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课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

上传人:zuime****idai 文档编号:243150550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课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十四课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十四课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十四课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第十四章 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第一节 历史时期中国人口数量和分布基本趋势,第二节:移民与中国社会,地理学关于人口研究的基本问题(3 个问题),人口及其过程:,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动结果是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改变。近百年来,人口城市化过程发展迅速。,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年龄结构。,中国人口发展基本特点。,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年龄结构,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将总人口按性别和5岁一组,由小到大,绘成年龄金字塔。,图4-1 年龄金字塔,高出生,高死亡,幼儿和青少年比重大,总人口具有不断增长趋势。,幼儿和青少年比重缩小,成年人和老人比重扩大,总人口有衰减趋势。,低出生低死亡,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稳定。,第一节:历史时期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先秦,:2000万人口,北部:阴山山脉、辽河,中部:陕甘湘川,南部稀少,至岭南。,秦代:人口减少,15001800万,河套、岭南人口增加。,西汉,:1800,6000万。关东人口重心区形成。太行山、中条山以东,黄河以西,豫西淮河以北,环渤海湾地区。关中盆地、成都平原、南阳盆地是人口高密度区。,东汉:,20006000万,关中、西北地区人口密度下降,长江以南人口密度增加。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33.6%。,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人口概况,三国战乱影响,北方人口减少,估计有3000多万,西晋大约3500万左右,有其是,永嘉之乱,,北方人口在遭杀戮和南迁的情况下,急剧减少,南方人口比重上升(44.5%),南北大约有5000万。后期,侯景之乱,,南方人口损耗,下降到33.1%。北方相对统一,恢复到66.9%的格局。,唐宋五代中国人口统计,朝代,南方比例,北方占例,人口总数,(约万),主要分布地区,隋代,46%,54%,56005800,关中、四川、河北、河北、陕山、江浙,唐代,54%,44%,46%,56%,8000至,9000,同上,北方3860人公里/平方米,南30,五代,缺,缺,3000,北宋,60% 66%,40%,34%,138000,河南、江浙等以江淮流域人口居多,南宋,69%,31%,140000,长江中下游地区,元代以来的人口趋势,南方人口占比例,元至顺89.8%,明初78.5%,明末66%,清嘉庆72.4%,民国67%。,目前中国人口的发展,(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公元前,大约在1,000万的水平。,公元初至17世纪中期,中国人口约在5,000万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10。,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从19001954年,经过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从19541969年,经过15年由6亿增长到8亿。,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亿增长到10亿。,2000年,全国人口12.95亿人。,表4-1 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项 目,1949年,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世界人口总数/亿人,中国人口总数/亿人,中国占世界的比例/,24.36,5.42,22.24,30.27,6.62,21.87,36.34,8.30,22.84,44.15,9.87,22.36,52.84,11.34,21.46,三、历史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一,人口增长缓慢,大起大落,但人口发展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增长幅度越来越大。战乱影响最为关键。,人口分布的东南迁移,唐代天宝前后分界,南方超过北方,14世纪是极点,明清是“任满东南”格局。,人口迁移的几种类型:,历史时期中国境内移民类型,移民类型,迁移方向,典型事件,所在朝代,影响,离心型,北到南,永嘉、安史、靖康,晋、唐、 两宋之际,思考?,渗透型,东西、西东,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明 清,?,内聚型,地方到国都,(外地中央),秦迁六国贵族咸阳、汉关东,秦、汉、明,?,开发型,中原到边疆,河套屯田、卫所移民屯垦,秦、唐、明,(西北戍边),?,海外型,内陆向海外,东南亚,明清,?,少数民族类型,向南、向西,匈奴南附、西迁中亚、回纥,汉、唐,退却型,向南、边、山,少数民族流放,明、清,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已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表4-3 中国人口、面积比例变化及东西差异,东部人口密度大(稠密),西部人口稀疏。,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扩展 ,动态变化大。,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变化不大。,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注:,1935年的东、西部划分根据当时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图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密度分布(7.11),思考题,200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基本走势是人么?,第二节 移民与中国社会,一、人满东南及其背景,东部季风区30%的土地,集中了近98%的人口。,胡焕庸: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胡焕庸线)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是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汉代以来中国区域人口户数比例统计,区域,西汉,东汉,西晋,隋代,唐代,贞观,唐代天宝,东部季风区,97.35,%,99,.,35,98,.,84,99,.,23,98,.,32,98,.,89,秦岭淮河以南,26.68,%,46,.,82,45,.,03,27,.,21,54,.,80,44,.,90,区域,北宋,元代,明初,明末,清中,清末,东部季风区,99.54,%,99,.,75,99,.,97,99,.,95,97,.,93,98,.,88,秦岭淮河以南,62.30,%,88,.,06,72,.,26,71,.,76,68,.,24,71,.,05,瑷珲,腾冲,东南人口密集原因:,气候影响下的东南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农业耕作的经济基础。内陆的日益干燥的环境,土地资源恶化。,政治经济重心的东南迁移,人口随着其变化。,不同类型的移民,导致中国境内人口趋势的变化,主要是东南季风区人口增加。,二、典型移民事件与社会,横断山民族移民走廊形成,北方移民与客家文化,“江西填湖广” 与“湖广填四川”,走西口、闯关东、移台湾,(一)横断山民族移民走廊形成,横断山民族移民:,我国甘青川滇到东南亚地区沿金沙江、澜沧江、岷江、大渡河等河谷地区受气候、社会环境影响出现的由北向南的民族大移民。,甘、宁、青氐羌游牧族的南迁,形成今天纳西族、彝族,藏族有可能是蒙古族迁移形成的,缅甸、印度境内的部分少数民族是我国氐羌经横断山区移民的结果。,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群体体质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人类群体体质特征、结构的剖析,探讨人类自身的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人种的形成及其类型特点,以及现代人种、种族、民族的分类等问题。,(二)北方移民与客家文化,客家人: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客家人形成的移民历史,秦始皇南征百越,60万人,后来50万人戍五岭,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客家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和返本追源的气质。,客家文化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物遗迹、方言文化教育、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风水文化和民间文艺等,移民后继承了中原古文化 是最大的特点。,客家庙会,祭祖,(三)“江西填湖广” 与“湖广填四川”,出自民谣,载于魏源湖广水利论。,江西填湖广,元末民初战乱,湖广成为重灾区,人口急剧下降,江西北部和中部地区很多人口迁入湖南湖北。,表现:明代洪武年间湖南迁入人口73万,江西占57万,湖北移民98万,江西籍69万。,湖广填四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持续到乾嘉时期,战乱。前次共移民120万,78%,后期除了自然移民而外,政府组织的机械移民占多数,大致从60万上升到5000万。,(四)、走西口、闯关东、移台湾,闯关东:汉民族越过山海关,穿过柳条边在关外进行农业垦殖。主要在今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在乾隆后期已经有180万人左右。,走西口:西口,长城西部的张家口、独石口。西北(陕、甘、冀)地区汉民族进入蒙古开垦,后期进入外蒙古,被称为“跑口外”。,移台湾:移民台湾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已经有大陆人口迁入,从乾隆到嘉庆时期人口增加10倍,泉州、漳州、客家人是移民台湾的主体。,思考题:你认为现代移民与人口流动指的是什么?它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