所处的时期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展开,其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大陆的两个对手法国和西班牙。但产业革命的充分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重商主义及其保护政策的抑制。在重商主义制度下建立的经济特许和垄断制度已经暴露了效率低下的弊端,阻碍了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迅速发展的强烈愿望。其中最集中的矛盾正是在对外贸易领域。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论,。,9/20/2024,5,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假设,理论分析模型:,2,2,1,静态模型,即两国、两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生产技术特征:投入的边际产量固定,平均生产成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交易成本:不存在,主要是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要素流动性: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际流动。,市场结构特征: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9/20/2024,6,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1) 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2) 国际分工是交换的结果,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3) 国际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其基础是自然优势(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获得性优势(后天的有利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处于比别国有利的地位。,(4) 贸易所得:贸易参与方双赢。,(5) 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9/20/2024,7,斯密的论证步骤,交换是人类天然的倾向,交换产生分工,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9/20/2024,8,分工、交换前后,国家,酒产量,所需劳动投入,毛呢产量,所需劳动投入,(单位),(人/年),(单位),(人/年),分工前,英国,1,120,1,80,葡萄牙,1,90,1,110,世界合计,2,210,2,190,分工后,英国,0,0,2.5,200,葡萄牙,2.222,200,0,0,世界合计,2.222,200,2.5,200,1:1,交换后,英国,1,0,2.5-1,1.5,200,葡萄牙,2.222-11.222,200,1,0,世界合计,2.222,200,2.5,200,9/20/2024,9,理论意义,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1.提出劳动分工原则,2. 第一次论证了贸易双赢思想,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但是,绝对优势理论只是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它解释的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其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解释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怎样参与国际贸易,9/20/2024,10,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do,1772-1823)继承和发展了绝对成本理论,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中,提出比较成本理论,较大的绝对优势或较小的绝对劣势成为比较优势,各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贸易双方均获利。,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which showed that nations could benefit from free trade, even if a nation was less efficient at producing all kinds of goods than its trading partners. According to Ricardos theory, even if a country could produce everything more efficiently than another country, it would reap gains from specializing in what it was best at producing and trading with other nations.,Comparative advantage forms the basis of modern trade theory.,9/20/2024,11,Economists - David Ricardo (1772-1823),He was born in 1772 and was the third of 17 children. His parents were very successful and his father was a wealthy merchant banker. They lived at first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n moved to London.,David himself had little formal education and went to work for his father at the age of 14,. However, when, at the age of 21, he married a Quaker (against his parents wishes) he was disinherited and so set up on his own as a stockbroker. He was phenomenally successful at this and was able to retire at 42 and concentrate on his writings and politics.,He developed many important areas of economic theory much of the theory he developed is still used and taught today.,9/20/2024,12,李嘉图模型的假设前提,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2.一种要素(劳动力),且是同质的;,3.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间流动;,4.没有技术革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固定;,5.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6.自由贸易;,7.充分就业;,8.完全竞争的要素和产品市场,9/20/2024,13,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论点,基本分工原则:“优中取更优,劣中取次劣”,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1) 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2) 国际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3) 贸易所得:双赢。,(4) 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9/20/2024,14,分工、交换前后,国家,酒产量,所需劳动投入,棉布产量,所需劳动投入,(单位),(人/年),(单位),(人/年),分工前,英国,1,120,1,100,葡萄牙,1,80,1,90,世界合计,2,200,2,190,分工后,英国,0,0,2.2,220,葡萄牙,2.125,170,0,0,世界合计,2.125,170,2.2,220,1:1交换后,英国,1,0,2.2,-,11.2,220,葡萄牙,2.125,-,11.125,170,1,0,世界合计,2.125,170,2.2,220,9/20/2024,15,第二节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9/20/2024,16,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定理,Eli F. Heckscher,( 1879-1952),Bertil Ohlin,(April 23, 1899, Klippan, Sweden-d. Aug. 3, 1979, Vldalen,1977 NoblePrize),要素禀赋理论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要素比例理论( The Theory of Factor Proportions),俄林是著名瑞典经济学家,当代国际贸易学说的开拓者,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国际贸易学说为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HO模型被认为是李嘉图模型的重大发展。它提出以后,就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最重要的基石,。,9/20/2024,17,Eil Heckscher,1879-1952,Bertil Ohlin ,1899-1979,9/20/2024,18,伊利-赫克歇尔(E.Heckscher,1879-1952),1919年发表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标志着现代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诞生。