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理论

上传人:zuime****idai 文档编号:243150207 上传时间:2024-09-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信息管理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信息管理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信息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1. 信息管理原理,2. 信息行为理论,3. 信息交流理论,4. 信息活动理论,信息管理原理,(1) 信息资源,(2) 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3)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含义,所谓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这里的信息活动包括围绕信息的搜索、整理、提供和利用而展开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信息资源的主要类型,(1)记录型信息资源,(2)实物型信息资源,(3)智力型信息资源,(4)零次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主要功能,(1)经济功能,(2)管理与协调功能,(3)选择与决策功能,(4)研究与开发功能,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要素,信息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由活动主体、活动对象、活动手段等要素构成的。在信息管理活动中,表现为信息人员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控制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因此,可以把上述3个信息管理的要素概括为两个方面。,(1)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要素的有机集合。由于信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形成、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的对象与结果之一,3个要素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构成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2)信息活动,信息活动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动。从过程上看,信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信息资源形成阶段。其活动特点以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为过程,目的在于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对信息资源的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标。,从层次上看,人类信息活动又可分为3个层面。,个人信息活动,组织信息活动,社会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信息管理是为了提高社会活动参与者的系统功能、最终提高社会活动参与者的系统效率或系统输出而进行的活动。它的最高目标是要维持系统的生存并促进系统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基本手段就是利用系统(包括个人、组织和社会)内外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一般被认为是一个集成领域,是由多种人类信息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信息增值原理,信息增值主要是指信息内容的增值和活动效率的提高。它是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和利用实现的。,信息增值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资源的建设问题;二是信息资源的存取和开发问题。,信息增值目标,(1)信息集成增值,(2)信息有序化增值,(3)信息开发增值,信息服务原理,信息服务的基本特点是:,信息管理活动的所有过程、手段和目的都必须围绕用户信息满足程度这个中心转动。,信息资源建设的每一步骤都在性质上提高了信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信息管理在本质上是服务的。,信息管理的服务本质不但是信息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而且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信息增效原理,信息资源及其信息产品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使人们的行为更有目的性、更有效率。从信息管理、资源开发到知识管理,都体现了信息管理的增效原理。信息管理是现代社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信息行为理论,(1) 人类的信息需要,(2) 信息查询行为,(3) 信息选择行为,(4) 信息利用行为,人类的信息需要,信息需要的产生,人类行为基本模式,人类需要的层次结构,信息需要层次,信息提供与用户满足模型,信息需要的内容结构,(1)对信息内容的需要,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客体)的需要是用户信息需要的最终目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就需要了解情况,增长知识,及时作出有效的决策。信息需要从本质上说表现为人类对于信息、知识的追求。,(2)对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当代社会信息数量急剧上涨、质量不断下降、内容交叉重复的情况下,用户个人满足自己信息需要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用户需要信息服务机构的帮助。信息机构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把用户同特定信息源联系起来,从而极为有效地满足了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要。,信息查询行为,人类的信息查寻行为既取决于个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以及他的个性心理特征,也要受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信息环境的制约。一般而言,信息需要者总是属于某一社会组织的成员,因此其信息查寻行为必然要受到有关社会团体和所在社会信息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的信息查寻行为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英国学者威尔逊(TWWilson)用图表明一些可能的情况。,信息查询途径,图中带编号的箭头表示一些可以被用户直接使用或由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代表他们使用的查寻路径。用户可能使用的全部查寻路径也许并不只是这些,但它们标志着四个相关的群:,(1)路径1,2,3,4表示用户不依赖任何信息系统,而是利用个人途径来查寻信息,可称为A类路线;,(2)路径5,6表示通过信息系统来获取信息,可称为B类路线;,(3)路径7,8,9表示借助信息人员来满足信息需要,可称为C类路线;,(4)路径10,11表示用户或中介使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设备来查寻信息,可称为D类路线。,信息选择行为,信息选择是对查寻过程和查寻结果的优化。所谓信息选择,就是从某一信息集合中把符合用户需要的一部分(子集合)挑选出来。“符合用户需要”是信息选择的基本原则,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标准。用户的信息需要是复杂多变的,对于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都可能有不同的信息选择标准。按照信息选择活动的发展层次,信息选择的核心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相关性,二是适用性。,信息利用行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但所有的问题解决活动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安德森(JRAnderson)提出了关于问题解决的三个基本特征:,(1)目标指向,(2)操作系列,(3)认知操作,信息交流理论,(1) 信息的表述,(2) 信息编码,(3) 信息交流模式,(4) 信息流,信息的表述符号,符号的表意性,符号的随意性与约定性,符号形式的共享性及其与符号内容的非对称性,信息编码,编码的基本原则是:,(1)编码的方法必须是合理的,能够适合使用者和信息处理的需要;,(2)编码时要预留足够的位置,以适应需要的发展变化,即具有可扩展性;,(3)每一编码都能代表一个确定的信息内容,每一信息都有一个确定的编码表示;,(4)编码的结构必须易为使用者了解和掌握;,(5)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编码标准化体系,以避免混乱和误解。,信息交流模式,1.拉斯韦尔模式,2.申农韦弗模式,3.施拉姆模式,4.维克利广义模式,信息流,1.人际信息流,(1)手段型人际信息流,(2)满足型人际信息流,组织信息流,组织信息流就其交流渠道而言,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之分;就其传递方向来看,则有垂直流以及水平流二种。,(1)垂直流。是指组织内具有不同权力、地位、职能等级的上下级之间纵向的信息交流活动。,(2)水平流。是指组织内具有相同或相近权力、地位、职能等级者之间的横向信息交流,亦称平行流、横向流。,大众信息流,大众信息流按其功能分,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报道性信息流,(2)舆论性信息流,(3)教育性信息流,(4)广告性信息流,(5)娱乐性信息流,信息活动理论,(1) 信息采集,(2) 信息整序,(3) 信息分析,信息采集,信息源,(1)个人信息源,(2)实物信息源,(3)文献信息源,(4)数据库信息源,(5)组织机构信息源,信息采集的原则,(1)主动、及时的原则,(2)真实、可靠的原则,(3)针对、适用的原则,(4)系统、连续的原则,(5)适度、经济的原则,(6)计划、预见的原则,信息采集的渠道和方法,(1)内部信息索取法,(2)互通有无的交换法而,(3)委托采集法,(4)实物样品分析法,(5)实地考察法,(6)间接调查法,(7)网络查询法,(8)大众传媒采集法,(9)咨询采集法,信息整序,信息整序目的,(1)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2)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价值。,(3)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4)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总成本。,信息整序的基本要求,(1)信息内容有序化,(2)信息流向明确化,(3)信息流速适度化,(4)信息数量精约化,(5)信息质量最优化,信息整序的方法,(1)优化选择,(2)确定标识,(3)组织排序,(4)改编重组,信息分析,信息分析的工作程序,(1)选题,(2)设计研究框架,(3)信息搜集与整序,(4)信息分析与综合,(5)编写分析报告,信息分析的方法,(1)信息联想法,(2)信息综合法,(3)信息预测法,(4)信息评估法,思考题,1.信息管理的原理是什么?,2.人类信息需要的内容结构是什么?,3.试描述信息交流的模式。,4.试描述信息分析的工作程序。,5.试阐述信息分析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