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爱情、婚姻、家庭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243154290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爱情、婚姻、家庭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八章爱情、婚姻、家庭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八章爱情、婚姻、家庭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爱情、婚姻、家庭,一、爱情的概念,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是:,(一)相异性,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二)成熟性,爱情是在个体身。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三)高级性,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清结。,(四)生理性,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五)利他性,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天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二、爱情与喜欢,与爱情最容易混淆的一种人际吸引形式是喜欢。社会心理学家鲁宾(,L Rubin,,,1970,,,1973,)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确实,生活中“我喜欢他(她),但不爱他(她)”的现象经常发生。,爱情与喜欢的区别,爱情,喜欢,依恋,强,弱(无),利他,奉献,对等(相互),亲密,有身体接触,无(少),三、爱情的发展阶段,社会交换论者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人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利益和价值两者都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据此理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取样与评估,男女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盈余:如果收益及盈余超过自己期待的值则对方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二)互惠,在此阶段,双方尽可能交换收益,既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如一起聊天,互赠礼品,共同讨论有兴趣的话题等,但避免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在交换中,双方互惠,两个人亲密感随之加强。,(三)承诺,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频繁交往。,(四)制度化,随着亲密感的不断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诚。,四、爱情的形式,李(,J,Lee,,,1973,)等人总结了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一)浪漫式,双方初次见面即互相吸引,一见钟情。,(二)好朋友式,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三)游戏式,西门庆,(四)占有式,(五)实用式,以上六种爱情形式并不互相排斥,比如任何一种爱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有成分。只不过,一定时期或者情境下,人们的爱情可能会以某种形式为主。,爱情激情爱伙伴爱,哈特菲尔德(,E,Hatfield,,,1988,)等人认为,爱情主要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伙伴爱是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人感,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比起激情爱容易动荡的特点来说,伙伴爱稳定一些。,一般来说,恋爱的初期激情爱的成分多一些,随着彼此关系的稳定,特别是结婚以后,双方的情感会转变为伙伴爱。,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认为(,R. Sternberg,,,1988,),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从上图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条边和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根据三因素的平衡程度,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三因素完全平衡),也可以是非正三角形(以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按强度又可分高强度爱情三角形和低强度爱情三角形。,第二单元 婚姻,一、婚姻的概念,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婚姻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还包含经济方面的考虑。,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有的学者认为:,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现代社会,由于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追求,爱情变成婚姻的主导动机,而后是繁衍和经济动机。,二、夫妻关系的类型,(一)爱情型,它有两种亚型,一类是由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的结合。这种类型潜伏着一种风险,美貌及性魅力会逐渐减退,假如婚姻缺乏其他基础,或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相似性为基础的爱情,那么这种婚姻往往迟早出现危机;另一类是人格型夫妻,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像体型、性扭力那样易变,这种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二)功利型,此类型的婚姻是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当双方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婚姻能持续,双方感到满足。,如双方收益与成本不平衡,往往出现不满,导致危机;,其次,由于夫妻关系的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往往双方关系紧张时,一方寻找婚外情,从而导致关系破裂。,(三)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前者夫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后者是双方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料理家政。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期待,彼此都认识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四)建设性,这种类型的夫妻,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生活和工作。他们有创家立业、教育子女等共同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密切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后又追求新的目标。生活中勤奋肯干,能抑制家庭消费;在共同努力中感爱生活的意义,使婚姻维持与发展。,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以致出现裂痕。,(五)惰性型,这种类型的夫妻,迅速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和乐趣会对婚姻有涣散作用。,(六)失望型,失望型夫妻在新婚时百般努力,力求建立美满的婚姻生活,对婚姻有很高的期待。但他们不久就发现,婚姻生活中有种种不满意,“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对方的表现也远非当初所料,因此感到失望。,(七)一体型,这种类型的夫妻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体贴、合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此型关系稳定、美满。不足之处是较为封闭,如一方离去,另一方寂寞难忍。,第三单元 离婚,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引发因素,(一)需求不满,婚姻是双方为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的伴侣关系,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双方的需要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满足,任何一方都不觉得感情疏离和心理孤寂,这种婚姻就是稳定的。反之,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欲求不满)则会感到心情不舒畅,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争吵和持续的冲突。,欲求不满包括:,1,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心受损。,2,一方或双方在性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3,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如温存和体贴的需要得不到满足。,4,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如因种种原因支出过多、人不敷出;或过于奢侈,正当生活没有保障;或一方或双方无经济来源等:,5,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的需要与兴趣差别太大。,(二)价值观念不一致,价值观念的不一致常常表现在言语沟通中。,表现为行为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更具有实质性,其后果更为严重。只要一方不放弃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念及相应行为,冲突就会存在。,对人生目的看法,对幸福、成就的看法等核心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往往也是持续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的问题,往往双方言语上互相指责,行动上背道而驰。,(三)“自我”远离,自我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婚姻不仅是双方在法律、经济、生理等方面的合二为一,也是两个“自我”的结合。夫妻心理冲突是由两个“自我”的远离而引起的。,“自我”远离表现为:,1,两个“自我”基本利益相异,各趋己利。,2,夫妻的婚姻动机都是利己,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对方作贡献。,3,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4,对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使婚姻具有的促使双方心理健康的功能丧失。,5,双方心理调适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心理和谐状态。,(四)夫妻的性差异,性无能,性不满,婚外情,文化因素,二、离婚的原因,根据对离婚案例的统计分析,人们大致得出了一些通常的离婚原因。这些原因有经济、社会、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以下原因在导致离婚中占的比例较大。,1,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异。,2,因未婚先孕而结婚的夫妻,往往容易离异。,3,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共同点很少,也容易离异。,4,父母离过婚的,子女也容易离婚。,5,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7,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第三单元 家庭,一、家庭的概念,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其特点是:,(一)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姻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血亲(收养关系的是准血亲)。传统社会中,血亲重于姻亲,是由于传统社会注重传宗接代;现代社会注重婚姻质量,姻亲日益显得重要。,(二)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间有较多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三)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它包括性、生育、赡养。生活、事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关系。,二、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一)家庭结构,1,结构要素,(,1,)家庭成员的数量,(,2,)代际层次,在家庭代际关系中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由代际不同产生的代沟)。,(,3,)夫妻数量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几对夫妻就有几个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不稳定。,2,结构模式,(,l,)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组合而成。,(,3,)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4,)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如无子女家庭(丁克家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的主要模式。,(二)家庭的功能,1,经济功能,它是家庭功能的经济基础,包括家庭的各种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财等。,2,性的功能,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夫妻间的性关系是社会(法律、伦理与道德)认可的性关系。,3,生育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种族繁衍的保证。,4,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义务与责任。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培养;赡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为重要。,6,感情交流功能,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7,休闲与娱乐功能,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1,社会与环境因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尚、人文环境以及所在的地域(社会)等,都会影响家庭的功能。,2,家庭成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环境素质、生理与心理素质等。,3,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距离过大则交往沟通困难,相互关系疏远;,距离近,接触过于频繁,可能矛盾纠纷多。家庭成员既要有适当频率的接触又要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使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发挥家庭功能。,三、家庭的生命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