,伯利蒂-俄林(B.Ohlin,1899-1979)发表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933),对他的导师赫克歇尔要素禀赋理论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萨缪尔森(P. Samuelson,1915-)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具有持久影响的论文是1941年的贸易保护与实际工资(Protection and Real Wages);1948年的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以及1953年的一般均衡中的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Prices Factors and Goods in general Equilibrium),9/20/2024,19,相关概念,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人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要素价格(factor 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9/20/2024,20,相关概念(续),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factor intensity commodity)。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Ky/Ly)大于X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Kx/Lx) ,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9/20/2024,21,相关概念(续),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则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衡量要素的丰裕程度有两种方法:一是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另一方法是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若一国某要素的相对价格某要素的价格和别的要素价格的比率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相对价格,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于别国丰裕。,9/20/2024,22,假定英国有 2000 万英亩土地和 2000万劳动,力,美国有2亿英亩土地和 8000万劳动力。从绝,对的意义上来看,美国的土地和劳动力都比英国,多。但从相对意义上看,英国的土地 /劳动力,的比率为2000万/2000万= 1,:,1,而美国的土地/劳,动力的比率为2亿/8000万= 2.5,:,1 。,从这一数字的比率来看,相比较而言,英国在劳动力方面比较丰裕,土地相对比较稀缺;而美国土地方面比较丰裕,劳动力比较稀缺。,9/20/2024,23,-模型,基本假设,(1),222模型。,(2) 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致。,(3) 两种产品的生产要素密集型不同。,(4) 规模报酬不变。,(5) 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即尽管是自由贸易,两国仍然继续生产两种产品,无一国是小国。,(6)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7) 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8) 要素流动性: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际流动。所以,在没有贸易时,国家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始终存在。,(9) 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这意味着生产专业化过程可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9/20/2024,24,-模型,基本观点,(1) 国际贸易发生成因: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例不同和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2) 分工原则:各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3) 贸易利益:双赢。,(4) 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9/20/2024,25,赫克歇尔-俄林基本理论逻辑框架,要素需求(要素报酬、消费偏好),要素供给(要素禀赋差异),产品成本比例差异,要素价格比例差异,产品成本差异,产品价格差异,国际分工和贸易,9/20/2024,26,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分析,技术系数,要素投入结构(K/L),要素价格,产品成本,(美元),资本(美元),劳动(美元),美国,布,3:6,3,5,39,彩电,3:1,14,中国,布,3:6,6,1,24,彩电,3:1,19,9/20/2024,27,生产要素价均等化学说,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比价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将实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第一条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第二条是,商品的国际移动,。,由于各国间存在工资差异,劳力就会从工资较低的国家流出,进入工资较高的国家,结果流入国家工资水平降低,流出国家工资水平上升,从而使各国间工资更为接近。资本也会设法进行国际间的转移,不过,资本则相反,由工资较高的国家流出,进入工资较低的国家,其结果,使资本利息率达到均等化。,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甲国土地丰富,劳动力缺乏,乙国土地缺乏,劳动力丰富,前者将会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前者因使用大量土地的产业增加,对土地的需求相对增加,结果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后者因使用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增长,对土地需求相对下降。通过贸易各国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趋等。,9/20/2024,28,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每个国家或区域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本国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区域均等化。,9/20/2024,29,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 的产生,里昂惕夫(W.W.Leontief) 是出生于俄国的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1973年诺奖得主。,W1ssily Leontief,1906-1999,1953年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的争论。,9/20/2024,30,实证检验的逻辑,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即,:(K/L)X/(K/L)M1,里昂惕夫对美国贸易结构的验证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于1947年和1951年对美国200家企业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算,结果发现,在美国出口工业中,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K,L,) 低于进口竞争工业的,K,L,。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HO理论预测不符,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9/20/2024,31,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劳动力非同质说,人力资本说,保护贸易说,用跨国公司理论来解释,要素密集逆转说,9/20/2024,32,第三节 现代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9/20/2024,33,新贸易理论概述,纵观现代贸易实践,有三个显著的贸易事实是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无法解释、不能预见:,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即贸易产品知识化;,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化与国际贸易的高度集中化;,产业内贸易的主导化。,新贸易理论试图解释这些贸易实践。基本前提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9/20/2024,34,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 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革新领先,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早产生,然后进入世界市场。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但由于同创新国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因而,创新国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垄断这一产品,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但是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以至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产品,。,9/20/2024,35,Technological Gap Theory,(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Theory),T,Q,t,0,t,1,t,2,t,3,Production in nation 1,Export of nation 1,import of nation 2,Export of nation 2,import of nation 1,Demand lag,Reaction lag,Production in nation 2,Imitation lag,Mastery lag,Technological gap and international trade,9/20/2024,3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发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将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国际贸易领域,提出了著名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 Life Cycle),。,将时间因素引进对比较优势的分析中, 对比较优势的转移进行了动态分析。,是一个商务理论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典范,旨在揭示贸易、投资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9/20/2024,37,IPLC,产品生命周期应放在世界范围内考虑。弗农把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发明和出口新产品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二类,中等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第三类,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时,他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同。,9/20/2024,38,9/20/2024,39,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的概念,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互相进口与出口。比如,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既是汽车的出口国,又是汽车的进口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又称为GL指数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来衡量。,9/20/2024,40,产业内贸易指数,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IIT即产业内贸易指数取值范围为0-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IIT=0; 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 达到最大), IIT=1。,9/20/2024,41,6.2 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Differentiated Product Theory),Intra-industry trade refers to the exchange between nations of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of the same industry .,Examples:,U.S. exports and imports, 1995 (in Billions of Dollars),Category,Export,Imports,Autos,60.5,124.5,Computers,39.6,56.4,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19.8,15.3,paper,14.5,12.9,Chemicals,43.0,25.5,steel,5.8,16.1,Machine tools,5.2,6.6,Electrical generating machinery,23.0,24.1,Meat products,6.6,3.9,Vegetables and fruits,7.9,2.4,9/20/2024,42,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工业化国家,1970,1987,1999,发展中国家,1970,1987,1999,美国,55.1,61.0,81.1,印度,22.3,37.0,88.0,日本,32.8,28.0,62.3,巴西,19.1,45.5,78.8,德国,59.7,66.4,85.4,墨西哥,29.7,54.6,97.3,法国,78.1,83.8,97.7,土耳其,16.5,36.3,82.2,英国,64.3,80.0,91.9,泰国,5.2,30.2,94.8,意大利,61.0,63.9,86.0,韩国,19.4,42.2,73.3,加拿大,62.4,71.6,92.8,阿根廷,22.1,36.4,48.7,西班牙,41.2,67.4,86.7,新加坡,44.2,71.8,96.8,平均,56.8,65.3,85.5,平均,22.3,44.3,82.5,(单位:%),9/20/2024,43,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收入、偏好相似,最早试图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SB Linder) 。他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 ;,一种新产品首先是为满足本国的(代表性) 需求而生产,只有当新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出口到国外;,两国需求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的工业品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相似的高档消费品和高技术的资本货物的贸易量很大;,9/20/2024,44,然而,仅停留在需求与收入层次解释现代贸易的发生原因,会有这样的问题不能解答:即当收入增加带动需求水平的提高时,如果没有供给的相应调整,那么,需求的扩大只会带来制成品交易价格的普遍上升。但是,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资本与知识密集型制成品的交易价格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普遍下降的趋势。那么,产生这种价格下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供给方面,9/20/2024,45,产品的异质性。,产品的异质性是指同一类的商标、款式、包装、规格、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差异。产品的异质性可以使不同生产者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费偏好的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生产者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产生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保罗克鲁格曼(PRKrugman)。规模经济是指单位成本最低时的产量规模。规模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通讯设备等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厂房、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供给方面,9/20/2024,46,第四节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重商主义,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9/20/2024,47,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理论与政策,“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恩格斯,9/20/2024,48,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9/20/2024,49,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和斯坦福德(William Stafford)。,核心思想是增加金银货币,认为任何进口都会导致金银货币外流,任何出口都会使金银货币增加,主张多卖少买或只卖不买,使每笔交易都能实现贸易顺差;还主张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吸引外国金银货币,禁止国内金银货币的出口。,早期的重商主义将政策重心集中在对金银货币的增加和管制上,故称“重金主义”,马克思则称其为“货币主义”或“货币差额论”。,9/20/2024,50,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末,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London, 1664)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主要观点,:反对限制国内金银货币的输出,认为只有将货币投入流通才能取得更多的金银货币;国家应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来增加金银货币财富,在外贸中奉行多卖多买的原则。托马斯认为,国内金银太多,将会造成价格上涨,致使出口减少,影响贸易顺差,甚至出现逆差,则金银货币必然外流。因此,国家一方面应允许货币的适当流出,如“诱鸟”,可使猎鹰叼回肥鸭;另一方面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出口给与奖励和扶持,并采用高关税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入以实现外贸顺差。晚期的重商主义不再注重微观贸易顺差,而是着眼于宏观贸易顺差,不再强调将金银货币禁锢在国内,而允许金银货币适当外流以换回更多的金银货币。晚期重商主义的信条是“货币产生贸易,贸易产生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9/20/2024,51,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1。货币政策,2。奖出限入政策,3。保护关税政策,4。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9/20/2024,52,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及实践,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西欧各国和英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在成功地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之后,工业水平最高的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强,需要开拓丰裕而廉价的原料来源,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因此它倡导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与此同时,工业上还处于落后地位的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经济学家则竭力主张实施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汉密尔顿(第一任财政部长)和德国的李斯特。他们都提出以保护幼稚工业来促进后进国家的发展。,9/20/2024,53,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是财经专家,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1791年12月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的主张;,9/20/2024,54,汉密尔顿的政策主张,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贷款,为其提供发展资金;,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极端必需的原料;,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限制改良机器输出;,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出制造品质量;,9/20/2024,55,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李斯特(17891846),出生于德国一个皮革匠家庭。1806年开始在符腾保王国政府中任职,后来又担任过国会议员和经济学教授,曾因反封建活动和对当局的批评被判处10个月监禁。,1825年流亡美国后,受到汉密尔顿的影响,并且亲眼见到美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成效,开始主张贸易保护。,1832年以美国大使的身份回到德国,宣扬贸易保护和德国统一,最终因迫害、挫折和健康状况恶化,雪夜开枪自杀。,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是其代表作。,9/20/2024,56,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1)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说,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德国),农工商业时期(英国),自由贸易,保护贸易,自由贸易,9/20/2024,57,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2)主张生产力理论,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3)主张国家干预,李斯特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高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十分必要的工具。,9/20/2024,58,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4)政策主张,保护目的:促进国家综合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工业化,保护对象:国内幼稚但有反正希望的工业,受保护对象通过一段时期之后能够成长起来,保护手段:主要是关税,保护期限:最高界限30年,9/20/2024,59,对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评价,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在国际竞争下如何运用保护政策措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建立了完整体系的保护贸易理论,对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生产力,实行经济自卫起到了积极作用,9/20/2024,60,背景:,在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各国家处于垄断时期。在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成为一切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此时,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异常激烈。尤其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市场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于是,西方各国为了垄断国内市场和争夺国外市场,纷纷推行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9/20/2024,61,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保护贸易政策的对象是幼稚工业,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保护国内高度发达和出现衰退的工业。,2.保护的目的不同,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自由竞争的能力,而超保护贸易政策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转入进攻性,保护贸易政策主要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限制别国商品的进入,而超保护贸易政策是在垄断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对外扩张。,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保护贸易政策的措施主要是关税,但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措施不仅有关税,还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9/20/2024,62,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1凯恩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古典学派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国内充分就业这个假设前提下的。不要为贸易出现逆差而担忧,也不要为贸易出现顺差而高兴。因此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不要进行人为地干预。,凯恩斯与其追随者认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原因是:3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自由贸易理论“充分就业”的假设前提已经不存在。,凯恩斯认为,应当仔细分析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他认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因此,他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9/20/2024,63,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凯恩斯把反映投资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理论。新增加的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的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结果由此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会等于原来增加投资的若干倍。凯恩斯认为,增加的倍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乘数K的计算公式为: K=1/(1-边际消费倾向) Y=KI,出口和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出口时,从国外得到的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它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的增加,就业的增多,收入的增加。如此反复下去,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反之亦然。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含义。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内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为: Y=I+(X-M)K,9/20/2024,64,战略性贸易理论,一、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容,布郎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布郎德-斯潘塞认为,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上的,因而自由贸易政策为最优贸易政策。但现实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普遍存在。不少重要产业的市场结构是以寡头垄断为特征,他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探讨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补贴政策对一国产业发展和贸易发展的影响,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框架。,9/20/2024,65,在高固定成本行业中,世界市场仅能支撑有限的生产该产品的国家中有限的几家企业,较早进入一个行业的企业得到的经济和战略上的优势,先入者从递增报酬中获益的能力形成了一种进入的障碍,政府的作用变得明显,对新贸易理论最具争议的一种观点是该理论对政府干预和战略贸易政策的肯定,9/20/2024,66,政府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格局的影响,空中客车公司,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5万, 20万),(100万, 0万),不生产,( 0万,125万 ),(0万, 0万),两公司的战略选择及利润,空中客车公司,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5万, -5万),(100万, 0万),不生产,( 0万,100万 ),(0万, 0万),9/20/2024,67,主张保护贸易的其他论点,一、国际收支论,国际收支论(balance-of-payment argument)主张以关税、配额等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减少外汇支出,以达到迅速、有效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二、贸易条件论,贸易条件论(terms-of-trade argument)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国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和限制出口等措施,可达到改善贸易条件、提高福利水平的目的。,三、政府收入论,政府收入论(government revenue argument)又称关税收入论(tariff revenue argument)或幼稚政府论(infant-government argument)。该论点认为,新独立或发展中国家因其他税源缺乏或无法征得足够的税入,以征收简单、易行的关税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可部分解决政府提供诸如卫生、教育、治安、水利和国防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所需开支。,9/20/2024,68,四、收入再分配论,收入再分配论(income-redistribution argument)者主张通过贸易限制对一国的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以保护国内生产,或矫正不利的收入分配后果,或缩小贫富差别。,五、国内扭曲论,国内扭曲论(domestic distortion argument)建议,在国内市场不完善形成扭曲(生产扭曲、消费扭曲或要素扭曲)的情况下,应采取征税或提供生产补贴等保护措施来矫正或消除扭曲,以增进福利。,六、公平贸易论,公平贸易论(fair trade argument)认为,国际贸易中倾销、补贴等做法破坏了公平贸易这一国际贸易规则,因而必须以反倾销税、反贴补税等保护手段来抵制,以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该论点在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许多国家的贸易立法中被采用。,9/20/2024,69,七、保护就业论,保护就业论(employment protection argument)者认为,保护关税或配额的实施,可减少进口,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从而使生产扩张,本国就业和收入水平因而提高。,八、国家安全论,国家安全论(national security argument)者主张,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如农业)和有关军用国防需要的产业,国家应以关税、补贴等手段加以保护,使其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以摆脱对外国的依赖,加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9/20/2024,70,九、经济多样化论,经济多样化论(diversifiedeconomy argument)者主张,经济高度专业化国家应借保护关税等措施推动本国生产活动的多样化,以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稳定国内经济。,十、管理贸易论,管理贸易论(managed trade theory)者主张一国政府应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发展的管理,对外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约束贸易伙伴的行为,缓和与各国的贸易摩擦,以促进出口,限制或减少某些产品进口,协调和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促进对外贸易发展。,9/20/2024,71,第五节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方针和原则。,从一国或地区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政策就是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包括:1)对外贸易总政策;2)进出口商品政策;3)对外贸易国别政策。,自由贸易政策 VS 保护贸易政策,9/20/2024,72,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依据,历史时期,基本政策,类型,政策目的和特点,政策手段,主要理论基础,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主流,保护贸易政策,增加货币财富、保持贸易出超、促进资本积累。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1.早期:禁止货币出口,2.晚期:奖出(补贴,出口退税,减免出口税,设立特权贸易公司) 、限入(禁止进口,课征保护关税),重商主义,18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主流,自由贸易政策,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增加国民财富,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资本积累。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自动调节机制理论,法国重农主义,绝对/比较优势论,非主流,保护贸易政策,干预外贸,促进和扶持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培养竞争力。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势力,对幼稚产业实行关税保护:高关税或禁止进口同类产品;免税或轻税进口本国急需复杂机器和原料;限制重要原料出口,保护幼稚,产业论,9/20/2024,73,一战至二战:资本主义垄断时期(重要事件:一战、二战、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主流,超保护贸易政策,进取性保护贸易政策。目的: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创造条件扩大有效需求,利用外贸促进增长,缓和国内经济危机,实现国内充分,国家积极干预外贸,奖出限入。保护措施多样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对象:更多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工业,新重商主义: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非主流,自由贸易政策,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增加国民财富,促进资本积累,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HO理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黄金时期,主流,贸易自由化,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换。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适应本国资本对外扩张需要,通过贸易条约或协定,大幅度削减关税,抑制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相结合,新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理论,续表,9/20/2024,74,续表,历史时期,基本政策类型,政策目的和特点,政策手段,主要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重要事件19741975年、19791982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主流,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可以通过双渠道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就业、改善国际收支、改善贸易条件、对付国内市场存在的扭曲、增加国内就业、维持国内高水平工资、保证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并转向更加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保护措施多样化,对商品实施保护的范围从传统产品和农产品扩大到高级工业品和劳务部门,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新贸易保护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主流,自由、保护贸易政策融合,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通过扶持战略性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发展来获得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垄断利润,增加国民福利,新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战略贸易理论,博弈论,新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理论,9/20/2024,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